APP下载

《诗经》中的一抹旖旎风光

2022-05-30俞珂巧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音乐美伊人诗经

关键词:《蒹葭》 伊人 情境美 音乐美

一、“所谓‘ 伊人”,“伊人”为谁?

作为《蒹葭》的中心意象,本诗共出现三次“伊人”,开篇先言他物,以此及彼带出伊人,伊人与景物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追求“伊人”过程中的重重困难,但文学界中对伊人的指代有不少争议,伊人的形象与文体有着重要的关系,基于伊人形象的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本诗的诗旨。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讽刺秦襄公不能很好地使用周礼来巩固秦国;有人认为是叹息招募不到隐居的贤士;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借托伊人的形象来思念美人,从而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在现实中实现;还有的人认为这是在写男女相思爱恋之情,因为古人写相思之类的诗词,从来没有超过《蒹葭》的。因此对于“伊人”的人物形象解析,自古以来也是众多名家的争议点之处,根据诗旨,目前学术界关于“伊人”的形象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君主苦苦追求的才德兼备的贤臣,第二种是臣子寻觅的贤君,第三种是男子苦寻的一位佳人,还有一种认为这个伊人不代指人,而是指时间。以上种种笔者概括成了三种说法,分别是政治说、爱情说、惜时说。

(一)政治说

“ 《蒹葭》,刺秦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郑《笺》:“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通过对《诗经》中上古学制和学宫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出它的创作时代是一个礼制时代,那么以此推导出《蒹葭》这首诗必定会涉及当时的礼仪制度。在《诗序》中说秦襄公不能用周礼,以及郑《笺》的“未习周之礼制”的说法表明了此诗是讥讽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使他的国家安固,借秦襄公的行为来表达作者对贤能君主的渴望之情。可是,综观历史记载,秦襄公是一位历史评价很高的君主,虽然他在位时间不长,但是他的政治措施和雄心抱负为将来秦国的统一强大奠定了基础,秦襄公是有为之君。古代皇帝的狩猎场面都是十分壮观的,通过《秦风·驷驖》中的“驷驖孔阜,六辔在手”的描写也能看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批批黝黑强壮的马儿高声嘶鸣,秦公动作熟练地把六条缰绳收放自如,通过正面对秦公驾马动作的刻画和侧面对马儿强壮的描写,都能看出秦襄公的英勇。而白居易在《授韦贯之工部尚书制》也提道:“善御者,齐六辔;善理者,正六官。”由此可以看出,能娴熟操作六条缰绳的君主,也是善于治理政事的。历史记载,在周朝有难时,秦襄公曾率兵援救周朝,在周朝为躲避犬戎祸难东迁都城时,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所以周平王很高兴,嘉赏秦襄公为诸侯并封了地。《秦本纪》也记录秦襄公开始建立了国家,与各诸侯之间进行了聘问献纳之礼。由此可见,秦襄公的举止合乎君臣之礼。此外,《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观乐一事,秦之所以强大,是“周之旧”的原因,这里的“周之旧”理解为周礼乐礼。可见,最起码在秦襄公时代,秦国还没有废止周礼。两者相印证证明了秦襄公是一名仁君,所以废周礼是不成立的。

这个伊人的形象和追求者的形象其实是互相印证的,当伊人成为贤明君主的时候,追求者就是渴望得到赏识的臣子;当伊人形象是有志之士的时候,那么追求者就是求贤若渴的君主。我们把伊人看作是君主苦苦追求的贤士之臣或者是臣子寻觅的贤君都是可以的,通过文中主人公对“伊人”的不懈追求,可以看出君主求贤若渴抑或是臣子对贤明君主的渴求。

(二)爱情说

大多数学者都把《蒹葭》这首诗解析成爱情诗,描写了一位青年不懈追求自己心上人的过程,余冠英在其《诗经选》中说:“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如果把《蒹葭》这首诗解读为爱情诗,那么伊人就指男子的心上人,程俊英、蒋见元在《诗经注析》中指出这首诗是写思慕之情的,是在追求意中人:“我们认为是情诗,也是从诗中那种难与人言的思慕情致而推测之。” 通过直接对诗的翻译,不去深层次理解,就可以将此诗的诗旨解读为爱情诗,描写了一位青年男子在河边通过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动作追随心目中的女神,其中对过程艰难险阻和景色的萧条描写侧面增加了全诗的伤感情绪,可以看出男子对心上人的重视仰慕和执着程度。众所周知,《诗经》在总体上被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实际上这三种分类结果是在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划分,而《蒹葭》出自《诗经·秦风》,风是“诗六义”之一,是指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通常表达男女之间的思念之情。据此考究,伊人可以指男子心心念念爱慕的女子以及全诗飘忽不定和含蓄朦胧的情韵,更可以理解成是披着神秘面纱的女子站在河岸边考验着追求她的男子。

(三)惜时说

诗中出现的意象为“白露”“水”以及“苍苍”“萋萋”“采采”,这些形容词描述的是芦苇的状态,“为霜”“未晞”“未已”揭示了白露的变化,通过这些意象,体现了时间的易逝;从溯游、溯洄的辛苦辗转追求所经历的路程之远和时间之长也能令读者心生惜时之感。李玲在《〈蒹葭〉中“三美”赏析》中提出:“从‘未霜到‘未晞再到‘未已,一方面写出了时光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写出来了白露由盛转衰的短暂生命历程。”这种说法也不为过,因为古人多把时间比作流水来突出时间的转瞬即逝,《论语》中就写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写流水一去不返来反映时光如白驹过隙。所以惜时一说通过景物意象的解释也是可行的。

现在大多数学者都把伊人的形象归类为女性形象,甚至于将《蒹葭》中的伊人形象和《楚辞》中的女性形象作对比。所以针对于“伊人”的所指,我们可以理解成作者在作诗明志,也可以通俗化、简单化地讲是诗人思念爱人。笔者认为我们不妨把“伊人”统一看成是美好的人、事、物,是诗人苦苦追求、想要触及的美好对象,无论是君主渴求的贤臣也好,还是贤臣渴望的明君贤相,或者是男子追求的女神也罢,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征——美好、纯粹,更有“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特点,是诗中主人公求而不得的形象,展现了追求者的一片赤诚、痴情之心。

二、关于“蒹葭”的意象所指

通过蒹葭的偏旁,我们可以得知它与植物相关。据《本草纲目》记载:“芦, 本亦名苇、葭。花名蓬,笋名。初生的苇叫葭,未开花时叫芦,长成后叫苇。”所以我们可以把蒹葭理解成芦苇,是一种水草,而芦苇为秋季成熟植物,多生长在江河湖泊的低湿地处,根茎叶发达,它不择生长环境,给一方土地就能扎根,迅速繁殖,生命力顽强。虽然芦苇具有药用价值,它的纤维可以用来工业造纸,但是因为随处可见,在生活中被视为杂草。张家波在《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蒹葭”意象新论》中指出“蒹葭”是极其普通粗劣的植物,在他的家乡,河岸旁也有很多“芦苇”,人们都把它视为杂草,连牛都不愿意把它当作食物,只有到了寒冷的冬天,没有别的食物的时候,才愿意吃它的叶子。所以尽管芦苇生命力顽强,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有着不少的利用价值,但因为太过于常见,总体来说地位卑微。由此可见,蒹葭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是粗陋低贱、不起眼的植物,在文学意象中,通常形容其貌不扬没有特色的人物。《蒹葭》全诗反复出现的景物就是蒹葭、白露、流水,结合全诗的意境和翻译,我们可以把伊人理解成高高在上、触摸不到的美好形象,而追求伊人的主人公正好相反,是地位低下、其貌不扬的男子;抑或像多番拜访、求贤若渴的君主形象,如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礼贤下士的形象。无论是追求女子还是求贤,总的来说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有求于人。張家波还提到:诗人对心中的“伊人”用情至深,即使路途艰险,他也坚持不懈,苦苦追寻,没有想过放弃。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的坚持有如“芦苇”般顽强,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的努力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他又像“芦苇”一样脆弱无力。所以,无论蒹葭多么茂密、生命力多么顽强,就像追求“伊人”的人无论之前地位多么显赫,但只要有了向往的、追求的目标,那么就像有了软肋,像蒹葭般无力。流水是阻隔两者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这位痴情的主人公只能在追求的道路上平凡卑微地努力。

三、《蒹葭》所呈现的情境美和音乐美

《蒹葭》这首诗开头两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芦苇在寒风中飘扬、清晨的露珠在初升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晶莹剔透的光芒的景象。根据这两句诗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景象:在迷蒙的江面上,伊人仿佛在河的对岸,一会儿又来到了河的中央,主人公苦苦追寻伊人的踪迹却不得而遇。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整首诗的结构给人极强的画面感,将秋天的颓败之景与诗人的惆怅之感相结合。全诗以茂盛的芦苇、未干的白露、湍急的河流、若隐若现的伊人这些意象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朦胧迷离、真幻不定的情境美景。《蒹葭》的美就在这种迷离、令人捉摸不透的朦胧中,在这个情境中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形象也得到升华,正因为伊人所处的环境似真似假,所以最后伊人所呈现的形象也是具有距离美,并且模糊不清晰的。伊人的归处到底如何,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诗歌正因为有了这种言有尽而意無穷的意味才显得更有意境,从而能设置更多悬念留给世人去探索,诗歌艺术的美正是体现在这种“似了非了”的神秘感中,为想探求先秦诗歌文学的学者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这首诗在带给我们情境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音乐美,王燕指出:“《诗经》民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其中的音乐在形式上不仅保留了上古时期的优秀成果, 在内容上比上古时期也更加丰满。《诗经》中的诗歌, 句式工整, 音乐和韵律统一,结构完整, 是经专人的整理达到的结果。”《 诗经》的每一篇诗都是和歌而做,古代的诗词作者都可以合着音乐唱出来,现在的诗是朗读诗,而不是吟诵,体现不出诗歌的音乐美。《蒹葭》这首诗在描绘朦胧的景物时伴随着音乐,比如潺潺的流水声、芦苇飘荡在空中的疏疏声、清晨露珠滑过的滴答声,甚至我们仿佛能从主人公多次追寻的路途中听到他的叹息声。正是这些声音,给此诗似真似假的朦胧情境赋予了生命的气息。而且纵观全诗,苍、霜、方、长、央押ang的音,之、萋、晞、沚、涘、已押i 的音。叠词和双声词的使用使句式参差,富有变化。全诗四字为一句,独立成章,读起来干净利落,但又有回环反复的句子,节奏舒缓缱绻,短促与舒缓相互补充,相互协调,读起来与诗中伊人一样,仿佛在水一方,摇曳生姿,具有音乐的动态性。全诗一咏三叹,一意化为三叠,节奏鲜明,极具韵律美和感染力,读来朗朗上口,强化了诗歌的画面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四、总结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简单明了的诗歌或背诵全诗来完成教学目标,以应付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题目,更要在教授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先秦时期的诗歌来感悟中国古代文学文字的优美,传承国学的经典,让八年级的学生对祖国的经典文化就算不能做到全熟于心,也能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点燃他们对文学探究的渴求之心。《蒹葭》此诗所蕴含的丰富意象和塑造的各种美,都能使学生在自主研究、师生互动、生生讨论的过程中得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如个读、齐读等方式带领学生感受这首诗歌的音乐美,也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芦苇、白露的图片给予学生直观感受,让他们闭上眼睛,聆听轻音乐,进而代入到那缱绻的诗歌情境中,从而升华他们对美的鉴赏和探究。

作 者: 俞珂巧,浙江海洋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音乐美伊人诗经
伊人时尚
伊人时尚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童话语言特色分析
文学语言的评价标准
小学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初探
三面伊人
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