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般”与“特殊”:马采的艺术学学科架构

2022-05-30童秋利徐子方

美与时代·下 2022年9期
关键词:美学

童秋利 徐子方

摘  要:2021年12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其中关于艺术门类的学科调整引起学界的热烈讨论,尤其是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拟复名为“艺术学”,这一话题引发的热议不断。马采是我国艺术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一般”与“特殊”的艺术学学科架构是马采的首创。我国艺术学学科发展脉络和前进路径或许能从马采的艺术学学科建构中再得到一些启迪。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架构;马采;美学

自1867年康拉德·费德勒(Konrad Fiedler)提出“艺术学”①应该独立成为一门学科起,“一般艺术学”从一个摇摇欲坠的学术概念,历经150多年的积累与更迭,终于在中国渐渐发展成了一门独立而稳健的学科。学科落成和发展的背后,深藏着前人的探索与钻研、奔走与宣扬,在这些继往开来的学者中,马采是最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位。马采留学日本12年②,回国之后,他一直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工作,未曾远离教育事业,始终致力于为构建中国艺术学体系夯实基础。可以说,马采的艺术学与美学思想是中国艺术学的理论源泉之一。

宗白华于1926年至1928年撰写的《艺术学》一书中,提出过要将艺术学从美学中分离出来,并且把艺术学作为一个新诞生的学科来看待。这是中国一般艺术学的起点,然而却一直没有在学科层面再进一步,凡论及艺术命题,仍要靠美学来兼谈美和艺术。针对这种尴尬的情形,马采首次在学科层面予以设计,一种经过了学理论证的新学科方案自此产生,由此直接影响了我国一大批90年代活跃在美学和艺术领域学者的学术路径。研究马采“一般”与“特殊”的艺术学学科架构(如图1),可以展开五项奠基性工作:详尽考察“艺术学”的词源、史源与问题意识;描述艺术学思想从欧陆到东方的丰富发展历程,澄清这一谱系的多重线索与论争性张力,阐释一般艺术学思维方式与传统的区别与联系,追踪其前沿进展;揭示一般艺术学思想对当今艺术问题的阐释力;图绘当代艺术学学科架构的学理地基;探讨一般艺术学思想在我国的初步接受与创造性转化机制。

一、一般艺术学

一般艺术学,或一般艺术科学(Allgemeine Kunstwissenschaft)最初是埃米尔·乌提兹(Emil Utitz)和玛克斯·德索(Max Dessoir)一同创立的学派。马采认为,关于艺术学的讨论,早在19世纪中、下叶就已经在美学界内部出现。康拉德·费德勒③(Konrad Fiedler)在《论造型艺术作品的评价》一文中就曾明确提出过单独成立艺术学这一学科的主张,并就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美的价值”和“艺术的价值”二者本质不同,因此“艺术现象”不能包括在“美学现象”中研究,单从美学立场无法完全了解艺术作品的全部内容,所以从美学原理出发的艺术评价对艺术本身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马采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述,他认为,美学研究的范畴在其日渐发展的道路上已然扩张到了无法控制的境地。因为美学原本被认为是研究一切美的学科,凡是能够给人美的感受的自然物,甚至是人的行为,都在研究之列。而过往划归在美学门下的诸多艺术相关命题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融合、区分后,已经形成了不下数十种的研究领域。若仍旧要将这些研究领域全都挂在美学的研究范畴中,姑且不论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能否为普通的美学学者所驾驭,单论美学学科呈现出的一个核心挂着庞大附属的状态,也是极别扭的。德索曾说:“美学一向命运不佳。它作为逻辑学的小妹妹迟迟来到这个世界上,从开始之日起,便受轻视。说它是作为下里巴人的学说也好,是关于绝对存在的感官外表的一门学问也好,它总是处于从属和无关紧要的地位。或许就是由于这个缘故,或许是由于论题本身的含混,美学从来就不能主张一个疆界分明的领域或可靠的方法。”[1]艺术学与美学二者的混乱亦源于这种思维懒惰,将艺术学规定出来,是美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艺术学或一般艺术学,就是根据艺术特有的规律去研究一般艺术的一门科学”[2]1。无论是方法论还是研究范畴,规范了艺术学,实际上也是规范了美学。

马采认为,费德勒的理论是艺术学的理论奠基。在其基础上,德索兼收了从古希腊到黑格尔延续下来的“一般”精神,为艺术学营建了一个“一般艺术学”的名称和研究语境,从而使对整个艺术现象的综合研究在学理上获得了合法性。乌提兹又在德索的基础上,规定了一般艺术学将从艺术的定义、体验、享受、艺术美、艺术作品、艺术家等方面全方位考察艺术,宣示了一般艺术学与美学全然不同的立场,并且提出了与心理学、史学、美学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要求。

从马采对一般艺术学发展历程的引述来看,他充分熟知且支持艺术学与美学开始分野的边界,这需要“归功”于马采在日本的留学经历。当时他学习的专业是“美学与美术史”,该专业培养既通晓西方美学,又通晓日本传统绘画,并且最终能够向西方世界宣传日本传统绘画的人才。出于这种要求,一般艺术学因其对艺术作品的“强观照”和脱胎于美学理论的“理论性”,对这一批希冀以本土艺术作品研究艺术规律,从而构建国际艺术话语权的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所以尽管马采回国之后长期身处美学学科体系,但他依旧确信并秉承一般艺术学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一般艺术学就是研究那些关于艺术一般的本质、创作、鉴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创作和种类的原理和事实的科学。特殊艺术学的知识,即各种艺术史和各种艺术学所提供的资料,虽然不断被参考被利用,但一般艺术学的研究决不是对戏剧、音乐等特珠现象的直接的探讨,也不是对宋代绘画或顾恺之等某一时代某一作家的具体作品的解剖分析,而是以艺术一般的抽象的概念作为对象作理论的考察。”[2]9马采对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做了清晰的定义,初步完成了艺术学与美学的区分,加固了艺术学作为一门学科而无法被替代的存在意义。由此也可以清楚解释马采关于一般艺术学和特殊艺术学的第一道分类。

在一般艺术学中,马采首先讨论了“艺术体系学”④。他认为,虽然谢林在19世纪初期就对艺术的组织进行了根本的研究,但无论是之前的莱辛、康德,还是之后的叔本华、黑格尔、菲舍尔、哈特曼,都没有从艺术事实本身出发构建艺术体系,而只是作为美学者、哲学家进行一些个人意见的表达,因此始终不见有被一致認可的艺术体系。马采认为,哈特曼依照植物学和动物学的方案,将艺术按照本质差异加以类集才是正确的。但这种研究不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自行集合,所以艺术体系学的存在应该以解决两大问题为目的:其一,完成各种艺术的鉴别、建立类集、综合的标准(即分类原理);其二、讨论艺术系统的发展、分化,即以艺术的原生形式(Urform),讨论艺术是单元的、单系统的,还是多元的、多系统的。

从马采的整个学科架构来看,艺术体系学的实际意义更多体现在为艺术学本身铺垫学理和历史基础。尤其是艺术史,在一般艺术学的语境下,一般艺术史必须围绕艺术体系学的成果而展开,而艺术体系的更新,也需要一般艺术史的实证研究给予辅佐。

关于“艺术史”,马采将艺术史分成“哲学”的艺术史和“科学”的艺术史。“哲学”的艺术史,即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把艺术史看做艺术理念之发展的类型;而关于“科学”的艺术史,马采首先引述了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的说法,指出艺术史就是核定有关艺术和艺术家的发展的历史事实,它的任务只能是事实的穿凿、核定和记述,不是说明。马采在这种说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补充,他认为,格罗塞的定义存在将艺术史祛除艺术的社会性、流于单纯的艺术品和艺术家考证的倾向。由于这种艺术史对社会性的放逐,重视社会性的艺术史才自然地结成一派。正是因为关注范畴的不完全重叠才最终形成了艺术文化史和艺术社会史的相对对立状态。

关于“艺术心理学”,马采认为艺术在创作和鉴赏中,都常体现为心理的现象。由于一般艺术学对于艺术家和欣赏者的重视,艺术心理学得益于心理学本身的发展,生发出了众多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以纯心理学方法研究的有费希纳、朗格、李普斯、里波、桑塔亚那等人;以哲学的心理学方法研究的有康拉德·费德勒(Konrad Fiedler)、福克尔特、科恩等人;以生理学的心理学研究的有艾伦、马歇尔、斯宾塞、沙里、莫曼、屈尔伯等人;以生物学的心理学研究的有格罗斯;以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有冯德等人……这些各有所长的心理分析法,常被反对一般艺术学的学者认为是一般艺术学唯一的可信成果。马采认为心理学研究方法虽多,但从基本渠道上来看不外乎是“内”“外”两分,从“内”“外”两个角度观察艺术对人的意识的效果,并分析艺术创作的发生和过程。在马采对美学的分析中,关于审美的心理研究的本质和研究流变,可以更清楚地解释这里“内”“外”的区别:其一,审美的事实在其根底及其结局终归是心理的事实;其二,审美事实从另一方面看,又不能不是社会的事实;其三,审美事实又是哲学研究的动机及其对象。

时代变迁,研究的中心问题旋即出现偏重。“到了近世,英国倾向心理的研究,法国倾向社会的研究,德国则以其哲学的赅博和深邃为其特色。而最近一般倾向,又排弃哲学的考察,主张事实的研究,而以心理的研究为最盛,社会的研究亦渐露其端绪。”[3]230马采认为,无论使用何种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办法,艺术心理学解决的都是艺术冲动、艺术创作、艺术鉴赏、艺术美的问题,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最需要的是生理学的辅助方法。他举了格奥尔·希尔特(Georg Hirth)《艺术生理诸课题》(Responsibilities of Art Physiology)中应用视觉生理的说明来研究造型艺术的案例。而受马采推崇的这位希尔特,其实是一位德国19世纪末新艺术运动的领航者。1895年至1910年,德国出现了颇具特色的新艺术运动,被称为“青年风格”,该词来自格奥尔·希尔特(Georg Hirth)于1896年在慕尼黑创办的期刊《青年》(JUGEND),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中找寻新的形式与发展方向,这也是青年风格最大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学的发展与艺术的实用角度的推进关联密切。马采在这一部分还介绍了莫曼《美学体系》中关于创作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艺术家对于自己活动的告白或美学反思、试问法或问答法、传记的方法、艺术家的心理传记学、病理专辑学等,马采认为都可作为艺术心理学的构建基础。

关于“艺术社会学”,马采将艺术社会学中心问题的变迁归纳和对应的学者归成四个阶段:1.社会对艺术的影响——杜波、文科尔曼、泰纳;2.艺术对社会的感化——居友、拉斯金、莫里斯等社会学者;3.艺术的社会起源——冯德、格罗塞、希恩、布赫尔发生学派艺术学者和人类学者;4.艺术与文化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布尔克哈德、孔德、威尔芙林、胡里契。

马采从发展中的社会学研究主流中归纳出了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课题:1.原始艺术学——包括艺术的社会起源和艺术在原始社会中的发展;2.艺术样式发展的社会学——关于历史时代,艺术在文化社会中发展的问题;3艺术的社会体制——包括社会对艺术的影响和艺术对社会的感化;4.民族艺术学——即某民族独特的艺术,关于其表现的材料、方法、样式、精神、趣味等的研究。

马采在《艺术源流——发生与发展——艺术学散论之六》中讨论了原始艺术的冲动与展开、艺术史、艺术与社会三个维度。从发生角度来看,原始艺术中的传达、和合、刺激、魔术是艺术发生的最主要社会条件。关于艺术是如何从原始进化到高级的,马采分析了两种研究路径,即冯特的通过观察艺术作品探讨心理的方法,和格罗塞所使用的应用文化艺术的分类法,从地理学的、人种学的方面去探究的方法。马采最终的结论是,所谓原始和高级、粗野和文明的艺术之间存在“质的一致”,即无论何种艺术都是遵照相同的法则创造出来的。“配合、均整、对照、渐层和调和等法则,不单为雅典和翡冷翠(佛罗伦萨)市民所实行,而且也为澳洲土人和爱斯基摩人所接受。這就足以证明过去美学只是凭空断定的。”[2]78即对于人类,存在着关于美的快感的一般条件,因而也存在着艺术创作的一般法则。马采在这里利用“艺术社会学”为一般艺术学的地位背书,各艺术门类之间的本质存在一致性,社会的进步乃至艺术的发展都不会打破这种一致,因此艺术学的存在才合理且必需。

“艺术哲学”是一般艺术学中的最后一项,而这原本是美学的领域。马采认为,对于不是作为自然的事实,而是作为文化的事实的艺术,给予其独立的地位,并由此求出艺术的规律性的,就是艺术哲学。马采从“艺术”一词的早期词义出发考察艺术的本质:在中国,“艺术”有学问、技术、才能之意;在西方,则有学问、技术之意。马采指出,艺术在汉语中固有的含义仅有“由于某一定的才能和熟练而产生的人类的活动”[2]20,并且未限定究竟是哪一类特殊的活动。这里实际上点出了“艺术”这一语词的古今之变,即曾经的艺术的基本特质:艺术需要依靠天生的才能,并需要通过后天的刻意练习而达到熟练程度才得以诞生。艺术在此处也没有专指任何一种或几种门类艺术。在拉丁文中,“ars”一词也具备与中文“艺术”一词类似的含义⑤。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则更多将其作为“学问”来解释。而在希腊神话的诸神中,从三缪斯到四缪斯再到九缪斯,缪斯(The Muses)始终是掌管文艺活动的女神,并且音乐一直是其中的门类⑥,喜剧、悲剧、舞蹈、诗、修辞学等门类则是在后续补充中加入的。由此又可以推溯到艺术体系学的研究成果去。

二、与一般艺术学分离后的美学

马采将美学作为了与美学史、本体论、认识论、哲学史、逻辑学、伦理学等同等地位的艺术学的“辅助学科”。由此可见,马采从研究的切入点和对象入手,将艺术学与美学划分成了两种相互依存但具备不同研究任务的学科,让美学规避了过于宽泛的研究范畴,也让艺术学有了更适宜的生长土壤。马采对于美学学科的定位从侧面规定了他的艺术学学科架构思路。

马采在《美学断章(甲)》中关于美学的部分里,首先讨论的就是“美学”这一学科。他认为,美学首先是“研究审美的或美的事实”的学科,而在当时的美学研究中,这个“事实”被普遍被认为是“美术”,或至少要在“美术”这个狭小的层面反复钻研。马采并不支持这种看法:“美学是一种规范学,但这却不意味着它会教人创作的规范,不是艺术的创作一定要根据美学的规范。美学或艺术哲学,只是考察、思索艺术美的根本原则的学,而决不是教人创作或玩赏艺术的学。艺术的创作和玩賞是实际的创作艺术美,玩赏艺术美,它和美学所从事的美的根本原理的理论的考察,完全是两码事”[3]235。他认为美学除了要以美术为对象,还必须包含自然美及历史美,即除却视觉上直接带来心灵震撼的人造视觉艺术,自然界和人类文明中还有许多尚待美学考察的层面。马采将美学的视野扩大到了艺术作品之外的更宽广的“审美”的维度,明确了美学研究命题与艺术学研究命题的本质不同。

于是在此前提下,在美学这一层次,审美的事实就至少包含以下三个维度:心理的事实、社会的事实、哲学价值,且必须吸纳相应的研究方法。当时世界上的美学研究分别以心理的、社会的、哲学的研究方法在英国、法国、德国各自为营。德国以哲学研究美学的方法至马采成文的时代也已经开始转向心理研究和社会研究,哲学的考察遭到排挤。然而马采仍旧认为:“美学这种分工的研究,却只不过是美学发展道路的一时的现象。既然以上诸研究都是以审美事实为对象,则把它综合起来,而成为浑然一致的统一的学科,自是当然的事。”[3]229-230可见马采关于美学的学科意识始终是以研究内容为中心的,而无需再将学科本身做细分。“在今天,‘美并不被看作在单纯的感性知上面成立的,也并不认为美学就是感性知之学……把各种艺术品所赋予的一切艺术价值,用‘美这个总概念加以综合。美学就是在理论上加以考察攻究这各种艺术价值的根本原理之学。”[3]230马采借用“艺术价值”一词,明确了美学的真正任务,即考察艺术价值,而并不能也无法考察艺术本身。

三、特殊艺术学

马采不仅将艺术学与美学予以区分,更将一般艺术学和特殊(门类)艺术学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一般和特殊的对比,区分了门类研究并打通了研究的任务方向。马采认为,特殊艺术学是研究关于艺术个别的本质、创作、欣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作用和种类的原理和事实的科学。音乐学、文艺学、工艺学、戏剧学的学理研究、历史研究、博物馆研究都应被排入此列。比如,艺术学研究各种艺术生成和发展的历史事实,以及艺术形式、内容的变迁问题,是可以确定各种艺术之事实的学科。这类艺术学在学术研究上代表客观具体的倾向,因此可以称为事实艺术学,其考察方向与一般艺术学“通盘考量”的考察方向相对立,即一般艺术学考察的是所有艺术现象共通的理论和历史,而各种艺术学只需要深入考察本种艺术现象的理论、历史和相关的研究工作。特殊艺术学,正是这各种艺术学的各维度研究之总称。

当下中国的艺术学科分类仍是以朱光潜为代表的西方型美学,即艺术哲学的思想,和以蔡仪为代表的苏俄美学理论为指导展开的。而在学术上的分类,目前的主流则是由张道一的经纬论发展起来的体系:艺术学的“经线”部分包括:艺术原理、艺术史学、艺术审美、美学、艺术评论学、艺术分类学、比较艺术学、民间艺术学、艺术辩证法、艺术文献学等九大分支学科;艺术学的“纬线”部分包括:艺术思维学、艺术文化学、艺术考古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经济学、艺术教育学、艺术伦理学、宗教艺术学、环境艺术学、艺术法学等。

艺术学学科新创,名目堆集大抵由学科申报的余兴而起。刘道广在《艺术学:莫后退———论艺术学研究的学科构架》一文中对这种结构提出了质疑,他认为马采构建的艺术学学科架构具备深刻论证的学术逻辑,能够在不罗列的情况下,体现学科基本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他根据马采的一般与特殊结构发展出了一般、应用、交叉三大类艺术学科(如图2)。尽可能在“张-易框架”上缩减了学科赘余。

在特殊艺术学里最值得注意的是,马采参照自然科学中“标本”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提出了“艺术博物馆学”也应当被归于特殊艺术学。它是一门研究艺术相关事务的收集、保存和陈列方法,以资研究者观察研究的科学。从事实情况来看,由于全球艺术学界对艺术史(各类艺术史)的重视,再加上经济发展后人类精神文明需求水平的提升,物理空间的集合作为最直观的体验方式受到了最多认可和欢迎,艺术博物馆学随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地政府筹办、私人设立、高校筹建的艺术博物馆数量都在逐年递增。而在网媒时代,实体艺术博物馆存在的必要性也在经受挑战,随着越来越多掌上艺术博物馆的出现,线上浏览与下载扩宽了艺术博物馆学中陈列和研究的渠道。在特殊艺术学中,不止艺术博物馆学处在飞速的发展中,激烈的讨论象征着学科的发展是进行式的,这对学科本身来说是健康且必需的。在近百年前的学科构架中,马采已然注意到了艺术博物馆学的重要性,由此,不可不说马采的艺术学建构是领先且凝练的。

四、结语

当下我国的艺术学学科分类是综合了学理基础、现实需要、教育布局、管理方便等多方因素而形成的学科体系。这个体系,确实造成了许多语义冲突。艺术学与美学的区隔尚未分明,艺术学又在日渐发展中呈现出了许多问题:艺术学理论的赘余命名、音乐与舞蹈学的强行合并、民族艺术被挂在法学大类下的民族学中、文艺学和文学艺术被挂在文学大类下……这些复杂的问题仍有待通盘考虑之后再作调整。马采对艺术学做出的学科架构是学理上的分类,各教育主题的成本分担和政策与学历上的认证体系并不在其考虑的维度内。因此马采这里讨论的学科分类会偏向艺术自身的范畴讨论,如果将其发展到学科层次,则必须依托实际情况,在实际资源分配和人才配给上再做细化。

注释:

①目前国内关于“艺术学”的概念有两种:一是作为门类存在,与文学、哲学等并列,包括所有门类艺术;另一是基于一般艺术学理论构架的艺术学理论。本文所论当指后者。如无特别说明,文中使用“艺术学”概念即指一般艺术学。

②从1921年赴日读预科算起,至1933回国赴中山大学任教为止。

③马采更常用“菲特莱”的译名。

④马采关于艺术学的建构见图1。根据马采在《从美学到一般艺术学——艺术学散论之一》中的论述补充绘制。

⑤西方“艺术”一词,英文为“art”,法文也是“art”,其词源都出自拉丁文“ars”。

⑥一说music的词源为muse。

参考文献:

[1]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M].兰金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

[2]马采.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3]马采.哲学与美学文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童秋利,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理论、流行文化研究。

徐子方,博士,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戏曲史论。

猜你喜欢

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饮食美学中还乡
Calligraphy,the gem of Chinese culture
外婆的美学
现代生活美学之城
生活美学馆
VR崂山:虚实相生的美学
造物美学
纯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