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视角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提升策略研究
2022-05-30张辉
摘 要:立足教师视角,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语文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具有独特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语文课程的核心在于教师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课程实施能力;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否不断提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9.016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是根基、是源泉、是命脉,决定了其在国民教育中的突出作用和重要地位。国家在顶层设计方面做出很多举措,相继出台多部指导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文件。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教育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力军,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开展了诸多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纵观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开发传统文化课程、在教学中融合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等,对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较为不足。毫无疑问,所有的教育举措都需要教师来落实,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具有独特研究价值。结合上述思考,本文以传统文化教育有效落实为旨归,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试做一番探讨和研究。
二、研究背景
有相关研究指出,当前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实践样态主要有以下四种:融入既有的语文课堂、融入语文校本课程、融入语文选修课程以及融入语文课外活动。但以上几种实践样态都存在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以传统文化融入既有语文课堂为例,相对而言,它可以“避免因另辟校本课程、选修课、课外活动而带来的课程开发和管理、师资、课时以及学生学习负担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因而显得更为理想,也似乎具有更强的可行性。”但实际情况却是,语文课堂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没有起到其应当担负起的职责。基于当前的考试制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在文言文、古诗词等这些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的教学中,更强调背诵、积累,缺乏对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人文涵养的挖掘,导致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和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了,进而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再如,为落实《纲要》,各地各学校都积极开发建设体现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但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目前仍存在较多不足,表现在“在开发目的上,存在着较明显的‘面子工程;在开发内容上显得随意,或太多、或太难、或太杂、或太散;在评价上,缺乏必要的考核。”“校本课程开发中传统文化的融入还存在传统文化知识化、形式化和片面化的问题”,这无疑会导致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整体性的把握以及对传统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刻的问题。
三、教师应居于核心位置
困境的突破在于确立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语文课程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教师改变不仅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语文课程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课程实施能力;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否不断提升。
(一)提升文化自觉,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认同
语文教师作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中职生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高,文化自信越强烈,越能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依恋和归属。2021年国家公祭日期间,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东方电影学院教师宋某某针对南京大屠杀发表错误言论,从教师方面来说,便是文化认同程度低的表现;而从拍视频的学生来讲,则是文化认同程度高的表现,他对“中国公民”的身份有很清晰的认识,对中华民族历史有最基本的认知,因而对于诋毁中华民族的内容表示排斥或质疑,哪怕这种观点来自具有知识、道德权威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口中。教师宋某某最终因这一教学事故被开除,但是其错误言论对学生的影响一时间难以肃清。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关键位置由此可见一斑,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深层的传统文化认同。
提高教师传统文化认同程度的必要一环是提升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师只有将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以及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等中华人文精神熟练掌握、内化于心,并积极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体验,才能不断提升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二)提高传统文化课程实施能力
国家课程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并通过语文学科呈现,校本课程则需要在延续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使其具体化、鲜活化。这要求语文教师合理建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内容,创设传统文化多维实践模式,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得到不断增强。
1.合理构建课程内容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传统文化意蕴丰富、价值厚重,包括了形而上的“道”,即精神观念(如礼仪、文学等)与形而下的“器”,即器类物象(如建筑、工艺等)。道与器是传统文化的一体两面,不可割裂,互为表里。固然,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精神思想、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等,但承载传统文化精髓的载体亦不能忽视。语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要合理构建课程内容,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器”“道”相济。在语文课堂之外,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对当地名胜古迹、方言俚语、民间传说、风俗民情等开展调查、研学。无论是地名、古迹,还是风俗、工艺,都与我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在有关器物、技艺、习俗、饮食的体验之中,引领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神韵。此外,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学情,构建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摒弃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的教学。有调查显示,学生对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方式中简单“告知”信息、“宣教”价值、“植入”知識等感到不满。传统文化寓于知识之中,知识的获得相对容易,而文化的传承并不等同于获取相应知识。要用体验、感悟、实践的方式代替灌输,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在这一方面,笔者主张教师要立足语文教材、立足课堂教学,以实现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语文课程。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选编的中国古代文章囊括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其选编的现当代文章中亦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沈从文的《边城》等,教师应以教材中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为纲,作拓展和延伸,实现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入。以宁波黄宏武教师执教的《项羽之死》为例,课堂中,黄教师从“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着手,设计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的设计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体现出文言文教学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落实。在教学第三个问题的时候,黄教师在学生们的理解基础上,联系《报任安书》“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然”两句和《说文解字》中对“羲”的解释,把文本的精神引领到“义”的高度,引导学生准确认识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以及司马迁对项羽的爱惜与褒扬。再如笔者在处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梳理探究部分《奇妙的对联》一课时,并没有依据教参,让学生自学,而是抓住“奇妙”二字,以“起承转合四环教学法”精心设计了本课,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课堂开始,创设情境,利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以及动画《解学士》中对联比拼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明确学习目标,布置学习任务——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并尝试拟写对联。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是关联的,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们在教师设计的竞赛环节奋勇争先。在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环节,学生们欣赏了叠字联、拆字联、顶针联、回文联、方位联、数字联、独句联等。在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环节,学生们通过自学课本、小组讨论,能够掌握对联的起源、种类、书写和张贴要求。为了强化巩固学生对对联相关知识的掌握,笔者将《祝福》鲁四老爷书房中的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品节详明德性坚定”用毛笔字写出并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们正确区分上下联。此时,课堂已进入一个小高潮,我趁热打铁,分别给出了二字对、三字对、四字对、五字对的对联,由学生来小试牛刀。大部分学生都对得很工整。至此为止,课堂教学内容已经圆满完成,但笔者并不满足于此,在课堂最后我播放了音乐人赵照的歌曲《声律启蒙》,这首歌曲是赵照参加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时所唱,十分符合本课的教学内容。
2.创设传统文化多维实践模式
任何有效的教育都要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契合他们的内在心理需要。相反,如果教育忽视了儿童的状态,那么这种教育只能流于形式。因此,传统文化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争取学生的主动参与,以比赛的形式促进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对于学生而言,比赛的激励、评价、展示功能,促使参赛选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备赛到参赛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切实尊重和肯定,得到自主发展的空间。以笔者辅导学生参加的河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赛传统文化与历史故事为例,备赛期间学生为了能使讲授的故事得以精彩呈现,不断走近历史人物,深挖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文化意义、历史影响。学生在与历史人物对话的过程中,建构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认知。学生为了展现辛弃疾词作中壮志未酬之憾,反复阅读《把栏杆拍遍》;为了讲好苏武牧羊的故事,反复阅读教材中的《苏武传》,这与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这些篇目的效果大不相同。可见,大赛从形式上创设了传统文化多维实践的模式。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大赛,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将比赛内容合理融入课堂教学,利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与第一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第二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
(三)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有一项研究提到,学生对于教师传统文化教授的高期待与实际课堂中的低感知对比鲜明。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程度会直接影响着其所培养的学生能否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意见》对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作出明确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既是落实《意见》的必然要求,也是履行教师职责的题中之意。
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应当“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在师范院校、教育硕士培养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在教师培训中增加传统文化培训内容。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具备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自觉意识,积极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首先,要主动学习,及时补课。由于师范教育中没有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所以教师应当在工作中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让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积淀深厚,不断提高课堂有效性。如选择不同时期文化经典的代表作进行阅读、记忆,或系统学习王力的《古代汉语》、张岱年的《中国文化概论》等,这样既可以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又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围绕“琴棋书画诗酒花”“礼乐射御书数”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形式,重点培养至少一个方面的传统文化素养。无论是书法、吟诵、对联、古诗词,或是礼仪习俗、工艺戏曲、武术绘画等。这些传统文化形式既与语文课程紧密相连,又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学以致用,可以践履体验,可以以此为生长点,拓展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亦有助于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温小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实践样态与改进路径》,《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年第3期。
[2] 李洪修、劉博囡《校本课程开发中传统文化融入的问题透视与实现路径》,《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第1期。
[3] 尹弘飙、李子建《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改变》,《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4] W·帕克·帕尔默、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5] 费孝通《跨文化的“席明纳”》,《读书》1997年第10期。
[6] 吕立杰、丁奕然《指向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提升的校本课程调查》,《教育研究》2019年第9期。
[7] 章乐《儿童立场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8期。
[8] 王建林、周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育人融合的路径优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7期。
(张辉,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高级讲师)
(本文系2021年度洛阳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JB2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