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庄子《齐物论》中“顺物自然”的审美态度

2022-05-30朱冰莹

关键词:齐物庄子万物

摘 要:《齐物论》是呈现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篇章,《齐物论》中“顺物自然”的审美态度也在庄子美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齐物”,指的是与万物融为一体,物我无别,顺其自然。而庄子“顺物自然”的审美态度,对中国历代文学创作和评论影响深远。遵守规律、与自然合一的创作状态也成为历代艺术所推崇的状态和境界。本文主要从地籁、人籁、天籁——自然发声之美、自然朴拙之美、“顺物自然”思想在古代文学及艺术上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对庄子《齐物论》中“顺物自然”的审美态度进行探究。

关键词:齐物 顺物自然 审美态度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9.002

一、研究综述

庄子美学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历代文学创作、欣赏以及评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在这当中,“顺物自然”的审美态度,又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顺物自然”的审美态度,如同与万物融为一体,抵达“齐物”的境界,并在这个状态中去创作、欣赏和进行文学批评。

20世纪前期,随着西方的先进思想和学术研究的方法不断传入国内,以西学分析的角度,对包括庄子等中国传统思想进行阐释,成为风潮。新中国成立以后,港台地区承袭西方学术的研究方法,对庄子进行阐释。而大陆则以马克思理论为前提,对庄子进行新的释义。中国台湾学者徐复观于1966年出版《中国艺术精神》,影响深远。改革开放之后,“美学热”兴起,80年代逐渐把庄子与西方美学置于平等的地位,进行比较性的研究和探索。时代信仰和思想潮流的不同导致对庄子的阐释和学术方法,有所不同。李亚白的《超现实的审美观——庄子与柏拉图基本美学思想比较》一文从审美观上比较了庄子与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庄子美学讲究与万物融为一体,在虚静状态中进行创作和审美。而西方柏拉图讲究艺术模仿自然,“美的理念”抽象存在。史可扬的《殊途同归——席勒和庄子美学之比较》、戴冠青的《庄子与海德格尔美学思想比较》、周占武的《庄子与康德的审美无功利之比较》通过对中西方美学思想的比较分析,对庄子美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研究。

与此同时,庄子美学的精华对当代文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齐物论》中包含的美学思想在庄子美学中占主要地位,我国学者对《齐物论》及庄子美学的阐释和研究也呈活跃趋势。有的文章从审美感受的角度去阐释庄子美学。比如在梁晓萍的《庄子审美之“游”与中国艺术精神》,是以无待之游、齐物之游,来研究庄子美学以及相关的中国艺术精神。《“技”“艺”之美与庄子的审美主体观》通过“技” 与“艺”,让审美主体实现“忘我”的超越。陈火青的《回归与划界: 谈庄子美学的诠释方法》回到庄子本身,面对最基本的审美经验,对庄子美学的阐释做出回归和划界。罗凤华的《浅谈庄子<齐物论>的美学思想》从“法天贵真”的审美探源、“万物一齐”的审美标准和“身与物化”的审美境界剖析了庄子《齐物论》中包含的美学思想。有的文章则是从生态意义上分析庄子美学中的“自然” 思想。比如吴轶民的《庄子齐物思想及其生态美学智慧初探》从“丧我”“齐生死”“物化”三个角度挖掘自然的规律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谭真谛的《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在解读《齐物论》的基础上,阐述自然审美活动的特征,以重新提高人们对原生态的关注和保护自然美的重视。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庄子美学的研究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以西方美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美学进行新的阐释和研究。另一部分是以庄子美学的核心思想为前提,对其进行审美体验、审美境界、自然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并且将其与中国其他的传统思想做比较,挖掘其内在价值。回归传统,以作者本身表达的内容为核心,能够在此基础上做准确、合理的阐释。另一方面也要以现代眼光,对庄子美学进行新的阐释。

二、前言

“顺物自然”,源自庄子《应帝王》“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意味着观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并且顺应事物的规律和本性发展。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将天、地、人的概念,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构筑起“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而庄子在《齐物论》中,却是通过大量的故事和简短的道理,去阐述什么是“顺物自然”的审美态度。因此,“顺物自然”是老庄“道法自然”的延伸,即让万事万物随着自己的本性去自然流动和发展。

三、地籁、人籁、天籁——自然发声之美

在《齐物论》的思想中,处处体现着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庄子常和自然融为一体,了解自然的规律和内在价值,从而顺应事物的规律和变化。他对自然的发声之美,通过“地籁、人籁、天籁”,做了特别的说明。子游问:“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庄子则借子綦之言回答天籁。地籁是各种孔洞发出的声音,人籁是竹箫之类发出的声音,而天籁便是由万物本身的自然状态所决定的不同的声音。三者声音不同,但却都是由自身的形态所决定的。“夫声之官商虽千变万化,唱和大小,莫不称其所受而各当其分。”万物生于自然,长于自然,虽然呈现出来的样貌和状态各异,但这种差异的来源不是其他,而是本然如此,这就是天籁。“天籁”实际上就是风,更深层的其实就是道。道在自然中运作,从而万事万物依据自己的本性去发声。在老子那里,“道”是万物本源、一切之始、事物规律。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天”在庄子这里出现的次数很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含义。第一种是代表与地相对的天,天地合在一起,便是指客观自然。第二是与人相对的天,即与人为相对的天然状态。第三是和道同义,即为事物内在本质的发展规律。而郭象认为,这个“天”,指的是万物的总称。“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莫适为天,谁主役物乎?故物各自生而无所出焉,此天道也。”事物不因为其他而发声,而因为自身的状态而发声,这便是“天”所主使的自然规律。不管是地上不同形状的孔洞、人类的音乐甚至是万物的声音,都有其自身的形态。本身的特性,都来自自己。“万物之不齐”表现在万物各有差异。而“万物之齐”表现在它们发声的原因相同,都是由自身状态与万物本来的运作规律决定的。而自然的发声之美,本质在于道在万物之中的自生自化,事物本然的自然發声。良好的“天人合一”关系,即人顺从自己的自然本性,按照自然规律去生活、存在于自然的和谐秩序当中,追求和谐统一的共生状态。

四、自然朴拙之美

“顺物自然”,指的是融合、理解客观自然的规律,减少多余的技巧和修饰。这体现在艺术创作上,便是“大巧若拙”。庄子“大巧若拙”的思想继承了老子的传统。老子认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如讷”。超越智力上乘的审美,恰恰是不用技巧和多余修饰的审美。庄子认为,物欲的奢侈和艺术、技巧的大行其道,让大道被隐蔽,质朴的真实也因此而潜藏,提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大道因为一孔之见被蒙蔽,至言也因为浮华之词模糊不清,只有以朴素、自然的态度探索事物的本性,才能够回归素朴,顺物自然。彭锋认为:“自然的审美是面对一个不服从想象的现实世界,这里没有任何人工制作的痕迹,体现出纯然的必然性。自然物不是人创造出来的,与人的意图无关。”《庄子·达生》中,从鸡虚浮骄矜、目光锐利,到最终鸡变得聚精会神、大巧如拙,其他鸡都不敢再与这只鸡争斗,说明使欲望回归纯朴,人则能够在自然中和谐生存、终归大道。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全凭心神去运作,依据牛体的自然结构、天然纹理来把握引入骨节之间的空隙,不需要其他多余的宰牛技巧。“拙”与“巧”是相对的,但在庄子这里,却放弃了小巧,遵照自然的“大拙”,体现在美学上,便是一种不加修饰,回归纯朴自然的朴素美。

老庄强调的“顺物自然”思想,表现在生命中,则是万事万物根据自身的本性而流动、发展,而人要做的不是添加人为的界限,而是减少多余的欲望,尊重客观自然,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去应对无穷的变化。也就是庄子所言,超越两极无穷的对立关系变化,以空明心境应对无穷之变,“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齐物论》)。

五、“顺物自然”思想在古代文学及艺术上的影响

谈及“顺物自然”思想在文学上的影响,其实中西方在艺术上强调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去发展,也早有渊源。关于对自然美的欣赏这一问题,黑格尔谈道:“自然美是属于心灵美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不完善的形态,而按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已包含在心里。”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因为构成自然界的美是使我们想起人来(或者,预示人格)的东西,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另一方面,这也体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上,魏晋战乱时期,人们寄情山水,超越生死,与自然融为一体。陶渊明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自然和人类情感相结合,形成田园诗;在唐宋诗词中,山水和自然风景一直是乐于描写和寄托情感的对象。明清小说重视自然真实地描摹人类的情感,《红楼梦》等小说,以白描等手法描写人物的性格发展和成长历程,遵从事物发展规律。在诗歌和文学鉴赏剖析方面,钟嵘在《诗品序》追求“自然英旨”;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强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认为自然是个人的内心通过语言的形式清晰地表达;到了唐代,托名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自然”设为诗歌风格之一。而“顺物自然”之道,即按照事物本性和自然规律去发展,也成为审美最高境界的体现。自然,也成为一个衡量艺术作品的标准。其写的内容是否按照规律、刻画的人物是否真实自然、情节是否真实动人等,成了评价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另一方面,“顺物自然”的朴素美,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影响深远。比如陆机《文赋》提出“言拙而喻巧”“理朴而辞轻”;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主张作诗文“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朴素之美,在中国的传统绘画、诗画中都很盛行。黄庭坚在《论书》中主张“凡事想拙多于巧”。中国传统水墨画,用色通常有青绿、重彩及水墨三种,绘画的同时,主张将“道”和“素朴”的理念,贯穿其中。元代朴素的主张大行其道,明清时依托徐渭、八大山人、石涛发展文人画,将情感寄托入其中,同时将朴素的精神用到艺术创作方式和鉴赏能力上,发展相关理论和艺术形式。在老庄朴素的思想影响下,中国艺术从色彩和手法的精致中解放出来,用朴素的方式传递内心的感受。真正的高超境界,会超越物欲、超越赋形的表达手法,专注表达个人内在的情志,朴素美的方式将使作品变得自然、真实、具有创造力。在中国美学史上,“朴素”这一审美范畴,不仅体现了老庄思想的精华,而且能够反映古人追求艺术的朴素、自然和真实、创新。

纵观文学史,老庄的“顺物自然”思想几乎影响了每一代不同文学类型的发展,不管是哪个风格、哪种文学类型,诗歌、小说、戏曲,“自然”的手法和描写特色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自然”的特色指的是真实客观的描写现实、塑造人物形象。此外,“顺物自然”的思想也延伸到音乐、绘画以及其他艺术理论中,产生田园诗、山水画、元曲等不同类别的表达形式。他们依照自然和真实,去描写刻画、塑造形象,后来,老庄的“顺物自然”思想与儒家的“文以载道”“经世致用”等观念,形成中国传统文学的富有特色的美学体系。

庄子《齐物论》中“顺物自然”的审美态度,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丰富的思想精华、美学价值和看待事物的全新角度,尤其是“顺物自然”观念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历代的中国诗赋、戏曲、小说、文学评论等,往往以“自然”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作品是否真实地描写现实和人物内心的真实,人物是否有按照自身的形象和性格变化自然地发展,场景和情节的变化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自然”已经成为其中重要的文学作品价值评判,在钟嵘的《诗品序》、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及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均有相关概念的详细分析。而更好地理解《庄子》“顺物自然”的审美态度,也有利于我们回归古代经典,打开理解古代文学和研究现当代文学如何继承古典文学的新维度。

参考文献:

[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孙通海译注《庄子》,中华书局2016年。

[3] 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庄子》,中华书局2011年。

[4] 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16年。

[5] 傅佩荣《解读庄子》,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6]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

[7] 赵逵夫《历代赋评注(魏晋卷)》,巴蜀书社2010年。

[8] 周维德《全明诗话》第1册,齐鲁书社2005年。

[9] 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10]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11] 彭锋《完美的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 鐘仕伦《南北朝诗话校释》,中华书局2007年。

(朱冰莹,1997年生,女,汉族,广东惠州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意写作方向)

猜你喜欢

齐物庄子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LIFE, ENTANGLED
Life, Entangled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齐物观念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