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微项目教学设计探究
2022-05-30谢海平
谢海平
[摘 要]语文微项目设计是基于语文学科的本质,以课文为载体,以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标,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微项目教学,能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之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深度学习。教师可从情境设计、任务设计、活动设计、评价设计四个方面探究小学语文微项目教学设计的策略,以充分发掘教材文本的价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微项目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8-0079-03
语文微项目教学设计是基于语文学科的本质,以课文为载体,以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核心的教学方式。语文微项目教学设计在课堂上的运用,能帮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慈母情深》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微项目教学设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境设计,以真实需求为内驱
情境是实现知识到素养的桥梁。“在情境中学习”是语文项目化学习的重要特点。源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真实需求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项目探究的内驱力,使他们保有持久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因此,在语文微项目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重视对教学情境的设计。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围绕“舐犊之情”来编排课文,凸显了“亲情”这一永恒的主题。《慈母情深》为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其写作特色鲜明,作者融情于景、融情于细节描写之中,多次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内心情感。课后练习中的两个问题直指单元语文要素,直抵核心目标:“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小练笔: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吗?试着写一写。”基于此,笔者对本课进行了教学设计,从揭题导入、整体感知、研读课文、言语运用、总结升华等方面进行主问题设计,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笔者按照这一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践,从课堂效果可以看出,只为求解的问题设计脱离了真实的情境,答案呈现较为单一、死板,并且和实际生活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如何设计出契合学生实际需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呢?
经过反思,笔者围绕“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这一教学重点,参考中央电视台的热门综艺节目《朗读者》,重新设计了本课的微项目问题情境——“挑战朗读者”。《朗读者》这一综艺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笔者以此为引,设计问题情境,要求学生透过场景和细节,感悟慈母情深,通过朗读传递内心的感动,在习得表达方法后撰写自己的亲情故事并以朗读的形式进行分享。这一微项目问题情境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真正沉浸到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二、任务设计,以提升素养为导向
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包含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一个整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落实。
本课的微项目教学设计以“挑战朗读者”为主题,下设四个子任务(见表2):任务一,“认识‘朗读者”。主要活动是观看《慈母情深》的作者梁晓声做客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的视频片段,整体感知本课的学习内容。观看完视频后,学生浏览课文,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大意,初步感受文章中的慈母深情。任务二,“‘朗读者背后的故事”。主要活动是了解背景知识和阅读赏析,要求学生在了解作家和文本的写作背景后,抓住重点词句进行阅读、比较、辨析、反思,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如何在场景和细节描写中体现慈母的深情。任务三,“我是‘朗读者”。主要活动是表达、交流和分享,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结合课后小练笔,仿照本课借助场景和细节描写进行抒情的表达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抒发自己的真情。任务四,“我来推荐他(她)”,主要活动是欣赏、评价与反思,要求学生结合项目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同学的作品,选举“最佳朗读者”代表小组参加“班级最佳朗读者”的竞选活动。
此微项目教学设计以课文《慈母情深》为载体,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积极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从中积累文本语言,提高语用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鉴赏、写作表达、沟通交流、评价反思等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逐步得到提高。
三、活动设计,以学生探究为中心
在微项目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微项目教学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在微项目教学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可借助适当的学习支架,引领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不懈探究、不断深入。
例如,在推进《慈母情深》微项目教学设计中的任务二“‘朗读者背后的故事”这一活动时,笔者设计了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支架(见表3),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場景描写、细节描写和反复的修辞,品析词句,注意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学生始终以项目实施者的身份自觉主动地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真正实现了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在对“‘朗读者背后的故事”的积极探寻之中,学生研读课文中打动自己的场景描写,抓住关键词句想象场景、品味细节、赏析修辞,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充分讨论,最后共同汇报学习成果。有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进行创意朗读,如采用递进式朗读的方式再现母亲抬头转身的场景,采用表演对话式再现课文中“我”满心纠结地向母亲要钱的场景;有的小组采用的是新闻采访式的互动交流,一人读改写自课文的母亲写给“我”的信,一人读“我”给母亲的回信……形式多样的朗读,再一次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又如,本课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试着写一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恰当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师针对写作任务进行“我是‘朗读者”微项目教学设计(见表4),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所习得的能力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在此过程中,教师借微项目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在与父母的沟通交流中对父母之爱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客观的理解,使深度学习得以真正发生。
四、评价设计,以促进表达为目标
在本课的微项目教学设计中,教师在最后设计了组内交流的项目,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我来推荐他(她)”的任务。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倾听同学的展示和分享,通过比较、辨析、商议来确定小组代表以及展示方式,群策群力为他(她)写推荐词,推荐他(她)代表小组参加“班级最佳朗读者”的竞选活动。在“班级最佳朗读者”竞选活动开始之前,教师下发评星表(见表5),对评分标准做出量化,为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作品展示提供了细则。
评价是微项目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微项目教学关注的不只是学生知识的习得,更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小组展示与互评的微项目改变了教师占主体地位的评价形式,引领学生在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中得到语文能力的提升。
此微项目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探究的结束。教师仍可以本次微项目为例,在课后延续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鼓励他们阅读更多样、更丰富的亲情故事作品。例如,引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背影》、吴冠中的《父爱之舟》、冰心的《母亲》、巴德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文章,将不同体裁的亲情作品进行新一轮的比较和探究,将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为下一次学习活动储备经验,为后续发展蓄力。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芳.单元微项目学习的驱动性问题设计: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J].江西教育,2021(2):60-61.
[2] 杨红梅.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微项目学习实践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16):113-115.
[1] 顾芹.巧借“微项目”,优化“大课堂”[J].中小学班主任,2020(4):47-48.
(责编 韦於坊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