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家工程央企是如何“破茧重生”的?

2022-05-30董文

董事会 2022年10期
关键词:战略工程发展

董文

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工国际)隶属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工国际既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者,又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践行者。经过二十年实践,中工国际成为全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工程公司中的优秀代表,在五大洲70多个国家建设了百余个“交钥匙工程”。

2020年前后,受市场竞争加剧、业务转型缓慢、机制改革滞后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际地缘政治博弈变化等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面临较大困难,2020年遭遇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中工国际董事会充分认识到,支撑公司二十年快速发展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必须认清形势,由内而外作出全方位、革命性的转变。在董事会和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公司向全系统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通过高质量制定“十四五”期间公司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重新梳理战略定位,坚持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发展路线,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激发内生活力,仅短短两年就逆转了业绩下滑的趋势,经营业绩全面企稳回升,实现了“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预期目标完成较好,为中途加速跑做好准备。

规划牵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面对行业周期的剧烈波动、行业格局的深刻调整以及企业面临的困局,中工国际董事会将制定“十四五”规划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准定位,科学谋划,高质量完成了公司“十四五”规划,为“二次创业”描绘了蓝图。

公司向全系统发出“二次创业”动员令,组织开展了168次“解放思想、推动发展”大讨论及“育新机、开新局”专题研讨,群策全力,共谋发展,为“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奠定良好基础。抽调核心骨干成立了董事长担任组长的“十四五”规划编制小组,综合大讨论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成果,进行总结凝练,对公司的战略做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打破路径依赖,提出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引领者”新愿景,重新划分业务板块,确立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发展战略。组织编制了中国中元、北起院、中工环境科技等三个子公司规划和人力资源、科技发展等7个职能子规划,形成了“1+3+7”完整的战略落地框架体系。运用OGSM管理模型对公司“十四五”战略目标分解,确保战略实施路径不跑偏。将“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纳入经理层考核,将战略目标与年度经营目标紧密结合,推进战略落地,形成管理闭环。

两年来的战略执行取得丰硕成果,充分印证了公司“十四五”规划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具有很强实用性、指导性。正是因为战略正确,公司才能在形势复杂多变,风险因素增多、行业竞争加剧和行业不断洗牌的背景下,能够稳住阵脚,甚至逆势而上。

二次创业:战略、组织、文化深刻转型 

中工国际推动的转型,是一场始于思想和观念,贯穿经营模式、职能管理方式,最终验证于经营成果、收官于企业文化的全方位的立体转型。两年来的实践表明,公司转型发展成效初显。

伊拉克九区油气项目开工仪式

战略转型:初步构建国际国内均衡发展格局,三大业务板块日渐成型

公司“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点构建“设计咨询与工程承包”“先进工程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工程投资与运营”三大业务板块,并提出一系列的转型措施。战略实施的效果验证了公司战略方向的正确。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逆势反弹。2021年,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全年实现签约20.38亿美元,创近年新高,生效合同额6.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89%。进入2022年,在RCEP生效和“稳增长”政策机遇下,海外市场开发厚积薄发,捷报频传。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累计约15.15亿美元。

设计咨询业务持续增长,国内工程承包迈向高质量发展。国内工程总承包业务坚持以设计为引领,开展优势领域工程总承包业务,向高质量发展迈进。2021年,国内工程总承包业务实现签约14.87亿元。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实现签约17.97亿元,同比增长63%。设计咨询业务聚焦医疗建筑、能源环境、现代物流、文旅商业、工业与大科学等领域,提供卓越技术与产品,业务持续向好。截至今年第三季度,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累计为18.09亿元。

先进工程技術装备开发与应用板块方面,新的业务增长极正在形成。公司在巩固客运索道优势地位的同时,持续加大仓储物流和环保起重业务开发,实现经营业绩持续攀升。2021年,关键核心装备研发与制造实现签约16.15亿元,同比增长7.01%。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实现签约13.69亿元。

在投资运营板块方面,逐渐形成投、融、建、营、退的滚动发展势头。公司不断探索业务模式转型,以中工环境科技为平台,开展投资运营业务,打造环保业务板块。在成都、邳州水厂稳定运营基础上,2021年签订并实施西昌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今年又签约大连城市中心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同时,在成都平安水厂项目退出中,探索实践投、融、建、营、退的全链条模式和循环管理机制,取得良好收益。

组织转型:持续打造赋能型高绩效组织

公司围绕“十四五”规划部署,以实施国有企业三年行动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改革、三项制度改革、总部职能去机关化改革、事业部公司化改革等措施,建立了适应市场要求、反应灵敏、高效运作的赋能型组织。

持续加强和完善董事会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公司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制定完善并持续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董事会相关制度,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充分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治理效能,不断优化董事结构,保障科学决策。全系统18家企业实现董事会配齐建强。公司董事会荣获第十七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之“公司治理特别贡献奖”,多次获得“天马奖”“投资者关系最佳董事会”称号。2021年,公司连续第12年获评深交所信息披露A级企业。连续两年获得证券时报评选的“中国上市公司ESG百强”奖项。

左上 老挝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实景,左下 亚光家纺自动化立体仓库右上 圭亚那医院项目效果图,右中 大连餐厨垃圾PPP项目效果图,右下 西昌餐厨垃圾项目实景

推进事业部公司化改革,全面提升事业部运营管理能力。为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2021年以来,公司大刀阔斧推进事业部公司化改革。围绕事业部组织模式、权责划分和流程优化力推各项改革措施,提升工程事业部的经营主体意识、市场竞争意识、成本管控意识和权责对等意识,全方位提升事业部的运营管理能力。打破原有“画地为牢”的区域限制,引入“赛马”机制,激发组织活力;撤销原有的中间层级,实现组织机构高度扁平化,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在重点市场实施“少将排长”制,由事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兼任重点市场驻外代表,大幅度加强前方一线的力量;新设总工程师,落实派驻财务总监职责,在市场开发特别是项目执行中严格把关,守住风险底线。

大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打造专业精干高效团队。战略方向明确以后,要有一支坚强的干部员工队伍去战斗、去拼搏,才能保障战略目标的真正落实。通过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实现干部能上能下;通过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实现员工能进能出;通过深化分配机制改革,实现收入能增能减。科学制定“十四五”人力资源规划,确立人力资源工作总体方向,明确核心人才管理序列,实施六大人才工程,健全人才发展通道。经过两年多来的改革,公司形成了可以支撑“十四五”战略落地,可以推进公司改革创新发展的干部队伍基本盘,为战略落地、“二次创业”的成功提供了人力资本的基础和组织保障,促进公司、团队、个人的互动成长。

持续加强职能管理改革,打造价值服务型总部。按照专业、精干、高效的原则开展职能部门职责梳理和定岗定编,彻底解决“多头管理与无人管理并存”的机关化问题,打造价值服务型总部,实现总部对业务的支撑、保障和赋能,总部职能管理人员从149人精简至99人。各职能部门努力提升专业化水平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服务、赋能业务一线,管理制度更加完备,管理流程更加高效,管理成本逐步降低,前台、中台与后台的协同管理体系更加完备,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文化转型: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企业先进文化

近年来,公司以推进“二次创业”为契机,大力推进企业文化重塑和干部作风建设,促进转作风,树新风,有效营造了风清气正的企业内部氛围。

一是大力宣传“二次创业”新发展理念,号召广大干部职工保持初创企业的空杯心态,突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弘扬责任担当意识,全系统塑造“价值导向、创新驱动、责任担当、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营造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干事创业氛围。二是强化本部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与专业化服务能力,号召子公司负责人弘扬勇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三是引导干部建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业绩观,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反对不切实际、缺乏担当等不良工作作风,树立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坚持原则、顾全大局、敢于创新和主动作为的干部行为规范。四是突出党建与经营融合,坚持党建领航,强化政治担当,从思想、组织、人力、资源等方面全面支撑企业文化建设。

融合发展:构造全价值链运作模式,放大重组融合效应

融合发展是中工国际的重要战略,充分利用系统内各企业的优势,形成以一流的设计咨询为牵引、以先进工程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工程总承包为载体的全价值链运作模式。

一是加强系统内各企业以及与国机集团内兄弟企业和国机工程集团的资源对接和业务对接,在多个层面开展大协同。二是统筹利用好系统内干部资源,多渠道、多维度、多形式开展干部交流,实现人才资源的正常流动与共享,畅通国机集团、国机工程集团、中工国际及下属子公司之间的干部人才流动通道,不断为公司注入新鲜活力。三是在全系统内建立统一的“价值导向、创新驱动、责任担当、追求卓越”核心价值观,高度体现同心同德、携手奋进的融合心声。

破茧重生:科技驱动加快高质量发展

公司“十四五”规划的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将公司从窗口型商务平台企业转变为科技驱动的工程公司,二是要不断提高公司资产运营质量。

科技创新驱动呈现崭新局面

公司“十四五”规划将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首先从顶层设计入手,以北起院和中国中元既有的科研体系为基础,成立公司层面的科技创新委员会,建立覆盖公司全系统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其次,坚持高新技术企业定位,提出明确的科技投入指标。第三,坚持产业化和市场化目标,积极研发特色高技術产品,形成重点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保持在智慧医院、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等技术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的科研攻关。第四,强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工程承包领域的应用,实现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形成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近两年,公司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共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类奖项17项,共申请专利215项,授权专利195项。共牵头或参与170项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大大提升行业影响力和引领力。

资产运行质量显著提升

公司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动态提升资产质量,不断强化监督管理,持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通过亏损企业治理、“两金”压降、资产剥离和“瘦身健体”等专项行动,不断提升资产运行质量,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公司营业收入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均实现显著增长。

面对困局,中工国际毅然选择“二次创业”,重新定位,重新盘整,重新出发,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引,以深化企业改革为突破口,持续推进企业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了破茧重生。2021年以来,中工国际经营业绩企稳回升,资产运行质量持续改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新进展、新突破。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8.5%;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了4倍多;每股净收益从亏损转盈为0.23元。2022年1-9月,公司国内外业务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收入73.44亿元,同比增长16.06%;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增长42.21%;扣非净利润4.34亿元,同比增长233.70%;境内外市场累计新签25.16亿美元,超额完成序时进度。经过两年多来的改革,中工国际走在“二次创业”新征程上的步伐,坚实而有力!

猜你喜欢

战略工程发展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战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战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