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两翼”打造原创少儿科普图书精品
2022-05-30林颖
林颖
摘 要:原创少儿科普图书的强大是中国少儿科普出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硬核动力。为儿童打造优质的原创科普图书是出版社的社会责任,是普及科学知识的迫切需要。文章简要分析了当前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现状,以原创少儿科普图书的出版实践为例,探讨如何紧扣“一心”即儿童的好奇心,发挥“两翼”即线下创意营销活动、新媒体平台的作用,打造原创儿童科普图书精品,为科学精神赋能。
关键词:科学素质 好奇心 科学普及 原创科普图书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并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1]少儿科普图书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媒介承载体,是全面提升儿童科学素质的重要抓手。出版社作为优秀文化的输出者,必须将打造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优质少儿科普出版物品牌,做好做强本土原创儿童科普图书作为重要的社会责任。笔者从科普原创图书“科学家带你走世界”系列丛书的编辑实践出发,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通过“一心两翼”打造原创科普图书精品。
一、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现状
随着国家对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视,社会各界对科学普及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升,学科学、爱科学逐渐变成浓厚的社会氛围,许多出版社将少儿科普出版作为战略发展的重心,同时一部分有责任感的科研人员投身到了少儿科学普及的事业中,使得我国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总体看,少儿科普图书市场仍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竞争格局尚未真正形成。
(一)少儿科普成为少儿图书第一大细分类,但引进版占据市场份额大
二十多年来少儿出版可谓是高歌猛进,2016年之后一直为图书市场的第一大板块。随着年轻一代——80后、90后成为父母,他们对孩子的阅读启蒙更早,同时其可接受的图书形式更加多元。开卷数据显示,2012年之后,少儿文学类图书码洋比重持续下降,少儿绘本和少儿科普百科比重逐渐增大,尤其是在2012年至2018年少儿绘本增幅非常明显,之后基本呈现稳定态势,2018年之后少儿科普类图书码洋比重增幅明显,在2021年成为少儿图书第一大细分类。[2]但仔细分析各类少儿科普图书排行榜却会发现,市场上最畅销的少儿科普图书多为引进版。如当当网自营店中,少儿科普图书的畅销书前20名,引进版科普图书占据了16席。根据中国科学报发布的《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1)》,2020年我国共出版科普图书9853.6万册,报告显示科普图书创作手法较为单一,引进图书居多,优秀原创作品较少。[3]
(二)原创少儿科普图书质量有较大提升,但仍然缺乏精品
根据原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19年全国图书选题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报送的少儿类选题共计54535种,占选题总量的23.9%,比2018年增长15.5%。其中,科普原创有井喷的势头。少儿科普图书选题数量逐年增多,图书质量也得到了较大提升,形成了一些优秀的国内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品牌,如《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穿越时空看文明——全景手绘中国史》等。但纵观市場上品种繁多的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存在选题同质化严重、内容说教性明显、重知识普及、轻培养科学精神等问题,这导致鲜有常销、畅销的精品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出现。
(三)读者阅读需求迅速扩大,但原创科普图书的质与量无法满足需求
根据202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显示,我国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比2010年上升1.35个百分点,显示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随着“三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我国少儿人口的数量也将呈增长趋势。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少儿图书出版带来了机遇。党的十八大后,我国科技发展大跨步式提速,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实现了从过去的追赶、跟跑向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可以说国人对中国的科技研发能力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社会科普氛围的增强,人们对原创少儿科普读物的阅读意愿也大幅提高。同时,中国正在进行教育改革,少儿科普读物可以助推“双减”工作的有效落实。但儿童本位的缺失、科普选题策划缺乏创新性、作者资源和编辑资源储备不足、没有形成成熟的平台融合营销模式等,导致原创少儿科普图书的质与量不能满足当前读者迅速扩大的阅读需求。
二、紧扣儿童好奇心,打造原创儿童科普图书精品
好奇心是儿童探索世界的原动力,对培养儿童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出版必须紧扣儿童的好奇心,才能打造出精品。
(一)发掘选题亮点,激发儿童好奇心
原创少儿科普图书要成为精品,必须坚持“内容为王”,选题策划这一贯穿出版流程的先导环节至关重要。图书市场上有许多选题同质重复的少儿科普读物,因此在选题策划阶段要避免陷入同质化的漩涡,需要寻找科学亮点,设定目标读者,而后根据内容进行不断精炼、比较分析、总结创新,形成新颖的选题构思和基本框架。编辑要认真了解掌握相关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仔细阅读科学家们提供的稿件以及相关图片和笔记,发掘其中能激发儿童好奇心的重要内容,确定选题方向,并拓展选题的深度和广度。在“科学家带你走世界”系列丛书策划初期,编辑对生物学的前沿动态进行了充分了解,同时对科学家团队多次深入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青藏高原等世界动植物宝库时积累的丰富的一手资料进行阅读和择取。在阅读资料中,编辑发现科学家提供的图片和笔记中出现了红毛猩猩、飞蹼守宫、马陆、黄猄蚁、望天树等教科书上没有、也极少在其他少儿科普读物中能看到的奇特动植物,这些奇特动植物的知识将会大大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最终,编辑确定了选题方向“科学家带你走世界”,让儿童带着好奇心跟着科学家科考的脚步挺进一个个神秘生物带,寻迹绝地生灵。
(二)多元创作力量参与创作,契合儿童好奇心
科研人员是科学传播的第一发球员。[4]科学家是科普事业的重要参与主体,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是科技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科普图书创作和传播的主力军。其传播身份的权威性和传播内容的可靠性使他们在科学传播中发挥了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5]“科学家带你走世界”丛书的科学家作者团队汇聚了目前国内动物学研究方面的顶尖年轻科学家,他们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科学家团队以其专业权威的知识体系和长期的科考经历,可以全方位解答那些让孩子好奇的科学问题,并保证图书知识的科学性。科学家在讲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讲亲身经历的趣味故事,有效刺激儿童好奇心的兴奋区域。例如“科学家带你走世界”系列丛书中讲述了一位科学家从井里打水洗头,却打上了一桶泥浆,恍惚间他将泥浆倒在了头上,结果只能等泥巴干透后,小心地将泥浆敲下来,才解决了“头顶大事”。类似这样的故事虽无浓墨重彩,却带着满满的真情实感,科学家们淋漓尽致的真性情和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很好地契合了孩子对科学家这个神秘形象的好奇心。
除了科学家团队作为创作主力外,还需要多元创作力量的介入。插画师团队需具备较高的绘画水准和独特的绘画风格,能用图叙事,将图书内容卡通生动化。他们要与科学家团队密切交流,打造与科学家形神俱似的漫画IP形象,还要根据科学家提供的真实故事文本绘制妙趣横生的小漫画。人文加工团队需具备科学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能熟稔、准确地运用儿童语言并捕捉到儿童好奇心的兴奋点。他们在科学家撰写的稿子中巧妙地“搭梯子”,以适宜少儿阅读的恰当表述方式阐述科学知识,实现知识点由专业向通俗的过渡;同时也要能敏感地捕捉科学家觉得不值一提、而儿童却极为好奇的知识点,并建议科学家进行补充丰富。审读团队需具备相当的专业科研水平,并有一定图书审校经验,以保证图书专业知识的零差错。审读团队可以邀请院士专家、一线科研人员和专业科技出版社的编审老师等组成,审读全书知识点,并针对人文加工团队的稿件加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进行专业鉴定。编辑团队需具备创新意识、广泛的知识背景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作为图书出版全流程的指导者和驱动者,编辑团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结构设置、内容编排、知识分布、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优化稿件质量,推进选题策划意图的实现,同时开展大量的选题后续宣传和开发工作。这样一支多元创作力量共同参与的创作团队,成员间相互沟通磨合,既保证了图书内容的科学性,也让图书“蹲下身子”,促使专业的学科知识、儿童化的语言、幽默的风格、丰富的图片有机结合,全方位契合儿童的好奇心,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三)丰富图书呈现形式,满足儿童好奇心
1.图文结合,创新编排方式
在少儿科普读物中,一幅抓人眼球的图片比一段文字更为直观。一本优秀的少儿科普读物,图书的文字信息量与图片之间的比例需在儿童乐于阅读、轻松阅读的范围中。在图书的样张设计完成后,可以请适龄的小读者进行试读,并根据他们的感受调整文图比例、版面版式、图片呈现方法,力求使图文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达到视觉舒适的效果。例如“科学家带你走世界”系列图书中,科学家介绍了很多动植物外形相似,可是并不属于同一目,或有些动植物虽属于同一目,但长相却大相径庭。在编排中,可以将这些图片进行归类,并列排放,各个动植物的生物特点还有相互间的区别和共性就一目了然。有的动植物的图片蕴含较多的知识点,排版时可以设计图中图,在大图以大面积呈现的同时,截取大图中动植物的细微部位进行放大,并以小图形式散状分布在大图边角。图中图既活泼了图片的编排形式,又让小读者获得了更多的趣味知识。
在版式设计上,可根据图文关系确定排版顺序,调整图片大小和摆放位置,或大气跨页,或整页通透,或斜拉向上,或渐变虚化,组图或并排、或聚拢呈多边形,并辅以必要的详细解说。对图片的精心设计,让图书的版面富于变化和律动感,大幅提升了图书结构的趣味性和美感,确保每一页都是满足孩子好奇心的饕餮盛宴。
2.创作漫画IP形象,链接作者和读者的情感
儿童对科学家的主要印象通常是不苟言笑,专注认真地在实验室进行研发工作。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展现科学家形象与故事,能有效消除作者和读者间的距离感,既能增加图书的亲和力和可读性,还能调剂阅读的节奏。科学家漫画IP形象的故事和语言颇具畫面感,能增强和读者间的互动,引起小读者的情感共鸣,为小读者带来无限的遐想空间,同时更容易让小读者感受到科学家的乐观向上、热爱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图书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富有温度和真情实感的科学家漫画IP形象将为更多读者所认可与接受,逐渐成为出版社科普系列产品线的核心资源。
三、“两翼”齐飞,推动原创科普图书为科学精神赋能
引进版科普图书在国内经过多年的深耕,在市场上占据了难以撼动的地位。同时,一本优质的原创少儿科普图书没有大量的营销宣传工作,就很难在众多科普读物中脱颖而出。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在图书选题策划阶段,出版社就需要为图书的面世制订营销策略,立体化开发图书品牌,延伸图书出版产业链,增加图书的附加值,发挥“两翼”即线下创意营销活动、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将图书的优势迅速传导到市场,提升图书的市场影响力和读者对图书品牌的认可度,最大化地传播科普知识和科学精神。
(一)广泛布局线下创意营销活动,滋养孩子的好奇心
出版社可以图书为抓手,在图书出版前后开展一系列广泛有效的科普推广活动。编辑和科学家团队可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公益讲座,为儿童讲科考故事、科考的装备、科考的注意事项、遇到突发情况如何处理等,为孩子演示各种科考器材、制作标本等,调动孩子参加科学实践的热情。策划在人流量较大的地面图书卖场开展购书赠化石活动,刺激读者的购买热情。读者收到珍贵的礼物后,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或其他自媒体发布参与活动情况,能为图书的品牌宣传起到快速推广作用。出版社还可以和科学团队携手在全国重点城市组织户外探索活动,鼓励读者报名参与科学家团队精心策划的户外探险活动。科学家带着孩子参与“沉浸式科学体验”活动,让孩子随着自己的好奇心,像科学家一样提出问题、做猜想、设计实验、反思及改进实验,培养科研思维和能力。出版社还可设计生产图书的衍生品向市场推广,如“科学家带你走世界”系列丛书的衍生品有自然百宝盒(盒中装有昆虫标本、动植物化石或昆虫琥珀等)和化石盲盒。丰富的线下创意营销活动的开展能起到极好的口碑传播作用,能积累大量的忠实读者,并不断扩大圈层辐射,在滋养广大儿童好奇心的同时,带动图书的销售。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孩子的好奇心
人们正在步入万物皆媒体的时代。原创少儿科普图书需要与新媒体有机融合,探索少儿科普图书发展的新模式。出版社和创作团队可以运营图书品牌的公众号,并充分发挥科学家自媒体平台的强大感召力。公众号可发布线下科普活动预告、科学家科研动态、科研图片集等,还可连载图书的精彩内容,放送许多因编排不下而错失在图书中出现的精彩图片和小故事,作为“彩蛋”赠送给读者。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小读者主动通过视频平台搜寻相关的学科信息。出版社需积极布局视频平台的“蓝海”,用心打磨科普短视频,辅以趣味配音与动漫形象,力图“一频胜万图”,将图书精彩内容、科研进行时、科研趣味集锦、解密生物等精彩内容在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上推送,使这些科普短视频叫好又叫座,并为图书销售做引流。出版社可借助科学家团队的专业优势,针对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开设线上精品课程,包含视频课程、直播课程、音频课程。这些丰富的线上内容精准地抓住了读者,并能及时收集了解读者的意见,增加黏度,不断积累忠实的读者,并通过读者的不断转发和参与,扩大传播范围,促进图书市场转换率的提高。立体化的多媒体营销渠道相互取长补短,在不断调整优化中,将形成有力的营销矩阵。
儿童科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国家未来的生产动力、科技创新力,甚至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出版人应紧扣儿童的好奇心,积极策划出版反映我国重大科技成果、弘扬科学精神的少儿科普图书的精品,为广大儿童种下一颗科学理想的种子,唤起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鼓励他们为祖国的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系海峡出版发行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