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2022-05-30王英
摘 要:实践教学是学生习得理论和内化思想的重要形式与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现实中,实践教学一直是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短板,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效果的问题较为突出。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已成为推动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大思政课”背景下,加强新时代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能够有效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要求、应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现实需要和满足新时代民办高职学生的诉求。因此,以“大思政课”建设为牵引,加强新时代民办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有以下五条路径: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进行“课赛融合”;整合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推动构建实践教学的大思政格局;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时空。
关键词:新时代;民办高职;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大思政课
2022年3月1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自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 “3·18”重要讲话发表3周年以来全国教育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进展成效。总体来说,“广大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做‘大先生、教‘大学问、育‘大英才的生动局面。”[1]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直以来,实践教学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薄弱环节,民办高职院校更是如此。进入新时代,实践教学日益成为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短板和困扰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的难题。
一、新时代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实践教学存在欠缺并因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效果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在民办高职院校,这一问题较为突出,应当引起注意。民办高职院校兼具民办和职业双重属性。从举办者性质看,民办院校在落实党和国家政策要求方面,相对公办院校做得不够到位。从教育类型看,职业院校在教学方面更加重视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公共课往往被边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得到与专业课实践同等的重视和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民办高职院校的整体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中处于劣势,教学难以正常有序开展,有的甚至连学分学时都得不到保证,改革创新自然更加差强人意。这无疑将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地位,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亟需加强研究、加以改进。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出发,理论是抽象的,属于理性认知的范畴;实践是具体的,属于感性认知的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人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有机融合、互为一体,从而进入认识上的“自由王国”。实践是验证理论、修正理论、完善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必由之路,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更有力量、更有说服力,因而实践是极其宝贵的。只重视理论不重视实践会造成认识不够全面,必然降低认识的高度,折损认识的深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的基本规律。实践教学是大学生习得理论和内化思想的重要形式与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价值。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真正提质量增效果,必须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提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坚持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是新时代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論课打破传统、推陈出新的有力抓手,是新时代加强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建设的关键一招,是推动新时代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大思政课”背景下加强新时代民办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认清意义才能升华思想、凝聚共识、促进行动。当前,以“大思政课”建设为牵引加强新时代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对党和国家、对民办高职院校、对民办高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要求
从世情观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陆续出台多部文件,体现了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坚持“大思政课”建设的鲜明导向。2022年,教育部“3·17”新闻发布会更是明确提出,党和国家将以“大思政课”建设为牵引全面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尤其在实践教学方面,提出了抓“大思政课”建设,强化实践育人的新思路和新方向。顺应时代发展,当前,以“大思政课”建设为牵引加强新时代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是回应党和国家要求的务实举措。
(二)应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现实需要
从校情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只有加强内涵式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求得生存、谋得发展。重视专业课和专业实践无可厚非,但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实为不妥,然而现实中这是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无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民办高职院校存在不足,究其原因,除了学校政治站位不高、思想认识不够等因素外,较多还是由于开展实践教学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与举办者节约办学成本、追求盈利的目的存在矛盾,也有的是因为举办者经济实力不强、难以提供资金保障所导致。整体上,民办高职院校在所有类型的高校中相对弱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不佳具有一定普遍性。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必须整合校内外资源,借助外部力量,尽可能避免单打独斗。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中,应当以“大思政课”建设为牵引,积极构建多个主体参与的育人格局,促进形成多方协同的强大合力,尤其要重视社会资源的引入,拉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助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
(三)满足新时代民办高职学生的诉求
从学情来看,新时代的民办高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了更贴近时代、更立体多元的全新期待和更高需求。由于生源结构的特殊性,民办高职学生整体上感性思维多过理性思维。这决定了相对于理论学习而言,他们更偏向于接受实践教学。由于成长在新时代的环境下,民办高职学生跟同龄人一样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对网络世界常常流连忘返,对更能反映时代气息的学习内容和呈现方式情有独钟。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围绕“大思政课”建设蓄势发力,将动能进行有效转化和传递,“牵引”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契合新时代民办高职学生的诉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呈现出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生动活泼的面貌。
三、“大思政课”背景下加强新时代民办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路径举措——以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进入新时代,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对薄弱和滞后的民办高职院校,唯有在推进常态化工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才能不至于与公办院校尤其示范院校差距太大。教育部“3·17”新闻发布会针对以“大思政课”建设为牵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作出了具体部署。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创新学院”)对照要求梳理各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严格落实了实践学时、学分。其次,在2019年就制定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并将其作为重点项目之一纳入学校“创新强校”考核工程。再次,在用好社会大课堂、设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改革创新课堂教学、建设网络云课堂等方面,都务实开展了具体工作。最后,在推动“第二课堂”建设、引入社会资源等“3·17”新闻发布会未提及的其他方面,也进行了有益尝试。这些努力围绕“大思政课”建设展开,有效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增强了实践教学效果,促进了育人目标实现。
(一)立足地方实际,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任何地域都有一定的红色教育、历史文化、乡土民俗、现代生活和经济建设等各种资源,可以充分挖掘、甄选和提炼,将其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育部“3·17”新闻发布会指出,“近年来,田间地头、工厂社区、红色地标等社会大课堂成为立德树人的不竭资源。”[2]在这个方面,创新学院立足地方实际,积极用好社会大课堂,有效利用东莞丰富的地域资源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爆发在东莞,华南地区党领导下人民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东江纵队的发源地之一是东莞[3],改革开放新时期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诞生在东莞,代表新时代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散裂中子源和先进制造业实力的华为终端总部基地在东莞——近代史的重大节点和党百年奋斗的各个重要时期都在东莞留下了标志性印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地域资源。创新学院立足东莞地方实际,结合党情、国情、地情和学情,抓住鸦片战争、东江纵队、太平手袋厂、中国散裂中子源等东莞地域资源关键词,充分利用标志性地域资源大力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鸦片战争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太平手袋厂陈列馆、中国散裂中子源等打卡参观,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思践悟,同时,在学生中大力开展“身在东莞讲党史”微视频制作大赛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二)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常态化开展实践教学
1.校内自建基地
立足自身,利用校内场地因地制宜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能够很好保障实践教学的长期性、稳定性。比如,2019年,创新学院在校内建成“研学做基地”,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和坚实阵地。创新学院充分利用基地的图文展览、实践体验、网络互联、电脑制作、红色观影、成果展示、研讨交流等各项功能,大力开展参观基地并填写实践报告手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主题手抄报和手工艺品制作大赛、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主题手抄报大赛、身在东莞讲党史‘微讲课展示、“我爱我的家乡”PPT制作、“身在东莞讲党史”微视频制作大赛、讲南粤红色故事音视频大赛、观看主旋律影视作品和纪录片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实践活动和展示实践成果的机会。这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黏合性,做到了实践活动全覆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活起来。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余定期带领学生社团“北斗研习社”社员在基地研究室开展主题学习研讨活动,有效指导大学生中的积极分子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延伸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时空,促进了“三全“育人工作的开展。
2.校外共建基地
立足地方,主动“走出去”与校外单位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极大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可持续化。2014年,创新学院与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携手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共建至今,双方紧密合作,形成了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创新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前往东纵纪念馆参观学习,了解东纵光荣革命史,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道德教育。东纵纪念馆举办清明节英烈献花活动、抗战主题咏诗活动、红色经典展演活动等各種主题悼念、纪念和庆祝活动,学校都会受邀并组织学生参加。另外,东纵纪念馆每年来校开展东纵革命史实巡展活动,创新学院则利用实践环节分批组织学生集体观展,大力传承和弘扬东纵精神。
3.与专业课合建基地
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工作上“殊途同归”,才能相得益彰,成效最大化。在实践教学方面,创新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开展了与专业实践合作共建基地的尝试。比如,与医药健康学院合作打造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实训基地,在基地的氛围营造上融入珍爱生命、珍惜青春、珍视家人、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精益求精等育人元素,使学生在接受专业实操训练的同时深化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进行“课赛融合”,体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在遵循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规律下加强改革。创新学院积极开展“理实一体化”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赛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在《思想道德与法治》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融入比赛形式,依托比赛推进实践教学,形成比赛、项目与任务导向的学习,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比赛和实践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并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目前,创新学院已开展了“传承的力量”微视频校赛,“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手抄报大赛,学“四史”、讲“四史”微视频大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手抄报和手工艺品制作大赛,讲南粤红色故事音视频大赛,党史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参与度和融入度,极大改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效果。
(四)整合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推动构建实践教学的大思政格局
1.整合校内资源,构建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要积极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甚至融为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依托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添柴”“赋能”。比如,创新学院联合学生处、校团委、图书馆等部门举办“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引导学生加强宪法和法治学习,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素质、树立法治意识、培养法治思维。举办党史知识竞赛,促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化学生对党百年奋斗的艰辛历程、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认识,引导学生任何时候听党的话,随时准备响应党的号召。举办“青春不迷茫,大任我担当”演讲比赛,使同学们对青春和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领悟人生价值。
2.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引入社会力量
先进人物说服力强、社会力量影响力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宝贵资源。因此,要善于整合利用。比如,创新学院以“大思政课”建设为牵引,积极引入社会资源,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目前,创新学院已两次邀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我的能量从何而来》一书的作者来校为师生作报告,反响热烈。与“东莞市总工会劳模宣讲团”合作举办劳模报告会,邀请南粤工匠为师生作《我的成长历程与人生感悟》劳模主题报告会。邀请广东省优秀律师、最高人民检察院顾问律师等进校园作《大学生身边的宪法》《从国家治理角度看宪法》等宪法主题讲座。邀请东莞市优秀律师进校园作《民法典与大学生权益保护》主题讲座。这一系列均受到学生热烈欢迎,收到较好效果。
(五)重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时间和空间
当今,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是人们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疫情影响,线上教学变得日益普遍。“读屏”的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不能忽视网络阵地。因学习习惯和学习压力等多种因素,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普遍较强,使用网络的时间普遍较长,因而民办高职院校对利用网络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要格外重视。创新学院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并在传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创新形式和载体,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各种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图书馆的线上展馆,“两微一端”,短视频等资源,有效吸引大学生网络“原住民”群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延伸度、拓展性和持久性,牢牢占领意识形态教育陣地。
参考文献:
[1][2]中国教育报.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精彩!教育部:“思政课”成为媒体热词[EB/OL].(2022-03-17)[2022-03-2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7554331894609681&wfr=spider&for=pc.
[3]中共广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百年扬帆1921-2021[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21:171.
责任编辑 宋 猛
作者简介:王英,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高校思政研究会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委员会课题“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21MBSZ57);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课题“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