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2022-05-30陈文娟
陈文娟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情境内容以及文化知识较为丰富,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这些内容能够扩展其想象空间,真正感受到小学语文的魅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想象能力的培养要求,整合不同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些教师在以往课堂教学中并没有认识到想象能力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学习到的只是一些较为浅显的语文知识,学生并没有根据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来对知识点背后的启发和价值进行深入的思考,违背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初衷。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重新构建课堂教学的目标,将想象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现状
(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五年级教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在课前全面地了解学生当前的语文素养以及想象能力,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一切教学内容要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主,有序地组织好不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教师所整合的资源中扩展自身的想象空间,再配合着教师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但是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看,课堂教学的主导位置仍然是教师。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认为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内容之后,再录入到教学计划中,按部就班地为学生讲解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和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教师也不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些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并没有将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意境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讲述,使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着太过盲目的问题,并且学生也将学习重点放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并没有深入地分析在教材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优美意境。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学生都会按部就班地完成,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想象能力在班级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没有感受到学生本身强烈的学习需求,导致课堂教学氛围十分僵化。
(二)课堂教学脱离实际生活
小学语文和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的重点,教师要以实际生活为例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其能够逐渐地减少自身在学习时遇到的难题。由于教材无法照顾到不同学生在思维方面所展现的差异,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打造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但是传统思维仍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教师在课堂中讲述相关语文知识点时,完全是按照课本中的内容来进行解读的,并且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也忽略了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方式通常是以成绩来进行评判的。在这一影响下,一些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依据教学的目标和步骤,来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并没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思维来想象教材中所涉及的空间场景,也没有让学生不断地感受语文在实际中的运用。这样学生所学习到的语文只是一些非常生硬的知识点,无法联系生活来进行高效率的学习。这种沉闷的学习氛围也很容易使学生对小学语文产生错误的认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
小学生对于各项新鲜事物的学习热情较高,并且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探索兴趣也是非常容易被教师调动起来的。教师可以从这一性格特点入手,开展想象力教学模式,全面地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和学习状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配合着自身的想象力,感受课文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意境。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当对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教师可以将生动和趣味因素融入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后,再通过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构建生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渗透情境教学的思路,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挖掘小学语文知识点背后的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扩展
创新思维的扩展和想象能力之间的关系非常突出,当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后,就可以在自己有限的空间内更加灵活地完成知识内容的联想。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重点知识时,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想象力来对课堂内容进行全面的学习和理解,不断地学习体验,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地记忆相关的知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不敢表达自己想法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联想能力大胆地发表意见,就算是说错也没有关系。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时,教师在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脉络之后要说:“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诸葛亮,当周瑜向你提出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你会利用什么方法来应对周瑜所提出的难题呢?”教师在向学生提问之后,无形之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想象能力,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全面的表达,并且配合着学生本身的创新意识编出不同的故事情节。一部分学生的答案是非常新颖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行了有效的联想,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验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小学语文背后所蕴含的趣味性因素。教师让学生通过空间想象的方式来有序地构建想象思维,更加贴合于教材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无限的遐想,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朗读中想象能力的激发
一些教师在以往教学中为学生讲解重点知识时,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的知识,并没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机会来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想象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将创新因素融入想象能力培养教学的不同环节中,重视学生的实践学习,让学生可以在实际中提高自身的想象思维能力。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习思维以具体和形象为主,教师要通过实践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要科学地调配好教学的时间,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基础上,讓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充分联想。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内容来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篇目要求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这些篇目涉及的内容有祖国的河山,也有父母爱子的真情,并且这些内容在描写的过程中非常生动和有趣,能够在学生脑海中构建动态化的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朗读时反复地在脑海中记忆具体的情境,将课文中的情感进行淋漓尽致的表达,配合着字词的断句以及朗读的情感,让学生对场景进行深入的联想,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教师在当前时代下独特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点,将想象能力的拓展放到教学的重点环节中。在为学生讲解知识时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不断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反复地验证自己的想象思维,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不断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