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2022-05-30李东洪
李东洪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明确提出通过“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数字政府建设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
近年来,山西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主动顺应数字化转型大势,重塑政务信息化管理架构、业务架构、技术架构,通过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政务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内部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管理服务,在创新政府治理和服务模式、提升行政管理和服务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实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近年来,山西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互联网思维与政府治理紧密结合,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公共治理,有效促进政务服务公平性、便捷性,让老百姓更多地体验到政府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获得感。
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近年来,山西认真贯彻落实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的有关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建成了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并与73个国家部委建设的垂管业务系统和省直部门自建的33个审批系统完成了对接,打造了“三晋通”移动应用品牌,实现了政务服务的线下服务模式向線上服务模式的转变,打破了公众获取政务服务的时空限制,真正实现了7×24小时不打烊服务。目前,已经有3044项政务服务事项通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指尖办、网上办。“三晋通”的注册用户超过2900万,省级90%以上,市县平均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109项事项实现全省通办,184项高频政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老百姓现在办事,轻轻松松点点鼠标、动动手指就可以搞定,像网购一样便捷高效。山西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由2018年的全国第27位提升到2021年的第20位。
政民互动更加顺畅。近些年来,公众越来越善于利用网络媒介向政府反馈信息、表达意见,并且积极参与到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山西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积极顺应数字化时代百姓新期待,利用新技术、新模式为公众提供互动平台,通过网络问政、网上咨询决策和网络信息发布来倾听吸纳民意,拉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行政效率。如通过开通地方领导留言板等,了解百姓需求,并及时予以答复解决,一些老百姓的急事难事,得到妥善解决。
公民监督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近年来,山西依托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及时向广大人民群众收集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有关政府及其部门、单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因政策措施不协调不配套不完善给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带来困扰等方面的问题线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带有普遍性的重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政务服务领域,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改变了原来政府自我评判和自我约束的“自循环”服务质量评价机制,赋予公众实质评判权,进一步加强公众监督,提升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和政府的公信力。2020年以来,山西整合备类非紧急类热线68条,建成全省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投诉举报平台,2021年,全省12345热线共受理企业群众诉求448.32万件,办结率99.55%,满意率94.86%,进一步强化了老百姓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坚持整体政府的理念,进一步重塑政府管理架构、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
山西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新要求,坚持和贯彻整体政府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深化政府组织结构变革,对政府内部治理体系、职能及信息系统等碎片化问题进行有机整合,统筹推进业务融合、技术融合、数据融合等,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政府履职能力。
重塑政务信息化管理架构。针对政务信息化建设领域管理职责分散、系统网络各自为政、数据共享阻力重重等突出问题,山西从改革政务信息化管理体制入手,构建起“一局一公司一中心”的政务信息化管理架构。一是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全国首家在省市县三级成立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加挂政务信息管理局牌子,将原由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政府办公厅等部门承担的政务信息化管理职责统一归口管理,负责全省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规划、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全面统筹信息化项目建设、运维资金,确保“一个口子对外”。二是以省内互联网优势企业——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为主体,组建山西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旗舰式企业,各市成立子公司,以市场化方式承担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及运维工作,确保全省“一盘棋”统筹集约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运维。三是撤销省直部门信息技术类事业单位,组建省数字政府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决策和智力支撑。“一局一公司一中心”的“品字形”管理架构,从体制层面彻底解决了政务信息化领域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导致的“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等问题,构建起“建管运”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的政务信息化管理新体制,走在全国前列。据《2021年中国数字政府发展研究报告》,山西数字政府建设制度体系得分排名第12位。
重望政务服务业务架构。近年来,山西坚持以回应公众需求和问题解决为治理导向,启动“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出台全国首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级地方性法规——《山西省一枚印章管审批条例》,在省市县三级均成立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把原由各部门行使的行政审批权划转到各级审批服务管理局统一行使,并在省市县三级均设立了政务服务大厅。审批权划转后,以企业和公众为中心,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推动一件事一次办,一件事集成办,形成办事主题目录,如以我要开餐馆、我要开公司、我要办理失业金等为主题,对办理事项按照导航模式进行引导,目前已发布“一件事一次办”套餐100多项。改革后,企业和群众不再需要面对政府众多部门,而只需通过“进一道门”“在一个综合窗口”或者“上一个网络平台”就可办理原来需要到各个部门分门别类办理的事项,致力为公众提供全方位、无缝隙的政务服务。
重塑数字政府技术架构。2019年以来,山西坚持全省“一盘棋”,全面加强数字政府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创造性提出了“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系统、一城墙”的“五个一”数字政府建设思路和要求。一是统筹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整合,网络、机房和数据中心实现统一集中管理,省直部门非涉密信息系统已经全部迁移上云,11个市级政务云全部实现与省政务云对接打通,全省“1+N”的云基础架构已经形成。扩大电子政务外网的覆盖面,横向已连接114个省级单位,纵向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除国家明确要求外,不再批准备部门新建非涉密专网,全部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二是统筹推进基础平台建设,数字政府公共支撑能力全面提升。依托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公共信用、空间地理、电子证照六大基础资源库,为省直部门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成了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事项管理、统一电子证照、统一电子印章等公共基础支撑平台,为备部门业务系统提供强有力的共性应用支撑。统筹建设了全省集约化协同办公(OA)系统、集约化门户网站、督查督办系统等,统一为备部门提供菜单式办公应用服务。打造了“晋政通”
“三晋通”两大移动应用品牌,对面向机关提供服务的移动应用,全部通过“晋政通”实现,对面向公众提供服务的移动应用,全部通过“三晋通”实现。三是统筹推进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运维,集约化成效突出。按照“一个领域内一个软件管全省”的要求,堅持统筹、集约、共享、安全的建设原则,在审核信息化项目时,要求各部门强化内部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从业务条线由省级建立统一标准,统筹省市县三级信息化建设,提升集约化水平。2020年以来立项实施的政务信息化项目,与以往相比节支率达到48%,主要审减的为公共部分。政务信息化系统集约化运维后,节支率达到62%,集约化建设成效突出。
坚持数据赋能的理念,着力破解制约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短板
数字政府是建立在政务数据整合共享基础上的政府数字化转型。山西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对政务数据的整合、治理和共享,助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实现社会治理的科学决策和准确预判,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加强数据治理。为有效破解以往因条块分割、政务信息化建设不完善而导致的政府数据标准不统一、聚合难,以及数据的规范性、实时性、权威性、实用性较差等问题,山西省围绕政府数据采集汇聚、传输存储、组织加工、共享交换、开放利用、销毁等全生命周期展开数据资源管理。2019年,在全国率先出台《政务数据资产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政务数据资产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属于国有资产,其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权政务信息管理部门代表政府行使政务数据资产所有权人职责,从法规制度层面保障政务信息化主管部门依法全力推动数据共享、开发和利用等工作。2020年,省人大立法颁布了《山西省政务数据管理与应用办法》,以法规形式促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开发应用,提高数据要素配置效率,推进数字政府建设。2022年,山西省将政务数据治理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中心任务,实施数据治理“12321”工程,完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电子证照、信用、宏观经济等基础库,并推动标准体系建设和“一数一源”等工作。
推动数据共享。只有实现数据互通互联,让孤立数据成为可识别可关联数据,才能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19年,山西建成了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纵向贯通国家及山西11个市,横向连接82个省直单位,推动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建设数据超市,强化供需对接,目前数据共享平台提供国家数据资源7691项,省级数据资源1200多项,市级数据资源2万余项;提供服务接口1909项、库表资源8988项、文件资源2万余项。接口调用次数累计达到14030.15万次,交换数据116.44亿条,为政府各部门履职提供了数据共享服务。针对“一网通办”紧迫数据需求,实施“千项数据共享工程”,持续滚动发布三批共1148项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挖掘数据价值。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后,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用数据决策”数字化思维,充分挖掘沉淀在省级政务云平台的500亿余条政务数据,建设完成一批数字政府创新应用,有效激活数据要素活力,让沉睡的数据活起来、用起来,推进政府决策管理从“看不见到看得见、看得见到看得全、看得全到看得准”。如“晋政通”协同办公平台、“领导驾驶舱”应用系统,全面打通各部门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实时对接,省领导能随时查看40余个省直部门提供的全省经济社会运行指标等,随时监测安全风险,随时召开应急会议;“13710督办”系统,可以实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自动提醒、自动预警、自动督办,提升政府决策辅助能力;“卫片执法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及时发现、报告备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等。
下一步,山西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持续推动线下实体政府和线上数字政府的双向结合、高度融合和无缝衔接,构建数字政府和现实政府相互贯通的治理体系,更好地发挥“线下有温度、线上有速度”的一体化“整体政府”效能,为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信息化支撑保障,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