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汾阳地秧歌的文化特征研究

2022-05-30李熠李璇

炎黄地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汾阳秧歌民间艺术

李熠 李璇

山西汾阳地秧歌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形式,其主要流传于山西汾阳市境内及孝义市与汾阳周围相邻的一些农村地区。对山西汾阳地秧歌文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无疑对推动这一独特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扬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梳理山西汾阳地秧歌的文化背景及其历史渊源,分析山西汾阳地秧歌的文化特征、文化艺术功能,探究山西汾阳地秧歌的传承发扬,旨在为推动这一独特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山西汾阳地秧歌是流传于山西汾阳、孝义一带的一种独特民间艺术形式,早期主要以民间歌舞的形式示人,并于平地上表演,以當地的方言演唱,由此得名“地秧歌”。山西汾阳地秧歌由来已久,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有着广泛群众参与性的民间舞蹈艺术,山西汾阳地秧歌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有着较高的历史、民俗学研究价值[1]。然而,受流行地域不断缩小、传承人老化、艺术特征趋于同化等因素的影响,山西汾阳地秧歌的传承与发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山西汾阳地秧歌的相关概述

山西汾阳地秧歌的文化背景

汾阳,为山西省辖县级市,地处山西省中西部,太原盆地西缘,吕梁山东麓,东、北部与吕梁文水县相接,东南部与平遥县、介休市接壤,西与中阳县、离石区相连。据史料记载,汾阳出现人类活动迹象最早可追溯至仰韶文化时期。由春秋发展至明清时期,先后出现了兹氏、西河、汾州、汾阳等一系列称谓。汾阳人民崇文尚武,在历史上出现过律诗奠基人宋之问、北宋名将狄青、明代数学家王文素、中国现代油画先驱卫天霖、抗日民族英雄蒋三、著名艺术家田桂兰等杰出人物。汾阳还是中国著名的酒都,流传千古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指的便是汾阳的杏花村。汾阳地秧歌历史悠久,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对研究黄河流域农耕文化、探究当地民风民俗均有重要价值。凭借其鲜明的地方特色,汾阳地秧歌现已被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并于2019年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山西汾阳地秧歌的历史渊源

有关山西汾阳地秧歌的发展起源,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明确统一的说法,对于其历史渊源,主要有如下几种传说:一是插秧传说。秧歌,简言之,即“插秧之歌”,坊间流传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开展集体农耕劳作过程中为统一劳动动作,提升劳作效率,缓解因农耕劳作带来的疲劳所进行的集体创作[2]。汾阳地处山西中部,相传远古时代这里是一片汪洋,之后经过大禹治水,形成了如今的地形地貌。大量史料记载,汾阳存在种植水稻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过去汾阳人民在当地种植水稻并基于此产生秧歌并非空穴来风。二是祭神禳灾传说。汾阳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由于这里连年干旱,当地农作物常常遭受虫灾侵袭。为攘除虫灾,祈神求雨,当地人民不得不每年在特定时间举行声势浩大的酬神赛享祭祀活动。在活动期间,人们会把扑杀的害虫尸体埋入田间泥土里,同时地秧歌人员脸上会绘制五毒图案跳舞,以示神明,祈求神明的庇佑。三是唐朝宫廷舞发展演变传说。即山西汾阳地秧歌是由唐朝时期在汾阳民间流传的宫廷舞发展演变而来。相传唐朝时期汾阳城一代为汾阳王郭子仪的饷地,郭子仪到达该地后,郭氏家族的随从将当时宫廷流传的打击乐舞也带去,进而逐渐发展为汾阳地秧歌。

山西汾阳地秧歌的文化特征

美好愿望、阖家欢乐的诉求体现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节日,每到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精心办年货、吃年夜饭、拜年道贺等,这不仅表达了华夏儿女思乡返乡期盼团圆的思想感情,还承载着人们内心深处希望来年生活、工作都能够顺利的美好愿望。山西汾阳地秧歌作为在每年春节到正月十五前后展开表演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当地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可哼唱几句秧歌小戏,扭动几步秧歌舞蹈。山西汾阳地秧歌,俗称“吃圈圈”秧歌,最初以民间歌舞的形式在平坦的地面上进行表演,故而得名“地秧歌”。之后逐步发展转变成以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和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其中,文场地秧歌的秧歌唱词主要为颇具趣味性、具有美好象征意味的祝词;武场地秧歌则展现了山西民间舞蹈元素与传统武术元素的有效融合,给人以刚柔并济的感觉,形、神、气兼备。山西汾阳地秧歌不论是其秧歌唱词,还是舞蹈内容、表现形式,均传递了人民群众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愿望、阖家欢乐的诉求。

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

山西汾阳地秧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其主要流传于山西汾阳市境内及孝义市与汾阳周围相邻的一些农村地区。春节期间,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表演,分为文场、武场,两者既可以融合在一起,也可进行单独表演。透过山西汾阳地秧歌,可充分领略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及民风民俗等文化信息。

山西汾阳文场地秧歌,以演唱为主,秧歌队行走在大街小巷,演唱者会结合每个人实际的家庭情况,即兴编创,演唱形式主要为四六句,以表达对人们的美好祝愿。随着人们对艺术展现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该种过街唱的四六句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进而发展成附带民间故事传说的秧歌小戏。演唱人员在演唱过程中没有音乐伴奏,演唱的音调、节奏均通过演唱人员自主把握。演唱曲目既有演唱者自主编创的展现社会现实的小剧目,如《赞劳模》等,也有继承传统的秧歌小段,如《养孩》《光棍哭妻》等[3]。山西汾阳地秧歌所包含的内容涉及面广泛,有着浓郁的乡土风味,在山西民歌中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存在。

山西汾阳武场地秧歌,以舞蹈为主,主要是由十二个角色边敲锣打鼓、边按套路进行舞蹈表演,既可在固定场地表演,也可边走边表演。舞蹈表演过程中的道具主要为锣、棒以及鼓。各种道具均配备四个人进行分演,这些角色的扮相与戏曲艺术中的小旦、武生、丑角有紧密的联系。山西汾阳地秧歌的舞蹈动作丰富,且大多源自日常生活,比如,磕花棒的动作刚劲有力,常见动作有“狮子大张口”“叫棒”“弓马势”“金鸡独立”“恶虎扑羊”“虎势”“丁字七星步”等。小锣手的动作千姿百态,常见动作有“天女散花”“怀中抱月”“挑辫链”“踏步提锣”等。腰鼓手的动作逗趣灵活,常见动作有“凤凰单展翅”“凤凰双展翅”“朝天一柱香”“野鸡串”“串花”“硬翻身”等。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人员会表现出风格各异的舞蹈场图,各场图均有着浓郁、深厚的文化内涵。山西汾阳地秧歌的舞蹈风格充分彰显了我国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审美趣味,通过与戏曲、武术等审美元素的有机融合,显著提升了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体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人文素养。

此外,为山西汾阳地秧歌伴奏的乐器主要为打击乐及一些民间乐器,如用以烘托气氛的乐器为小锣、花棒、腰鼓,用以渲染外围气氛的乐器为大锣、大鼓、亮锣、绕钹。其中,小锣与晋剧小锣相类似,直径为20厘米,发音嘹亮。花棒由两根直径为3厘米、长为30厘米的枣木木棒制成。腰鼓,亦可称之为“花鼓”,口径为15厘米,长为33厘米。大锣口面直径40厘米,锣边宽3厘米,发音低沉,音色浑厚。大鼓种类多样,主要取决于秧歌队整体的规模,即队伍规模大则用相对大的大鼓,队伍规模小则用偏小的大鼓。亮锣口径为25厘米,发音清脆,其在伴奏中发挥间奏作用,给人以轻松欢快的感觉。铙钹大小规格各异,仅需两付不同铙钹便可,以此在伴奏中形成鲜明对比[4]。通过将这些乐器进行搭配应用,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让表演人员可以迅速进入特定的情景中,进一步呈现出绘声绘色的表演效果。由于山西汾阳独特的地理环境,当地常年遭受虫灾祸害,对此,当地劳动人民常祈求神灵以免遭灾祸,就会经常将地秧歌作为载体,组织开展祭祀活动,在此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表演人员会将脸谱绘制成“五毒”图案,唱角通常不化妆,只通过演唱赢得人们的情感共鸣;而扮武生的舞蹈演员将反穿的羊皮袄作为戏服,这也是一大特色。

山西汾阳地秧歌的文化艺术功能

娱乐功能

山西汾阳地秧歌表演时间主要为春节至元宵节前后,其不仅是一种以舞蹈表演为主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当地人民农闲娱乐的一种重要形式。每到正月,汾阳大街小巷便会有地秧歌出现,往往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声势浩大,异常热闹。地秧歌中的排街,主要为秧歌手走街串巷为当地有名望的人家拜年贺喜,因为唱词大多有喜庆吉祥之义,所以每家每户为图吉利,都会准备烟酒糖茶以作答谢。过街板则会配备专门的演唱人员,为民众演唱一些四六句,演唱人员有的反穿羊皮袄,有的头上插小花,这些吸引眼球的装扮,加之逗趣幽默的唱词,颇具娱乐性,让观看表演的人们喜笑颜开、欢快不已[5]。

祭祀功能

历史上,山西汾阳地秧歌表演常常出现在当地的祭祀活动中。在汾阳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当地人民长期以来通过举行祭祀活动,向神明发起求雨、送瘟神等请求,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在这一过程中,地秧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形式,其主要流程为告庙祭神、排街、掏场子、过街板,而祈求神灵保佑主要在告庙祭神环节展开,并在寺庙院中开展首场演出,演唱人员演唱的唱词主要为祈求保佑、祭祀祖先等内容。

文化传承功能

山西汾阳地秧歌的唱词内容大多与当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且涉及劳动生活、社会生活、爱情生活、歌功颂德等多个方面,这些唱词内容充分展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形式、民风民俗、思想观念及审美趣味。通过汾阳地秧歌这一载体,使得当地人民群众有效地传承和弘扬自身所崇尚文化。

凝聚民心功能

山西汾阳地秧歌有著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充分印证了其凝聚民心的功能。对于广大农民群众而言,不需要接受过多专业训练便能参与其中。山西汾阳大到区县、小到村镇,大都组建有自己的秧歌队,这些秧歌队的表演都各具特色,但都追求演唱者、舞蹈者、伴奏者之间的协调统一。而为达到这一效果,就要求各个秧歌队的队员之间需做到互帮互助,共同推动表演的顺利进行。

山西汾阳地秧歌的传承保护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尤其是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可供人们选择的文娱方式日益增多,这使得过去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离人们越来越远,山西汾阳地秧歌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为此,必须要加大对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和保护力度,以推动山西汾阳地秧歌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推进山西汾阳地秧歌的创新发展。对于山西汾阳地秧歌的传承保护,应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进其创新发展。一方面,继承传统是山西汾阳地秧歌实现传承弘扬的前提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文化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注重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应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推进山西汾阳地秧歌的创新发展。其次,借助新媒体技术传承山西汾阳地秧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成为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此,为推进山西汾阳地秧歌可持续发展,可将新媒体技术引入山西汾阳地秧歌的传承保护中[6]。其一,可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加大对山西汾阳地秧歌的宣传力度,提升人们对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认知程度,领略山西汾阳地秧歌的文化艺术魅力,进而培育公众对山西汾阳地秧歌的良好兴趣。其二,可加强与山西汾阳地秧歌相关的网络平台建设,通过诸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传播与山西汾阳地秧歌相关的信息资源,加深人们对山西汾阳地秧歌的印象,让这一艺术形式也能够逐渐转变成公众关注的流行文化。

山西汾阳地秧歌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形式,不仅是一代代山西人民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的重要体现,也是当地群众的情感依托;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亦是山西文化的艺术瑰宝。山西汾阳地秧歌不仅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乡土风味以及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厚重的民间艺术特色,并在推进弘扬华夏文明、传播黄河文化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下,如何推进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和保护,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现实问题,相关人员应深刻认识汾阳地秧歌的文化特征、文化艺术功能,探究“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考如何既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推进山西汾阳地秧歌的创新发展、借助新媒体技术传承山西汾阳地秧歌等多方面着手,切实推进山西汾阳地秧歌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曦.浅谈汾阳地秧歌的分类和社会功用[J].黄河之声,2008(22):78-79.

[2]王磊.浅论汾阳“地秧歌”的文化艺术特征[J].黄河之声,2010(09):32-33.

[3]周海韵.春节习俗中汾阳地秧歌的文化特点研究[J].艺术大观,2021(13):96-97.

[4]姜幼平.论山西汾阳地秧歌的现状及保护[J].艺术品鉴,2016(11):94+436.

[5]陈媚.浅谈山西汾阳地秧歌的文化艺术特征[J].艺术大观,2020(18):73-74.

[6]扎西东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分析[J].传媒论坛,2020,3(06):146.

猜你喜欢

汾阳秧歌民间艺术
山西汾阳王酒业中国食安大会上获嘉奖
民国时期的《汾阳行政周刊》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昌黎地秧歌
科技下乡让杨家庄农户得实惠 山西汾阳科协联合省农科院经作所举办核桃栽植技术培训会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明末清初汾阳朱之俊诸园考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