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语言情境,实践“发现式”教学

2022-05-30曹元吉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词语文章情境

曹元吉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语文学科内容博大精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词语教学,从而为学生日后开展深度学习奠定基础。受年龄的影响,小学生的词语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对于生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教学提不起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对词语教学充满兴趣,教师要积极构建相应的语言情境,并引导學生参与到教学互动当中。

一、发散思维,在联想中开展发现式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其课堂内容不仅仅包括生字、词语、段落及文章的教学,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样值得关注。词语作为整篇文章的基本构成,在理解全文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文章主旨,基础的词语教学必不可少。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其特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联想,通过合理的发散思维达到掌握词语大意的目的,从而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部编版《荷叶圆圆》一课教学为例,该文章主要通过对荷叶的描写展示了盛夏时节的美好景象。在进行词语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导入课程教学。例如,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孩子在暑热天气吃雪糕、喝冰水来缓解高温带来的不适。通过这一行为描写,学生自觉融入到情境教学中,从而为接下来的词语学习奠定基础。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了荷叶是露水的“摇篮”。在对这一词语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从而明白“摇篮”在文章中的真实含义。例如,摇篮的形状是圆的,触感是温暖的,通过从词语的不同角度进行联想,学生了解了荷叶的形状和特质,能够为露水短暂停留提供适当的空间,作者在选词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能够被学生所掌握,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巧设游戏,在活动中开展发现式教学

小学生天性好动,趣味十足的教学游戏更能够吸引学生并展开自主学习,教师要关注这一性格特点,在词汇教学中融入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词语内涵,在游戏中发现词汇的独特魅力,进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以《端午粽》一课教学为例,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该文章通过对端午粽子制作过程的描写,以及人们对端午节的民间习俗进行了有效传承。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悬挂艾叶,让班级环境更加贴近端午节的氛围。在进行课程导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教室环境,并说出教室中新增的摆设,以此开启端午粽的教学活动。课文中用到了“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等词对粽子进行了详细描述。在进行发现式词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箬竹叶、糯米、枣及相应的词制作成词语卡,在课堂上让学生开展词语连线的游戏,对名词和形容词进行配对组合,从而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端午粽的形态特征。

三、创新手段,利用多媒体开展发现式教学

教师在进行词语教学的过程中,可适当地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让课本中的词语更加立体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词语的深层含义,从而丰富其知识储备。

以《纸的发明》一课教学为例,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作为四大发明之一,对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纸的发明》一课主要讲述了蔡伦造纸术的具体工艺,旨在让学生通过对于文章的学习,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文章在介绍造纸工艺的过程中,用到了剪碎、切断、捣烂等词语。由于造纸术形成已久,与现代造纸工艺存在较大差异,且与小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相距较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词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教学,直接将课本内容转换成图片、动画。通过播放造纸术的视频,学生对造纸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多媒体情境教学中,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动词的用法。

四、情境表演,在实践中开展发现式教学

情境表演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现阶段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过程中被重视。通过开展情境表演,教师能够将趣味教学和理论知识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使用课本词语开展情境演绎,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以《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教学为例,本文的题材是童话故事,作者安徒生通过对豆荚里五粒豌豆拟人化的描写,讲述了豌豆不同的人生志向和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在故事中,前四粒豆都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只有最后一粒豆在灰暗的夹角中生根发芽,并为生病的小女孩带去生的希望。在对豆荚体态及性格特点进行描绘时,作者用到了“丰腴”“温和”“僵硬”等词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进行词语教学时可以邀请五名学生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分别扮演五粒豆子来展开情景对话,并用课文词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形态特征展开表述。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词语进行交流,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掌握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锻炼。

五、小组讨论,在合作中开展发现式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实现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质的飞跃的前提条件。教师应该把握这个良好的契机,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通过构建合理的小组合作情境,提升学生对于语文词语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以《蝙蝠和雷达》一课教学为例,本文主要讲述了蝙蝠夜行的原理及科学家利用仿生原理制造出雷达,保证飞机安全航行的故事。在文章中,作者用“蝙蝠”“漆黑”“启示”“避开”等词语串联起整个文章脉络。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词语在通篇文章中的重要意义,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开展实验,从而弄清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实验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蒙上眼睛、捂住耳朵感知铃铛响的方位,从而避免在行进中撞到铃铛。通过小组实验,学生了解蝙蝠和雷达依靠发声定位进行安全航行。在小组实验中,教师要注意将词语运用到实验情境的构建中,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中展开发现式词语学习活动,以达到词语教学的最佳目的。

总之,基于“语言情境”下的“发现式”词语教学法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教学。通过将词语教学带入情境,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了解词语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式”地学习词语,采用此种方式学生积累的词语才是灵动的,有着丰富内涵的,这对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注】本文系2020年度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语言情境的小学语文发现式词语教学研究”(立项编号:QJ202000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词语文章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