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敏感力”与“钝感力”
2022-05-30高琪
高琪
随着人类对病毒传播规律的掌握和诊断治疗技术的提升,疫情进行到第三个年头,真正给人们带来的威胁已经不再是对死亡的恐惧,更多的是与病毒长期共存给生活、工作乃至于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
人们感慨“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但其实这场疫情也教会了我们面对往后的人生要勇敢、有耐力、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这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所提出的“钝感力”,直译为迟钝的力量,意思是放平心态,告别焦虑与紧张,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不会显得过分敏感,而是更从容,更坚定。
与钝感力相对的是敏感力,它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某些刺激会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即感知和觉察的能力比较强,情感细腻,更容易注意到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更容易产生共情,也更容易频繁受苦于人、事、物带来的刺痛。
但这不代表敏感力是不好的,钝感力是绝对好的。
讨论应该使用更多敏感力还是更多钝感力的最终目的,都是让我们更好地爱自己。
那么,如何利用我们的敏感力和钝感力来积极健康地生活呢?
何时,我们需要“敏感力”?
1生活处处需要敏感力
敏感力,可以理解为与时俱进的能力。对经济的敏感、对科技的敏感、对政治的敏感、对环境的敏感,都是敏感力的表现,它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许你会觉得对经济、科技、政治、环境不够敏感也无伤大雅,因为即便不太去留意这些变化,按部就班地学习、工作,我们依旧可以生存。但是,拥有敏感力,会让你多一点与世界亲密无间的感觉。
就像日本作家清少纳言曾说的“鸭蛋是高雅的事”,如果你拥有足够的敏感力,能觉察到鸭蛋不对称的金黄和凝白,觉察到沙质的蛋黄里浮出了晶亮的油脂,那么你每切开一枚咸鸭蛋时,心情是不是会不一样呢?
再比如,对于喜欢艺术的人来说,只有使用和释放自己的敏感,才能去创造、欣赏美好的艺术作品。如果没有敏感力,我们的生活里还能有艺术吗?
2舒服的人际关系需要敏感力
敏感力,让我们对外界事物拥有敏锐的感知力和快速的情感回应能力。在人际交往里,善于洞察别人的言行举止,能在细节里读懂别人的情绪,总是有益无害的。
比如我们熟知的香港明星张国荣,曾经和林青霞一起拍戏,休息时他问她:“你过得好吗?”就这么一句话,令林青霞崩溃大哭,因为她真的过得不好,孤苦伶仃地在荒山野嶺拍戏,一个女人能过得有多好呢?可唯独张国荣察觉到了已经大红大紫、满身光环的她,其实并不开心。
于是他对她说:“我会好好对你的。”那一刻他们成了好朋友。
张国荣的好人缘,正来自他细腻的敏感力,人人都称他是一个体贴细心的人,跟他相处是一种享受。可见,把敏感力放在合适的地方,会显得我们更有修养,更能体恤他人,让人如沐春风。
疫情当前,我们也应该多运用敏感力,多理解家人、朋友的不安全感,鼓励自己和身边人积极面对无法预知的风险。多询问需求,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多关心健康,鼓励及时正常就医。多传递支持,不仅仅是对亲近的人,对医护人员、疫情志愿者、病毒的感染者,都应给予体谅,少抱怨,少指责,多包容,多支持,彼此间传递爱和温暖。
何时,我们需要“钝感力”?
● 对各种媒体信息需要钝感力
信息时代,网络信息的曝光速度之快,影响力之大,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只要打开手机,各类媒体报道就能源源不断地被看到,甚至会反复推送。看到这些消息,有的人会去转发、讨论、抱怨,等等。
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本身心情不好,而是上网看到了消极新闻、评论影响了自己的心情。接受过多的消息,会消耗自己的时间和认知能量,尤其是一些带着争议的消息,更会引起人的共鸣和情绪波动。如果你是一个敏感的人,不要总关注一些消极或会让你共情很强的信息,有共情力固然是好的,但共情过度,最终损耗的是自己的心理资源。
不论在什么样的处境,生活仍然要继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即可。对于网络上亦真亦假、人云亦云的消息,不必过多关注,用对生活的认真和亲切的真实感悟来弥补被疫情夺走的时间,才是我们脚踏实地的方式。
● 与家人相处需要钝感力
当居家办公遭遇居家上学,家庭大战一触即发。我的邻居王姐就曾经和我抱怨,说孩子在家上网课要想上得好,真的特别“费妈”。孩子上小学低年级,本身自控能力就差,又没有上网课的经验,刚开始居家上学的那一个礼拜,遇到点小问题就喊妈妈,每次都十万火急,王姐每分钟都在“暴走”边缘,亲子关系面临着严峻挑战。
如果是青春期的孩子遇上更年期的父母,就变成了一个什么都要管,一个什么都不想被管,只要相处两三天,就会矛盾重重。
人和人之间的亲密相处,特别是和孩子相处,其实真的需要多一点“钝感力”。
要意识到孩子不是完美的,家长不应该过于苛刻,也不必时时刻刻都处于敏感与紧张之中,要适时放松,不要太过事无巨细地关注孩子的举动,对孩子的错误、不完美之处,以及不合理的需求多一些钝感。如果把每一个细节放大,事事都计较,或把孩子本应完成的任务扛到自己肩上,很可能在生活的琐屑中耗尽自己的精力。
除此之外,夫妻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也要多一些钝感,少一些敏感,增强自己的情绪管理意识和能力,远离抱怨,主动增强心理适应,守护好自己的小家庭。
生活中,单单有敏感力或钝感力都不够,最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两种能力的自由切换。
敏感力和钝感力互为矛盾,也互为补充,正如哲学中的运动与静止,绝对与相对,作用和反作用。每个人都需要同时具备敏感力和钝感力,并能在恰当的环境下让其中一种发挥出作用,这样你才会真正体会到它们给你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