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家庭语言暴力
2022-05-30陈慧
陈慧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暴力所带来的伤害,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被发现了。语言暴力不仅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更常发生在家庭内部。有研究发现,88%的中学生在过去一年里受到过家庭语言暴力的伤害。然而,一方面,家庭语言暴力基本发生在家庭内部,外人很难发现,从而无法直接干预。另一方面,很多人觉得“打是亲,骂是爱”,他们将语言暴力视为正常现象,甚至是表达关爱的一種方式。这些都让家庭语言暴力无法得到阻止,其伤害不断持续。
语言暴力指的是通过嘲笑、蔑视、辱骂等侮辱性的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从而对他人的自尊、人格等精神和心理产生伤害。从家庭语言暴力的发生对象来看,主要是亲子之间,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语言暴力,以及夫妻之间的语言暴力这两种典型情况。
亲子之间的语言暴力
语言是亲子沟通的主要方式,但是有很多家长因为夫妻关系的冲突、工作不顺,或者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等问题,常常对孩子进行语言暴力。他们通过对孩子的语言暴力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或者自以为能够让孩子改变。
家长对孩子的语言暴力主要有侮辱贬低性的语言、威胁恐吓性的语言,以及嫌弃厌恶性的语言等。比如,当孩子某次考试的成绩比较糟糕,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你要是下次再考不好,就不要回家了!”“你真是干什么都不行,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
这些语言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孩子在听到父母这些充满暴力性的语言后,往往会觉得非常痛苦。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不被爱的,自己对父母来说是一种累赘,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这些话让孩子的内心非常不安,充满了愤怒、悲伤、恐惧等消极情绪。他们可能会变得自卑、自暴自弃,遇到问题时习惯性退缩,丧失了动力和生活的热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或者轻生的念头。
夫妻之间的语言暴力
夫妻之间本应亲密相依,在遇到问题时相互支持,给彼此温暖。但是,有不少夫妻在沟通中习惯性使用暴力的语言,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语言暴力所带来的伤害。比如,一方平时承担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有时会希望另一方也能够主动去做一些家务,“你能不能做点家务?天天这么懒,我真的受不了你了。”这时候,另一方往往会觉得很愤怒,“就这点小事,你犯得着天天说我懒吗?”或者另一方根本就不会回应,避而不闻,离开吵架的区域。这就是夫妻之间一种典型的沟通模式。其中一方常常因为自己的需求未得到满足,在与另一方沟通时,用指责批评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愤怒、不满。另一方在听到指责批评性的语言后,不仅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者给予积极的回应,反而很可能会逃避沟通,不去回应。语言暴力更为严重的情况就是出现类似网络上所说的“精神控制”(Pick-up Artist, PUA),一方通过语言不断贬低对方,让对方感到自卑、自责,认为都是自己的问题,从而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能力,也失去了自我意识。这些语言暴力的情况不仅会破坏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会给遭受语言暴力的一方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导致关系的破裂,甚至诱发抑郁、自伤自残等问题。
如何让家庭语言暴力停止?
良好的沟通应采用非暴力的语言。想要让家庭语言暴力停止,家庭中的成员可以试试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是由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来的。卢森堡博士发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说话的方式其实是“暴力”的,会让自己和别人感到痛苦。所以,他提倡我们用非暴力沟通,即“爱的语言”来与他人进行沟通。
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观察事实、描述感受、表达感受的原因和提出请求。其中,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事实。观察事实是要我们留意发生的事情,在说话的时候,只说出我们的观察,不去做出判断或者评估,不去进行评论。比如,当家长看到孩子在学习的时候看手机,家长如果说:“你太不认真了。”这就不是观察,而是在评价孩子。非暴力沟通的家长其实会这样表达:“我看到你在看手机。”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描述感受,指的是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但不要评判或者抱怨。比如,当家长看到孩子在学习的时候看手机,家长如果说:“你怎么学习的时候还要玩手机?”这其实表达了家长的不满,且是间接的表达。孩子听着会觉得不舒服。用非暴力沟通来表达的话,家长可以说:“我看到你在看手机,其实一开始有点生气,不过我现在更好奇,你是在看什么?”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是表达感受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从双方共同的利益出发,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事件与自身的关联。比如,非暴力沟通的家长可以这样表达:“我生气是担心你看手机会分心,影响学习的效率。”而不是像有些家长“暴力”地说:“你这样还怎么学习?整天就知道玩!”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提出请求,即明确、清晰、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请求,而不能是模糊不清的。比如,家长如果说:“以后不准玩手机了,学习的时候手机没收!”这么说只表达了家长的惩罚,会让孩子产生委屈、愤怒等情绪,导致对抗的心理。非暴力的家长可以这样表达:“我希望你以后在学习的时间可以把手机收起来,等完成作业以后才看手机。你能做到吗?”这种明确的表达才能让孩子明白应该怎样做才符合家长的期待。
简而言之,在语言暴力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生活,会让人充满愤怒、委屈、自卑、无助等负面的感受,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对身心健康有害。让我们和家庭语言暴力坚决说“不”,用非暴力沟通传递尊重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