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松鼠》的备课策略

2022-05-30王静波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说明性松鼠自然段

王静波

《松鼠》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在备课的时候,我决定先在读懂文本上下功夫,从中找到进入文本的突破口,弄清楚作者的表达特色。

可是,我读了两遍,依然还是找不到进入文本的抓手。课文的五个自然段中,没有哪个自然段能简单地用一个句子概括出来。我知道还沿着这个路子读下去肯定不会有效果,便索性不去想一部分一部分的内容,而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读。我一遍遍地读着,渐渐的,“活动”这个词从文本中凸现出来了。虽然它在文章中只出现了一次,而且是在第二自然段的一个句子中,看上去并不显眼,但足以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为了证实自己的感觉,我又一次沉入文本的诵读之中,果然,满眼都是松鼠的活动了。我知道这就是专家们常说的把课文读薄的功夫。接下来,我还得围绕“活动”把文本由薄读厚。

然而,即使有了上述对文本的领悟与把握,课文中仍有少部分内容在具体理解自然段时确实存在着一种游离的感觉,如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两个句子写松鼠的叫声以及第五自然段的内容。以我曾经对多篇课文与原作比较对读的经验看,这估计也是编者改动时难以割舍造成的。我觉得可以借此开发文本疏漏这一教学资源,使学生从中学会修改乃至编辑文章的一些有效方法。对于上述有游离感或不便归纳的内容,可引导学生分别从上文中寻找与之有关联的内容,并把它们安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使之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或常见模式。具体可作如下操作:其一,在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找到“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然后把第三自然段中写松鼠叫声的两个句子放在这一句后面,这些句子之间通过“叫”就有了紧密联系;其二,课文最后一个句子是说松鼠“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与第一自然段中“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有一定的联系,都从一个侧面说“爪子”的功用,因而可以将最后一个句子移到“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所在句子之前,共同加深人们对松鼠“爪子”的印象;其三,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松鼠的窝,中间的一个句子是“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而它后面还有两个句子是写“窝口”及“窝盖”的,是从另一个角度写窝里“舒适又安全”的,可见将中间的那个句子移到自然段的结尾,既能起到总括前文的作用,又使文意顺畅,而且,再把第五自然段关于“小松鼠”的两个句子接续在后面,“小松鼠”与“儿女”就形成了联系。当然,引导学生完成上述编辑之后,还要引导学生回过头来,把课文与自己编辑成的文章作一个比较,看一看、议一议自己更喜欢哪一个,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修改文章的能力。

另外,本单元“初试身手”第二项训练是:“如果将一篇散文改写成说明性文章,会变得怎样呢?查找资料,试着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体会它们的不同。”受这一训练形式的启发,我觉得也可以让学生查阅松鼠的有关资料,把同样具有散文意味的《松鼠》全文改写成《太阳》似的说明性文章。这样的训练,一方面使学生在“初试身手”中练就的重点表达能力及时地获得了迁移运用的机会,真正具有学以致用的效果;另一方面更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与前面的改编教材比,学生在改写全文的训练中,作为学习主体拥有了根据自己的经验处理文本结构和文本语言表达的自主权。学生可以先列出表达提纲,如先运用列数字等方法介绍松鼠的外形特点,再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重点说明平常那些不为人所知道的事情,最后说说自己对松鼠的期待。不难看出,设计这样的综合性训练,能够让学生在以平实语言进行的说明和以具体生动语言进行的说明之间找到了沟通的渠道,能够有效促進学生在后续的说明文习作中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提升学生说明性习作语言的表达水平。

总之,经过上述文本解读与相关设计,笔者终于找准了《松鼠》教学的关键,同时体会到对于不好理解的课文,要在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的前提下,进一步把文本读成自己的东西,才有可能站在新的高度完成“用教材教”的创新设计,使自己的教学取舍有度,游刃有余。

猜你喜欢

说明性松鼠自然段
提升幼儿说明性讲述能力的策略研究
美丽的秋天
论商标的合理使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