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策略谈

2022-05-30曹润霖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李大钊植树细节

曹润霖

革命文化类课文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其突出特点是鲜明的人文性,在教学中也往往是教师强调的学习重点,但革命文化类课文的人文性不是口号喊出来的,更不是贴标签贴上去的,而是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蕴含着的。那么,教师该如何开展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呢?

一、关注细节

在革命文化类课文中,革命人物身上所拥有的革命精神和品质往往是通过细节体现出来的。因此,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细节进行品读,就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邓小平爷爷植树》,课文主要写邓小平在北京参加义务植树的情景,学生读课文之前可以通过资料了解邓小平和义务植树的有关知识。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注意描写邓小平植树的细节有哪些,学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精心挑选树苗、小心移入树坑、仔细看后扶正”等细节。从这些细节能够看出,邓小平尽管日理万机,他来参加义务植树不是简单地做做样子,而是认认真真地为大家做榜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细节的理解和感悟,就能够让革命人物的精神品质更深刻地留在心间。

二、品析语言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革命文化类课文学习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品读、咀嚼、揣摩,感知语言蕴含的革命精神与品质,受到革命文化的教育、感染、熏陶。

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课文第3自然段首句是“五位战士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第4自然段首句是“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粗略地看,两个句子都在说那五个人在战斗中的情形;仔细比较,我们才发现对五个人的称谓有变化,从“战士”变成了“壮士”。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来他们在完成掩护任务后,向部队主力方向“走”是上级安排的,只能算是完成任务;他们根据情况决定“走”另一条路,把敌人彻底地引上绝路,毫无疑问他们决心自己先走上绝路。“准备转移”是“走”,所走的应该是一条自己很安全的路,作为战士他们这样做完全没有什么错;“引上绝路”同样还是“走”,所走的却是一条不归路,谁也没有要求战士们这样做,但他们“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自觉决定这么做,这是只有“壮士”才能做到的。因此,文本中称谓的变化,看上去很平常,却能够体现出一种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三、接受教育

小学生学习革命文化类课文往往存在某种距离感。对此,教师要从儿童立场出发,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关键处适时施以援手,帮助学生接受革命文化教育。

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课文是李大钊的女儿写的一篇回忆录。课文中有一段围绕烧东西发生的对话。在回答女儿的提问——为什么要烧掉这些东西时,李大钊说:“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这引起了女儿的不解:“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在这样的对话中,出现了两个不解:一是烧东西,二是为什么烧东西。学生对此同样也有两种不解,需要教师站在儿童的立场,适时提供资料,幫助学生进行解读。对“烧东西”不解,教师可以提示:李大钊平时教育孩子要爱惜字纸,孩子记住了大人说的话,现在见到大人不爱惜字纸——烧东西,自然就会提出疑问。对“为什么烧东西”不解,教师可以出示李大钊的身份资料: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也是在北京地区的最重要的领导人,李大钊手中肯定有许多党的秘密资料,这是绝对不能落到反动派手中的,否则革命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李大钊此刻烧的东西都是什么,为什么烧,“我”为什么不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李大钊时刻准备为革命献出一切的崇高精神。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在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实践中有机渗透革命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猜你喜欢

李大钊植树细节
李大钊《青春》
李大钊
植树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植树鸟的来信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