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功能性栏目的教学实施
2022-05-30曹勇
摘要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设置了众多功能性栏目,作为正文知识的补充或拓展,供学生阅读以加深对正文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运用好功能性栏目,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具体教学实施中可通过栏目取舍、认知共情、深度挖掘、构建模型等策略来提高功能性栏目的使用效率。此外,也要坚持学生主体性,关注栏目使用的针对性与适度性。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功能性栏目 文字史料 图表史料
引用格式
曹勇.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功能性栏目的教学实施[J].教学与管理,2022(31):67-71.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了加深学生对正文的理解,每课都设置了“学习聚焦”“史料阅读”“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思考点”“探究与拓展”等功能性辅助栏目。这些栏目提供一些文字史料、图片、表格等材料,作为正文知识的补充或拓展,供学生阅读以加深对正文内容的理解,力图让学生通过对相关材料、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提高归纳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等能力,多角度提升核心素养[1]。但是,限于时间和精力,为数众多的功能性栏目难以全部使用。对此该如何处理?使用功能性栏目辅助教学活动时又该重点关注哪些问题?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下称第4课)为例,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入手,就功能性栏目的使用谈一些看法。
一、功能性栏目概况
第4课共设置了11个功能性栏目,均为文字史料。其中“学习聚焦”4个,“史料阅读”2个,“历史纵横”2个,“思考点”“学思之窗”“探究与拓展”各1个,各栏目既职责分明、互不干扰,又分工合作、互為补充。
“学习聚焦”栏目分别置于4个子目的标题旁,是每个子目内容的概述,讲述了西汉初年、汉武帝、光武帝采取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以及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文字凝练、内容精致,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主干知识和发展规律。
“史料阅读”栏目分别位于第1子目“文景之治”和第2子目董仲舒“尊崇儒术”处,是配合课文内容提供的文献材料,作为正文内容的补充或拓展供学生阅读,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历史纵横”栏目分别位于第2子目“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反击匈奴”正文内容旁边和第4子目“两汉的文化”正文内容之后,是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入手,通过扩展和补充相关史事,呈现历史发展和变迁的脉络,强化学生理解和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能力。
“思考点”栏目位于第2子目“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正文内容旁,紧密围绕正文内容直接设问,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后即时回答,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思之窗”栏目位于第4子目“两汉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汉赋、乐府诗上”正文内容旁,配合课文论断提供阅读材料并设置问题,让学生在了解两汉文学成就的同时,提高鉴赏能力。
“探究与拓展”栏目位于正文之后,由“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两个部分组成。前者围绕课文内容设置了一个思考题,可以看作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化;后者在课文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进行拓展,可以看作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这一栏目是本课的收官之作,侧重于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归纳、概括、分析与综合能力。
二、功能性栏目的教学原则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功能性栏目丰富多样,功能强大。但在使用这些具有不同功能和特点的栏目开展教学活动时,有一些共同的注意事项需要关注。
1.秉持人文思维,注意学生的主体性
在使用功能性栏目辅助教学活动时,要强调以学为本,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2];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联想、类比、引申等思维方式,组织、调动相关知识与能力,学会从具体的和综合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问题[3]。如在第4课“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子目的教学中,使用“学习聚焦”栏目对汉承秦制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在自主或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回顾秦制的具体内容,然后再运用全面辩证、发展联系、多元开放的思维方式,最终得出汉承秦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中华文明脉络的赓续与绵延。
2.秉持科学思维,注意使用的针对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杜绝随心所欲、拿来就用的现象,要采用严谨求真的、实证性的逻辑思维方式应对各个功能性栏目。要根据正文内容对功能性栏目进行内容分析和情境分析,厘清栏目与正文内容的内在联系,针对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活动,学会运用抽象与联想、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等思维方法来组织、调动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把功能性栏目糅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如在第4课“两汉的强盛”子目教学中,正文内容只是笼统地提到汉武帝继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却没有详细分析这样做的理由。对此,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史料阅读”栏目,以董仲舒尊崇儒术的原因为切入点,在详解董仲舒提出这一建议理由的同时,弥补正文内容只列举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未分析原因的缺憾。
3.要秉持创新思维,注意使用的适度性
教科书中的功能性栏目数量众多,材料丰富,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开放的、创新的、形象的、逻辑的方法,进行适度选择。选择了适当的功能性栏目之后,教师还要适度地使用,既不能过度依赖,造成与正文内容的关系错位,本末倒置,也不能如蜻蜓点水,纯属应景。教师要组织调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注重独立性和发散性的思考,对功能性栏目进行适度解读,使其“到位而不越位”,真正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如在第4课“两汉的文化”子目教学中,使用“学思之窗”栏目讲述两汉灿烂的文化,使用“历史纵横”栏目讲述两汉辉煌的科技成就,分别从家国情怀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视角入手,引导学生以实证精神思考历史与现实问题,并据此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三、功能性栏目在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第4课的功能性栏目虽然呈现数量多、样式繁、涵盖广的特点,但是其所选用的材料均为权威的历史读本和经过学术界检验的重要学术著作,内容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具体性与概括性有机结合,既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具有可读性和适用性[4],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1.基于元认知,对功能性栏目进行取舍
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11个功能性栏目不可能在课堂上逐一讲解,因此,首要任务是在备课环节对这些栏目进行取舍选择,可以从与课程标准、课文内容、其他栏目的关系等不同角度选择,但都受学生元认知的影响。
元认知是信息加工模型的最高控制执行机制,它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元认知知识,即认识到自己具有哪些知识、经验,掌握了哪些认知策略等;另一个是元认知监控,就是借助自己掌握的某些知识,去处理某种特定的信息、思维或者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5]。以“学习聚焦”栏目为例,第4课中共有该类型栏目4个,结合元认知理论,可以选用第1、3两个与既往所学知识关联度较高的栏目开展教学活动,另外2个基本上是子目内容的直接概述,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学习使用。下面以第1个子目旁的“学习聚焦”为例,设计问题如下:
学习聚焦:
汉初基本沿袭秦制,但施政方针有了重大调整,将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作为首要任务,并取得显著效果。
问题1:“秦制”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此处功能性栏目中强调的“秦制”是初中历史和《中外历史纲要》前面课文中已经讲解过的内容,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结构。“汉初基本沿袭秦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承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等,讓皇帝集政权、军权、宗主权于一身,确保了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二是继承了郡县制度,以郡县作为统治地方的基本单位。三是继承了秦朝的律法制度。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这些元认知,选用这一栏目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直接进入正文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汉初在统治思想、赋税、刑罚和地方制度等方面的调整及效果。
问题2:汉初统治者为什么要对施政方针进行重大调整?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汉承秦制”具体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政策调整的原因,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客观上,经历过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汉初整个社会满目疮痍、万事俱废、民不聊生,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主观上,汉初统治者一方面吸取了秦亡教训,另一方面其统治的正当性是建立在与“暴秦”“孤秦”的对比基础之上的,因此,汉初统治者在惩秦之弊以及反秦以形塑政权正当性的政治号召下,对施政方针做了符合现实需求的务实调整[6]。但是,在探究调整原因时也要明确告知学生,即使在汉代最初的岁月里,汉制也不是对秦制的完整复制。“汉承秦制”更多的是强调汉制基本来源于秦制,实际上是强调历史的延续性,强调历史内在的脉络并没有发生断裂。
基于元认知的取舍策略,关键在于对学情的充分了解,是基于学生对栏目内容所涉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取舍原则,其最终落脚点是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2.基于认知动机,让功能性栏目与学生共情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认知同样具有动机功能,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通常只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对不感兴趣的事物会选择性忽略甚至视而不见。在使用功能性栏目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动机会对栏目的使用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某种程度上是学生能否主动配合完成对栏目内容的阅读,进而浸入情境产生共情的关键。
以本课的第2个“历史纵横”栏目为例,设计问题如下:
历史纵横:两汉其他重要科技成就
两汉科技成就众多。西汉初期成书的《周髀算经》记载了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的方法,最早引用了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用以测定地震方位,还撰写了天文学专著《灵宪》。东汉张仲景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医圣”。东汉华佗发明了一种从植物中提取、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即麻沸散。农学方面出现了《氾胜之书》,其后出现的《四民月令》中也有较多的农学内容。
问题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了解两汉时期科技成就的历史地位。
设计意图:两汉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涌现了众多蜚声海内外的科技成就,拥有持久的影响力。教科书正文和功能性栏目列举了算学、天文历法、医学、农学等方面的代表性、奠基性著作,如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黄帝内经》,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据重要地位的《九章算术》,大大促进中国和世界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蔡侯纸”等等。这些划时代的成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问题2: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两汉科技成就,感悟两汉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与文化。
设计意图:科技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产物,经历了孕育—萌芽—成长—成熟的发展过程。通过了解自小刻苦向学,16岁后便离家游学四方的张衡;生活在极端动荡的东汉末年,耗费数十年光阴含辛茹苦努力的张仲景;出身于铁匠家庭,自幼敏于观察周边生产、生活环境的蔡伦等,我们感悟到祖先们艰难探索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他们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化,并且已经熔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不仅福泽我们后人,还传播到东亚、中亚各国,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基于认知动机的共情策略,实际上是强化家国情怀素养的渗透与培育。这一策略的关键是要选择能够让学生沉浸其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对栏目内容展开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人文追求,最终在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同频共振中培育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7]。
3.基于认知加工,对功能性栏目进行深挖掘
我们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把它与过去已有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比较、选择、延伸、重复等行为,形成新的认知。认知心理学把这一行为称为认知加工。这种加工行为有深浅之分。浅加工往往只关注史料的物理特性,如生僻文字的字音字形,材料的长短、出处等。深加工则把注意力集中到史料的含义、营造的情境、出现的场景、与正文的关系等,它“不是对过去事件的简单重复,而是灵活地提取和再整合过去信息,形成连贯的新的未来事件”[8]。因此,在使用功能性栏目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能够把栏目内容与正文组合成一个整体进行,真正发挥栏目的辅助作用。
以第4课的“学思之窗”栏目为例,设计问题如下:
学思之窗:
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亡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
——司马相如《上林赋》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乐府《江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行行重行行》
问题1:阅读材料,说出三则材料的体裁和描述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浅加工的问题设计。本栏目包含了三则材料,分别为汉赋、乐府和古诗。通读一遍材料,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其想要表达的内容:《上林赋》是劝谏君主在游乐之余不要忘记民生和国政;《江南》描写了采莲时的欢快场景;《行行重行行》则是描述了东汉末年社会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离别苦痛。至此,就实现了对本栏目内容浅加工的目标。但是,如果要想在教学中最大价值地使用这个栏目,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深加工。
问题2:研读三则诗赋,谈谈感受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则诗赋的深加工,感受两汉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首创了一种“以讽喻为歌颂”的大赋模式,成为大赋创作的文体象征,既以其开创性获得所在时代的盛誉,又给后世树立了承续的榜样与探究学习的空间[9],它与《子虚赋》一起,奠定了司马相如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江南》是汉乐府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特有的自然之势和平淡风格使人感到亲切,感到愉快和满足,成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重要的审美标准,是后人追求和推崇的一种艺术境界[10]。《行行重行行》则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混乱时期人们生离死别的悲剧性场景,用深沉的笔调描绘了生逢乱世的悲凉人生底色,渗透了丰厚的生命意蕴[11]。这三则材料是正文所述内容的佐证与扩展。讲究铺陈排比的汉赋,来源于民歌、反映劳动人民真实情感的乐府诗,语言朴实、意境隽永的五言诗,从不同维度反映了两汉繁荣的文化景象,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它们与正文内容互为补充,让学生在受到文化艺术美的熏陶的同时,培养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基于认知动机的深挖掘策略,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这一策略运用的关键是要注意选择与正文内容互补性较强的栏目,让学生通过补充历史知识、探究历史细节来实现对栏目内容的深加工,形成对正文内容的知识拓展和深度理解,进而提升对历史事物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4.基于认知结构,构建功能性栏目的使用模型
认知结构是指学习者头脑里已经具有的知识内容和组织。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扩大、改进和积累而成。这一过程中,对既有知识的感知、提取和重组是关键。教科书中各种功能性栏目散落在各个子目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栏目与对应的知识内容关联起来,转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为此,可以搭建一个功能性栏目使用模型,把对栏目信息的感知、提取、重组与学生的信息采集、长时记忆和知识迁移融为一体(如图1)。
以第4课第2个“史料阅读”栏目为例,设计问题如下:
史料阅读:董仲舒详细叙说“尊崇儒术”的理由: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问题1:阅读史料,归纳董仲舒提出尊崇儒术的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这则史料,可以采集到如下三个历史信息,推导出董仲舒提出尊崇儒术的逻辑思维过程:一是《春秋》推崇的天下一统,这是天地之间的永恒规则;二是如今每个经师传授的道不同,观点也各异,导致君主没有办法实现统一,出现了思想意识形态上的混乱局面;三是“我认为”所有不属于儒家“六艺”范围之内的学说,都应该禁绝,不许它们与儒学并进,这样就可以实现政令统一,法度明确。这三个信息呈现逐层递进的态势,阐述了董仲舒要求尊崇儒术的理由。
问题2:提取记忆,解析董仲舒提出尊崇儒术的根本目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记忆中应当还保留有初中历史所学“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印记:“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对于古代封建专制统治者来说,这种妄议朝政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至此,通过整合旧知和本栏目所提供的史料信息,就可以得出董仲舒尊崇儒术的根本目的是要迎合汉武帝确立新的统治思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除此之外,再加上儒学重血缘宗法的特点符合传统中国的社会现实,汉初道家“无为”思想为儒家学说起了先导作用等原因,董仲舒提出了尊崇儒术的建议。
问题3:认知重组,多维度解析尊崇儒术。
设计意图:董仲舒建议的尊崇儒术并不是简单的“思想一统”,他的主张是多维度与多层次的,除了政治哲学与伦理观念上的思想一统之外,还可以迁移到地理意义上的国家一统、政治意义上的权力一统和文化意义上的礼乐一统[12]。地理意义上的“大一统”主要是指秦统一全国,以及西汉再次消除了秦汉之际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了地理版图上的统一。政治意义上的统一主要表现为国家权力的“大一統”,是从义理上为颁布“推恩令”、创立中朝、推行察举制、完备监察制度等巩固统一的政治措施寻找依据。文化意义上的“大一统”,则是指在董仲舒尊崇儒术推动下,中华民族的文化伦理、价值判断、民族心理等逐渐形成并固化。至此,通过对这一栏目的解读,就可以知道董仲舒的尊崇儒术理论,是西汉时期具有远见卓识的巩固统一的理论,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基于认知结构的模型建构策略,实际上是着眼于提升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这一策略运用的关键是要注意对所选栏目内容的分析与思考,既要善于感知和采集栏目中的史料信息,又要善于勾连正文内容与学生长时记忆对所提取信息进行加工整合,最后还要适時进行知识迁移,帮助学生构建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每课均设置有数量不等的功能性栏目,它们选材经典、匹配适当,是师生教与学的得力助手。教师在使用教科书功能性栏目辅助教学时,要精心选择、灵活运用、随机应变,在充分发挥功能性栏目作用的同时,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来培育素养,陶冶情操,获得智慧。
参考文献
[1] 徐蓝.历史核心素养统领下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9):33-39.
[2] 宋岚.从以学为本的角度设计教学[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5):24-26.
[3] 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1):7.
[4] 张海鹏.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适应和掌握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意见[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9):21-32.
[5] 黄天元.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及教学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04):109-112.
[6] 林聪舜.“汉承秦制”格局下高帝、高后对秦法路线的调整[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2(01):34-3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8] 徐晓晓,喻婧,雷旭.想象未来的认知加工成分及其脑网络[J].心理科学进展,2015(03):394-404.
[9] 胡大雷.《子虚》《上林》赋的经典化及历史经验[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06):22-26.
[10] 赵斌令.美天均之作 崇淡泊之风——纵谈汉乐府《江南》诗格[J].晋中学院学报,1986(02):66-68.
[11] 孙明珠.未泯之希望 孤独之坚守——《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的生命意蕴解读[J].名作欣赏:学术版,2020(07):87-88.
[12] 王传林.董仲舒《春秋》“大一统”与“通三统”考论[J].衡水学院学报,2021,23(05):42-49.
*该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认知冲突策略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B/2021/02/12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