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探究

2022-05-30蒋晓俊王思敏唐金造

当代农村财经 2022年11期
关键词:毛竹山村葡萄

蒋晓俊 王思敏 唐金造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中国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促进农民幸福、农村繁荣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实现共同富裕、解决城乡差距的必经之路。本文介绍了广西毛竹山村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主要做法和发展经验。

关键字:毛竹山村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产业振兴

*基金项目:2020年度廣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指导下的‘壮美广西乡村治理研究”(20FKS005)和2021年度广西高校“千骨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类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2021QGRW0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广西毛竹山村将发展葡萄产业作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根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一条破解三农难题、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途经毛竹山村时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一、毛竹山村的总体概况

毛竹山村是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南一行政村下辖的自然村,位于全州县城以西,地处G322沿线,属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9℃,全村总面积约900亩,其中林地430亩,耕地280亩。截至2022年4月,该村现有常住人口共46户156人,党小组1个,党员12名。毛竹山村曾经是“泥砖瓦,生活苦,南瓜汤,有女不嫁毛竹山”的穷山村,依托葡萄产业发展成了如今“穿新衣,住新房,生活变了样,桂北的吐鲁番,有女就嫁毛竹山”的富裕村。全村种植葡萄320余亩,南玉、温克、金手指、阳光玫瑰等优质品种深受消费者青睐,每年吸引周边县市观光采摘游客上万人,成为全县优质葡萄种植示范基地。2021年毛竹山村人均纯收入增长至3.5万元,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卫生村、广西绿色村屯、桂林市十佳魅力新农村、桂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二、毛竹山村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主要做法

(一)“农文旅”融合发展促增收

毛竹山村农产品多样,同时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农文旅融合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毛竹山村将农文旅融合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遵循农旅结合、以旅促农、农旅互动发展思路,依托乡村文化底蕴和生态环境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体验村,逐步实现农村增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一方面,该村积极打造“农旅融合”的生态农业综合体,建立葡萄采摘体验、农村食宿等休闲旅游一体化消费模式。2021年葡萄种植户王德利向来村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介绍自己通过种植葡萄,摆脱了过去一年仅5000元左右收入的窘境,2020年仅一年就收入14万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如今,一年过去,王德利的生活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书记与家人合影的地方已成为游客的免费打卡胜地,自家三层小洋楼也被改造成接待来访游客的农家乐,既增加了家庭收入又便利了游客。在毛竹山村,游客可以感受到乡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惬意自得的生活状态,可以吃到自己亲手采摘的无公害葡萄,当地的禾花鱼、醋血鸭、金槐茶、桂林米粉等土特产也是让游客赞不绝口的美味,大量游客的前来带动了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另一方面,持续深入挖掘当地人文历史、红色革命和少数民族等文化资源,将壮族“三月三”、“湘江战役”、“长征精神”等文化资源融入到乡村旅游工作中,实现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有力融合。借助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爱国教育基地,有组织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2021年毛竹山村共接待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学员超30万人次,全州县共接待游客726.39万人次,同比增长24.73%,其中旅游收入76.6亿元,同比增长30.3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6%、10.9%,实现经济逆势增长。

(二)科技兴农促产业提质增效

新时代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亟需依托科技赋能,实现创新驱动和内涵式增长。在培植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当地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科技投入作为推动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注重引资、引智和引技相结合,特别是加大科技特派员人才下沉力度,为村民提供更高效的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推动葡萄提质增效、产业健康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据统计,2021年以来,桂林市共选派658名乡村科技特派员深入县、乡、村提供技术服务和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基地面积超100万亩。

为提高葡萄产量与质量,村干部多次邀请国家级葡萄专家进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因地制宜推广红地球、金手指、温克等葡萄品种。县镇两级的农技站技术人员每年都会为毛竹山村的葡萄种植户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帮助群众解决病虫害、管护等种植难题。据统计,2021年毛竹山村共举办葡萄种植培训班8期、受训500余人次,在政府帮扶、科技特派员下沉到村以及农民积极配合的共同合力之下,毛竹山村葡萄种植实现平均年总产量100万斤以上,总收入超350万元。

(三)能人带动促产业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乡村振兴中,乡村能人队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是最强劲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乡村各类能人志士在基层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是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产业、富裕一乡农民的重要抓手。

一是毛竹山村注重在乡人才培育,积极为乡土能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广致富能人的发展模式,致力于实现“培育一人、带动一片”的良性循环示范效应。二是毛竹山村加大能人引进力度,鼓励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参选村两委,用知识、能力充实党支部,更好带领群众致富。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返乡创业就业,一大批返乡青年充实到村两委班子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王军荣等返乡人才倾力付出、大展才华。

(四)稳步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毛竹山始终将“农民满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关注农民的钱袋子。近年来,毛竹山村以增加村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一方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农民葡萄种植成本。2022年,葡萄种植协会决定对葡萄品种进行更新升级,划出40亩地作为试验田,将小棚种植转为更为优质高效的钢架大棚种植,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节本优质的高效栽培技术。对于葡萄价格,协会组织会议进行统一定价,进行产品价格保护,限定产品最低售价,保证农民最低收益。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毛竹山村靠近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的区位优势,聘请专业团队体统规划毛竹山村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发展红色旅游。依托葡萄种植园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构建田园综合体,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扩宽村民的收益渠道。

二是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农村环境的优美是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条件,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活品质。在村民党小组的引领下,毛竹山村成立党群理事会,鼓励和引导村民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行动中,通过政府补贴和村民自筹,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改造厕所50余座,建成进村道路3.5公里和环村道路0.75公里,建成村民文化活动室等一批基础设施。如今,毛竹山村的环境更加整洁,生态更加优美,景色更加靓丽,并荣获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荣誉称号。

三、毛竹山村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发展经验

(一)“产业兴”与“生态美”相统一,增加农村高质量发展“含绿量”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过去环境差,村民生活苦的毛竹山村,现如今已变为交口称誉的富裕村。这一重大转变的背后,离不开逐渐蓬勃发展的葡萄产业,也离不开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落实践行,这是推进村庄“产业兴”与“生态美”的有机融合的生动体现。其发展路径:一是靠村民的艰苦创业、敢于创新。因地制宜选择农产品是发展富农产业的关键一步。毛竹山村葡萄种植带头人王海荣等人多次外出考察,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和开展试种探索,尝试改良葡萄品种,最终在毛竹山村试种成功并在两年内收回成本。这一成果稳定了民心,创造了希望,使得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加入葡萄种植队伍,经过多年发展,葡萄已成为毛竹山村的支柱产业。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举办毛竹山葡萄节云上推介会,开拓电商销售渠道;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新品种,增加消费者更青睐、价格更高的阳光玫瑰等优质品种的种植面积,示范并带动周边村庄的葡萄种植和销售,不断扩大产业规模。

二是抓住新机遇,发展农业新业态。依托葡萄产业,毛竹山村正在将简单的传统种植业加速向综合性的种植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活环境宜居化的思路,毛竹山村以葡萄为基础产业,合理规划乡村山、水、林、田、土整体建设,营林造林四百余亩,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村规民约”,形成葡萄、毛竹绿道等农旅有效结合的新景观,发展葡萄应季采摘体验、农业观光旅游、乡村生活体验等,连片的葡萄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促进了村庄美和环境美的有机融合。

(二)“文化兴”与“民风淳”相统一,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新素养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近年来,毛竹山村一直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建设活动,不断提升乡风文明,以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多种形式弘扬时代新风。依托乡村文化广场宣传阵地,开展各类独具地方特色的宣传活动,邀请乡镇文化名人、乡贤等有群众基础和群众号召力的各界人士共同参与,以小品、歌舞表演、民间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社会道德、家庭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开展“道德模范”“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比活动,推出一批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新时代农民典型模范人物,传播正能量,让群众学有模样、赶有目标。建立道德讲堂、移风易俗讲堂,微型党课进礼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听小故事学大道理,让文明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制定村规民约,规定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另一方面,用好优秀红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传承红色传统、红色精神。利用“互联网+红色文化资源”的方式方法,借助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文字、动画、视频等的方式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组织稳定合格的红色文化宣讲队伍,积极策划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红色文物展示、红色文化纪念园、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项目,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功能,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村民全心全意听党话、矢志不渝感党恩、坚定不移跟党走。

(三)“人才兴”与“科技强”相统一,推进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化

当前,乡村农业生产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坚持科技兴农要求在现代农业推广、农业技术、科学管理等领域充实农业技术人才,开发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二者缺一不可。为走好科技兴农这条路,毛竹山村坚持人才和技术两手抓。

一方面,开展技术培训,培育乡土人才。毛竹山村充分利用桂林市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村的有利条件,成立葡萄种植协会,组织科技特派员、农业技术专家、农业种植能手以及志愿服务隊定期对农户开展全方位培训,从育苗选种、种植技术、品种优化、产业管理以及产品销售,面对面指导,手把手示范,将“农业课”开到田间地头,以导师制结对帮扶、小灶班培养的形式培育和储备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人才。此外,积极组织村民开展电商直播培训,帮助种植大户、返乡青年迅速成为玩转直播的带头人,运用电商模式,拓宽葡萄销售渠道;充分利用全州县党建“云互动”视频系统,使村民能随时随地参与线上葡萄种植技术培训,及时与专家在线交流互动。

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该村在葡萄种植技术和品种上不断更新换代,提升葡萄品质,提高经济收益。

(四)“稳就业”与“渠道广”相统一,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幸福度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农民在农村能否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在农村工作的收入能否满足其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和劳务消费之外的其他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直接关系到农村留不留得住人以及农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下,毛竹山村人依托葡萄产业,以发展葡萄采摘体验、农业观光旅游为新的奋斗目标,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民生福祉。一方面,不断改善葡萄种植品种、种植条件以及种植技术,组派葡萄销售运营队伍,通过引进优强企业、举办葡萄节、葡萄展销会等,着力提升葡萄品质及展销价格,使得种植的葡萄能更大限度地运用于发展农事体验旅游和电商销售。

另一方面,毛竹山村有着毗邻湘江战役纪念馆的地理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后亦是使得毛竹山村名声大增,来到毛竹山村的游客络绎不绝,有来毛竹山学习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工作经验的,有来毛竹山村采摘葡萄、休闲度假的,也有从湘江战役纪念馆参观结束后探寻乡村特色美食的等等。源源不断的来访游客推动了毛竹山村餐饮业的发展,部分村民开办了农家乐,发展了新的增收渠道。此外,毛竹山村还有针对性地为村民提供直播带货、厨艺烹饪等职业技能培训,多方向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五)“党建+”与“三治”相统一,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有效性

近年来,毛竹山村积极探索“党建+”与“三治”相统一的基层治理新实践,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的有效性,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

一是搭建村民自治平台。为畅通民意,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党小组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获取在村民心目中既有威信又有能力的党员群众名单;召开农村户代表会议,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毛竹山村振兴党群理事会,日常协助村“两委”管理村内的产业发展、公益事业等各项公共事务。同时,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也抽调人员组成指导专班,定期深入毛竹山村指导党群理事会开展工作,确保党群理事会有序有效运转。党群理事会的创建使得毛竹山村从“村干部管理”变“村民自治”。

二是常态化开展乡村普法活动,建设平安乡村。党小组领导并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小组,协同党员群众形成合力,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确保社会治理无死角。获得桂林市律协、九宇律师事务所的帮助,免费培训村干部成为乡村法治带头人,让村民足不出户即可学到普法知识、获得法律帮助。

三是推深“党建+文明创建”机制。党小组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引导广大村民讲文明、懂礼貌、弃陋习、扬新风,党员带头践行爱国、诚信、友善、尊老、爱幼、和睦等传统美德,引导群众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引导村民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巧用“红黑榜”引导群众践行文明风尚,营造人人讲文明的良好氛围,弘扬文明新风尚。

参考文献:

[1]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N].人民日报,2021-04-28(001).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19.

[3]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J].求是,2022(7): 4-17.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责任编辑:李丽君

猜你喜欢

毛竹山村葡萄
山村日出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节骨草和毛竹苗
山村一天一个样
沉寂山村崛起时
毛竹护笋养竹技术探讨
毛竹幼林四季管理技术
偏僻山村有个“五老”帮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