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的“东莞路径”
2022-05-30黄博彦
黄博彦
近年来,为解决城市化进程加速背景下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镇街之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需求,东莞全面推进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改革,全面谋划、整体推进、优化整合,通过集团化办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扩充,为推动区域集团化办学、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出一条“东莞路径”。
构建集团化办学发展格局
为加强对全市集团化办学的统筹,2018年5月,东莞印发《东莞市推进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建立与集团化办学相适应的人事、编制、财政等方面的运行机制,为东莞全面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构建了区域集团化办学格局。
实施试点先行
2018年,东莞率先在城区、松山湖、滨海湾等片区成立9个教育集团,以原有行政隶属不变、产权归属不变、投入政策不变、入学招生不变的原则,开展集团化办学探索。2019年起,全市分步实施,陆续组建30个以上教育集团,探索推动实现集团内各学校教育理念统一、学校管理统一、课程建设统一、教师研训统一、文化建设统一的有效形式。
目前,东莞已建立起以共同愿景为核心、以制度体系为框架、以规则程序为纽带的集团运行机制,赋予集团学校更多自主发展权,形成紧密型、托管型、联盟型、复合型为主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具体而言,紧密型教育集团一个法人主体,一套领导班子,集团内人、财、物由龙头学校统筹调配、统一管理;托管型教育集团各学校法人不变,龙头学校向成员学校委派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团队,输出品牌、管理、资源等;联盟型教育集团各学校均为独立法人,人、财、物、事分置,校际关系平等,以合作交流为主;复合型教育集团同时存在紧密型、托管型或联盟型等多种合作关系。
加大资金投入
为加大对集团化办学的财政支持,东莞市政府设立1.2亿元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专项资金,并撬动属地政府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如茶山投入6亿元,麻涌投入1.66亿元,寮步投入1.4亿元,南城投入7000万元,石排投入4000万元,全面升级改造成员学校,优化教育集团办学条件,支持集团化办学。
同时,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作用,每年从管理运行、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维度,对教育集团进行专项评估,评估结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作为发放绩效奖的重要依据,从而全面规范教育集团运行,促进集团化办学总结反思和内涵发展。
创新人事管理
为激活集团化办学活力,打破集团各学校间人员流动的壁垒,东莞在领导职数、人员编制和专业技术岗位分配中,给予集团龙头学校适当倾斜;加强集团教师交流,规定同学段的教育集团,每学年教师交流人数占集团教师总数不低于5%,在职务评聘、干部提拔、评优评先时,优先推荐有集团交流经历的教师。
在此基础上,建立集团理事会制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校长负责制,实施教育集团内领导职数、人员编制和专业技术岗位的统筹使用,例如,集团内学校副校长、中层干部由總校长提名,经集团理事会讨论后按照相关程序任免。自开展集团化办学以来,东莞共培养了72名校级干部,其中,正校长12人,执行校长和副校长60人,319名教师走上了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岗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探索集团化办学实践路径
东莞充分发挥教育集团龙头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推进教育集团理念、管理、课程、师训等方面提升,打破校际之间的“资源墙”,打通校长心中的“理念墙”,让教育集团各学校都能找到自身的发展之路,实现了教育集团的和谐共生、文化共融。
引领学校优质发展
东莞采取“名校+新校”“名校+薄弱学校”的形式,以龙头学校引领、推动新校、薄弱学校优质发展、品牌发展。龙头学校通过理念引领,推动集团建立共同愿景,引导成员学校发掘自身教育优势,确立特色办学理念;通过输出先进管理经验,帮助成员学校不断完善管理架构和运行制度,推动成员学校良性发展。
新建的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在正式筹建时就加入松山湖无痕教育集团,学校定位、办学理念、空间建设、课程构建到教师招聘,均由龙头学校松山湖北区学校派出的专业团队统筹管理。办学仅仅两年,学校的教育质量就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学位可谓“一位难求”。
东莞中学从修订南城学校制度入手,全面梳理南城学校各项制度,编印《教职工手册》《学校管理权限清单》,帮助南城学校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科学治校模式,逐步改善学校工作氛围。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南城学校教导处修订《学校先进科组评比方案》《东莞中学南城学校毕业班学科目标商订方案》《东莞中学教育集团特别奖奖励方案》等,鼓励教师实干、巧干,提升教学水平;德育处制定《东莞中学南城学校班(年)级德育工作奖励方案》,充分发挥年级组长、班主任在年级和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创造性,鼓励班主任专业成长与发展,提高年级、班级管理整体水平。
提升学校课程品质
课程品质直接反映了学校的核心发展力,学校特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东莞各教育集团运用龙头学校优质课程资源,构建符合成员学校发展特点的课程体系,有效提升了集团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
开展集团化办学以前,石排中学虽然能够基本完成学校特色课程开设,但课程开设效果一般,课程层次不高,课程体系出现断层,课程受众面狭小,难以很好地支撑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优化石排中学特色课程体系,提升课程品质,龙头学校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引进校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发校外教育实践资源,并将与课程相匹配的学科教师、课程资源等共享至石排中学,实现从“应试”向素质培养、从知识学习向社会实践与知识学习相结合的转变。
参照龙头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石排中学加强各学科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利用周四下午第八节课和阳光体育时间,在初一、二年级推行校本课程,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大胆开发,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和核心素养发展。自2019年8月起,学校100多名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共计开发450门校本课程。本学期,学校共开设85门校本课程,包括“中坑醒狮”“星级志愿者服务”“奶茶工艺坊”“艺术烘焙”“串珠工艺”“开心农场”“人工智能”“古筝古韵”“中国舞艺”“观影说史”“百团大战”“数食者”“水火箭”“无人机”“天文探秘”等。
促进教师资源流动
集团化办学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要打破名师“一校独有”的格局,打破优质教育资源壁垒,充分发挥集团师资优势,推动名师资源流动,实现优秀教师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集团龙头学校莞城中心小学有省、市、区各级名师16人,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综合实践、科学、班主任等学科,教师团队强大。与之相对,成员学校莞城和阳小学的教师队伍较为薄弱: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强大的骨干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发展主动性不强,教学教研观念、方式有待更新。”莞城中心小学校长尹凤葵介绍,“此前两所学校多以科组、年级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学科间、年级间、学校间各自为‘研,缺乏多学科的综合教研视角;校本教研活动缺乏明确的问题解决为导向,深度不够、效果不优。”
对此,莞城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开展“百师百徒”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把集团内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优秀教师组成“百师”团队,开展师徒结对培养活动;开展学科教师影子跟岗培养,组织各年段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带教,促进其在教研组织、教学常规、课堂管理、教学基本功、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学习。
同时,实施以学科、学段、学情为基础的联动教研,包括教材解读同训、教学进度统一、备课研讨协同、练习设计同步、考试评价同行等方式,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科组+小共同体”教研模式,将集团内学校各学科组成大科组,在学科教研上实现合璧,同步推进;在年级教研活动中实行“共同体”模式,例如,针对一年级语文学科,莞城中心小学年级科组长带领成员校语文教师形成教研共同体,同步推进年级及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东莞集团化办学,推动了学校间教师交流和研训,通过双向流动、互派跟岗、统筹教研等,有效促进了集团学校优质师资快速成长。据不完全统计,开展集团化办学以来,教师获得镇级以上荣誉达2998人次,其中获市级以上荣誉的有883人次;参加镇级以上比赛获奖的有15920人次,其中市级以上的有6747人次。
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向纵深
东莞集团化办学盘活了教育资源,激活了教师队伍,提振了办学底气,全面提升了教育质量,集团化办学满意度测评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
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打造“品质教育”,不断推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4月,东莞印发《东莞市第二轮中小学校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2年,参与集团化办学的园区、镇街达到100%;到2025年,全市教育集团达到60个以上,集团成员学校达到180个以上,打造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质基础教育集团,逐步将东莞建成全省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示范区。
东莞市教育局局长叶淦奎在第二轮集团化办学启动仪式上指出:“‘十四五时期,东莞将紧紧围绕‘扩规模和‘提质量两大目标,继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奋力打造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质基础教育集团。下来,我们将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强化教育集团思政课建设,推动党建与集团化办学工作深度融合。在实现集团化办学镇街全覆盖和学段全覆盖的基础上,鼓励全市更多品牌学校组建教育集团扩大规模。完善名優教师交流机制,推进信息技术赋能,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办出集团办学特色。对标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标准,努力把集团化办学打造成东莞的教育品牌。积极推进粤东西北基础教育帮扶工作,推动跨省、跨市集团化办学办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