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燮与《东西洋考》(外一题)

2022-05-30陈诠

闽南风 2022年11期
关键词:通商漳州

陈诠

张燮撰写的《东西洋考》于明万历丁巳年(1617)成书,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仍弥足珍贵。1980年1月30日,我国外交部发表的《中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无可争辩》一文中的一些史料,引证于《东西洋考》。1983年4月24日,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的《中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中,绝大部分岛名是根据《东西洋考》记载的名称。这是一本难得的史料文献。

张燮(1574—1640),字绍和,自号海滨逸史。明龙溪县石码人。他天资聪颖,少时通五经览百史,青年时诗文名噪文坛,20歲中举。后因父亲无故被罢官,深感官场难测,而放弃考取功名。在家乡侍奉父亲,著书做学问。一生著作颇丰,有《霏云居集》五十四卷,《续集》六十六卷,《群玉楼集》八十四卷等。他还和刘廷蕙等人编纂了《漳州府志》,和蔡国祯等人编纂了《海澄县志》。其中《东西洋考》影响最大。明代,漳州月港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因此海澄知县陶镕和漳州府司理萧基、督饷别驾王起宗,委托张燮编写《东西洋考》,作为漳州与东西洋通商的指南。张燮收集引用百部史志之内容,采访舟师、船户、水手、海商之经历,经过详细严密的考订编辑,并仿照宋赵汝适《诸蕃志》的体例而成书。全书分十二卷,卷一至卷六为西洋、东洋列国考与外纪考;卷七至卷十二记叙饷税、税珰、舟师、艺文和逸事等项目。周起元为《东西洋考》作序,誉之为“开釆访之局,垂不刊之典”,“补前人所未备”,充分肯定了该书的价值。

《东西洋考》让你放眼看世界。对外通商,打开了国人看世界的窗口。要扩大通商,则必须扩大视野,进一步认识多彩的世界、认识各国的情况。因此张燮用大量的篇章,介绍东西两洋各国四十多个地方的地理、历史、气候、名胜、物产和交易情况,其交易之事,皆釆自海师贾客之口,为以前的传记所未详。此外,还收入自秦汉以来中外关系的有关史料,以及艺文和逸事,从而使这些国家及地区的历史,全面、系统地展现出来,物产特色与地理优势鲜活地凸显出来,让人们能够知己知彼,掌握通商和扩大交易的主动权。这本书在当时可称之为了解东西洋的百科全书。

《东西洋考》带你顺利游两洋。大海浩瀚,风云莫测。要顺利远航,则必须掌握航线、港口、潮汐和气象等情况。因此张燮单列“舟师考”一卷,载入以上各方面的内容。详记月港商船前往东西洋诸国的航程、针路、山形水势、气象潮汐等情况。如气象,按照天、云、风、雾、日、电、海、潮等天气现象,分类记录了航海、渔业方面的天气谚语以及恶风日等。载入之详,对航海人来说是很珍贵的。还有两洋针路,综合我国历代南洋航路的详细记载,不仅航线清楚,而且对危险航段也作出标示,是很实用很重要的。真可谓一书在手胸有成竹,航行两洋自由自在。

《东西洋考》告诉你向海图强的力量。对外通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使通商持续发展,则必须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持续保障。因此,张燮在书中列了“饷税”“税珰”两卷,记载了月港的关税制度、收税项目、货物税额等;记述了税珰高宷在福建的横征暴敛和人民反抗税监的史实。这就是张燮的独到眼光。讲对外通商,不只局限于通商的物质层面,而是深入到通商里面最具活力的人的作用。他用严竣的事实告诉大家,唯有正确掌握税收,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才能有“人和”的局面,形成巨大的力量去开拓新天地。

张燮的著述和学问在当时影响很大。黄宗羲称他为“万历间作手”。黄道周赞叹道:“雅尚高致,博学多通,足备顾问,则臣不如华亭布衣陈继儒、龙溪举人张燮。”

猜你喜欢

通商漳州
买鱼
潘维廉漳州行 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刘佳炎:传承通商精神 深耕国际市场
简论明代的商业政策
南康漳州龙
甲午战前日本对清的经济调查活动主体概况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前期的商业政策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漳州岱仙岩仙祖信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