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侠义“甲螺”谋划“大业”

2022-05-30何池

闽南风 2022年11期
关键词:宫本领主幕府

何池

摆平了寻衅武士

那时在日本底层社会讨生活,免不了与日本社会一个特殊阶层人物的接触,这就是武士阶层。日本的武士是一个有权有势有实力成分又十分复杂的阶层。日本武士制度创始于9世纪中期的平安王朝时代,当时,一些地方领主为保护自己的庞大财富,开始建立私人武装(如中国战国时期的门客、家丁,晋代时的乡团),并利用其扩张势力,逐渐演变为地方军事组织,这是武士制度的开始。此时武士阶层只是依附于领主,地位很低,是领主的侍从或保镖。到了10世纪,朝廷无力镇压地方势力的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集团的力量,武士制度开始得到朝廷的承认。

武士阶层的形成是在镰仓幕府(1192—1333)时期,其建立者是武将源赖朝,他于日本平安王朝的末期打败了贵族阶级的实权派平清盛一族,建立了镰仓幕府,标志着日本由中央贵族掌握统治权时代的结束,在贵族时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崇尚以“忠、义、廉、勇、忍”为核心的思想,结合儒学、佛教禅宗、神道教的精神要义,逐渐形成日本军国主义精神支柱的“武士道”。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天皇成为傀儡,幕府成为实际的政治权力中心。

武士制度的完备得益于德川幕藩制,整个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由以将军、大名为代表的高级武士到最低级的足轻(步卒)低级武士组成,这一时期有一个著名武士叫宫本武藏(みやもと むさし,1584—1645年6月)。他是日本战国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的剑术家、兵法家,在日本的影响相当大。他从十三岁开始到二十九岁,与其他流派比武达六十多次,从来没有败过。他擅长用刀,以致有“真田(幸村)的枪、宫本的刀”的说法。他的手下聚集了一批具备武术功底的武士,成为当时日本社会一股重要地方武装力量。他著有剑术书《兵道镜》《兵法三十五固条》等兵书,对当时和后来的日本武术界、军事界影响很大。

武士之间的级别和生活水准也相差极大,即便同为藩主大名,在长崎也与别地截然不同。武士大多数是中下阶层小人物,他们如果不能依靠一位有权有势的领主,生活往往是在穷困中勉强维持。倘若依附的领主犯了事被开革,或是领主经济困难必须削减人手,许多武士就只能成为浪人,浪人是指失去为之服务的主家和俸禄的野武士,他们没有俸禄,空有武士身份(这是他们最大的资本),他们之中有的可能被其他大名(藩主)录用,重新成为有俸禄有社会地位的武士,有的则成为黑社会的打手,还有的就下海剽掠而成为海盗,当时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烧杀抢掠的多是这样的浪人,而且在日本谋生的华人也经常受到他们的欺负。

一天傍晚,颜记裁缝铺来了一名不速之客。此人头戴宽沿阵笠,上穿浅葱色山形袖口羽织服,下着马乘袴裙裤,腰上斜挎一把长长的弯刀,一身武士打扮。

店里,颜思齐正在跟杨天生几位朋友喝茶,看到来了客人,便站了起来双手抱拳作揖,用日本话问道:“敢问客官尊名,来到敝铺,不知有何贵干?”来者答:“我叫佐井太郎,是宫本武藏府中的侍从。听说你这里裁缝技术不错,想来做一套服装。”宫本武藏谁不知道,那是当时日本武士界颇有名望的人物,手下一个个也都是不好惹的主。家住平户的佐井太郎那天闲着无事,上街闲逛,来到闽南人聚居的唐人町,一眼看到街上有一爿裁縫铺,里面有多位华人在喝茶聊天,他便踅入店里,想做套武士服。颜思齐还真没做过这种职业性很强、装饰件太多的衣服。便说:“这位客官,不好意思,敝人还真不会做这种服装,请您到别的裁缝铺做吧。”

佐井太郎不高兴了,他沉下脸说:“不会做武士服装,就别在这里混!”

旁边的二弟杨天生一听这话,觉得事情不好,忙端起一杯茶说:“这位壮士,请喝茶,有话好商量,别伤了和气。”

佐井太郎并不领情,他挥手打掉天生手中的茶杯,茶杯碎了,茶水飞溅。这太欺负人了!颜思齐心中蹿起无名火。虽然知道身在异乡他国,凡事能忍则忍,但眼前这位凭着宫本是他的主家,就这样仗势欺人,这口气还真咽不下去!他虎起脸说:“客官你这是干嘛,我这庙小容不了你这尊大神。但要叫我关铺,还轮不到你讲话!”

眼前这位身体健硕的裁缝师,虽然比自己高出半个脑袋,佐井太郎凭着自己有些本事,并不把他放在眼里。他拍了拍腰上的刀柄,冷笑着说:“能不能把铺再开下去,先得看我这把刀同不同意。”

话已说到这个份儿上,一场斗狠已箭在弦上。几位同乡拉住火冒三丈的颜思齐,杨天生却另有心思,他用闽南话问颜思齐有几分胜算,颜思齐说看起来没什么问题。杨天生放心了:“干吧,我们都给你撑腰,给华人争口气!”显然他也忍受不了佐井的蛮横。颜思齐二话不说,把墙上的刀取了下来,对佐井说:“请便,来吧!”

这场决定颜记裁缝铺能否生存、涉及平户闽南人脸面与生存环境的全武行就在裁缝铺门外开演了。夕阳慷慨地把余晖洒在这条街上,人来人往的街道上聚集起一个不小的圆圈,圈里是两位持刀斗狠的勇士,一位是当地熟悉的宫本弟子,一位是来自遥远的中国闽南的裁缝师。一位是武士,一位是缝衣匠,这听起来有点滑稽的事,却实实在在在这里发生了。

厮杀刚一开始,佐井太郎就步步紧逼,砍、斩、撩、挑,一刀比一刀狠,可谓是步步惊心,欲把颜思齐往死里劈。颜思齐脑聪眼明,手脚利索,快捷腾跃退避,让过三刀之后,他跳到佐井右边,抱着刀柄说:“我已先让你三刀,承让了!”而后腾空而起,跳起一人多高,一把刀从空中凌利而降,直指佐井右锁骨凹陷处。佐井吃了一惊,不懂这是什么把式,连忙往左一闪,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刀尖将要落到肩上的一刹那,颜思齐把刀锋一转来个平抹,把佐井的宽沿阵笠顶端给削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飞出几米开外。

于是,颜思齐与杨天生、陈衷纪一起制定起义计划,招兵买马,派人购置武器,进行起义准备工作,所有船只柴米蔬菜,加倍配足,停放在离港口远一点的海上,以使倭人不疑。船中军器炮火,由两位兄弟调度购齐,杨天生负责总谋划,对举事时各人任务进行安排:

“中路统众并上攻将军衙者衷纪,西路夺炮台领人钉炮者子大(张弘),抢入东炮台督人扭转炮车放炮者俊臣,由东南率众喊杀者庄桂,陈勋从西北角抄入,放火喊杀。大哥(颜思齐)与一官领一队沿海接应,小弟(杨天生自谓)与李英统人分路接应。其调度各船杉板预备者杨经,派定在单。八月初四日各船悉放落港心,整顿收拾,静候十五日举事。”

功败垂成,再次逃亡

各项准备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并决定了起义时间:八月十五日上午。但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功败垂成。

八月十三日是兄弟杨经生日,因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杨经在住处备了酒席,请兄弟们聚集喝酒庆祝生日,李英一高兴就喝醉了。李英“乘醉而归,倭妇王氏接入,殷勤服侍,于情浓之际,李英将十五日欲併国王事悉吐露焉。王氏曰:炮台兵许多,炮又大,如何做得?英大笑曰:“你真痴妇!我们这些唐船(当时日本称中国来的船为唐船,称中国来的人为唐人)就多少人,又旧唐(以前就居住日本的唐人)多少人,合做几路,放火的放火,占炮台的占炮台。几个倭兵,何足介意!但你勿惊慌。”李英昏昏睡去。至天明,他忘却醉后语。

第二天早上,惶恐的王氏向弟弟王六平讲了此事,要他帮忙拿主意。王六平即向地方官府报告了此事:唐人结党,约在明朝,就要焚杀拼夺。因事体重大,幕府即派人缉捕。幸好郑一官的丈人翁笠皇当天上午正好在衙门当班,得此消息,马上飞跑回家告知郑一官。郑一官不敢怠慢,当即告诉颜思齐。颜思齐沉着应对,立刻通知28位结拜兄弟(徒弟佐井住在郊区比较远,来不及通知了),并分头通知参加起義的闽南籍乡亲,指挥众兄弟杀开一条血路,率领举事的二百多名漳泉籍人士分乘13艘帆船下海逃亡,“兼之落潮,风又微顺,各船亦悉转头,坐潮缓缓而行。虽岸上炮声不断,却无坏船”。

就这样,颜思齐率领这支原本准备用来攻打平户幕府的十三艘大船,在岸上火炮的“欢送”声中平安驶出了港口,他们在平户多年积累下来的万贯家财和基础实力,一夜之间全都没了。颜思齐再次踏上了逃亡之路。当然,这次他不是一个人爬船逃跑,手下还跟着二十八位兄弟和二三百号人马。颜思齐的主船殿后,在船尾,他恋恋不舍回头凝望着住了九年的平户岛,在视野中逐渐后退、缩小、淡出。这年,他三十二岁。

茫茫大海,颜思齐的命运之舟又将驶向何方?

(节选自《开台王颜思齐传》)

猜你喜欢

宫本领主幕府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THROUGHOUT THE SPREAD OF NEO-CONFUCIANISM TO SEE JAPANESE’S WISDOM
西欧中世纪若干问题刍议
Alita: Battle Angel 阿丽塔:战斗天使
Alita:Battle Angel
制度: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你好,宫本先生
你好,宫本先生
事件结构、信息结构与句法表征*——领主属宾句的认知语法分析
A Two-Ocean Mediterran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