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意识回归策略
2022-05-30姜玉兰
姜玉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新的学习方式也为广大师生所接受。语文课堂深度改革的目的是让语文课更接近于语文,更好地体现语文的本质特征,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探索中必须要回归以下几种意识。
一、回归教材意识
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起到协调教学任务安排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教材意识的回归是必须要做到的。在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的整体安排和课程内容的设定,主要就是依托教材来进行。教材具有自身编排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在教材中各个单元内容如何设置,单元间的衔接如何设定,以及在教材改革和变化的过程中,教材添加或者删减了哪些课文,这些都是教材能实现的对语文课堂的引导。语文教材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核心目标的体现和细化,是语文课程运行的文本载体。教材不是简单的课文选编,每一学段、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都体现了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的发展脉络,能充分突显语文的各个要素,表现为教学目标更加集中,要求更加明确,使教学更具有目的性、操作性,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考量教材编者的意图。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中一共编写了八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设置了一个将单元课文结合在一起的人文主题,这些主题既有一定的人文价值,又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引导学生的价值观趋向真善美。每一个单元主题,又有具体的单元学习要求,重点在于能落实一个或几个基本的语文要素。例如,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心愿”,该单元所设定的语文要素为“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这种语文能力的训练对学生的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仔细研究教材编选,同时不难发现编者在编写教科书时,尤其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是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的前提,强调阅读能力的提升实际上是强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让学生通读课文篇目,然后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课后题目的解析以及对重点句段的讲评、对重点字词的讲评、对记背段落的讲评等方面。这样的教学是看局部而失去整体,看表面而忽略内里的表现。课文的整体性被忽视,文章中作者的行文逻辑和思路等无法在这样的讲解中被体现,小学阶段的学生恰恰缺少组段成篇的能力,无法更好理解文章主旨。例如,在阅读教学中,过去往往都以课文后面的题目作为引导,或者直接要求学生默读几遍课文,然后开始进入讲读阶段。对一些重点句段,可能让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或者进行一些记背强调。至于学生在阅读中有怎样的体会,有什么疑问,教师过问得不是特别多。这样的阅读会大大制约学生的进步成长,阅读层面比较肤浅,阅读理解比较片面,对课后题之外的内容可能不够关注,思维得不到发散,这样严重影响了阅读学习体会的深化。
所以,教师还要进一步回归教材,重视教材,迎合教材,要充分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体会,有不同的想法。语文教师在组织单元阅读教学时,要充分体现阅读能力的几个层级目标,并且把整体感知、筛选信息、整合信息、评价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渗透到每个单元、每一篇课文中。
二、回归课程意识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将具体的学科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加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以及思维意识,不断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回归课程意识的重要价值以及教育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以及逻辑思维习惯,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多方面学习能力及相关学科素养。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教师需结合课程大纲标准以及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细致分析主要的学习问题,以及未来的能力发展目标。同时,教师也需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具体环节之中,充分理解语文回归课程教学的重要价值以及教育意义。语文是语言文学的载体,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系列优秀文章、优秀作品的呈现。语文课程肩负着一系列重要的使命,是帮助学生读书认字提高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品德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进行课程意识的回归,就是要做到始终不忘课程的本质,不忘课程的使命与责任。
要说这个问题,不得不谈到语文学科的本质。语文,从字面来看,它既有“语”的成分,又有“文”的体现。笔者认为“语”指语言,可以称之为“汉语言”,是母语,也是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语言本质功能是交际,因此“语”首先是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能掌握的语言技能,是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体现。学语文是要教学生如何“会说话”。优美的文辞,得体的用语,都是教师要讲授的。在语文课程中看到的一切文章,一切语句、谚语、成语;在课程教学中提出的一切问题,发表的一切观点,首先是一种语言,是汉语言的呈现。“文”指 “文学”,文学是美的,是审美作品,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体现着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学审美的结晶,更加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体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诗词歌赋,寓言故事,都带有某方面的人文精神,都带有文学性或者文艺价值,是人类智慧、人类文化、语言文化等的呈现。
《标准》早就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本质属性做出的最基本的界定。所以語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不能偏离课程这个原点,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切忌喧宾夺主,把语文课演变成讲作者简介和时代背景的历史课,讲天文地理风貌的地理课,或是详细解说科技知识的自然科学课,教育学生品德行为的思想政治课等。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为学生细致讲授相关学科知识,更加要开展实践操作教学活动,将理论知识引入到实践操作教学环节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多方面实践能力以及相关学科素养,尤其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性判断能力,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比较复杂的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深层次挖掘学科知识的本质与内涵。教师既不能抛弃这些内容全然不顾,也不能单纯侧重这些内容而失去了语文学科的本色属性。语文回归课程意识,就是要矫正语文课程认知偏差,明确语文学科的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是语文教学教育必须坚守的底线。当教师认真审视语文教材的时候,可以发现教材对锻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锻炼学生语言交际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文学鉴赏审美能力等的部分均衡分布,各有侧重。这也正说明语文教材在引导语文课程向着课程本位回归。
培养学生多方面学习能力以及相关学科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义务教育的价值体现方式之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正确意识到当前的学习问题以及能力发展问题,不断为学生的能力发展过程以及终身发展过程提供方向指引与帮助。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必须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价值,强化人文价值,渗透审美价值。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出语文的课程意识。虽然语言是人成长中的自然习得,但必须承认正规教学在语言规范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社会给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赋予了规范语言的神圣使命,教师要明白肩负的责任,所以无论是阅读写作教学还是言语交际教学都要做到规范性、有效性、丰富性和审美性。从语言文字的字、词的读音和书写词句到语言表达与连贯、口语交际与训练,都要体现汉语言的基本规范要求,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还有体现高度的人文性和审美性。语文教师要明确语文不仅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还要把这种文化精神发扬光大,要以开放包容的心境,理解、吸取借鉴古今中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价值意识,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精神,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品质。
三、回归作者意识
在学生学习某一课文或者是某一知识点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阅读方面的理解问题,一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课文的主要创造思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主要创作情感,以及文章的思想、主旨,并在此基础之上,解决学生的诸多学习问题以及对学科知识点方面的理解问题。语文教师要有敏锐的作者意识,要善于透过问题洞察作者的心理世界,为自己的教学梳理出清晰的脉络,这便于在教学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因为,每一篇文字,每一首诗词,都一定是有某个或者某些作者在特定的情景环境下完成的。毛主席诗词,每一首的创作背景都不一样,那么他的各个诗词作品在风格风采、意象表达方面就一定有差异,有不同。曹操、苏轼、李白、杜甫,或者近现代的作者,他们创作的各种作品,都跟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价值理念、文化素养等有很直接的关系。在文学界,常常有人通过文学作品去品读讲评作者的思想感情,谈论作者的文化品质,也正是这个道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忽视作者的因素来看作品,就好像只从海平面看冰山,注定是无法得窥全貌的。而且,很多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有限,他们即便想要去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也往往所知有限。所以,在回归作者的教学方面,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本课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心理活动描写大师,且十分擅长运用环境描写来反映并衬托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给学生看,让学生对这个作者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到课文中去印证,印证作者的相关资料是不是能在文章中得到体现;印证作者的个性是否对文章的写法、情感的表达等产生了影响。在文本开头,作者就对主人公所处的环境进行了对比性描写:屋外又黑又冷、寒风呼啸、海面上有着巨大风暴,而屋内温暖、舒适,自成一方天地。女主人桑娜手里干着活,心中却是“心惊肉跳”, 因为她的丈夫出海打鱼至今未归,狂风的怒吼和波涛的轰鸣正是她复杂内心的表现。这样恶劣的天气状况下,桑娜的丈夫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打鱼,其目的是维系一家人的温饱生活,再通过桑娜的内心独白以及她的动作行为,让读者也跟着担心:渔夫到底能不能平安回来?通过主人公心理活动和外界环境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沙俄专制统治下的渔民的悲惨生活并突出了桑娜善良而坚定的内心。教师教学时就要抓住这点,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到作者的不平静的心跳。
四、回归生本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学,就是教和学的结合,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结合。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学生则接受教师的引导,是语文课堂上的受启发者、受教育者、成长者。教师如果连学生都不关注,在教学中只是由教师单方面决定内容和进度,或者照本宣科,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那就是本末倒置,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如今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消极,哪怕问题看不懂也不去问教师,教师则单纯从成绩表现去看待学生的学习情况,去衡量学生的成长情况,这就是一种误区,是不符合教育本质的。所谓生本意识,就是把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摒弃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话语霸权,在教学过程中时时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的设计、课堂评价、作业的布置时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实际出发,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提升他们自主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开放、多元、快乐的生命课堂,营造出焕发活力的成長性课堂生态,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促进知识结构生成;其次,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讨论、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或是小组讨论,或是案例分析,或是将游戏、表演等揉进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思维,让课堂产生思想碰撞,让情感在心灵间飞扬;再次,要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审美价值观教育,站在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开展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透视、关照,对文学艺术之魅力形成正确认识;最后,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五、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走进课堂。透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探求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教学必须要回到语文的立场上来,即回归教材意识、课程意识、作者意识、生本意识,才可以不致在课堂改革的浪潮中剑走偏锋,进入误区;也只有秉持语文的立场,才能彰显语文魅力,展现语文风采。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