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艺术歌曲《锦瑟》的吟诵性

2022-05-30胡蝶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11期
关键词:仄声平声锦瑟

谈到中国古诗词歌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一般是指以古诗词为题材创作的具有文学性、艺术性的歌曲体裁。清朝末年,随着学堂乐歌的兴起,西方音乐文化传入中国,一些优秀的作曲家借鉴了西方作曲技术,结合古典诗词,创作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发展至今,备受广大声乐学习者的追捧与喜爱。本文将从吟诵的角度对古诗词艺术歌曲《锦瑟》(王龙版本)进行探析。

《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虽然题曰“锦瑟”,但并非咏物,而是一首具有独特朦胧艺术的诗,与他的“无题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缺乏准确的史料记载,他创作的动机、具体背景无从得知。但这却并未使读者望而却步,“主旨飘忽”“表意含蓄”“意境朦胧”使这首诗独具魅力,广为传颂。其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更是流传千古的佳句。笔者总结了后人对《锦瑟》的解读,大致有:“恋情说”“悼亡说”“自愈说”“寄托说”“哲理说”“诗集总序论诗说”等。近年来,大众普遍认同这首诗为“自愈说”,认为这是一首感慨人生的诗。

1 古诗词艺术歌曲——《锦瑟》

中国古诗词歌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一般是指以古诗词为题材创作的具有文学性、艺术性的歌曲体裁。而本文探析的歌曲《锦瑟》则归为此类。《锦瑟》由中国音乐学院的艺术指导王龙老师谱曲创作。歌曲旋律优美、意向精妙、主题深刻,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首古诗词艺术作品。歌曲为民族五声降E宫调式,四四拍、慢板;钢琴伴奏织体以分解和弦为主,抒情性与流动性较强。宛如一幅水墨画,慢慢铺开、娓娓道来;全曲共54小节,为一部曲式,分别由前奏、A乐段、间奏、A乐段、尾奏,五部分构成。曲式结构图如图1。

2 歌曲《锦瑟》的吟诵性探析

吟诵是汉诗文传统的读书方法,是诗文作品呈现的一种艺术形式。沈阔在《梦溪笔谈》卷五中指出:“古诗皆咏之,然后以声依咏以成曲,谓之协律。”在古代,诗词是用来吟诵的。叶嘉莹先生也曾表示:“诗歌一定要会吟诵才能真的得到它的精华。”鉴于古诗词歌曲包含深刻的文学性,因此,我们在分析这类歌曲时应与其他类别的声乐作品相区别。

2.1 声韵分析

语言是声音的艺术,现代普通话为四声声调,每一个声调代表着不同的情绪含义,如图2[1]:

平声对应普通话第一、二声,大多表“陈述”;上身对应普通话第三声,有“细小、亲密”的含义;去声对应第四声,有“坚决、明确”的含义;入声出自中古音体系,在普通话四声调中都存在,需单独记忆,有“痛苦、决绝、快速、轻灵”的含义。以《锦瑟》为例,该诗用了大量的入声字:“瑟、十、一、蝶、托、月、日、玉、忆、只”。结合作者的时代和创作背景,诗中的入声字含义应该为痛苦、苦闷之意。因此,在演唱的时候,要体现出字的情绪含义。

韵字在诗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能显现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不同的韵也代表着不同的情感色彩。《锦瑟》这首诗,押的是“先”韵:弦、年、娟、烟、然。陈少松先生在《古诗词文吟诵导论》中提出:“先韵,韵母的韵腹是a,宽元音,给人以悠扬、稳重的感觉,适宜表达奔放或深厚等感情[2]。”因此,在演唱《锦瑟》这首歌曲时,要体现它:庄重、深情的情感基调。

2.2 诗词格律的语言美

中国古典诗歌有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分,近体诗格律严谨,有规律可循,而古体诗格律较自由,吟诵时也较自由。《锦瑟》属于近体诗。近体诗的诗词格律是中国古典诗词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它的平仄格式形成了近体诗独特的韵律。《锦瑟》是一首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诗,格律如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二声平、三四仄”“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短韵长”这是吟诵的一些基本规则。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一二声平、三四仄”指的是:一声二声字为平声,三声四声字为仄声。而平仄在吟诵中又有其规则,“平长仄短”指的是平声字读长,仄声字则短,平声字可以用吟诵符号“-(横杠)”来表示,其中二四六位的平声字用--中横表示,一三五位平声字用-短横表示,仄声字用 | 竖线表示。“入短韵长”指的是:入声字读短,可用!竖点表示,韵字拖长,可用---长横表示。“平低仄高”指的是:平声字音调读低,仄声字音调读高。因此,从节奏时长来看,长横>中横>短横>竖>竖点;从音的高低来看,入声>仄声>平声。《锦瑟》符号谱如图3。

在该符号谱中,明显地呈现了字与字之间的时值关系。我们也可以用吟诵文字谱来表现古诗《锦瑟》,文字谱能够更加突出诗词中字与字之间的音高关系如图4所示。

文字谱中每一行诗分为上行和下行,上行代表音调高,下行代表音调相对低。上行为仄声字和入声字,其中,仄声用文字.来表示,入声则用文字本身来表示。在此特别注意,入声字相对仄声字一定要读得更高而短促;下行为平声字,文字后面的小点(.)代表字的长度。诗的韵字用文字...来表示,是时值的最长的。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吟诵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具有抑扬顿挫的鲜明节奏和高低起伏的旋律性。在演唱《锦瑟》时,我们可以把在吟诵中的语言处理借鉴到歌曲中[3]。如在演唱:“弦、年、鹃、烟、然”这几个韻字时,我们可以结合歌曲中的时值来处理:唱的绵长、字音平而低,分别表现出延展、回忆、憧憬、感叹、向往的意境。在演唱入声字“瑟、十、一、蝶、托、月、日、亿”时,字头要咬字有力,来体现强调事物及情绪。在演唱平声字时,可以表现出感慨、陈述的语气感,而在演唱仄声字时要咬字肯定,音色明亮,体现强调。经过以上的处理,歌曲的韵味与意境就初步形成了。

2.3 行腔与润腔

“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是吟诵的基本法,“依义行调”因个人对诗的理解不同,在处理字与字之间、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时,“调”也会有所不同,在此不展开。“依字行腔”是吟诵古诗文的首要原则,指的是:按照字的读音去吟诵,不能倒字。以《锦瑟》为例,这首诗的第一个字“锦”读第三声,那么我们在吟诵时要保证声调正确,避免让听众对字产生误解。

吟诵是具有歌唱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有自身独特的歌唱方式,即“腔音唱法”,它与中国戏曲的腔音是一脉相承的。是吟诵中润腔的一种重要形式,腔音区别于西方音乐中的“直音”,很难以具体的乐谱来记录,它是一种游走在几个音之间,并且有强弱快慢地变化。吟诵中的腔音用橄榄形来表示,又可分为:前橄榄音、中橄榄音、后橄榄音,如图5。

前、后、中橄榄音指的是指字的声母、韵头、韵腹、韵尾的时值、强弱、音高、音色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把吟诵中的这种润腔应用于歌唱的中间。

如《锦瑟》中第一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中的“弦(xián)”字,就可以用前橄榄音来处理,以a为中心,开头起得快、强,结尾收得慢、弱;“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蝶(dié)”字,是入声字,发音短即快,前后均匀,可用中橄榄音来处理,“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的“烟(yān)”字,可适用于后橄榄音来润腔,以a为中心,开头起得慢、弱,结尾收得快、强。通过这样的咬字润腔处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与其他艺术歌曲的演唱处理在风格上就有所区别了。

3 结语

吟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门绝学,有着上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吟诵又分为传统吟诵(方言吟诵)和普通话吟诵,除了基本吟诵外,还有涵咏、度曲等。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古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背景,想要唱出古诗词歌曲的韵味,还得从诗词本位的语言出发,因此声乐学习者学习一些吟诵是有必要的。本文结合歌曲只阐述了吟诵的部分方法,作为一个吟诵学习者,观点还略微浅薄。从吟诵的角度来分析与处理古诗詞歌曲对于笔者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在个人声乐演唱实践中是行之有效的。

引用

[1] 徐健顺.普通话吟诵教程上[M].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86.

[2] 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7: 336.

[3] 何佳.吟诵式歌唱技法在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胡蝶(1991—),女,湖南安仁人,硕士研究生,就读于海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仄声平声锦瑟
锦瑟别弹
锦瑟别弹
吟出古诗之美
锦瑟别弹
锦瑟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贞观的“观”读平读仄?
病联曝光台
转入普通话平声的常用古入声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