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不是坏事,因势利导成就独立人格
2022-05-30高志强
高志强
很高兴在这里和家长朋友们聊一聊“叛逆那些事兒”,聊一聊如何去积极地引导孩子正确地面对自己的“叛逆”的行为以及如何给予有效的教育引导。
“叛逆”有哪些类型
我们在心理咨询中会经常看到孩子“叛逆”有以下这几种类型。第一种叫激进型“叛逆”,这种孩子从气质类型上来说往往是胆汁质。他“叛逆”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与家长激烈争吵,会有出现拒学、自残等现象。第二种是温和型“叛逆”,这一类孩子从气质类型上来讲,往往是黏液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叛逆”主要表现为消极反抗、拒绝沟通。第三种叫隐忍型,其实很多时候家长往往会忽视掉这一类孩子的“叛逆”表现。当家长去教导他甚至命令他的时候,孩子并没有拒绝。那这一类孩子往往具有抑郁质的气质类型,而且这种孩子往往智商比较高,他意识到自己在当前这个状态下,没法跟家长做强烈对抗,但他又不认同你对他的教育方法,在权衡利弊之后,他决定隐忍下来,蓄势待发。他的“叛逆”并没有以直接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往往会导致一些极端的心理问题以及行为问题的出现。
什么样的人不“叛逆”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叛逆”可以做以下划分。第一种是情境式的“叛逆”,只在特定情境下针对特定的人,才会表现出来。比如说只针对妈妈,只在学习的时候表现出来。网络上有一个调侃父母陪孩子写作业的段子。“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行为主义学派心理学一个基本的观点认为:人反复重复一个行为,这个行为会内化成人格,从而迁移出特定的情境,表现出一种普适性。
接下来,我们再和家长探讨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不“叛逆”?往远了说,古代的奴才不“叛逆”,为什么说奴才不“叛逆”呢?严谨来说,一个合格的奴才不“叛逆”,他的人格依附于主子,主子的意志就是他的意志,主子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他不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往近了说,现在网络上有一个词形容不“叛逆”的人:“妈宝男”。“妈宝男”的特征就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强势的母亲,他的“叛逆”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引导,于是他的人格就依附于他的母亲。即便在独立之后,他在做判断的时候,都要去咨询妈妈的意见。无论是奴才还是“妈宝男”,都有一个典型的人格特质,就是没有独立人格,用形象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活成了提线木偶。
这显然不是我们家庭教育的宗旨,我们不可能想培养一个完全顺从的孩子。应该培养的是一个有独立人格、有自由意志的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各位家长也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家庭教育中,跟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那就是“听话”,“听话”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要培养的,不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我们培养的是一个具有依附性人格的人,培养的是一个思想上完全顺从我们的人。
我们再进一步澄清关于“叛逆”的一个错误的认知,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般用“抗拒”这个词来表示“叛逆”。因为“叛逆”是一个贬义词,而“抗拒”则意味着我们把它理解为一个中性词。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叫抗拒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一个有独立自我的人,会试图通过从事被粗暴禁止的行为以彰显自我。西方心理学家形象地把抗拒理论叫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在中国,我更喜欢把他叫“梁山伯与祝英台效应”。
孩子不听话?那是自我意识成熟的表现
“抗拒”往往伴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出现。自我的成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心理与行为的现象。换言之,如果孩子没有出现“抗拒”,那我们反而要怀疑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不是遇到了障碍,是不是出现了迟滞这样的问题。所以在面对孩子“叛逆”的时候,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正确认识和引导“叛逆”,以此能够成就独立人格。
我在做心理咨询个案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小学中高年级家长抱怨:“高老师,我家孩子以前可听话了,现在怎么这样?”我说:“你说你家孩子以前可听话了,他以前才一点点高,现在已经长得很高了。那与他生理上的发育对应,不光个子高了,自我也成熟了,以前没有自我意识的时候,他当然听话了,他没有一种成熟的自我意识度。但是当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之后,他有了自己对事情的判断,他不再仅仅依据家长的观点去认识、理解和判断这个世界。因此,我们就觉得孩子不听话了。”
不同年龄孩子对道德判断的标准
我们看一下世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教授关于孩子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他认为:2~5岁的孩子处在前道德阶段,6~8岁的孩子处在他律道德阶段,8~10岁的孩子处在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的孩子处在自律道德阶段。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家长们也可以回忆一下,孩子在1~3年级的时候,争论一个事情,这个阶段的孩子要证明事情到底是对还是错,孩子依据的是“我们老师说了”或者“爸爸说了”。很显然这个阶段的孩子处在一种他律的阶段,他把老师和父母的观点作为自己道德判断的标准。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他自我意识还不是很成熟,道德判断的依据来自道德权威。
细心的家长会注意到孩子在小的时候,到自己的卧室去睡觉也好、休息也好、玩也好,房门总是开着的,随着进入小学中高年级,他开始习惯把卧室的门关上了,而且关得越来越频繁,关得时间越来越长。当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成熟之后,他通过把房门关上,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家长们应该想的是,通过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可以打开孩子的心门。
面对孩子“叛逆”,智慧的家长这样做
讲了这么多关于如何科学正确看待孩子“叛逆”后,再来看看智慧的家长在面对孩子“叛逆”时,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
我们把家长对待“叛逆”孩子的方式区分为两种。第一种,我把它叫作“堵”,另一种叫“疏”。首先要澄清一下,我并没有说“堵”的教育方式就不对,当孩子处在道德他律阶段的时候,当孩子的自我发展以及自我意识并没有那么成熟的时候,家长用命令指导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也未尝不可。但是这里要注意,当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成熟,当孩子的自我发展越来越独立的时候,再采用那种粗暴的一味禁止的命令方式,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从教育方式上来说,“堵”采用的是全面主宰。就是孩子该做什么,全听家长的,家长全面安排孩子的人生。那另一种是什么呢?“疏”的教育方式,顺应孩子自我的成长,因势利导地去对待孩子。我经常把这个比喻成太极推手。什么是太极推手呢?太极推手就是明明有一个手放在你的手背上,但是你感觉不到这只手。孩子的自我成熟一步,家长就撤退一步。孩子们永远知道有一只手放在他背上,让他觉得安全温暖,觉得自己输得起,觉得自己遇到挫折也不会害怕。但是这只手从来不会给他压力,这只手只会去陪伴他,去给他支持和温暖。
我再打另一个比方,大家想一下一般是怎么带孩子出去的呢?比如说一岁的时候,往往是抱着孩子出去。那等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我们要送他去上幼儿园上学,是牵着他的手。当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就不愿意让你牵着他手了,那这时我们就陪着他。孩子再长大,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可能就要目送他远行了。
心理上也是这个道理。当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是很成熟的时候,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具体指导。但当他开始成熟,我们就要给予孩子一些尊重,我们把这个叫作什么呢?因势利导。
“堵”的家长对好孩子判断的标准往往是听话顺从。但凡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诉求,就是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疏”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不是让孩子听话,而是说要把他培养成一个自觉、自律、自主、自立、自强的孩子,一切以让孩子有独立人格,让孩子有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创造性思维为教育的判断标准。
“堵”的教育动机,我把它概括为四个字,叫代替代偿。你会发现,一味地去用自己的观点支配孩子而不去倾听孩子想法的家长,往往有这样一个特点,他有自己的人生缺憾,容易把孩子工具化,把孩子作为帮助自己代偿人生缺憾的工具。“疏”的教育动机,在“家庭教育促进法”中也有四个字概括,叫“共同成长”,也就是携手前行,一起去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生。
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帮助家长去思考怎样引导“叛逆”期的孩子。
换位思考,方得心心相印
如果一个人只是站在自己的价值立场上去不断评价你,你愿不愿意跟他谈心?你愿不愿意跟他交流?显然,如果我们认为一个人根本就不懂我们,我们就不会去跟他交流。他跟我們说的话,我们也不会走心。所以想去解决孩子的“叛逆”,第一个方式就是要换位思考。
在心理咨询中,我经常见到家长站在自己的视角上去评价孩子,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言行。比如说今年春节之后,开学第二周,我给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家长做心理咨询。进入我的工作室后,爸爸就开始抱怨,说孩子个子都开始比自己高了,一点都不懂事,学习不认真,一点都没有男子汉对生活的责任和担当。
咨询结束之后,我把孩子支到一边,跟爸爸说:“如果一个12岁的孩子,有你那么懂事,一个孩子12岁就有了你对生活的那种责任和担当。你不觉得你那30多年白活了吗?你不觉得你心智发育太迟滞了吗?”显然,这个家长是用一个40多岁的成人的阅历和心智水平来审视孩子的言行,而不是用孩子的视角来审视孩子的言行。
心平气和,中正平和
在你的生活中,面对其他人的时候,你以一种情绪状态跟别人互动,是不是往往也会迎来与你相应的情绪状态?如果我们总是面对孩子大吼大叫,是不是也会引发孩子的愤怒情绪,从而引发“叛逆”行为呢?
具体来讲,什么样的人最难相处?我们说,情绪化的人最难相处。就是你永远没法理性地预测他下一刻的反应。
从心理健康的实践而言,在家庭教育中,什么样的教育风格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最大的负面影响呢?研究发现是情绪化的教育。
有家长经常请教我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民主的教育好还是专制的教育好?
如果你读过足够多的人物传记,你会发现民主的家庭培养出很多杰出的人才,专制的家庭中也不乏优秀的人。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我经常听到家长抱怨,给孩子说了一箩筐的话了,还是不管用。
进入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大道理他都懂,最不需要的就是大道理。
那他需要什么呢?
需要情理兼并,用情感连接亲子之间的沟通桥梁。我经常把亲子关系比喻成打电话。
比如说,我要用手机给你打个电话,我会先找到你号码,然后把这个号码按下去拨通,等到手机的信号连接了,那接下来就可以交流信息了。
但是如果信号没连接,那就只能自言自语,对方接收不到这个信号。
教育的根本手段是沟通,沟通的前提是情感上要建立连接。
这里我们也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家长更重“理”而轻“情”呢?
因为讲理更容易,并且讲理是没有成本的。
上下嘴唇一碰,我们就能讲出人世间最大的那些道理了。
但是用情是要付出成本的,是要我们去付出努力的。
自强不息,自胜者强
有些家长会把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别人的优秀,这是横向比较,很多时候忽视了纵向比较。
中国文化更重视纵向比较,古圣先贤认为人和人生下来是不一样的,所以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的可比性。
自胜者强指的是,你只要比昨天的自己厉害,就值得给自己点赞。
如果你能够不断地比昨天的自己好,能够不断地自我挑战,这就是强。
所以我根据这个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
当你能够从纵向比较中去不断肯定孩子的时候,我负责任地告诉你,他的心理负担才会减轻,他的学习才会轻装前行。
最后我们做一个结语,“这都是为了你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想把孩子培养好,仅有心愿是不够的。
教育是有规律的,不要光去指责孩子,而是要去研究孩子,找到教育引导他的方法。
建议每一个家长都把自己家的孩子当成一个独特的课题来加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引导孩子,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