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布朗绘本语言探究
——以绘本《我爸爸》为例
2022-05-30武嘉伊西京学院
武嘉伊 西京学院
1 安东尼·布朗超现实主义的绘本风格
超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流派之一,依托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运用毫无逻辑关系的表现手法,将生与死、梦境和现实、过去和未来结合在一起,作品呈现出诡秘、怪诞、离奇的特点。和传统绘画最大的不同是,超现实主义绘画运用想象和变形,将物体错位、重置,使其产生特定的意蕴,让观者产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马格里特、达利等。
图1 《我爸爸》绘本封面
安东尼·布朗拥有过人的想象天赋,受父亲影响,他自小喜爱绘画。中学毕业后,他进入利兹艺术学院学习,之后偶然参加了医学插图的培训,为曼彻斯特皇家医院和医学书籍绘制医学插图,在此期间,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密的绘画技巧,可以说,这段时间的工作对他的绘画风格产生了深厚的影响。他曾说,不同的解剖阶段有着不同的故事,而画解剖图培养了他用图画讲述故事的能力,也培养了他将细微的结构清晰又自然地画出来的能力。然而不久之后,他逐渐厌倦了画解剖图这种一成不变的工作,开始在英国著名广告公司设计明信片。16 岁时,他偶然看到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马格里特和达利的作品,被其超现实主义作品中荒诞奇幻的意蕴深深吸引,开始学习借鉴他们的作品,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绘本创作中。一开始只是借鉴,后来慢慢与自己的精密写实绘画结合,凭借他得天独厚的想象力,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的绘本也逐渐受到大家的欢迎。
2 安东尼·布朗绘本《我爸爸》语言探究
2.1 构图
构图是通过组织结构连接画面的不同部分继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亚里士多德也曾谈到过构图学,“一个美的事物不但它的各个部分应该按一定的结构规律组织起来,而且它的外部也应该有一定的体积和规律”。而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构图中多有对物象进行错位、重构的设计,使其充满荒诞和趣味性。安东尼·布朗的绘画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他更多的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超现实的元素,因此往往会与现实对比产生更为强烈的割裂感,更具奇幻色彩。
图2 《我爸爸》绘本: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
在《我爸爸》绘本中,安东尼·布朗大部分采用了中心式构图,人物居中显示,并在整幅画中只出现一个人物,即爸爸。如,封面上的爸爸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使人即使不看标题依然能够一眼知道他想讲述的故事相关内容,清晰直白。扉页上的面包机弹出的面包片,它冲破了画面的边缘,给人一种跃然纸上的活泼灵动之感。开篇介绍我爸爸,他端坐在桌前,占据了画面中心,右上角是钉在墙上的日历,整幅画仿佛是一张充满了开场白意味的证件照。“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这幅画采用了满版跨页,两边各有一人,形成了戏剧化的对立效果,门外还能看到远处的小红帽和三只小猪,隐喻的手法表现了爸爸将坏人都拒之门外的高大形象。当说到“他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时画面中人物依然占据了最大的比例,但他位于画面的上端,没有明确的边框,表现了外面的世界是无限广阔的,他在天上跑,地面上的小狗追长着和爸爸一样的腿的碗勺。当说到“他会走高空绳索”时,草地和绳索在画面下三分之一,但不平行,形成了一个倾斜的倒写“T”,表现出爸爸出色的平衡能力,又与画面的平衡形成强烈对比。“他敢跟大力士摔跤”中摔跤场地的围栏绳索和台面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平行感,暗示了爸爸和大力士一样厉害。“他轻松跑第一名”中则是英雄人物般的视觉中心。说到“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时,人物侧坐偏左,与右边的桌子共同使画面达到平衡。而说到“他游得像鱼一样快”时又采用对角分割的构图,顶部是从下往上望的透过光线的水面,底部是深色的水草,一条鱼横跨水底和水面,暗示了爸爸游得真的很快,仿佛要冲出水面。“像河马一样快乐”是一个手舞足蹈的大“X”,充分表现了“快乐”的形象。“我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是巨大的仰视角度,顶天立地的爸爸,连后方的房子都自愧不如。“猫头鹰一样聪明”则是巨大的黑板和课堂的场景。当爸爸做傻事的时候,安东尼·布朗采用了俯视的角度,短暂地将爸爸高大的形象放下了一些。“我爱他,而且你知道吗?”采用了三角形跨页的构图,爸爸张开双臂拥抱孩子,只露出了爸爸胸前和一只张开的胳膊,虽然只画了一部分,但完美地表现了爸爸令人感到心安的怀抱。最后一页“他也爱我! 他永远爱我!”是俯视角度下爸爸紧紧拥抱孩子的画面,结合背景的线条,凸显了爸爸对孩子的爱。安东尼·布朗每一张画的构图都能够准确地表达文字内容,暗合文字意思,甚至比文字更具想象空间。
2.2 造型
造型即创造形体,是美术的主要特征。绘画中的造型通常指塑造物体的特有形象,即画面中人物和场景的形象设计。平面绘画造型一般是从认识和理解对象开始,然后将三维的形象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处理,创造出个性化的二维形象,同时通过各种表现形式将它融入画面并与画面形成和谐统一的视觉感受。
绘本《我爸爸》中,爸爸的形象取材于作者的生活经历:他是个一个40 岁左右、有着强壮身材的中年男人;他留着深色的短发,眼睛不大,刮得干干净净的胡子,他穿着蓝白条纹的睡衣,外面套着黄色条纹格子的睡袍,配一双红色的棉鞋——常见的父亲形象在安东尼·布朗的笔下显得格外朴素。除了爸爸外,与他摔跤的大力士也是栩栩如生。大力士在孩子的心中是高大威猛的,他弯下腰来几乎比爸爸还高。尽管他又高又大,但是爸爸比他更厉害。此外,爸爸的高空绳索,其实是妈妈晾袜子的晾衣绳。爸爸跑步时胸前的一号号码牌也暗示了他的第一名。他说“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于是这张画里的爸爸长着马的脑袋,面前的餐桌上堆满了高热量的食物;“游得像鱼一样快”,于是这张画的爸爸是一条穿着爸爸的黄格子睡袍的鱼;“像大猩猩一样强壮”更是直接画了举着杠铃的穿着黄格子睡袍的大猩猩;“像河马一样快乐”,长着河马脑袋的爸爸手舞足蹈。不管如何变化,只要有黄格子睡袍这个元素,大家就能知道这就是爸爸了。还有穿着爸爸衣服的泰迪熊和猫头鹰数学老师。在说到“爸爸有时也会做点傻事”的时候,拿着扫把的爸爸头发也变成了扫把的样子。跳舞的爸爸、唱歌的爸爸、踢足球的爸爸更是生动活泼,“逗得我哈哈大笑”的爸爸会给孩子做鬼脸。最后张开双臂的爸爸胸前仅露出一双孩子的小手,虽然没有画出完整的孩子,依然能够使人感到爸爸的爱。可以说正是这些细节,成功地塑造了爸爸这个孩子心中强壮、腼腆又无所不能的英雄形象。
2.3 色彩
《绘画形式语言研究》中写到:“视觉艺术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是形,二是色,就像人的两条腿。相较之下,色彩对观众来说往往是第一位的,因为它是很诱人的感官手段,情绪性重,对画面的整体氛围有统领作用。因此,色彩是绘画表现的重要手段,是绘画形式语言的重要表现因素之一,也是打动观众的第一魅力所在。”
图3 《我爸爸》绘本:他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
因为题材的原因,绘本《我爸爸》讲述了孩子眼中的父亲,这是一个充满爱的主题,因此在整个色彩的基调上,安东尼·布朗选择了温暖明亮的黄色。而为了中和过于娇艳的黄色,丰富色彩的变化,他在此基础上主动点缀了一些冷色,如爸爸眼睛的蓝色,条纹睡衣的蓝白色。尤其是在把大野狼赶出门的插图中,大野狼的蓝色背带裤更是显眼,但在其上有两个红色的纽扣,不会与场景脱离,又与左边爸爸的蓝白条纹形成对比,门外绿色的背景中隐约有红色的小红帽和三只小猪,红绿对比使他们不会被读者忽略。“他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这幅画的色彩明显是晚上,从月亮上跳过去,因此爸爸是在上方的,不仅构图如此,光线更是如此,颜色与白天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在爸爸走高空绳索的画面中,作为晾衣绳的绳索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袜子,它们成双成对,在单纯的大面积的蓝黄绿构图中点缀了小面积的其他颜色,使其更耐看,更具有童趣。“爸爸跑第一名”同样如此,上一张是大面积的蓝色天空和小部分绿色草地,这一张正相反,是大面积的绿色草地配小部分的蓝色天空,于是,在蓝色和绿色之间,穿插了一群穿着五颜六色运动服的爸爸们作为过渡,使其画面丰富又和谐。“爸爸游得像鱼一样快”这幅画面中,顶部水面透着黄色的光,底部水深伴着绿色水草,横跨整个水的横截面。大猩猩则是以舞台为背景,用鲜艳的红色为幕布,突显了爸爸的强壮有力。舞蹈家和歌唱家的舞台都用到了蓝色,但舞蹈家以较大面积的红色、黄色来体现女性舞蹈的柔美,歌唱家则是蓝紫为主,体现男性歌喉的雄浑。总的来说,安东尼·布朗在《我爸爸》这本绘本中的色彩,基本是在黄色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不同颜色,使整幅画面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又和谐,在符合儿童审美的同时又不显得突兀。
2.4 创作技法与表现
安东尼·布朗创作绘本主要运用了水彩技法,基本工具是画笔、颜料和纸。水彩颜料因为有着透明的特性,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法,如干画法和湿画法,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通常,安东尼·布朗用大笔表现天空、草地、墙面等这类大面积需要平涂的色块,然后用勾线笔对它们进行细节的刻画,使画面丰富耐看。如《我爸爸》中爸爸踢足球的草坪,远望过去只是一块渐变的黄绿色草地,仔细一看可以看到上方精细刻画的一根一根的小草。还有爸爸的头发和若隐若现的胡子,黄色的墙面以及大野狼的毛发,细看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触。安东尼·布朗在铺完大的颜色后,用写实的方法,对部分物体进行明暗刻画,使其立体起来,但又与平面的背景形成对比。此外,安东尼·布朗的绘画中,大量运用了黑白对比以及点线面疏密的构成形式。如《我爸爸》的第一幅图,爸爸握着杯子坐在桌前的场景,如果去掉色彩,就是一幅完整的素描图。同时,背景的墙是大块的面,爸爸的衣服上随着形体起伏的格子纹路是构成画面的线,身前桌面的纹理是不规则的点,安东尼·布朗通过对不同物体进行点线面的装饰,区分其材质,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与趣味性。又如“爸爸敢跟大力士摔跤”这幅插图,视觉中心毫无疑问是爸爸和大力士呈现团块状的两人,为了增添画面细节,安东尼·布朗将场景设计在了摔跤台上,这张画的视高处于摔跤台的第二根围绳,前后围绳和脚下的平台呈平行角度,打破了画面的完整性,给人一种平衡感。除了线形和团块外,周围的观众相较于主角显得格外渺小,在整幅画中呈现出一种点状。再如“他吃得像马一样多”中,桌子、墙面、地面都是平整的面,但只有平面会显得单调,于是爸爸的格子条纹睡袍充当了装饰的线,桌上盘子里堆得满满当当的食物在整幅画的疏密关系中作为最密集的存在,这些元素互相协调,最终成为一幅完整的画作。最后一页爸爸拥抱孩子的画面,除了人物主体外,安东尼·布朗在背景上用比背景色稍深一些的颜色画了放射性的线条,爸爸深色头发浅色皮肤与孩子深色头发的背影,形成了强烈的黑白节奏对比,令人不由自主将视线集中在爸爸的脸上,最终停留在爸爸温暖的笑容上。通过水彩的形式,安东尼·布朗将这些细节刻画得维妙维肖,他精细写实又充满奇妙想象力的表现形式将孩子眼中无所不能又爱他的爸爸塑造得深入人心。
3 结束语
在当代社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视觉文化成为了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一部分,它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即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安东尼·布朗是英国第一个获有终身成就奖之称的国际安徒生插画奖得主,此外还多次获得过绘本领域的其他奖项,他凭借精致写实又荒诞奇幻的绘画风格、无与伦比的想象力,闻名世界。他曾说:“插画不只是文字的补充,也是表现文字的媒介。”因此他致力于融合无声和有声的语言,期望每一幅插画动起来,让读者能够在阅读时拥有一种连贯的视觉感受。好的绘画作品,除了具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感受外,更需要有值得推敲的细节。它可以是内容上的细节,可以是技法上的细节,也可以是内心精神感受上的细节。安东尼·布朗将自己对社会的感受,对儿童教育的理解,以及对视觉文化发展的探索都寄托于其绘本作品中。时至今日,他的绘本作品依然在全世界流行,对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注意力的培养有着显著的锻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