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道双修 并行不悖
——冯信群水彩画赏析
2022-05-30上海师范大学
江 滨 上海师范大学
水彩画是西洋画的一个画种,是“舶来品”。18世纪传入我国,19 世纪末在江浙一带广泛传播,繁荣至今。中国水彩作为后起之秀,厚积薄发,这与中国特有的文化土壤和地域环境相关联。江南水乡,水雾缭绕,随处可见“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的美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中国水墨画应运而生。在同一类型的地域环境中能够产生相似的艺术形式,英国虽不是水彩的发源地,但水彩却在英国实现了真正繁荣,成为耀眼光芒的存在,这取决于它长年处于烟雾缭绕的环境之中,景象模糊、水色交融,与中国江南水乡在自然环境上有着许多共同点,两者对应的艺术形式,水彩与中国水墨在表现方式上也异曲同工,两者的画面效果都依托于水,在画面中对水的处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水彩与中国水墨画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进行色彩表现,水与色的结合构成它们相似的艺术语言。水的流动、湿润、和对颜色的冲撞、渗化等特点,使水彩的画面产生一种水色交融、如梦似幻、千变万化的形式美感。
1 人物简介
冯信群教授1962年出生于浙江,生长在富春江畔的桐庐和南宋古都临安。毕业于无锡轻工学院,1986年留校任教,上世纪90年代初调入上海,现为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在1982 考入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美术系(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学工业设计专业前,冯信群教授曾接连几年要报考纯艺术的油画专业。直到进入大学,冯信群教授遇见了中国当代著名的水彩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坚教授,通过他的指导领略到了水彩的意趣和魅力,并从水彩画特有韵意和趣味中逐渐感悟到了绘画的意义和真谛。“至此,我找到了表达自己艺术之梦的媒介和支点,这种既有西方艺术特质又有东方内涵神韵的精神媒介,尤其适合我的个人禀赋。”或许是受设计专业理性、严谨特质的影响,亦或是出于早期对油画的热爱,他的水彩画十分重视西方绘画的审美理念和造型原则,严格遵守构图原则和透视关系,造型中的素描关系以及光影、色彩变化等元素,皆遵守现实主义创作法则。
他长期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和设计实践,并进行水彩画创作。担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美术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位。先后出版了《新概念素描》《冯信群水彩画集》《空间无限》《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设计表达》《景观元素》《融合》《手绘埃及·尼泊尔》《川殇画记》《建筑水彩画艺术》《人物水彩画艺术》《水色游历》《创意空间》《水彩技法与表现》《形象·心像》《景物·境悟》等专著。
纵览冯教授这些年的水彩画作品,在大量的创作中,精品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从绘画的形式到内容以及个人美学价值追求、艺术哲学探索诸方面,都显现出成熟画家的特征以及由“技”入“道”的发展痕迹。
2 作品评析
2.1 色彩斑斓,艳丽多姿
细品冯教授的水彩作品,不难发现热烈的色彩永远是他的主旋律。色彩作为水彩艺术重要元素之一,它是艺术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在画面中,每一处的细节在色彩处理上都是艺术家真情实感的流露。“冯信群教授正像一位行者,他的水彩画题材丰富、画面热烈、色彩炫动。”冯教授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艳丽色彩源于他对生活的热情,他是一位热情洋溢的画家。“艺术家们都有一种特别的‘情感通道’,只要这个通道被打通了,就会有无尽的激情喷发出来 。”在数十年的工作过程中,冯教授始终饱含着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情,他画面中那绚丽的色彩,就是这份热爱的自然流露。每次作画,教授的情绪都十分饱满,尽情地发挥水彩艺术的魅力。阿·托尔斯泰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只有愿意写,怀着热情,充满感情,才能写好。”不只写作,绘画创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冯教授总是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动人的风景、捕捉到不平凡的绘画灵感,创造出荡涤人心的色彩和情感世界。
作品《开斋节》反映了冯信群教授独具特色的用色风格——华丽而不浮艳,水色浑融而不甜腻。在马来西亚,开斋节充满着浓厚的宗教氛围,在节日上虔诚的信徒都会穿着隆重的伊斯兰教传统服饰去肃穆而庄重的清真寺参加会礼,男子头戴弁,女子戴面纱和盖头以表尊重。“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冯教授游历至此亲临了这盛大的场面,并将这种风俗活动和愉快的氛围感通过画笔形象地记录了下来。细看,画面的背景处用笔痛快酣畅,轻松灵动,用色大胆且恰到好处,仅用松动的几块颜色就描画出天空美妙的云霞。前景中,冯教授使用新鲜跳脱的小块色彩表现出从教堂内纷纷涌出衣着华丽的人群,那一抹绚丽的色彩在庄严黝黑的清真寺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妖娆。寺庙与人群有着鲜明对比,色彩无论是在色相、色阶、光阶上都有丰富的变化,构成了丰富的视觉效果。面对此画,观者仿佛身临其境,眼前浮现人影绰绰,耳边萦绕庄重的诵经声,心灵也仿佛得到了洗涤。在作品《迎亲》(图1)中,身着花花绿绿衣裳的轿夫和甩着彩带的迎亲队伍就像是过节一样,尽管看不清他们的脸,但从他们的身形就能感受到喜悦和热闹的气氛。轿夫们欢快的步伐使得尘土都飞扬起来,漫天飘洒,喜轿旁的小狗儿跟随者轿夫的脚步,也撒欢地跑了起来,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快乐。冯教授通过夸张、艳丽的色彩烘托出喜庆的氛围,斑斓的色彩在纸面游走,仿佛在邀请观者一同加入这盛大的迎亲场面。而远景山上寂静竖立的房屋和近景祥和欢快的接亲队伍形成鲜明对比,冷色与暖色的交织呼应,将画面分割成两块不同的空间,创造了恍若抛弃了一切尘世复杂的情景。
图1 作品《迎亲》
2.2 水分控制,恰到好处
在创作水彩画时,冯教授对水分的控制尤为见功力。他着力于“水法”和“笔法”的融合,进而制造画面的生动。每次作画,他都能尽情地发挥水色的干湿和润泽,水韵在他的画面中表现得淋漓精致。所谓水韵,即指水彩画面营造出一种透明、湿润、流动、空灵等引人入胜的视觉效果。因水对颜料的稀释程度不同和用笔的轻重缓急千变万化,而在纸上呈现出意趣横生的丰富色彩。冯教授常借助于水与色的流动,使用含水量较大的笔,渗化空间与实物,使它们联合成一片律动的音韵,色彩的冷与暖、明与暗也形成一片行云流水的波光,迸发出不同的韵律与情感。这种抒情的笔触,是创作思想的体现,也是情操的陶冶,更赋予了水彩画独特的感染力。“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往往能体现画家在创作中的‘过程感’和‘生动性’ 。”正如冯信群教授所说的那样,“大自然的色彩用灵魂调适就是水彩,其灵魂就是‘水’性,它蕴涵了艺术家创作纯粹而激越的本质力量。”在水彩画中,水是沟通色彩与画家主观世界的媒介。《论语·雍也》一文中写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聪明而有仁德的人既爱水又爱山。善用水者,水随人意。冯信群教授的水彩作品,创作于写生,取材于自然,形成于水色,水色交融,干脆利落,画面中的情与景相互交织,透露出朴素的自然美感,源于平凡却创造出不平凡的色彩感受,“蕴含着一种安静的力量, 犹如静水, 淡泊无张扬”。明快生动的色彩没有传统中国画中自有“重墨轻色”的效果,相反不同的色彩之间表现出来的微妙变化透露着不同的属性,是“画家对客观物象深入观察、深刻理解,关注并整理自己心理的、视觉的经验,提炼出感性体悟和理性认识”,将时间、空间通过水与色的构思,呈现出轻盈、气韵生动的形式美。
作品《喀什老街》(图2)描述了人来人往的喀什老街。著名诗人郭小川曾说过:“不进天山,不知新疆如此人强马壮;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这一条窄窄的老街散发着中国西部最淳朴的风土人情,街旁的建筑都有岁月留下的痕迹,看起来沧桑而古朴,仿佛能从老街上探寻丝绸之路的遗迹。无论是小贩还是游客都不急不躁、悠闲自在。在画面中可以看到水在纸面流淌并自然地晕染开,呈现出水彩艺术特有的韵律感和偶然性。冯教授通过对水分的把控,将这些偶然性笔墨融于画面,使其与画面内容融合,在增加艺术表现力的同时,让水彩艺术呈现生命的感知。作品《滩涂余晖》(图2)描绘了落日时分,沿海渔民收网回家的景象,渔船缓缓靠岸,夕阳将岸边的海水染成渐变的金黄色,与沙滩融为一体。海岸的一边是渔民赖以生存的大海,另一边是心之所向的港湾。渔民们驾驶着渔船缓缓漂在滩涂上,远看虽微小如星点,但他们却是沿海那些居民翘首以盼的人儿。海滩的尽头,是一片退潮形成的浅滩,滩涂的纹路特别优美,形成一小片海水,渔民与渔船点缀其中。在落日的余晖下,滩涂成了一幅金色的画作。冯教授熟练地驾驭水,通过水展现出色彩过渡、层叠和渗透的效果,水和水的交融, 色与色的渗透, 光与影的变幻,便形成了这“水”艺术语言独到的水彩画面。
图2 作品《喀什老街》
图3 作品《滩涂余晖》
2.3 大处写意,不拘小节
冯教授在进行水彩创作时常有大处写意,不拘小节之特征,其笔墨意蕴潇洒淋漓。他把表现情感的写意人物和风景提高到了一定高度,充分展现了水彩艺术情与景的意境交融。“艺术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景,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优秀的绘画不只限于简单地描摹景象,而是以自然和人物为依据,从画者自身的感受出发,富有创造性地表现自然风景和人物内心的意境之美。基于理想、愿望与情感,拥有独特的诗意与情调。一些平常的事物在不同的时间、氛围、光线等变化因素的影响下,会流露出情调迥异的情感,而意境就是在诗意和情调的基础上提炼和升华,这是真正体现绘画的灵魂所在。现代美学家宗白华说过: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 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这就是“艺术境界”。水彩画的意境之美因人而异, 如同样描绘山峦, 不同艺术家笔下能呈现截然不同的美的意境,或“千山鸟飞绝”的孤寂幽僻或“山光物态弄春晖”的春意盎然。
冯教授的画作意义影响深远,恪守真实生活的意境表达,也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艺术对人的影响不同,这归因于人的个体差异、生活经历和人生价值观。作品中的视觉因素和精神特质有时能唤醒观赏者内心深处的共鸣。“艺术使人与人不同的生活经验积累在视觉传达中,情感得以沟通,产生精神交流的奇迹和社会价值。”艺术家的情感创作离不开生活和人民,他们从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从而发现美、创造美。艺术家的心境不同,摄取的画面便不同,因此一切画面语言皆为画家心之所至,情之所至。冯信群教授通过体验、感受不同地方的居民生活,表现最真实的人和物。在他的画中能够感受到人的内心情感流露,他抓住了人物特殊的、内在的、本质的美感。艺术家的意境创作是其心灵情感活动的表现。
正如画家潘天寿所云,“品格之高下不在迹而在意”。冯信群教授的作品使得观赏者“潜移默化地接受作品所传达的某种精神品质的熏陶”,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改善人的情感状态。他的画作饱含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笔传情,寓情于景,他善于把握风景和人物题材的不同类型特点,根据所想表达的重点提炼主题,传递意境之美。
作品《山里的村子》(图4)写生地位于浙江楠溪江上游,冯教授豪放洒脱的大笔触使得整个画面油然而生一种江南水乡烟雾缭绕的意境之美。这幅画也印证了康德对于美的艺术的见解,“美的艺术是一种意境,它只对自身具有合目的性,并且,虽然没有目的,仍然促进着心灵诸力的陶冶”。画中绿叶和村庄相互辉映,可以想见江南山中农村从容不迫、恬淡轻松的生活。冯教授以山脚下的村庄切入点,描绘了整个江南的春景,艺术家往往追求不求一时、不限一格、不拘一地、而求管中窥豹,以小见大。山把浓郁的绿色映照在水面,春水悄悄上涨,山涧泛起粼粼波光。山水本是无情的,但在艺术家笔下,山上的一片浓绿映现在一池春水中,同样呈现一片绿色,水天一色,万物都富有生机与活力,真可谓“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作品《穿白T 恤的画家》(图5)描绘的是一位正在整理画稿的画家,画家呈现出极为放松的状态,整个人以最松泛的姿势慵懒地陷入柔软的椅子中,休闲的衣着和不修边幅的头发都能看出他此刻惬意的神情。没有繁冗复杂,回归最简单淳朴状态。冯教授以饱含水分的画笔迅速将其记录下来,画面用笔流畅,人物形象概括,脸部细节藏匿于蓬松头发的阴影之中,虽未对人物细节做过多的刻画,但能在笔墨流淌间感受到这位身穿白T 恤画家所传递出的那份最真实的惬意之情。
图4 作品《山里的村子》
图5 作品《穿白T 恤的画家》
2.4 注重光影关系的塑造
光和影是造型艺术的灵魂,在水彩画中,对于光线的塑造是一大特点。冯教授熟练掌握了光线的应用技巧, 积极探索水彩绘画中的光影关系,注重在画面中对光线位置的把控,以及光影对比气氛的渲染。“所有形式的光线都是画家用以表现情调和戏剧效果的最重要的工具。它被用来代表知识、真理、美好,它是画家在绘画过程中所使用的最丰富的资源”。冯教授能够通过光影关系灵活地塑造不同人物和景色,在他的作品中总能感受到明亮的阳关与微妙的投影所呈现出的艺术律动。交错的光影能够烘托出意境,平淡无奇的事物在融入光影的变换之后便构成了独一无二的画面效果。达·芬奇曾经说过:“请看亮光,并思量它的美吧! 眨眨眼睛再看它,你就会见到本来并不在那里的东西,而原来在那里的,已不知去向。”光在艺术家手里就如同魔术一般,创造出各自意想不到的境界,而阴影则能使这种境界更加出神入化。在水彩创作中,由于水彩自身通透灵动的特质,使得艺术家对画面光影效果的塑造如鱼得水,在光影关系的衬托下,水彩艺术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作品《戴黑色羊绒帽的维族老汉》(图6)中的主角是冯教授在新疆和田遇到的一位维族老汉,他衣着朴素,黑色的长大衣没有任何其他的花纹点缀。瘦削而饱经风霜的面庞藏在高而宽的斑点绒帽和浓密的白胡子里,西北部干燥寒冷的空气和强烈的日照让他的皮肤皲裂而泛红,薄薄的双唇紧抿着,一言不发。白雪皑皑的北方,冬日的阳光打在老汉的脸和胡子上,泛起星星白点。画面中老人眼神凝聚前方,一种信仰的目光,暗示一种坚定的力量,“他在阳光下的脸色和神情,投射出坚毅的光芒”。冯教授通过对老汉脸部光影关系的塑造,增强了整幅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起伏的白色胡须成了画面的点睛之笔,灵动之感跃然纸上。为了克服水彩艺术由于瞬间性而带来的局限,冯教授通过把握瞬息万变的光影,展现出时间的流淌和空间的拓展,在他的画面上,虽然时间静止,但是空间仿佛并没有受到任何限制,观者透过画面仿佛能与老汉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图6 作品《戴黑色羊绒帽的维族老汉》
冯教授借助光影效果表达自己的主观情境,将观者带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他的作品《西边以西》(图7),以游牧为创作题材,用黄色和蓝色作为主题色系,画面远景为宽阔广袤的草原,近景中景都以牛为元素构成,描绘了一幅边疆游牧场景。在人烟稀少、地幅广阔的西北草原上,牧民放养的牛可谓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空旷无边的草原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阳光照射下,画面中成群的奶牛在草原上饮水食草,牧民骑着马在一旁看顾着这些草原上最宝贵的牲畜,那是全家经济的来源。草原的生活原本孤独而漫长,因为有了这些牛群的陪伴,牧民再也不会感到寂寞。草原上的牛蹄印记,水中溅起的水花波纹,看似繁冗复杂,却又表现欢快有趣。多变的色彩渲染以及强烈的明暗对比而产生的视觉冲击力,凸显了冯教授对光影的把控能力以及作画时的热情,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闲散、慵懒以及人与大自然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游牧生活。
图7 作品《西边以西》
2.5 致广大,尽精微
冯教授在绘画内容的选取上,达到了“致广大,尽精微”的境界,他的作品既涵盖了广泛的绘画创作题材,又不乏对一些典型事物的细节个体进行深入刻画。他在水彩创作的过程中,将各地文化中特有的人文、自然进行描绘,找寻不同文化的灵魂。尤其是异域文化包含了这个民族的民俗风情,保留着一个民族传统的文化气息。对不同的地域文化进行写生的过程,是不断取材和丰富自身的过程,“艺术家必须得到过很多的经历,有丰富的生活,然后才能有能力用具体形象把生活中真正深刻的东西表现出来”。冯教授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本体特征,对不同文化进行融入、理解和研究,避免绘画语言过于狭隘和单薄,在不断尝试和多元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寻找创作策略,汲取新的艺术血液,为水彩画注入新的力量。他认为艺术要回归本质,注重文化个性,表达出他对不同生活和不同文化的热爱。冯教授的水彩艺术汲取了异域文化的传统,从创作情景、创作内容、心理状态到形式语言的表达,都真实反映了原住居民的心灵和生活,体现别样的风情,这是他“致广大”的方面。作品《西班牙阶梯的余晖》描绘了西班牙的海岸景象,画中的海岸景象遗世独立,远离城市喧嚣,可谓“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阔达宁静的海边阶梯托起寥寥数人,平凡之中又蕴含包容的温暖。水汽氤氲的海岸风光随着山势的起伏高低延绵。向不同的方向望去,所见之景便不尽相同。细细解读冯教授的画作,便能感到无论画里画外,他乡还是故乡,那些看似平凡的一切,都能有生活的真谛和独特的客观审美再现与主观表达,看似描绘自然景物,表达的却是最具文化特色的异国风情。
图8 作品《西班牙阶梯的余晖》
“尽精微”则是冯教授一直在水彩绘画中思考、探索和实践的方向之一。观摩他的水彩画,其画面的整体气势、匠心独运的构图、亮丽而和谐的色彩引人注目,而后又以精妙的细节和富有情趣的笔墨耐人寻味。他通过对细节的把控,将零散状态的各种要素进行选取,达到客观与主观完美结合,“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在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将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体”。在《疲惫的妇人》(图9)这幅作品中,冯教授通过融合各种细节要素,将人物“形神”统一,散发出水彩的感染力。画中一位妇女疲惫地坐在墙边,身下仅仅垫着一层薄薄的黄色塑料纸,炎热的夏季,她一个人穿着破烂的衣裤,从她粗壮有力的四肢就可以看出,她可能是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岁月在她的身上留下了印迹,虽然已不再年轻,但却可以从她的五官中看出她年轻时曾经的美丽,芳华已逝,唯留沧桑。我们无从得知她的疲惫忧伤源于哪里,可能是家庭,可能是生计,抑或是生活的许多小细节。这些压力,压垮了一位人到中年的妇女,她神情忧郁地望着前方,全身充满了无力感,背后的墙,是她当下唯一可以依靠的地方。“一个艺术家的地位愈高,他也就愈深地表现出心情和灵魂的深度”冯教授几乎没有过多的背景描绘,完全通过人物的眼神、动作、着装等细节的刻画,我们便可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知一二,体现出冯教授对人内心情感精微细致的描写。
图9 作品《疲惫的妇人》
2.6 注重绘画的场所精神
冯教授在水彩创作中注重表现场所精神。绘画中的场所精神源于“环境意向”,一幅优秀的画作所营造的环境意向能给观者带来心理上的某种认同感,具体表现为画面中的形态、颜色或元素符号能产生明确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观者透过冯教授的水彩画能够感受到不同地理、气候、风土所带来的自然精神和其孕育的人文精神,这便是人的意识产生的环境认同感,一种场所精神。人在意识中总有一些共同的东西,这些共同的东西来自于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场所精神保存了生活的真实性”。观者仿佛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凝视进入画中的场景一般,与画面融为一体。画作中的人物或者风景常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对于冯教授而言,他的画作均来自于个人游历所见的真实生活,往往以水彩的形式记录着一切,在他的画面中所表现的语言并非只局限于元素之间的构成关系,更多的是蕴含真实生活中所具备的特征或含有地域特色的细节描绘。他擅长现场写生,在现场捕捉绘画的灵感,他总能抓住那些能够代表当地特色的东西。无论从形式到内容,还是自然风光的个性特点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服装服饰、人物面部特征,都体现出当地属性。所以欣赏冯教授的画,就像跟着他在世界各地旅游,所到之处,各不相同,但是各有精彩。在人物画中,冯教授将人的表情、动态,利用专业的技巧感知,进行纯粹的心灵描摹,突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观者往往被画中精彩的生活场景所吸引,仿佛身临其境,同画中人一起或喜或悲或笑靥如花或泪涟涟,通过绘画享受这片刻复杂的情绪和生活情境,体验人生百态。在风景画中,冯教授时而描绘气壮山河的广阔自然风貌,时而又营造熙熙攘攘的市井生活,他通过对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的大量写生从而增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把握视觉上的瞬息感受,将其融于画面场景之中。
作品《行乞的老人》中(图10),描述了一位在街头风餐露宿的行乞老人。老人头戴略显污浊的羊毛帽,身穿厚重且破旧的军大衣,里面透出半截蓝色条纹衬衫的领子。长年累月的风餐露宿让他的身上失去了光彩,行乞生活不易,用“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来形容他也不为过。老人左右手各挎着一个包,也许这个包是他原来生活中最重要的物品,即使是这么艰难的日子里,他还是随身携带着。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打挎包已失去了原有的光泽。老人的神情呆滞,皱纹紧锁,身体背对阳光,藏匿于阴影中。整幅画面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神情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对老人瞬息生活场景的具象描绘,流露出行乞老人谋生的困苦,透过画面,我们看到的是画家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从冯教授的风景画《平遥城的早晨》(图11)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通过光与色的对比,将古朴厚重的平遥古城和熙熙攘攘的游客进行了碰撞。清晨的平遥古城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模样,迷离的青色薄雾将人群带入遥远的古时,此情此景让人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历史再现。日出时人们观赏着平遥古城的面貌,而古城也在凝望着百余年后的人们。整幅画面通过简单的色阶变化,形成跳动的画面,仿佛突破时空的界限,将主观化思维形式与客观化的情感体验结合,流露出平遥古城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沧桑。这种精场所神是他真实感知和具体经验复杂交织后所呈现出的一种美和一种人文关怀。
图10 作品《行乞的老人》
图11 作品《平遥城的早晨》
3 结束语
冯教授将绘画作为自身修行的一部分,他的创作生涯给予我们很多启示:水彩作为一种语言灵活的画种,它的表现技巧绝不局限于纯粹的色彩游戏,技法终究属于形而下。水彩的创作也可融入各地文化习俗和画家的审美认知以及精神批判,使其呈现出不同层级的意境。冯教授将生活融入艺术,不浮于客观表面的二维图画,而是将生活再生,将尘世百态毫无遮蔽地在我们眼前呈现,通过技法纯熟的形而下画面,促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入他的画中世界,感受水彩艺术所带来的真情实感、场所精神,带我们走进他给我们设计的形而上的审美境界。艺术作品中,只有将形而下的愉悦和形而上的批判结合起来,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表达,达到康德所说的“自由游戏的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