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版式设计”教学方法的探讨

2022-05-30王子雯广州华商学院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版式设计版式心理学

王子雯 广州华商学院

1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概述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中的“格式塔”源自德语“Gestalt”,意为“整体” “完形”。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与德国理性主义哲学以及由它发展出来的现象学有关。格式塔可视为知觉的最终结果,是在人们毫无引入思考时的现象学状态时的知觉。

1.1 视知觉心理学理论思想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关注视觉的心理认知。人的认知行为是最基础的心理过程,不仅包含感官系统对外界的认知,还包括思维、记忆、想象等,而这些心理活动往往对引导人的认知和创造产生重要影响。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觉本身就具有“思维”能力,人的视知觉能直接选择、组织和加工所看到的各种图形。

1.2 整体论思想

人认知加工的过程,发生在整体之中。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研究艺术问题时强调整体,认为“一切知觉都包含着思维”。单位体之间的元素相互联系,使我们感知到的是一个整体,认为每一种经验思维都是一个格式塔整体。人们在看到一件事物的同时,就进入了主观意向的思维活动,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事物会以整体性出现在我们面前。当格式塔帮助我们感知事物时,并非直观了解,而是经过部分加工后的认知。

由此可见,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研究得出结论,人的视知觉在经过不断的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中,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人们在感知到一件事物时,会自动将这些简单、混杂的内容首先整合反应成整体。这也是格式塔心理学一直强调的,整体先于部分,整体优于部分之和。

2 “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2.1 “版式设计”课程概述

以广州华商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版式设计”教学为例,课程共60 课时,分为5 周完成。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重要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间的结合度较高,发挥着“地基”的重要地位,是集视觉心理、艺术造型、语言符号、信息传播、市场营销等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旨在培育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

2.2 “版式设计”课程现状

“版式设计”课程面向低年级的同学开设,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视觉传达的审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很容易“照葫芦画瓢”,并且对于优秀的设计没有评鉴和借鉴的意识,创新和思考能力也比较缺乏。

在传统的“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中,一般是从点线面的基础知识到文字图片的组合编排最后完成版式设计作业,教学内容相对局限于纸面版式或传统媒体,各部分知识间的关联性较弱,学生并未发挥能动性吸收全部的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在新媒体发展迅速的社会背景下,纸媒和普通媒体的影响力逐渐示弱,使得“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开始出现一些新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资料收集、走访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填鸭式教学方法影响教学成效。“版式设计”课程还在以依赖课件的讲授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比较弱,导致课程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成效,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2)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在构思设计过程中,处在模糊矛盾阶段,造成依赖网络上的素材和案例进行快速改造,导致完成的作业形成诸多雷同且没有内涵的画面,一味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做。这与教学方法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方法中常常忽视对教学过程的针对性设计。

(3)师生思维固化,缺乏创造性思维。软件的运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没有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应用思维,缺乏对逻辑和基础视觉思维认知的引导。

(4)课程理论及实践片面化。教师忽略版式和市场需求的结合,“版式设计”课程局限在现有的案例中,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导致学生学习成果不好,使得学生只能达到泛泛的理解,并没有深入探究其中的联系性。

3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下“版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

针对“版式设计”课程现状,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指导,我们认为“版式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应从视觉思维、创造性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出发,改变传统授课方式,结合市场需求,强化应用性、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更新高校“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根据“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精髓,研究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方案,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版式设计”教学问题、教学方法改革、格式塔心理学应用一览表

3.1 多元引导教学法提升学生能动性

整体论认为对新事物的直觉活动是在整体中进行的。多元引导的教学方法,是将整体与各个环节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培养学生视觉思维的建立,指引学生发挥能动、感知和创造性,最终达到顿悟的学习目标。认知心理学家苛勒的“大猩猩顿悟”实验得出结论,若大猩猩在没有任何任务引导和相应情景驱动时,是无法完成顿悟过程的,也就无法完成终极目的。因此,在“版式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给学生必要的情景和辅助手段来进行任务的指引,建设出多元化、开放式的实训情景,最终推动学生思维和认知的创新,从而以自己的思路达成顿悟。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考虑整体。将课堂形式从沉淀到活跃,将理论知识以视图化的形式展开,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版式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达到顿悟。以“版式设计”任务为例,要求学生结合课程所学,完成一项关于“20 个某某”的命题画册设计。这一命题结合了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是对整门课程单元学习的整合。在学生拟定主题时,教师为学生营造命题版式的使用场景,可以是生活手册中20 个温馨提示。也可以是学生喜爱的20 个情景瞬间,在此情景中,教学整合单元知识,学生明确任务驱动完成命题画册设计,将成果打印成册,然后进行课程成果共享展示。由于学生思维的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从多元角度引导学生明确设计目的等要素,不可一味填鸭式地灌输理论。在学生达成顿悟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抓住关键弱点进行引导。学生明确主题后,经过对单元学习的认知重组,选择合适的版式设计要素,完成学习成果的汇报,教师在其中起到多方面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

3.2 关联认知教学法促进创新思维的建立

基于格式塔理论在视觉艺术中的相似性原则和连续性原则,在进行“版式设计”教学时,可以更加优化学生对“版式设计”教学内容的认知重组。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各个单元性的教学内容不能独立存在,只有与关联性较强的事物一起出现时,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动性将其合并理解。关联认知教学法的创新表现方式,是新思维与传统思维的碰撞,包含着基础的认知结构及课程各环节的知识结构。所以,关键在于建立低年级学生对课程中各环节的关联,从而促进对知识的创新应用。

因此,通过关联认知教学法,培养学生建立理论、实践和视觉元素的认知,从而创建关联。在拿到课程终极命题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自上而下地分析命题,并结合课程前几周布置的练习,建立联系,通过头脑风暴,从已认知的和未接触的资源中进行设计整合,形成创造性的成果。还是以“20 个某某”的命题画册设计为例,某位同学以20 个生活碎片为主题进行了画册版式设计。这位同学在上一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版式拼贴练习,发现拼贴剪切的设计手段非常适合生活碎片这一主题,便使用拼贴的编排手法,通过手绘结合计算机矢量图形方式,利用学习到的点线面视觉原则,设计出极具创意的画册。通过这一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关联认知教学法吸取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视觉原则以及对认知的分析,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关联学习、感知创造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3 共享互评教学法改善理论及实践片面化

针对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片面化和学生积极性减退的问题,可以通过学生互评的模式进行改进,增强竞争力,从而达到更高效的学习目的。互评环节分为学生间互评和教师评价,模拟社会情景,感受同行之间的竞争关系,激发潜力,以甲方的眼光去评判作业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品鉴能力,能够快速地抓住视觉传达的核心,建立一个共享性的课堂氛围。

以汇报调研成果这一单元任务为例,教师在进行共享互评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对视觉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视觉心理对版式设计的重要影响。学生间成组进行主题性调研,成果采用组与组之间互评的方式进行,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其次,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对视知觉的分析,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客观、科学的认知去体会设计。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视觉传达毕业展海报的主题为“容·器”,海报整体以老虎机容器为主体物,加入动态视觉,摇杆滑动同时转动容器中的文字。此案例运用大众看待事物的新视角,结合传统的老虎机元素,表达思维的新出路,与多学科知识相互碰撞,非常符合设计跨领域创新这一大背景。通过此案例发布调研任务,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等多个视角去分析当代版式设计的创新应用方式,并举一反三,最后通过汇报互评的方式,以不同的视角,补足学生片面的观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堂氛围更活跃。

4 结束语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与“版式设计”教学有许多可以相互支援的地方。现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艺术设计类教育,为了使得“版式设计”这一门核心基础课程能够顺应数字时代的变化,必须力求改革创新。

“版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通过多元引导教学法、关联认知教学法、共享互评教学法,建立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法与创新思维、设计与应用的相互关系。教师应充分利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在艺术设计中的理论精华,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改善“版式设计”课程所面临的片面化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率,助力教学成果的优质化,同时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提供有效的实践案例。

猜你喜欢

版式设计版式心理学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连环混配现象研究
市州报特刊版式创新刍议
慧心教育理念寓于版式设计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浅析版式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App儿童电子绘本的设计与探析
澳门早中期样钞版式研究
“永安五铢”的版式及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