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例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超声特征分析

2022-05-30刘晓娜储开昀王雅婷包晶晶刘雪梅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实性乳腺炎肿块

刘晓娜,徐 藕,储开昀,王雅婷,包晶晶,刘雪梅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超声科,北京 100010; 2.上海市真如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电超声科,上海 200333)

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cystic neutrophil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CNGM)是肉芽肿性乳腺炎中的特殊类型。2002年PAVIOUR等[1]首次在24例患有乳腺炎的女性队列中发现CNGM的组织学特征:由中性粒细胞和上皮样组织细胞包围并含有革兰阳性细菌的脂质空泡。2003年TAYLOR等[2]对34例乳腺炎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其组织学特征与棒状杆菌感染有关。2011年RENSHAW等[3]首次提出“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一词,并认为肉芽肿性和中性粒细胞性炎症伴囊性间隙是棒状杆菌感染的一种独特模式。CNGM与棒状杆菌感染有关,因此CNGM的早期诊断可能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4]。本研究探讨CNGM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期为CNGM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经乳腺粗针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为CNGM的患者36例,均为女性,年龄24~64岁,中位年龄32岁。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声科AixPlore、Aplio400、ARIETTA7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4~15 MHz。患者取仰卧位,对乳腺进行全面扫查。灰阶超声观察病灶位置、数目、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液化及钙化等,并进行测量;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观察病灶周边及内部的血流特征。

2 结果

36例CNGM患者,依据超声图像分为4种类型,其中导管扩张型5例(14%),实性肿块型8例(22%),弥漫型9例(25%),脓肿型14例(39%)。各类型声像图特征如下。

1)导管扩张型:某个或多个象限可见单支或多支不同程度扩张的导管,内部透声欠佳,部分可见细点状弱回声,探头加压似有流动感。扩张的导管多无明显的血流信号,部分周边可见稍丰富血流信号(图1)。

A:多支导管扩张,透声欠佳,未见明显血流信号;B:多支导管扩张,透声尚可,周边见血流信号;C:单支导管扩张,内充满细点状弱回声。

2)实性肿块型:某个或多个象限可见单发或多发实性病灶,多数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包膜不明显,部分边缘呈“蟹足样”改变,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2)。

A:病灶呈低回声,形态不规则;B:病灶呈等回声,边界尚清,形态尚规则;C:病灶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能量多普勒)。

3)弥漫型:多个象限或整个乳腺内可见散在、相互延续的病灶,呈片状或团块状,边界不清,形态多不规则,内部及周边多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3)。

A:病灶累及整个乳腺,呈片状低回声,形态不规则;B:病灶累及乳腺的大部,以乳头外侧尤著,呈片状中低回声,似沿导管走行,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C:病灶累及整个乳腺,以外上象限尤著,呈团块状,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4)脓肿型:某个或多个象限可见单发或多发囊实性或以囊性为主的病灶,多数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可累及体表,部分边缘呈“蟹足样”改变,内部可见细点状弱回声,探头加压可有流动感,周边可见血流信号(图4)。

A:病灶累及整个乳腺,呈大片状囊实性回声,形态不规则,内可见散在细点状弱回声,部分病灶累及体表;B:病灶局限于乳晕区,边缘呈“蟹足样”改变,内部充满细点状弱回声,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C:病灶位于乳头外侧,为相互延续的2个囊实性病灶,内部可见细点状弱回声,周边可见稍丰富血流信号。

3 讨论

CNGM是一种罕见的肉芽肿性乳腺炎亚型,具有高度不同的组织学模式[4]。以往的研究[5]显示CNGM组织学模式与肉芽肿性乳腺炎中革兰阳性杆菌的存在有显著相关性,因此有学者[6]认为应将CNGM作为独立的疾病进行区分,以便更好地认识此病,并对症治疗。

CNGM临床表现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相似,多见于年轻女性,近期有哺乳史,乳腺肿块、乳头内陷和窦形成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其他症状包括乳腺疼痛、乳头溢液、红斑以及脓肿形成等[4,6]。随着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7],CNGM在乳腺肉芽肿性炎症的鉴别诊断中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8]。

本研究总结36例CNGM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导管扩张型5例(14%)、实性肿块型8例(22%)、弥漫型9例(25%)、脓肿型14例(39%)。导管扩张型症状最轻,患者自觉乳腺不适,有轻压痛。超声显示单支或多支乳腺导管扩张,好发于乳晕区,部分导管内透声差,可见细点状弱回声,探头加压似有流动感,多为导管内积乳或积脓。实性肿块型患者一般可自查到乳腺肿块,肿块大小与病情严重程度基本相符,伴有局部红肿和压痛。超声显示乳腺内单发或多发实性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呈“蟹足样”改变,与乳腺癌鉴别困难。弥漫型大多累及乳腺的范围较广,甚至波及整个患乳,患侧乳腺多肿大、疼痛明显。超声显示乳腺内散在、延续的片状或团块状低至中等回声,大多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脓肿型患者症状最重,患侧乳腺明显红、肿、热、痛,部分伴有皮肤破损及脓肿破溃。超声显示乳腺内囊实性或以囊性为主的病灶,内部可见细点状弱回声,探头加压可有流动感,甚至可见脓液流出。

目前,CNGM影像学表现鲜有报道[5,8-9]。有研究[4,10]显示CNGM在乳腺X线检查中,肿块和不对称性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在超声检查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肿块,其次是导管扩张、脓肿、水肿和积液,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的不足在于因CNGM是一种罕见的肉芽肿性乳腺炎亚型,目前的样本量较少,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结合多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研究。

4 结论

根据声像图表现不同,CNGM分为导管扩张型、实性肿块型、弥漫型和脓肿型4种类型,明确不同类型声像图特征有助于CNGM患者的早期诊断。

猜你喜欢

实性乳腺炎肿块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研究腹部超声在临床诊断盆腔肿块中的价值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治疗 好方法全在这里了
什么样的肺结节最危险
提高CAXA制造工程师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非典型影像学表现
CT用于良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诊断中的特征分析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与病理学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