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学龄前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现状

2022-05-30李玉柱陈晨杨海花吴丹凤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园本言语对象

李玉柱 陈晨 杨海花 吴丹凤

1 引言

0~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为学龄前听障儿童提供专业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促进其听觉口语发展。目前研究者对听障儿童听能发展、语言康复规律、康复内容及方法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于听障儿童康复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鲜有关注。盲目借用普通学前儿童的课程无法实现听障儿童的全面发展,听障儿童的学前康复课程不能照搬普通健听儿童的课程[1]。

关于听障儿童康复课程的研究,陈军等[2]以“医教结合、强化口语表达、注重沟通交流、突出实际运用”理念为指引,开发学前听障儿童言语康复训练园本教材,以挖掘听障儿童的言语潜能和特点;黄昭鸣等[3]在HSL理论和1+X+Y操作模式中将生成课程运用于集体教学环境中,以期为听障儿童创设一种自主、自由学习的课程,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其需要;顾海琴[4]设计了与学前听障儿童康复教育课程相适宜的课程资源,并探索了学前听障儿童语言康复的实施策略;周静等[5]以宁波市小雨点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为研究实践对象,就听障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方面进行了研究,肯定了听障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的效果;但目前听障儿童早期语言康复课程的开发仍处于不成熟阶段。

为提升学龄前听障儿童听觉言语教育康复质量及效果,开发适用于学龄前听障儿童的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当前山东省定点康复机构学前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剖析当前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与不足,以期对研究、开发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通过抽样调查,随机选取山东省16地市44家听障儿童定点康复机构(25家公办,10家民办,7家民办公助,2家公办民营),向其一线康复教师、业务负责人发放问卷355份,回收问卷340份,有效问卷340份,问卷回收率为95.77%,有效率为100%。随机选取9家听障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进行访谈,访谈对象为每个康复机构的园长、业务负责人或康复教师共计27人。

2.2 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主要包括以下4个维度: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园本课程实施现状,教师的认识与态度及以开发与实施的困难。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以教龄较短、工作经验不足的新手教师居多,其中0~5年教龄教师占56.18%;绝大部分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学历素养较高;在专业背景方面涉及学科较多,具有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及教育学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共计72.60%,从事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工作的人员中教育学相关专业居多,专业吻合度较高,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 听觉言语康复课程实施现状

3.2.1 康复教学组织类型 调查对象在组织康复教学时主要采取个别化训练(一对一教学形式,占65.88%)、集体课教学(亲子班、托班、小班、中班、大班、融合班分别占23.82%、11.18%、32.94%、19.41%、15.59%、7.35%)、专项干预(言语矫治,占23.24%)以及功能性课程(占16.76%)等康复教学形式。由此可知,在实际康复工作中,教师存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且当前听障儿童的教育康复以学前教育为基础,以一对一康复训练为专项技术支撑,以言语矫治、功能性课程等为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

3.2.2 听觉言语康复过程中课程资源使用现状 在教师教学指导用书选择方面,以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编写出版的康复教学图书为主,以借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相关康复教材、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早教机构相关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等为辅。在听障儿童幼儿用书方面,被提及较多的是《咿呀学语活动画册》、《学说话》及幼儿园幼儿用书;另有教师借鉴早教机构及同类康复机构课程资源、康复教学设备内的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等,并根据听障儿童康复水平选择和调整。调查结果可知,调查对象在听觉言语康复过程中所用教材及参考资料相对较集中。目前无适用于听障幼儿的系统性教学用书,所用教材较为陈旧,无法满足当下康复训练的需要。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参照各级残联系统培训内容,选择依据较为固化单一。

3.2.3 康复教学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图1显示,调查对象不仅面临康复对象中多重障碍、疑难个案增多的挑战,而且在单纯听障儿童中呈现出低龄化、家长康复效能和配合度低的现象。33.82%的调查对象面临缺乏适宜教材的挑战,可能与当前听觉言语康复过程中教材及参考资料针对听障儿童伴其他障碍类型(多重障碍)的参考资料较少、针对听障儿童低龄化(0~3岁)的教师教学指导用书及幼儿用书匮乏、针对听障儿童家长的亲职教育用书缺乏有关。

图1 康复教学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3.3 对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认识与态度

3.3.1 对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的了解程度 表2显示,调查对象中8.53%的教师对听觉言语康复略微了解,1.18%的教师不了解听觉言语康复,作为定点康复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尚不具备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的专业素养,其专业能力亟需提升。

对于园本课程的了解程度,30.88%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了解,38.53%表示基本了解,对听觉言语康复过程中所用教材及参考资料的调查及访谈也显示,有教师会根据听障儿童水平进行教材的选择和调整;访谈中教师会对国家及地方课程进行园本化实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园本课程。另有17.94%的调查对象表示略微了解,12.65%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了解,表明其尚不具备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素养,见表2。

表2 对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的了解程度

3.3.2 对听觉言语康复课程开发的支持程度 本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教师对听觉言语康复课程开发积极性较高,其中65%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支持,31.76%表示支持。仅有极少数教师(其中基本支持占比2.94%,不支持占比0.29%)对听觉言语康复课程的开发持观望和否定态度。这可能与教师康复教学所需与本身及外部环境的支持度不匹配有关。

3.3.3 听觉言语康复课程开发与实施需考虑的因素如图2示,教师认为最需考虑的是听障儿童的听觉年龄及生理年龄。此外,需考虑健听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融合教育需要及本中心康复教学需要。以上结果均显示调查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以幼儿为中心的儿童观。

图2 听觉言语康复课程开发与实施需考虑的因素

3.3.4 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期望的实施途径 针对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期望的实施途径,89.41%及64.71%的调查对象倾向以主题教学、一对一教学等正规性教育活动作为组织实施形式;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61.76%)、区角活动(25.59%)等形式成为教师期望的组织实施形式。由此可见,调查对象在学龄前听障儿童的听觉言语康复中,较为尊重学前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3.4 阻碍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课程开发的因素

结合访谈情况,若进行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开发,63.53%认为自身课程编制经验不足、55.59%认为自身尚不具备课程开发的专业能力,无法胜任园本课程的开发;56.47%认为其身居一线,日常教学工作繁忙,课程开发的时间不能保证;44.41%认为来自上级指导部门、主管部门的外部支持不足;13.53%认为目前所用课程成熟,无需进行园本课程的开发。在访谈过程中,部分教师表示无相关资金、专业人员等支援,导致其在听觉言语康复课程开发中处于被动地位。

4 讨论

4.1 学龄前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开发的有利因素

通过调查研究及访谈结果,总结出以下利于学龄前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开发的因素:①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当前从事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的专业技术人员,专科及以上学历占比高,专业背景对口的教师占比大,可为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专业技术人才;②听觉言语康复课程实施中,各康复机构康复教学的教学组织类型较为健全,可为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组织保障;③机构内康复教师对听觉言语康复课程开发普遍呈支持态势,并认为需要考虑听障儿童的听觉年龄、生理年龄、身心发展规律等,传递出“以幼儿为中心”的价值理念;部分访谈对象提出园本课程需结合地方实际,彰显地方特色,体现出对园本课程理念的思考与深入理解。

4.2 影响学前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4.2.1 康复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不足 在调查研究及访谈中,教师表示近3年的在职培训内容主要以听觉言语康复的专业技能为主,没有涉猎课程理论相关内容。特教学校开展听觉言语康复工作的教师表示,因实际工作需要曾尝试凭借个人教学经验进行园本课程开发,但由于缺乏系统完整的课程开发理论指导,其形成的资料带有一定片面性,难以形成课程体系,均因效果不佳而放弃。

4.2.2 园本课程开发的制度保障尚不健全 在调研中,44.41%的教师认为目前的外部环境支持不足。针对这一现象,在对各康复机构业务负责人的访谈中,对业务管理者在相关制度建构情况进行了解,发现目前各康复机构在园本课程开发方面的制度建设尚不健全。各康复机构虽普遍存在园本教研制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但目前以组织学习讨论、看课评课等形式为主,教师在园本课程方面可获得的专业成长较少,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能满足当前课程开发的需求;其次,各机构虽针对业务工作人员建立了相关业务培训制度,但就实施情况而言,培训以听障儿童康复的专业知识理论、技能技巧为主,缺乏幼儿园园本课程理论的相关培训。

5 小结

学前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提升学前听障儿童听觉言语教育康复质量及效果的重要途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课程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山东省定点康复机构康复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不足,建议在后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建议适当设置与课程开发相关的专业知识;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康复机构需对课程开发的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完善,从而形成系统的学前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保障体系。

猜你喜欢

园本言语对象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