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构
2022-05-30顾红
顾红
摘 要:实施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的“主题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师,要提炼主题、探究主题、“创生”主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整合、开发、“创生”有价值的学习主题,智慧地把握学生的认知,从而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主题教学”是对数学教学的一种重构,也是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超越。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主题教学 教学重构
当下的数学教学,往往以“课题”为教学目标,将整体性的数学学习内容分割,其结果就是造成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单一化、碎片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研发”主题,实施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的“主题教学”。
一、分析教材:提炼主题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媒介。实施“主题教学”,首先就是要分析教材。对实施“主题教学”的教师来说,教材是一种动态的文本,是可以改变、加工、完善的,它永远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作为教师,既要补充文本、丰富文本,也要让文本不断臻于完善。
教材文本是不断生成的,教师深入地分析教材,有助于提炼教学主题。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着眼全局,对教材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构架。要厘清教材的结构,把握教材的脉络,认识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本质。要精准分析数学知识,既立足于数学知识的今天,也回顾数学知识的昨天,还要展望数学知识的明天。比如,在教学“小数除法”(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这一单元时,笔者立足学生的发展,没有用具体化的课题作为上课的标题,而是将之笼统地称为“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2)”等。这种确定主题的方法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整数除法;二是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进行整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三是着眼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未来,即学生在六年级所要学习的“分数除法”。通过研发主题,笔者将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定位为“以整数除法为根基,引导学生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重点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将之作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顺承;将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等相关内容作为教学的难点。这样的“主题教学”,能让知识前后关联。
分析教材,有助于教师提炼教学的主题。对教师而言,主题可以预设,也可以生成。主题既可以来自教材之内,也可以来自教材之外。“主题教学”之所以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因为“主题教学”更具层次性、结构性、系统性。为此,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对知识追本溯源,从而让教材知识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同频共振。
二、实践教学:探究主题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蓝图,但教学的功效取决于教师的实践。通过实践教学,教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主题”,进而将主题中蕴含的设想、可能等转化为现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积累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注重启发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从知识本质、关联等出发,去弥合教材中的“间隙”“空隙”,让教学更具逻辑性。
要想教学具有逻辑性,教师就是要尽可能地让教学顺承数学知识的发生,采用一种重演式、发生式、再现式、重构式等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时,笔者的思考是如何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百分数”“为什么需要产生百分数”这两个问题。为此,笔者以足球赛中的罚点球规则为研讨主题,将教学主题确定为“体检中的百分数”,呈现了几个学校六年级的总人数和近视患者的人数,引导学生思考:哪一所小学学生的近视患者多?哪一所小学学生的近视患者少?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优选方案,认为应当比较“近视率”。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首先想到了“通分”,然后比较同分母的分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最重要的一个操作就是探寻相同的公分母,但由于这些分数的分母有的互质、有的不互质,导致寻求公分母的工作异常困难。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能让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需求:是否有一种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的率,能直接比较大小?在此基础上,学生寻找最方便比较的百分数的分母100,作为“基底”,从而建构了一种独特的表示两个量倍比关系的数、率、比,即“百分数、百分率、百分比”等。当学生经历了创造百分数之后,就自然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就感受、体验到了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这种探究,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展开,进而促进学生的领悟。从数学知识的本质出发,能有效地弥合学生原有认知中的“空隙”,甚至能有效地填充学生认知的“鸿沟”。“主题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百分数的意义和作用,更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百分数的意义和价值。
三、系统梳理:“创生”主题
“主题教学”要求教师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不断优化主题,让学生对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因此,主題教学应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整合相关内容、任务、情境,进行由厚到薄的提炼。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图式”的方法进行梳理,从而让结构化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结构化的认知。结构化的知识梳理,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与差异化,也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之后,为了引导学生把握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笔者研发、设计了这样的主题性项目“平移和旋转”,并设置了学习任务:一是将一个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向上平移,会形成什么样的轨迹?二是将一个长方形分别以长、宽为轴进行旋转,会形成什么样的轨迹?三是将一个直角三角形分别以两个底、斜边为轴进行旋转,会形成什么样的轨迹?四是将一个半圆以直径为轴进行旋转,会形成什么样的轨迹?通过这样的主题性的探究,学生能有效地将知识进行整合。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当教师对某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习以为常时,应立足于“高观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启示与思考,从而在学生与数学、学生的学与教之间找到一条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核心素养发展及生命成长为主的学习之路。作为教师,要从学生需要达成的核心目标出发,对相关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梳理、统整,从而不断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创生”主题,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不仅能优化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主题教学”是可行的,整体把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点面结合、取舍适度。“主题教学”是一种低耗高效的教学,能达到长期以来数学教学追寻的“低碳化”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开发有价值的学习主题,智慧地把握学生的认知,推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思考与探究,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促进学生灵动、智慧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汝萍.读懂儿童数学认知上的障碍[J].教学与管理,2019(5):28-30.
[2]张玉春.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1):152-153.
[3]王九红.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的内涵、表现与特点[J].教学与管理,2021(8):36-38.(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