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的培养

2022-05-30汤武英

江西教育C 2022年5期
关键词:量感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汤武英

摘   要: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重视,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生涯中的启蒙阶段,也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点研究阶段。“长度单位”的相关知识点贯穿小学各个年级的学习中,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重要的联系,在数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量感”能提升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知,使学生将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而能对各类物品的长度进行更精准的估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量感”   培养策略

帮助学生建立“量感”,能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类与长度相关的问题,优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量感”的价值和优势,并将其和数学活动进行有机融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量感”。通过“量感”的培养,学生能理解各种计量单位的概念,掌握量的大小,提升学生的数学估算水平。除此之外,加强对学生“量感”的培养,还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量感”的内涵

所谓“量感”,就是指引导学生通过感官系统,包括视觉、触觉等,来观察或触摸物体的长度、速度及重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量感”,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计量单位,包括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及重量单位等,其中能有效培养学生“量感”的重要知识就是“长度单位”。

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缺乏“量感”。首先,学生对于长度计量单位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只凭自己对于理论知识的“感觉”使用计量单位;其次,学生在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算时常常出现较大的偏差;最后,学生虽然已经将各类长度计量单位和进率记在脑中,但是在实际的换算过程中使用的方式仍然不正确,出现较大误差。

二、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

(一)贴近日常生活经验,构建长度表象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量感”,最重要的教学策略就是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来举例,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量感”,又能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知能力。因此,在开展“长度单位”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将重点放在与“量”相关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量感”更清晰。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长度计量单位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讲解到“毫米、厘米、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识一些日常学习中经常使用的尺子,让学生对“1厘米有多长、1毫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形成初步的认知。然后,教师再综合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体来提升学生对长度计量单位的认知,让学生感知“量”的表象。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比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量感”。如我们的指甲盖宽度大概1厘米;一元硬币的厚度大概1毫米;小学生双手张开的长度大概1米等。当学生对长度有了基础的认知之后,才能更加深入地学习与“长度单位”相关的理论知识。

(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培养“量感”

想要培养学生的“量感”,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自己动手,使用各类尺子对物品的长度进行测量。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量感”,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水平,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使用画、估、量、比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形成基础的“量感”。

例如,在讲解“分米”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长度不一的绳子。随后在课堂上用尺子量出1分米,将绳子裁剪为1分米。然后用这段1分米长的绳子去引导学生测量书桌、椅子、讲台是由几个1分米构成的。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能深入感受“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的内涵,形成“量感”。

(三)实地体验,提高直觉判断

在小学“长度单位”的教学内容中,千米是最大的“长度单位”。相较于分米和米来说,千米不像分米和米一样,能直接使用尺子去测量,千米的长度甚至无法通过肉眼在视觉范围内感知。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在脑海里建立关于千米的認知和长度概念是十分困难的。为了让学生能真正深入地感知千米的长度,教师可以将“量感”的培养放在实地体验中。首先,带领学生到操场中,沿着长度为100米的跑道走,并数一数自己走完这100米的跑道共走了多少步,花费了几分钟。依照这样的计算,围绕跑道走1000米需要走多少步,花费多少分钟。依照学生推算出来的结果,等到放学之后让学生在更加宽阔的地方走一走,如从校门口开始往外走,看看走到哪里大概为1000米。通过这种自己走、自己算、自己估量的亲身体验,学生能形成1000米在长度和时间上的量化体验,促使学生对1000米的“量感”认知更加深入。而从校门口出发的亲身体验,能够通过学生已经建立的“量感”去进行推算,明确千米的“量感”体验。这种实地体验的“量感”培养,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亲身体验,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一些视觉无法触及的“长度单位”,让学生对“长度单位”的“量感”认知更加精准。

(四)夯实基础,加强“量感”沉淀

培养学生的“量感”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的沉淀和积累,对“长度单位”经常比画就是最为简单且随时可进行的“量感”沉淀方式。在一些小的“长度单位”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这些“长度单位”常比画,如比画1米的长度、1分米的长度、1厘米的长度等。在长时间的比画中,学生的长度感知会更加清晰。当然,长度的比画需要和验证进行有机融合。在比画长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两个人合作,一个人比画,另外一个人用尺子来测量,验证其长度是否准确。经常性的比画,不断对其偏差之处进行调整,直到最后形成了肌肉记忆,能够一伸手就直接达到某一长度。这样一来,某个长度是多少,应该怎么比画,会像一个思维“尺子”,烙印在学生的脑中,也好比是长在了学生的手中。学生在不断的比画和验证中,对“长度单位”的表象认知更加清晰,比画的准确性越来越高,会沉淀“量感”,让“量感”走入脑中,长在手里,外化在日常生活中。

(五)容纳错误,优化“量感”

在数学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尽管教师会在课堂中尽量帮助学生建立“量感”,促使其对“长度单位”的学习更加顺畅,但是还是有个别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出现漏洞,甚至有些常见的错误会反复出现。碰见这种现象时,教师可以将这些错题当作教学资源,使用延迟评价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通过对错题的辨析,逐渐将错误纠正。

例如,某道练习题要求学生填写单位:一张书桌的长度为1.2(   ),有的学生填写了分米。此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比画一下,1分米有多长,学生通过比画,发现1分米非常短,自然而然地就会了解到自己的错误,并对错误进行改正。这样的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先退后进,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量感”。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长度单位”的“量感”认知是建立其他数学知识“量感”的基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加强对“长度单位”表象的关注和重视,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实地体验,让学生在反复的沉淀、积累、实践、运用中,强化对“长度单位”的思维认知,形成清晰的“量感”。当学生建立了基础的“量感”之后,计量单位的学习也会从抽象转化为具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雅清.基于量感培养的小学“厘米的认识”教学探索[J].新课程,2021(43):71.

[2]黄庆松,梁杰瑜.基于小学数学实验的学生“量感”培养实践策略——以“长度单位”教学为例[J].西藏教育,2021(9):31-33.

[3]王柳华.关键能力导向下的小学数学“量与计量”教学实践分析[J].求学,2021(20):53-54.

[4]叶柱.探索“计量单位”教学的新空间——浙江省2015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比活动综述[J].小学数学教育,2016(7):25-27.(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量感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兼收并蓄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量感的新视角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