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育视域下学生自适应学习的实现路径

2022-05-30沈斐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习环境智慧教育

[摘 要] 智慧教育是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色的教育活动,所营造出的网络化教育环境具有开放、共享、协作、交互的特点,为学习者打破了固有的学习方式。在智慧教育视域下,如何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适应学习,就成为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文章从智慧教育与自适应学习的概念入手,分析自适应学习的特征,并重点阐述智慧教育视域下学生自适应学习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智慧教育;自适应学习;学习环境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促使智慧教育应运而生。智慧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技术支撑。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适应学习,发挥智慧教育的优势,促进学生在智慧教育环境中获得全面发展。

一、智慧教育和自适应学习的概念解读

(一)智慧教育的概念

智慧教育是一种以数字设备为基础设施的高端教育形态。关于智慧教育的概念,不同的研究学者提出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马来西亚学者Chin认为智慧教育是以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环境,这种智慧化的学习环境需要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契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及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黄荣怀认为智慧教育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便利的互动条件,是一种可以让学生感知的学习情境,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利用“智慧”软件测评学生的学习结果,以促进学生在智慧学习环境中实现有效学习。由此可见,智慧教育的提出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它侧重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教师借助教育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强调在智慧教育环境中收集与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

(二)自适应学习的概念

自适应学习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由心理学教授朱新明提出,自适应学习要求构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智慧教育的体系中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内容,制订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学习计划。在智慧教育的环境中开展自适应学习,需要教师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为何要适应;二是谁来适应;三是如何适应。自适应学习的实践原因是目前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学习者的个体学习需求,期待通过自适应学习解决“教”与“学”无法适配的问题,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自适应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主张在智慧教育的环境中通过自适应学习系统的诊断、评估,让学生可以在其中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智慧教育视域下的自适应学习特征

(一)独立性

学生在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整个自适应学习过程都需要做到相对独立,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相对连贯,当学生主动探索某些问题或信息时,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程度会更高,学习行为所收获到的效果会更好。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促进学生在自适应学习中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以提升学生学习行为的独立性。

(二)实践性

智慧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利用“智慧”的教学手段,也需要教师自身具备教育的“智慧”,这样才能提升自适应学习的行为价值。自适应学习已经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有价值的学习行为,主要原因是学生可以在自适应学习中获得真切的学习体验,从自适应学习中获得成就感。理论与实践结合是自适应学习实施中的主要环节,突出学生在自适应学习中对知识的实际应用。

(三)智能化

智慧教育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智能化,传统教学中“教”与“学”都可以打破课堂上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所有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节奏都由教师一人控制,而在智慧课堂中实施的自适应学习模式,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学生的知识讨论及技能实践都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发生的。但是,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依托智慧教育中的信息化平台与技术,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的个性化自适应能力。

三、基于智慧教育視域下的学生自适应学习实现路径

(一)搭建自适应学习平台

自适应学习平台的构成一般包括管理系统、学习工具、协作交流、网上答疑、智能评价等模块,可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自适应学习平台。例如,智慧教育的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不同用户的单点登录,针对不同的用户设置操作权限,自适应学习平台可以全程记录使用者的行为,不断地收集使用者的数据,并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诊断、智能匹配。自适应学习平台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可以让学生在自适应学习过程中得到“一站式”服务,让学生在智能化的学习中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

(二)优化自适应学习环境

为了推进智慧教育的发展,利用智能设备、数据技术等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在服务学生自适应学习中的作用,教师需要注重对自适应学习环境的优化,发挥智能技术的整合作用,做到资源的共建共享,以促进学生在自适应学习中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大规模的因材施教,解决长久以来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智慧教育视域下的自适应学习环境优化可以分为以下两点。

第一,建设教育新生态环境。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生态重构,通过互联网、通信技术等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设备智能化控制,让教师与学生可以在教育新生态环境中实现校内外的实时互通,发挥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自适应学习中的优势,以推动学生在自适应学习平台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第二,优化个性化学习环境。在智慧教育模式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可以发挥大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匹配功能,为学生的自适应学习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善于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建立个人数据,要求学生在自适应学习平台中注册一个账号,记录过程;大数据对所记录的数据分析速度快、准确性高,通过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及时地了解学生的自适应学习状态,结合学生的易错点为学生推荐知识图谱,为学生的自适应学习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在自适应学习中查漏补缺。

(三)转变教学指导方式

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结合智慧教育的特殊性与先进性,转变教学指导方式,以满足学生的自适应学习需求。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利用智慧教育平台收集信息,制定个性化学习指导机制。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构建优缺点模型,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教师需要明确优缺点的评价标准,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各方面差异,设定多个不同基础的评价类别。例如,在学习风格的分析中,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推送调查问卷,学生回答完问卷中的内容后上交系统,最后教师根据其学习风格的不同,为学生制订符合其自身风格的教学指导计划。

第二,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推介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智慧教育平台具有后台数据监测的功能,即可以监测并记录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对每个视频的观看时间、观看次数及作业的完成情况。这些数据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学习进度和知识吸收情况。教师通过这些数据深度地判断学生的学习特征,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制订下一步的学习计划,以帮助学生攻克现有的最近发展区,进入下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区。

总之,传统的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无法实现大面积的因材施教,而智慧教育平台能够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优势,实现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为学生的自适应学习提供更加高效、高质量的服务。

[作者简介]沈斐(1986—    ),女,江苏武进人,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

猜你喜欢

学习环境智慧教育
区域智慧教育持续推进的机制创新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横跨时空的新兴教学环境——国内“智慧校园”相关文献综述
试论初中英语学习环境的创造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培养初中数学兴趣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