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表达·调节:小学中低段 学生情绪体验课程的创新实践
2022-05-30陈姣
陈姣
[摘要] 小学中低段学生在与同伴交往、亲子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无法明确感知自己的情绪、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无法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而导致同伴冲突和亲子沟通障碍。通过情绪体验课程,让学生明确感知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通过多维渠道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释放消极情绪;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不断提升情绪调节能力。
[关键词] 消极情绪;情绪感知;情绪表达;情绪调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增强情绪的调控能力是中小学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情绪调控能力培养的前提是感知情绪与表达情绪(如图所示)。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生理成熟程度更高、认知水平大幅度提升,情绪调节能力也会不断提升,情绪调节的策略会逐渐从外在行为导向的策略转变为以内在认知为基础的策略。我们需要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让学生对自己的情绪从感知到调节,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
一、宝箱探秘知情绪:从情绪类型的识别到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
小学中低段学生虽然已经具备识别情绪的能力,但只能识别并理解单一情绪,无法识别混合情绪,从而无法明确感知自己的真实情绪。
案例1:希希真的因为橡皮丢了而一直哭泣吗?
“呜呜呜……”班级里又传来一阵哭声,我闻声而去,果然不出我所料,班级里最爱哭的小女孩——希希,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我说:“老师,我最喜欢的橡皮不见了,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她边说边擦眼泪:“我真的很难过,可是我同桌却说不就是一块橡皮吗,他还笑话我。”我安慰了许久,并承诺送她一块新橡皮,可是她还是不停地说:“陈老师,我好难过,我好难过……”就这样她哭了很久,直到嗓子干哑,也没有停止哭泣,当她同桌路过时,她哭得更大声了,这时我突然明白了:原来她很难过不仅是因为心爱的橡皮丢了,还因为她同桌不仅没有理解她,反而嘲笑她,于是我叫来了她的同桌,悄悄地让他去关心一下希希,果然希希停止了哭泣,并在我耳边说了一句:“说话算数哦!”
通过案例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当学生在感知自己的情绪时往往会从单一的角度去认识,面对混合情绪时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因此,让学生明确感知自己的情绪是培养情绪调控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根本的一步。
情绪体验课程环节一:宝箱探秘知情绪
师:(出示宝箱盒子)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吧!你们瞧,宝箱里有不同颜色的球,大声说出你选择了什么颜色的球吧!
游戏规则:每个同学选择一种颜色的球,并大声说出球的颜色。
教师出示每个球代表的小秘密:黄色球——小奖励、蓝色球——小挑战、绿色球——小任务、紫色球——无。
小结:同学们,我们刚刚体验到了高兴、郁闷、沮丧和遗憾,这些心理感受都叫作情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些情绪朋友,大声读出它们的名字吧!(出示图片:喜、怒、哀、惧)在这些情绪里面,哪些是负面情绪呢?我想你们肯定都知道了!如果我们被愤怒、哀伤、恐惧这些情绪包裹,肯定会不开心的,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些情绪,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当你知道身边的同学有这些负面情绪时,你也可以针对性地安慰他,做同学的知心小伙伴。
小学中低段学生由于信息接受能力有限、判断能力不足、应激反应不强,且不知如何适宜地表达内心的想法,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身边的同学也是同年龄段的儿童,共情能力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特殊身心特点,情绪体验课程第一环节以学生的心理健康调适为宗旨,通过游戏热身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情绪。
二、玩转骰子聊情绪:从自我中心到关注与外界的联结
小学中低段的学生在情绪表达方式上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和消极性,极少考虑情绪的表达内容、方式以及对情绪接受者的影响,缺少基本的共情能力。
案例2:我控制不住自己想发脾气!
班级里有一个体育特别好的女生——涵涵,她参加了学校的女足队,表现一直非常好。有一次代表学校去参加了一场足球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当她拿着奖杯回到教室的时候,同学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很多同学都跑过来祝贺她,我感受到了团结的班风。借着这股团结劲,我在班级号召大家多向这位同学学习,发挥自己的优势,也可以在比赛中获得金牌。然而下课的时候,我听到同学们的“投诉”——涵涵用脚踢别人了!我把涵涵叫到身边,只见她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低着头闷闷不乐,我走到她旁边问道:“我们的小冠军是不是累了?”她旁边的小伙伴说:“老师,小宁说她不务正业,得了冠军也没用,应该好好学习。”说到这里,我看到涵涵的眼睛透露着愤怒的火光,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烧成灰烬……
通过案例,我们不难理解涵涵的愤怒,此时此刻说再多安慰的话也无济于事,她现在深陷愤怒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出现消极甚至具有攻击性的情绪。如何让她从自我中心的情绪表达转变为关注与外界联结的情绪表达呢?我们进入情绪课程的第二环节——激发学生的共情能力。
情绪体验课程环节二:玩转骰子聊情绪
师:刚刚我们通过宝箱探秘认识了不同的情绪,你有没有这样的情绪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和爸爸妈妈相处的过程中发生什么事情会有这种情绪?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掷骰子,聊情绪。
同学们根据掷骰子的结果,分享不同的情绪体验。
小结:同学们,你们刚刚通过掷情绪骰子聊了自己的经历,而且很多同學都有类似的经历,有的同学还充当智多星说了很多解决的方法,这样的班级氛围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当同学们感受到不同情绪时,我们能像今天这样感同身受,为别人的喜悦喝彩,并激励自己;为别人的悲伤落泪,并安慰他人。
学生通过情绪体验课程第一环节热身游戏认识了几种基本情绪,对情绪有了表象认识,但是对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行为方式还远远不够。情绪体验课程的第二环节——共情,让学生了解到当你所经历的事情我也同样经历过,彼此的感受才能被对方感知。
三、可靠树洞移情绪:从表达抑制到认知调整
小学中低段的学生在情绪调节策略上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策略,即将自己的情绪放在心里,抑制将要产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通过表达抑制策略调整自身的消极情绪,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成人的关注和爱护,但表达抑制策略的长期使用会导致消极的社会互动结果,从而形成消极的人际互动体验。
案例3:我要做“好孩子”!
凌凌是一个内心敏感的小女孩,她妈妈好几次跟我电话沟通,孩子晚上经常做噩梦,偷偷躲在被子里哭。然而在学校里,她每天都是笑嘻嘻的,同班同学也特别喜欢和她交朋友,据她的朋友们反映,只要跟她说:“再也不要和你玩了!”就能让凌凌言听计从。从凌凌妈妈那里我得知,凌凌买来的新玩具都会带到学校与好朋友分享,妈妈也经常夸她是个爱分享的好孩子。可令他妈妈疑惑的是,凌凌经常一个人偷偷躲在被子里哭,妈妈怎么问她,她都说没事儿,偶尔袒露心声,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和好朋友闹矛盾……
案例中的凌凌与同伴互动过程中表现为“讨好”型,自己正常的情绪藏在心里不敢表达,将自己难过、愤怒、焦虑的情绪抑制住,从不向身边的人展现出来,甚至伪装成乐于分享的形象,从而获得“好孩子”称号。这样的情绪调节策略不仅不利于良好的人际互动体验,还损害了凌凌的身心健康发展。
情绪体验课程环节三:可靠树洞移情绪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不良情绪吗?你是怎样缓解的呢?
生:我觉得可以跟别人发微信聊天说一说。
师:发微信告诉身边的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师:当你不想和别人开口时,写情绪日记也是一种不错的排解情绪的方法。
出示“涛仔的日记”:哎!都怪新冠病毒,去学校上课都变得麻烦了!测体温、测体温、测体温,洗手、洗手、洗手,保持一米距离!我老是忘记,好烦啊!我和我的好朋友都不能面对面吃饭、面对面聊天,也不能一起牵手玩耍了!好烦啊!如果再继续这样,我们的友情是不是要完蛋了!
师:当然,舒缓的音乐也能让我们的情绪放松起来。
播放音乐,出示“蝴蝶拍”步骤:双臂交叉,轻轻地抱住肩膀,双手轮流轻拍自己的肩膀,左一下,右一下,慢慢拍,在拍的过程中,想一想让你舒适和开心的事情。
小结:当我们心里感觉到焦虑紧张不知如何是好时,可以去寻找可靠的树洞,去宣泄自己紧张的情绪,树洞可能是家人、朋友、同学、老师,或者是写日记跟自己聊天,你会发现聊着聊着,自己的紧张感渐渐消失了。你说出来后,身边的人就可以一起来帮助你了,你在跟别人倾诉的时候也是在梳理自己的情绪。总之,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做情绪的主人,拥有健康的身心!
学生通过情绪体验课程第二环节感知了对方的情绪,并结合自身体验,与对方的情绪产生共情,经历对方经历的事情,体会对方的感受,从而与外界产生联结,摆脱“自我中心”。情绪体验课程的第三环节——诉说,将自己的情绪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运用正确的方法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评价,从而调控自己的情绪。
情绪体验课程紧紧围绕情绪的感知、情绪的表达、情绪的调节三个环节进行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然而情绪调控并非空中樓阁,需要层层递进,打好感知、表达基础,从而获得对情绪的明确感知、对情绪的有效共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调节情绪。
[参考文献]
[1]周天梅,吴忠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实践[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2]韩海飞.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J].校园心理,2019(10).
[3]张月娇,王振宏.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运用:发展与适应意义[J].心理研究,2010(04).
[4]徐琴美,何洁.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02).
[5]杨玲. 小学低年级学生情绪能力发展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6]黄寒英.小学生情绪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J].教学与管理,2010(20).
[7]孙俊才,卢家楣,郑信军.中小学生的情绪表达方式认知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7(09).
[8]罗峥,郭德俊,方平.小学生对情绪社会调节作用的理解[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09).
陈 姣 浙江省杭州钱塘新区听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