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养成和善之品的育人德性
2022-05-30辜伟节
面对新时代学校高品质发展进入快车道的新挑战,班主任作为学校“塑造生命、塑造灵魂、塑造品格”的核心力量,如何紧紧抓住指向素养和品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担当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使命,需要进一步提升站位高度,加大研修力度,追求涵育效度。倡导“和润至善”的和善教育品质,体现高品质育人,对于守护立德树人的关键德行,践行体现国家意志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精神,养成有内涵、有特质、有品位的和善之品,提供了鲜明的价值支撑。
本期围绕“班主任养成和善之品的育人德性”的主题,旨在充分凸显班主任“和谐向善”的育人主张,志在“和善做人,做和善人”,坚持以和善施教,以和善育人,以和善载道,积极引导学生和善为人,和善学习,和善生活,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和善之心、立和善之德、显和善之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的和善之品主要是指班主任在班级育人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品德、品格和精神,既是待人的一种形象描绘,更是自身内在品行的体现;是其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时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内心感受,对向善境界的一种执着追求,通过有品的行为过程来呈现,是温和而善良的育人品质的集中体现。
班主任崇尚“和美至善”的育人德性,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是人内在的高层次道德品质,是一种充满生命灵魂意义的正能量,是强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品质建构与修炼,具有永恒的育人实践价值。这就要求班主任在高品质育人中自觉修炼和善之品,既要体现对弱者的同情、怜悯、慈悲,对他人的关心、付出、贡献,也要体现对自我价值和育人品质的主动关照。尤其要厘清“和”与“善”品质修炼的关系。“善”是一种至上品德的追求和修身目标,“和”是养成美好善德、实现人生修身目标的先决基础;“和”与“善”的融合,将产生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无限动能。
然而,在班级教育的观照中不难发现:受浮躁之气渐浓、多种诱惑并存、功利倾向明显的现状影响,一些班主任在争创高分业绩中与和善品格的养成产生偏离,如有的难以与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之间相互理解、和谐融洽、交心对话;有的难以真正尽责、得过且过、漠不关心,不能对学生的心结或困惑适当给予指点、剖析和破解;有的为了自己的某些尊严,异化教育惩戒行为,不惜侮辱学生人格,摧残学生心理健康,表现为缺失和善之品培育的生命关怀。为此,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力矫正:
1.深明和善育人本质。养成班主任和善之品德性,需要深度明晰弘扬和善育人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旨向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过程,而和善是丰富人的品质教育的原点,关注和善之品的培育是高品质发展的需要。它显示着每时每刻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心智與品格发育,长期不懈地浸润化育、引导启迪的渐进过程。衡量一个班主任的核心价值尺度,不仅在于他(她)的知识贫富、能力强弱、水平高低,更在于他(她)和善育人的德性如何。
2.创构和善心灵对话。养成班主任和善之品德性,需要创生建构体现和善心灵的对话。真正的和善育人是主体间心灵沟通、彼此照耀、精神契合的对话,它有利于直觉和美向善的品德养成行为。班主任坚持和善对话的育人理念和方法,更易唤醒学生原初的求知欲望和独立意识。只有能触动心灵的对话体验,呈现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好情境,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和善育德的愉悦,才能产生学习道德的内在动力,才能让学生自育出真正的和善德性。
3.垂范和善之品德性。养成班主任和善之品德性,需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当今师者角色认同的核心追求,既要认同学高为师,通过不断修炼学术功力和教学智慧,培养学识魅力;更要认同身正为范,以高尚的品质塑造学生的品格,形成深刻久远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把和善育人的要求转变成各自的自觉追求,让学生充分获得具有和善德性的自主发展空间,让学生在常态的生活中养成和谐人际意识与善心待人的习惯。
辜伟节 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首任副主任,江苏省教育学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