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PAcc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22-05-30马杰 吴文慧

理财·市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硕士会计专业

马杰 吴文慧

为了培养市场需要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立MPAcc专业学位。2004年首批21家培养单位开展MPAcc教育试点工作,2020年具备MPAcc招生和培养资格的单位增加至269家,MPAcc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实践表明,MPAcc研究生的培养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难以满足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招生考试、课程设置方面都需要加强建设,各培养单位需要结合学校特色,不断探索和实践。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如何构建顺应社会需求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差异化培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我国MPAcc特色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笔者从培养目标、招考入学制度、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以及质量保障等方面对我国MPAcc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我国MPAcc研究生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一、专业型会计硕士培养目标未与学术型区分

专业型会计硕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其培养目标是为企业提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而学术型会计硕士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其培养目标是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创新型人才。两者培养目标有较大区别。但由于会计专硕教育起步较晚,各高校缺乏培养经验,所以较多高校借鉴学术型培养模式来培养会计专硕人才。惯性思维以及经验的欠缺导致很多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将会计专硕和会计学硕的培养目标混淆,这样使得MPAcc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特色。

二、会计专业硕士入学门槛较低

培养会计专硕特色人才需要学生自身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生源的选拔很重要。为了更好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硕士研究生入学都需要经过两大关——初试和复试。会计專业硕士也需要通过初试和复试才能获得入学资格,但与其他专业相比,MPAcc的入学考试相对简单。MPAcc初试无须考政治,数学也是考察初等数学,更重要的是,MPAcc初试不考专业课,这就使得各培养单位难以在初试阶段淘汰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的考生。虽然在复试阶段会有专业课考察,但考察内容相对简单,无法真正考察出学生会计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并且,近两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学校选择线上复试,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下,线上复试取消了笔试,只通过口头方式对学生提一两个简单的专业问题,这更难以考察出学生的专业水平。要培养会计专硕特色人才,必须开设交叉学科的特色课程,会压缩部分专业知识教学时间,这就要求MPAcc的学生自身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而MPAcc初试忽视了对考生专业知识的考察,使得部分学生通过了MPAcc入学考试,但因为没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基础支撑,在硕士阶段难以跟上培养计划,难以成为市场需求的特色会计人才。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会计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且和多学科多行业有关联的专业,因此,会计的教学课程需要合理、系统的设置。但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大多数高校将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类,这样的设置与管理学大类课程设置方式类似,难以突出MPAcc教学的特色。表1是某校MPAcc课程安排。

从表1可以看出,MPAcc教学课程仍是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审计等会计专业方面的课程,没有结合学校特色和市场需求开设特色课程。如人工智能等技术已开始影响会计实务,但有现代信息技术特色的高校,并没有在会计专硕课程中增加互联网课程,没有设计出互联网+会计的培养模式。

四、师资力量较为单薄

要培养特色人才,必须有较为完善的师资队伍。培养特色人才,需要将学生培养方向与学校特色学科对接,设置特色课程。要设置特色课程,就必须有专业的老师授课。而目前,大部分MPAcc培养单位师资队伍不够完善。在MPAcc培养中心承担教学任务的只有会计专业的老师,没有其他专业的优秀老师。没有能够传授特色课程的老师,自然也难以开展特色课程,难以培养特色人才。除此之外,部分MPAcc教学老师缺乏实践经验。高校老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缺乏实践经验,并且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博士毕业,即使有部分老师是硕士毕业,但更多的也是学术型硕士,更擅长讲授会计理论知识,对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如何运用往往不够了解。但会计专硕的特点就是重实践性,MPAcc的授课老师缺乏一定实践经验,难以满足会计专硕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当前市场对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市场需要复合型会计人才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会计账务处理软件被开发,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核算工作被计算机取代,工作重心从以往的核算转为分析决策。同时会计核算等应用软件的应用,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知识,处理会计账务,更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财务数据,整理、分析会计信息,利用财务数据、会计信息更好地为企业做决策。

另外,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时代下,企业需要精通业财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会计人员需要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结合所学的成本管理等会计知识,将各个流程的业务合理分解,将企业业务和会计有机融合,找到业务的增值点和非增值点,完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二、行业细化,需要特色会计人才

近年来,我国经济由粗犷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行业分类更加细化,经济业务更加复杂,不同行业需要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会计人员。如地质行业需要懂资源环境的会计人才,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各具特色,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虽然不同行业的会计处理有一定的共性,但不同行业的不同经济业务处理有不同的要求。会计人员除了懂财务会计的知识,还要对所从事行业的业务流程、行业知识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经济业务发生时,更快更高效地进行核算。同时,对所处行业知识有所了解,才能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根据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决策,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会计人才。

行业特色院校MPAcc研究生培养建议

在了解了目前高校MPAcc培养现状以及当代企业所需的会计人才类型后,笔者以北京印刷学院、西安石油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高校为例,结合其行业特色优势、办学基础等,总结其在愿景使命、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经验,提出行业特色院校在培养目标定位、招考入学制度、课程体系设置、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议,制定出符合学校定位、学生发展、行业需求的MPAcc培养模式。

一、立足行业需求,明确会计专硕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确定学生培养计划的基石,只有确定清晰的、具有会计专硕特色的培养目标,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行业特色的会计专硕人才。目前,部分高校未能将专业型会计硕士与学术型会计硕士的培养目标相区分,只是简单地将学术型硕士培养目标套用到会计专硕人才培养上,由此也导致会计专硕的培养模式和会计学硕的培养模式趋同,会计专硕人才培养没有特色。因此,MPAcc各培养单位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时代特点以及院校特色明确会计专硕人才培养目标。会计专硕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人才培养的社会目标,即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会计专硕人才培养目标要满足人才培养的职业要求,会计专硕在毕业后要能较快地适应岗位,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能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会计专硕培养目标要顺应时代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要培养既懂会计又有软件处理能力、既懂财务又懂数字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二、科学设计招生准入制度

生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要想培养出高层次特色会计人才,除了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外,还需要学生自身素质过硬。目前MPAcc初试门槛较低,不考查学生的专业课,很多会计基础薄弱的人也能通过MPAcc入学考试,成为会计专业硕士。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则很难在硕士阶段进行深入学习,也就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高层次会计人才不仅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数据处理、信息安全维护等非会计专业知识。因此,培养單位在选拔人才时,不仅要严格考核学生会计专业知识,还要考查学生非会计专业知识。首先,建议广纳贤才,鼓励其他专业学生跨考,特别是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其次,由于初试中没有专业课考试,各培养单位要在复试中更加注重专业课的考查,可以增加复试中专业课的考查难度以及分数比重。

三、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科学对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有重要影响。根据前文分析发现,目前大多数MPAcc的培养单位仍没有将培养方向与学校主干优势学科对接,没有根据院校优势设置特色课程,由此培养出来的会计专硕人才同质化。因此,各培养院校应结合本校学科优势、教学资源,并紧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定位本校MPAcc教育发展特色,开发与建设一系列特色课程群,由此研发相匹配的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案例库等教学要件,最终通过实践进行成果孵化与推广应用。有部分院校做出这方面的尝试,并取得预期成果。如东华理工大学,一个具有核地矿鲜明特色的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探索。将课程设置与学校主干优势学科对接,在选修课课程中开设了矿业企业成本管理、地矿企业环境责任与会计信息披露等课程,为地矿行业培养了一批实务型会计人才。

四、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在MPAcc人才培养中,师资队伍是最直接的一环。目前,虽然各MPAcc培养中心有较为丰富的高学历会计专业的老师,但缺乏其他专业的优秀老师。这也导致即使学院想开展特色教学活动,开设特色课程,但因为缺乏相关老师,而无法开展。因此,各MPAcc培养单位要广纳贤才,吸引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进入教学队伍,丰富教学队伍,开展特色教学课程。北京印刷学院建立了一支较为完善的师资队伍。在北京印刷学院的MPAcc培养中心,不仅有会计专业的老师,更有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的老师为MPAcc学生开展特色课程。目前,北京印刷学院已经为出版传媒行业培养了一批既具有一般会计知识又熟悉行业特点的应用型MPAcc人才。同时,针对会计专业老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各培养单位在招聘教授会计专业课的老师时,同等条件下建议优先考虑在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的有实践经验的老师。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双导师制,聘请有经验的实务人员成为校外导师指导MPAcc学生。

(基金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行业特色高校会计专业硕士(MPAcc)特色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XYJG-2019-155)。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硕士会计专业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唐维泽、段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