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普研学助力贫困地区学生走出去 1 *

2022-05-29黄嘉健赵璟吴志庆

广东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研学贫困地区免费

文/ 黄嘉健 赵璟 吴志庆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纳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范畴,并将全面提高科学素质作为开创的“六个新局面”之一,提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要切实把科学普及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由此可见,科学普及对于提高民众科学素养、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机构,是青少年的科普实践基地,应照顾不同类型的学生,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生。科技馆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有利于全民科普。但由于如中国科学技术馆、上海科技馆、广东科学中心这类大型公益科普场馆的运营成本及设施设备维护成本高昂,尚难以实现免费开放,但在国际博物馆日、全国科普日或特殊科技项目活动举办期间等特殊时间内对公众或特定群体实行免费开放,尤其是面向边远地区或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免费开放,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有助于贫困地区学生提高科学素养、拓宽科学视野。

1 贫困地区学生科普教育现状

1.1 消除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仍然存在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中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是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彻底解决。我国的脱贫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从收入上看,高于世界银行制定的极端贫困标准,强调“两不愁三保障”,即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但目前全国包括广东省内还有很多地方经济相对落后,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虽然连续多年经济全国第一,但粤北、粤东的一些地区依旧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同时粤东西北差距较大,区域发展失衡。

1.2 农村贫困地区科普面临的困境

第一,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村地域辽阔,部分偏僻地区的自然资源可用度低下,导致这些地区很容易陷入贫困,同时,受气候、交通、信息等不利条件、因素等影响,这些地区内的大多数学生难以获得持续、有效的科普公共服务。

第二,因贫困地区存在经济相对落后、信息闭塞、家长忙于赚钱等状况,许多贫困家庭缺乏对科普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导致部分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过后就辍学务工,科普教育长期缺位。

第三,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农村现有人口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低,对科技的认知接受能力有限,从而加大了农村地区进行科学技术普及的难度。

第四,部分偏远山区学校的教学环境较差、教学设施缺乏,同时教师队伍青黄不接且素质相对偏低,甚至出现教师紧缺的情况,导致现有软硬件设施均难以满足进行科普教育、素质教育的需求。

2 科普研学的概念与意义

2.1 科普研学的概念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 2020年)》,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是指以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为目的的专项旅游,是旅游者出于文化求知的需要开展的旅游活动。而科普研学的核心目标则是在研学旅行基础上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科普研学结合了科技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是一种链接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手段,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征、信息接受能力和兴趣需求等开展多样化科普活动,如通过参观教学、动手实验、中外专家学者演讲、课程研讨、科考穿越、研究报告、社区调研、科学夏令营、科学冬令营等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形式开展科普研学。

2.2 科普研学的意义

对贫困地区的学生进行科普研学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贫困地区学生的自主发展。科普研学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管理自身的学习与生活,认清人生方向与目标,丰富人生经历。二是有利于培养贫困地区学生的科学精神。通过在科普研学中感知、探索和体验,激发个人学习科学的兴趣、树立科学观念,培养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三是有助于培养贫困地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科普研学有助于学生处理好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在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别人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培养个体创新精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目前,我国城市科技的发达与贫困地区科技的匮乏形成鲜明对比,但贫困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阻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作为校内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科普研学可以打通地域阻隔,为贫困地区学生开启一扇新的大门,帮助他们开阔思维、增长知识、激发兴趣。

3 广东科学中心的实践

3.1 提供免费的科普研学活动

目前我国的科技馆主要实行3种免费政策:一是区分对象免费,或对全体公众免费开放,或仅对本地区公众实行免费开放,或对特定群体如残疾人、军人和医务工作者等免费开放;二是区分时段免费,如节假日或限定工作日免费;三是区分展览项目免费,如对某一特定展览实行免费。广东科学中心坐落于广州大学城,是广东省实施科教兴粤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而建设的大型综合性科普场馆,是教育部命名的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被授予“世界最大的科技馆/科学中心”称号。按照上述3种政策,广东科学中心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面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多次组织开展免费科普研学活动(见表1)。

表1 广东科学中心面向贫困学生开展免费科普研学的主要情况

参加广东科学中心组织的免费科普研学的学生年龄大都在6 ~15岁,均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科普研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走出大山、走出贫困地区,在科普研学旅行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更能激发贫困家庭学生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树立摆脱贫困的志气,鼓足决战贫困的勇气。

3.2 常设展示项目

广东科学中心的常设展示项目包括“学生工作纸”和 “科普电影”等。“学生工作纸”适用于学生的非正规教育,采用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由展馆辅导员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有效参观、体验和互动,从而达到开拓科学视野、启迪科学思维、放飞科学梦想、分享学习体会的目的。学生可以根据“工作纸”中的推荐参观展项,围绕“工作纸”主题进行自主体验、互动,在完成“工作纸”中的知识问答后,展馆辅导员会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分享学习感受。“科普电影”则是利用广东科学中心的巨幕影院、三维影院、四维影院和虚拟航行动感影院这4个科技影院每年从国内外引进的各类优秀科普电影,对参与科学探究的师生普及科学知识。

3.3 助力贫困地区学生“走出去”的措施

参加科普研学活动的费用,对于贫困地区家庭来说是一笔“巨资”,但随着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对研学旅行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对贫困地区和家庭的扶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更多的贫困家庭孩子有机会走出去,看到更精彩的大千世界。教育部、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研学旅行要坚持公益性原则, 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 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广东科学中心严格遵守该原则,切实做好贫困地区学生的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工作。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对贫困地区学生的科普研学旅行费用进行减免;二是积极与地方相关部门、学校联系,号召相关单位组织更多贫困学生参加研学活动,破除封闭观念;三是打通地域阻隔,做好跨市、跨省活动的相关保障服务;四是创新发展思路,不断改进科普研学活动教学内容,积极助力贫困地区学生走出去。

4 结语

今后,广东科学中心应继续发挥科普阵地制高点的作用,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普创新实践载体,扩大免费对象的覆盖范围,面向更多经济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学生免费开放科普研学,让贫困地区学生能够走出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切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研学贫困地区免费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该不该免费送货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免费开放
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