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刘焕彬:肩负时代重任 立少年报国志

2022-05-29

广东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工程院华南理工大学志向

【院士介绍】

刘焕彬: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995年至2003年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2000年当选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院外籍院士,2001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004年荣获俄罗斯国家工程学突出贡献“伊万·古列宾勋章”,2013年荣获首届“叶剑英奖”,2019年获“华人教育名家”荣誉称号,2020年获“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荣誉称号。长期从事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和承担了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重点项目,在过程建模与模拟、软测量和智能控制、制浆造纸过程节能减排和污染控制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活动剪影】

2021年5月19日,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邀请刘焕彬院士到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开展讲座

2018年11月29日,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邀请刘焕彬院士到广州白云区江高镇第三初级中学开展科普讲座

【院士声音】

少年立志报国

刘焕彬院士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母亲曾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过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儿童工作者和劳动模范。母亲的言传身教让他从小心怀家国,早在初中时期,便立下考取大学,一辈子做工程师,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做贡献的远大志向。

如何实现这一远大的志向呢?刘焕彬院士的秘诀是“业深精于勤”,躬耕事业、勤学深思、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年逾八十,刘焕彬院士退而不休,再续报国情,不遗余力地为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点亮少年报国之志。

刘院士从自己求学经历、科研工作与生活的点滴,鼓励青少年追求“责任人生、奋斗人生、奉献人生”的人生目标,他希望同学们能树立“讲奉献、勤学习、做实事、创业绩”的价值观。讲奉献,就是不要斤斤计较,不讲奉献的人做不了大事;勤学习,人一辈子都要学习,要坚持每天学习,只要愿意学就能学到新知识;做实事,扎扎实实地做事,不要投机取巧;创业绩,要为社会多做一些贡献,体现自我价值。

人生价值自己创造

人生要有目标和志向,并通过勤奋去实现目标。刘焕彬院士认为“贵在励志,成于勤奋”,他勉励同学们从初中开始就要树立目标和志向,读高中、大学或者工作以后,要通过奋斗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有了目标和志向,就要勤奋、努力,这样才能够实现理想和价值。还要有鹰的理想和牛的精神,像鹰一样看得远,像牛一样踏踏实实,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对如何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刘焕彬院士让同学们谨记“自信、自立、勤奋、向善”。他表示,“‘善’有两层意思,一是心地要善良、有爱心,同学之间要友好,对待父母要有孝心;二是要完善、完美,做事情要做到自己认为的最好,不要马马虎虎。”

刘焕彬院士的个人经历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了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作为新时代少年,当以院士为楷模,树立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猜你喜欢

工程院华南理工大学志向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热烈祝贺本刊编委孙立宁教授当选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纺织业两人入围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
梁文峻、巫金隆、黄靖鸿、吴国杰作品
确立适当的志向
当机器人遇上人工智能——记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智军
天鹅de志向
终身不遇
焦唯、王琪斐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