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正不良习惯,预防甲沟炎

2022-05-29张宝华

青春期健康 2022年10期
关键词:脓液化脓性不良习惯

文/张宝华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退休副主任医师)

目前,很多人可能对甲沟炎比较陌生。其实,甲沟炎是临床上常见和多发的皮肤科疾病,虽然不算是大问题,但其危害不容小觑。常言道“十指连心”,患上甲沟炎往往会感受到钻心的疼痛,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要注意学习有关知识,增加对甲沟炎的了解,从而在平时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患甲沟炎。

什么是甲沟炎

甲沟指的是存在于指(趾)甲除游离缘外,其余的三边与周围皮肤皱褶相连,形成凹陷、一条很细的沟状,称为甲沟。甲沟炎,顾名思义即为甲沟处发生的炎症。甲沟炎属于甲床炎性疾病的一种,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

甲沟炎主要是由于指(趾)甲两侧与周围皮肤组织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底部近侧甲沟,受到各种轻伤,如剪指甲过深、刺伤、小切割伤、擦伤、挤压、逆剥新皮倒刺等,引起存在于皮肤表面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厌氧菌及最常见的致病酵母菌白念珠菌感染,从而出现的炎症反应。通常表现为红肿、疼痛,一般没有全身症状,如能及早治疗,几天后就会好转消退。但如拖延发展,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化脓,治疗则比较困难。

甲沟炎的常见种类

由于引起甲沟炎的原因很多,而每一种原因引起的类型都有所不同,所以甲沟炎根据致病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急性甲沟炎。致病原因大多是葡萄球菌和念珠菌感染。实际上,人们皮肤上存在的细菌,一般情况下不容易被感染。通常是由于水浸和去污剂的慢性刺激、甲廓损伤、倒刺等,引起表皮破损,细菌感染而引发甲沟炎。炎症可迅速扩展到整个甲沟,严重时易形成甲下脓肿,出现局部剧烈疼痛,并有明显触痛感。疼痛常呈搏动性,随着心跳,发炎的手指可出现跳痛。另外,手臂下垂时,疼痛可加剧,故患者的手掌常抱于胸前。

慢性甲沟炎。多由急性甲沟炎延误治疗、久治不愈或反复感染所致。真菌感染会从甲缝处的间隙逐渐扩大,易致指甲变形,会变得凹凸不平,或带有坑纹。指甲下可发生黄色、绿色或黑色的感染现象。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局部的炎症会逐渐加重,甚至造成化脓性改变,可出现从指甲缝里逐渐溢出脓液的情况。若发现这种情况,就应进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如化脓症状较为严重,还需要及时就医。

化脓性甲沟炎。如果急性甲沟炎治疗不及时,局部炎症逐渐加重,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化脓,导致化脓性甲沟炎。患者甲沟部位会有轻度红肿、甲小皮剥脱、剧烈跳痛等现象。甲沟处可不时分泌出少量稀薄脓液,甲的边缘和甲沟处变黑,可有假膜,可逐渐产生结节状或蕈状突起的炎症肉芽组织。由于甲板受损,可出现变形缩小,甲上有横沟或纵脊,甲下有潜行脓液,严重者的甲板会完全松动、脱落。如不及时处理,可伴有发热、恶寒、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

养成好习惯远离甲沟炎

大多数甲沟炎的发生都与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日常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便可远离甲沟炎的侵害。

正确修剪指(趾)甲。指甲生长较快,可每两周剪1 次;趾甲生长较慢,可每月剪1~2 次。不要剪得过短,剪到比甲板长2 毫米左右即可。注意应剪成弧形,既不要留两侧的甲尖,也不要抠着往里剪,以避免损伤甲周皮肤软组织,进而诱发甲沟炎。

改掉不良的习惯。有些人平素喜欢咬指甲,会影响指甲的正常发育,致使甲板向两侧生长,容易嵌入软组织,刺激甲沟而发炎。常涂指甲油,导致指甲失去大量水分,降低韧性,变得干燥、易断;常佩戴人造指甲,指甲透气差、被软化,细菌和霉菌大量滋生繁殖;使用不卫生的美甲用具及将指甲作为工具等,这些不良习惯都容易损伤指甲及指甲周围皮肤,从而导致甲沟炎。

避免指(趾)甲长时间浸水。指(趾)甲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尤其是洗涤剂、肥皂水当中,会因其受湿而膨胀,破坏指甲结构,进而皱缩,造成脊状甲劈裂或折断,容易引发甲沟炎。

防止指(趾)甲外伤。注意避免竹刺、木刺、鱼骨刺、缝衣针等刺伤甲沟,慎防被人踩伤或外物弄伤手指、脚趾,尤其是不要用手拔倒刺,暴力拉扯容易撕裂部分皮肤,形成小裂口,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导致甲沟炎。

不穿夹脚的鞋子。经常穿前部比较尖的鞋子,脚趾在鞋子前方很小的三角区里,走路时会受到严重的挤压,长此以往,反复挤压的趾甲便会嵌到肉里,引起甲沟炎。

猜你喜欢

脓液化脓性不良习惯
遇到恼人的“火疖子”,该怎么办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中的价值体会
耳内镜、耳显微镜下鼓膜成形术应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对其听力改善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比较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研究
乳腺炎患者乳腺脓液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中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中改善学生不良习惯的行为研究
老年男性单膝关节炎误诊为痛风1例
我院2013年病原菌种类及药敏分析研究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