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日常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2-05-29潘琪
潘琪
摘 要:主要是以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怎样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分析,主要从两个个方面进行说明:口算、笔算、习惯。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提高提供一些借鉴和建议,促进学生数学成绩和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计算教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计算能力。通常,学生在计算学习的最开始往往都是与实际相结合来学习和理解运算符号的意义,而后获得相应的算式并加以学习辅助工具与直观观察获得计算的结果。只有不断的进行这样反复的操作与练习,学生才能慢慢从生活情境中脱离将其变化为一种单纯符号计算的数学模型。这时学生获得的结果才不会一味的依靠学习辅助工具操作,而是利用计算的思维方法直接获得结果。怎样在不同层度的计算教学中隐形的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计算素养?我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口算为主
数学的核心之一就是计算,而计算的基础就是口算。计算学习的规律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口算作为最基础的且是笔算的前提,最终要提高计算能力的首先就要从低段的口算能力入手。
口算在每个年段都有不同的要求,但口算最基本的内容无异于加减乘除。例如,在加减的口算中。和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基础,再来就是学习了进位之后和是2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此外,对于乘除法而言,九九乘法表是一切的基础,当学习到整数除法时,学生对于乘法口诀的熟练度直接影响学生计算的快慢。而后的小数除法以及分数里的运算,虽然复杂程度加深了,其根本还是取决于乘法口诀表的熟练度。所以,比起其他我们更应该追求练习的持续性和长久度才能更好地突顯练习的效果。
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会导致孩子对于口算的乏味和枯燥。解决方法可以适当加强口算的趣味性来保持学生训练的积极状态。可以适当的在教学中,添加一些有意思而又能锻炼学生口算能力的小游戏,比如我们常见的算“24”,比一比谁算的更快,有了积极引导,学生的会用数字用加减乘数几种运算得出想要的数据,将枯燥的计算变得灵活且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得到了能力上的训练,一举两得。
二、笔算为辅
在笔算的过程中,学生就需要前面所说的扎实的口算能力配以相应的计算技巧和计算方法,以及数字敏感度。当学习不断加大计算的难度,越来越复杂化时,良好的笔算方法和规范的书写就是得到正确计算结果的捷径。特别明显的是最近在上小数除法中出现转化成整数除法的过程学生几乎没有问题,而出现不够除时商0,特别是商的中间有0的计算,错误率高的竟然是平时口算十分熟练的孩子,当我看着班里所有学生计算时,才知道,那些口算厉害的孩子因为口算熟练会在笔算中思维先于笔头出现计算步骤漏写而不自知。还有数位对齐问题,在一些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的学生身上便十分的明显。反倒是那些按部就班,认真书写的孩子不仅作业本一目了然,就连草稿本也是十分的清爽。因此,把笔算书写与规范方法落实在日常计算教学中,让规范书写成为正确笔算复杂化计算题的最强辅佐。
三、良好的习惯为保障
良好的计算习惯分完成前和完成后。先说计算前,计算前的看题抄题要认真注意力集中,在书写时也应清晰,为后面的计算打基础。然后是笔算,也是得到正确结果的重要一环。最后,在写上最终答案前,学生还需要养成验算的习惯,也就是说并不是不允许学生发生计算错误而是要在计算错误时自己能从中寻找并更正,以免再犯。良好的计算习惯能使学生提高计算效率。
四、结语
计算应该是作为数学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是独立练习的内容,也是应用数学来解决实际中遇到问题的基础能力,是数学技能与应用相联系的关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发应该真真实实的将其训练持久通常地落到实处、做在平时,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顾静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16)
[2]刘小燕.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