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策略

2022-05-29杨智 刘姣姣

民族文汇 2022年20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德育教育策略

杨智 刘姣姣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在初中地理教学的时候也在逐步的渗入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入德育理念教学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挖掘地理学科中的德育元素,保障德育教育的高效渗入。本文基于对地理学科中德育教育现状的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具体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发展阶段,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中都会留下比较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各科教学的时候可以融入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提升,尤其在地理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也可以更好的将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和加深各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各地的德育教育水准。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现状

虽然目前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渗入德育教育,但是在当前的教育现实情况当中,教师的教育观念还处在应试教育的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只会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授课成效,不会关注到太多课堂以外的东西,这样就会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也会将德育教育的渗透陷于一种非常的尴尬的境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地理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下,在课堂上只是教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没有深入的挖掘教材,而且对于地理学科来说本身课时量就少,在教学的时候也不如语数外占优势,所以学生在地理教学的时候本身注意力就会很不集中,再加上老师枯燥乏味的讲解,学生对于地理学科就会更加排斥。教师自身教学的观念中也没有将德育教育的渗入放在首位,所以才会带给学生同样的感受。使得德育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渗入中就会遇到很大的阻碍,要想促进德育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融入就必须启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创新课堂,优化课堂,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保障德育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水平,通过量化的考核标准来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创新创造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有效的渗透到地理教学当中,让教师接受这种新型的教学观念,从而改变教师教学的传统观念。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一)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小事做起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运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有效的渗入一些德育教学理念。现在大自然的一些自然景观遭到破坏,随着社会文明的提升,生态环境也在遭受危害,一些水污染,土壤流失,海洋污染,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向人类奔赴而来。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在人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理念的广泛普及之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地理的时候,可以将一些自然景观现象和地理区域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意识到自然的美丽和尊重大自然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的保护自然环境。

例如,在教学《中国的气候》时,可以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冬季和夏季气候的不同点,以及各地的气候分布图,各地的气候特点;了解我国南北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然后在我国的地图上找出主要的干湿地区,然后查看一定的气温图表,分析近几年的气候气温有什么异常,了解我国气候属于哪种类型的气候,了解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通过教学本课就要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气候资源,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在教学本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往维护生态环境的方向思考,近几年气温出现的反差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可以让学生适当分析,进而将德育教育渗入地理学习当中,引导学生保护周围的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维护生态平衡。

(二)创新教学模式,保障得以教育高效渗透

在渗入德育教育的时候不能一直沿用之前的教学方式,要创新教学模式,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保障德育教育的高效渗入。教学时,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运用一些教学图片和文案或者一些动画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认识大致的地理环境,创新创造多样的教学方式,用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中国的水资源》时,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些山川河流,认识到山河流域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然后结合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以及河流分布的特点总结出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分析水资源的重要性。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水资源特点,在教学时候可以播放一些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过程的纪录片,丰富学生的常识,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三)借助有效的地理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在地理教学当中一味的运用理论知识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多多参与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在各地的地理人文景观中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积极的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活动当中将德育教育高效的渗入,运行一切自身行为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明白德育教育和地理教学结合的重要性,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各地的人文地理环境。

例如,教学《中国的行政区划》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国地图进行讲解,将34个省份的行政中心标注出来,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具体都有哪些省份,了解每个省份的大致地理位置,进而深入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让学生们认识到祖国的幅员辽阔。

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學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运用科学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成长。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提升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有效地展开德育教育的教学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积极的探索创新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再龙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U]考试周刊 2012(033):133-133;

[2]孙佳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方式方法探究[D]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5(45):198-198;

[3]魏彩玲 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的行动研究[D]读与写 2019 16(002):211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德育教育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