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2022-05-29刘秋莹
刘秋莹
摘 要:目前在寄宿制的学校中,小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相对较大,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地解决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在班级当中宣传健康心理培养的相关工作,营造更加积极的环境,让学生获得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和对策,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引言
寄宿制学校的产生弥补了基础教育当中的某些不足之处,但是因为小学生年纪大多较小,如果过早地独自生活,难免会产生对集体不适应的现象,对其心也会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学校需要具有针对性地给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小学生的成长和家庭有莫大的关系,可以认为父母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第一任教师,有一些家长对家庭教育非常忽略,认为教育学生的责任是学校的,但事实上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往往家庭情况较为特殊,有一些家庭因为忙于工作而疏于管教,还有一些家庭因为夫妻不和而导致家庭破碎,学生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创伤[1]。
(二)学校因素
首先在教育评价体制当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学校主要是以教学为主,教学主要目标是为了社会培养更加合格的人才,但事实上很多学校更注重应试教育,而忽略了人才的培养。其次就是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够恰当。有一些教师对教育质量非常重视,但是却忽视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生个性成长得不到激励,因此难免会产生极大的约束感,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
(三)社会因素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当中,社会环境起到的影响作用是非常显著的,现代社会开放度极高,因此人们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思想意识方面难免会发生改变,而消极因素也因此乘虚而入,比如拜金主义等,这些不良风气对一部分接触互联网的学生会造成影响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机,所以不难发现净化社会,净化网络迫在眉睫。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尊心也随之诞生,有一些学生经常会抱怨生活,甚至批评长辈,形成了不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学生受到约束的时候会产生极其不满的情绪,还有一些学生家长习惯于将学生和其他比较优秀的孩子相互比较,也会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挫。
二、寄宿制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在班级中宣传健康心理
利用多种比较丰富的集体活动,可以让学生课余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同时寄宿制学校通过组织艺术活动以及英语活动等,可以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技能,并且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活动的过程中寻找责任感以及学习的成就感,使学生能够遵守规则,并且培养自信心[2]。
(二)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打造教育活动
除了进行学校教育之外,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还会被其他社会因素所制约,而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引路人,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所产生的认知以及观念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可以认为学校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和家长有所联系,并且与家长相互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大力进行宣传,尽量打破家长较为落后的应试教育观念让家长能够建立更加积极的教育观念。同时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参与的活动当中去共同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从而促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落实下去。
(三)营造读书氛围,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在读书的过程当中学生将会学习一些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培养自己的素质提升自己的眼界。因此教师可以组织读书活动,并且逐渐将书籍的影响力扩张,每一个班级都可以建立读书角,并且鼓励学生在班级活动的过程中相互共享书籍,并且将自己喜爱的书籍介绍给其他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体验读书带来的乐趣。教师建立读书的氛围可以让学生能够直面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在书籍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也可以和教师相互交流,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和学生讨论其心理存在的一些疑问或是目前所面对的困难,给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完成心理健康教育。
(4)在日常生活与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科教学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阵地之一,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利用心理学的一些技术,让学生形成更加积极的态度。利用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提升学习的兴趣,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科学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而通过人际关系指导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处理和人交往当中存在的一些冲突,并且和其他学生达成合作以及良性竞争的关系,相互之间也可以学会尊重,从而建立更加优质的人际交往圈。耐挫能力培养可以让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主动挑战困难并且解决不良的情绪问题。而利用心理修养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自我有所认知,并且接纳自己,使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具有自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何一位教师都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所重视,同时要对抓住每一个可以进行教育的机会,使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自由地表达出来,同时教师也需要了解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打开心扉和教师进行交流,并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直面问题,使学生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唐阿银.刍议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新作文:教研,2021(8):1.
[2]鄒琴,车学文.寄宿制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对策探究[J].现代教育论坛,2022,4(1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