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2-05-29韦定广
韦定广
摘 要: 教学改革背景下,课程标准不断提升,不管是对学生而言,还是对教师而言,都应该及时调整自身的认知,适应新的 发展趋势。这就意味着,教师不能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更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突出其学科核心素养,并以此构建起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形式,所以教师要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并发展,努力寻找适合当前形势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引言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高效率的小学语文课堂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能力,通过层层深入,带领学生领略丰富的语文世界。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要求教师有系统的教学理论,适应时代的教学理念,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应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兴趣为导向,致力于提升课堂成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输出各种理论知识,无形中使得课堂氛围枯燥无趣,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需要跟随教师的思路,不需要进行自行思考,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模式僵化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情况,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将核心素养重视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语文高效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一、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反而会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阻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产生依赖的心理,不能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要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 就要在丰富的语文世界中进行探索,需要学生带着强烈的兴趣去思考,才能不断地完善自身、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意义和概念,更加侧重学生的能力提升,而不只是局限于成绩的提高和知识的渗透。 因此,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实际的意义。不仅如此,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对挖掘学生语言、文学、情感等方面的潜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开放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优化,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探索教学技巧,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 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可以提升课堂效率,促使学生自主地、自发地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探索是主动的,学习也是有计划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实现自主思考,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快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1]。
二、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知识量,培养学生更多自我探索世界的能力。
(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还停留在识字、写字和初步朗读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小学语文课堂必须保证足够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将语文学科知识和日常生活相结合,保证学生能从生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深入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例如,在《天地人》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生字的学习和书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广告牌、商标、家庭器皿中进行寻找,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蓝天、地球、老人的画面,组织学生在身边发现六个生字的生活事物,让他们在趣味学习中理解“天、地、人”和谐共存的生活原则。
(二)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知识性
在小学中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开展相应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技巧和阅读量,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具体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语文教师着重开展专项阅读训练,着重优化学生的语文阅读技巧和语文阅读习惯。例如,在《桂林山水》的阅读教学中,文中出现大量优美词句,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借助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反语、双关、反问等修辞来记忆相关阅读知识,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学会利用多种方法来理解阅读教材中的词语、语句和段落,能在脑海中积累相关好词佳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着重領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从而通过细致的文章描写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味,努力完成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各项教学任务。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引导下,语文教师需要采用探究性问题开展综合素质教学,全面理顺课文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例如,在《穷人》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将“桑娜和渔夫究竟是‘贫穷,还是‘富有?”作为教学的主要问题,组织学生根据教学问题开展探究活动,感受桑娜和渔夫勤劳、淳朴和善良的性格。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可以根据相关教学问题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组织学生继续默读、圈画、批注。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2]。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把握教育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更好地实现人生目标。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更应该重视教学方式创新,从打造高效课堂着手,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3]。
随着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教学理念也不断创新,从教育层面来说,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上转变,并且极力主张学生应在教学课堂中发挥主体地位。这充分表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是当前教师所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高效语文课堂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在教学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高效语文课堂必定以多样的、丰富的教学方法为基本,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入课堂。
参考文献
[1]施春亚.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2(06):46-48.
[2]宋秀远.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2021(34):179.
[3]林芳.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2(0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