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2022-05-29
1枯萎病
在大棚黄瓜种植中,枯萎病是严重病害,特别是在连作大棚内发病率更高,连作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该病多发于黄瓜苗期,患病后叶片逐渐萎蔫,病株茎基部初现条斑,呈黄褐色,最终导致黄瓜枯死。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病原菌大量繁殖并发病。
防治黄瓜枯萎病,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做好种子消毒工作,播种前准备适量55℃温水,然后放入种子浸种15 min,亦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 h后催芽播种;其次,强化栽培管理工作,在种植时,最好采用高畦和地膜栽培法,种植前施加充足腐熟发酵的农家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结瓜期应做好灌排水工作,避免引发涝灾;再次,做好大棚土壤消毒工作,可采用高温闷棚法或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土穴施消毒;最后,采用药剂防治,优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治疗,每株灌药0.5 L,每间隔1周灌药1次,连续灌药2~3次即可。
2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多发于高湿度大棚内,尤其是在湿度达到83%以上且多雨多雾情况下,霜霉病发病率显著升高。病原菌主要通过气流传播,1周左右即可导致全部植株患病。该病会对植株叶片造成巨大危害,子叶出现鲜黄色病斑,呈圆形,有的出现水渍状病斑,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病叶卷曲并逐渐干枯。
防治黄瓜霜霉病,首先要做好栽培管理工作,采用高畦地膜覆盖栽培法,灌水时采用滴灌法,施加充足的底肥,结瓜期施加适量氮肥,做好灌水排水工作,禁止大水漫灌,確保大棚内温湿度适宜,降低发病率。其次,要密切留意植株生长状况,一旦发现患病植株应及时喷施药物治疗,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均可起到良好效果,选择在晴朗天气上午喷药,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续喷药3次即可。
3白粉病
在种植大棚黄瓜时,若温度在16~25℃且湿度大,则非常利于病菌繁殖,增加白粉病发病率。该病对黄瓜叶片、叶柄和茎造成危害,发病后黄瓜叶片出现粉斑,呈圆形,并逐渐变为灰白色,最终叶片枯黄枯死。
防治黄瓜白粉病时,首先要做好栽培管理工作,在大棚内禁止种植易感白粉病的花卉、植物,施肥时严格控制氮磷钾肥施加比例,及时做好大棚通风换气工作,将温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其次,当发现植株患病后,及时使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续喷药3次。
4炭疽病
若大棚内光照通风不佳、浇水过多、土壤过于潮湿、不轮作、施加过量氮肥,均会导致黄瓜发生炭疽病。黄瓜炭疽病可发生于任何时期,幼苗期患病后子叶边缘出现病斑,呈半圆形。成株期患病后出现圆形病斑,颜色呈红褐色。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斑逐渐扩大,潮湿时病斑出现粉红色粘稠状物,干燥时病斑开裂。茎部及叶柄上病斑呈梭形,颜色为深褐色。
防治黄瓜炭疽病时,首先,要重视农业技术的应用,做好选种工作,优选具备较强抗逆性和抗病虫害性能的品种,采用高垄覆膜栽培法,合理控制氮磷钾肥施加比例,做好整地工作,清理干净田间病残体及杂草,确保大棚内光照通风良好,将湿度控制在70%以下为宜,科学轮作,减少病原菌。其次一旦发现植株患病,可使用25%咪鲜胺500倍液或者25%炭特灵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续喷药2次即可。
5猝倒病
黄瓜猝倒病多发于苗期,危害较大,尤其在冬春季节种植大棚黄瓜时,若棚内温度低、土壤湿度大,则会增加猝倒病发病率,导致出现烂种、烂芽及幼苗猝倒等现象。黄瓜猝倒病的病原菌为德里腐霉,苗期患病的黄瓜胚茎基部或中部呈水渍状,并逐渐转变为黄褐色,最后逐渐枯萎成线状,子叶尚未凋萎时幼苗已猝倒,猝倒的子叶逐渐腐烂枯死,湿度较大时还会出现一些棉絮状菌,颜色为白色。
首先,要做好对苗床的消毒工作,尤其是在使用旧苗床时,必须要重视消毒工作,优选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对苗床消毒,每4 g/m2掺入细土4 kg充分拌匀,消毒前先灌溉充足的底水,然后在苗床表面撒施1/3药土,剩余药土在播种后再撒施,要确保撒药土均匀,避免发生药害。其次,要强化苗床管理,合理控制好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25℃为宜,夜晚控制在16℃为宜,同时要合理控制土壤湿度,做好苗床补光、防风工作,培育壮苗,提高抗病性。最后,采用药剂防治,若发现有病株,应及时清除,并使用7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续喷药3次。若症状严重,使用72%普力克水剂500倍液灌根治疗,效果更佳。
6细菌性角斑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大棚黄瓜常见病,该病通常与霜霉病同时发生,会对黄瓜产量及商品价值造成极大影响。大棚黄板角斑病高发期为每年4~5月,若浇水过多导致积水、防风不及时、栽培密度不适宜、常年连茬种植、氮肥施加过多、磷肥不足,会增加角斑病发病率。该病对黄瓜叶片、茎蔓及果实等造成较大影响,子叶患病后会出现圆形小斑点,呈淡褐色,真叶患病后初期出现油浸状小斑点,后期逐渐转变为四方形,病斑呈黄褐色,潮湿环境下会出现乳白色亮菌膜。发病中后期患处形成溃伤、裂口,并逐渐扩展到果肉,甚至会导致瓜条出现腐烂现象。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时,首先要做好选种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种,确保符合本地环境,同时要具备较强的抗逆性和抗病害性,降低发病率。其次,做好种子消毒工作,使用55℃温水浸种,能够起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再次,育苗时优选无病床土,实行轮作,禁止连作增加病原菌。最后,若发现患病植株,应及时使用药剂治疗,例如农用链霉素200 ppm、新植霉素150~200 ppm喷雾防治,亦可使用氯溴异氰尿酸喷雾防治,治疗效果较好。
7菌核病
黄瓜菌核病主要发生于苗期至成株期,黄瓜菌核病以春季和秋季发病率最高、发生情况最严重。该病会对黄瓜茎蔓、瓜条等造成巨大危害。茎蔓患病后初期出现淡褐色病斑,呈水渍状,并长出一些菌丝,呈白色。瓜条患病后病瓜呈水渍状,并逐渐腐烂,生长出白色菌丝和黑色菌核。
首先要坚持轮作,禁止连作,要做好防风工作,严格控制棚内温湿度,合理控制好栽培密度,降低发病率。大棚黄瓜采用作垄盖地膜种植,膜下滴灌浇水,满足黄瓜生长对于水分的需求。其次,若发现患病植株,应及时清理,并使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0%菌核净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续喷药2~3次。
在大棚黄瓜种植中,应高度重视黄瓜病害防控工作,综合应用各项防治技术,推动临夏县黄瓜产业稳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甘肃省康乐县果蔬种植服务中心年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