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确定、准确、正确、确切:高考作文立意要求的发展历程

2022-05-28温南江

学语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标作文题小鸟

□ 温南江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高考及其命题思路和答题要求也在不断调整。2008年开始出现新课程高考卷,我们以此为出发点,关注了历年语文高考作文题中的立意要求。发现立意要求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由形式到实质、从表层到深层。本文就这种发展变化加以探析,试图找出高考作文立意的变化规律。

一、第一阶段(2008年):立意要确定

2008年的全国卷,包括两套大纲卷、一套课标卷,作文题当中都有这样的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其中的一点——“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能给予考生一定的启示。

从表面看,是要求考生就“一个”角度来构思作文,切忌想到多少角度,就写多少角度,让文章没了“主”意;也含有角度一致、角度明确的意思,要求考生以一个中心观点来组织文章,从头至尾保持立意角度的一致性。考生如果能够综合材料,用心挖掘一下这个要求背后的隐含意思,就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既然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来构思作文,也就等于告诉考生这则材料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立意。其实这也是出题人的用意,鼓励考生打开思路,开拓视野,敢于突破思维定势。

下面以2008年的课标卷作文题为例,来看看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构思作文。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母女俩第一次养鸟,母亲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相约要好好对待小鸟,这次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但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自由歌唱、自由飞翔的权利,母女俩依依不舍地把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又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这则材料讲的虽然只是鸟的故事,但它由若干个片段组成,且每一个片段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故事中又涉及到不同的人物主体,其所占立场也不完全相同。我们如果从母女俩、朋友、放生者、慈善组织、老板、老板与慈善组织、人类与鸟类等不同主体的角度看,就可以有如下立意。

?

从符合作文题要求来看,在上面列表里任意“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都是可以的。但比较这些立意,却并不完全等值。其中一些是相近的,如“热爱动物”“关爱生命”“尊重一切生命”“尊重自然规律”;其中一些是相斥的,如“劝导他人不正确的行为”“慈善促使了恶行”等。考生作文时如果同时想到了多个不同立意,就要有所选择,确定好究竟要写哪一个。至少要在相斥的立意之中有所选择,不能左右摇摆,更不能含糊其辞。

又由于每一则材料都有其主要观点和次要观点,所以有一些立意角度比另外一些更好。从材料内容的主体来看,主要讲母女俩热爱动物;从材料的语意聚焦点来看,讲商人抓住一切机会牟取利益。可以说,这两个立意角度才是主要角度,其他的立意不具有和这两种立意同等的价值。“朋友”角度,只能算是“枝”而不是“干”,只能算是“云”而不是“月”。“朋友”的出现,是为了突出母女俩对小鸟的喜爱。“放生者”角度,可获得“放生是一种慈善”“关爱生命”等立意,也不是主要角度。作者是想通过描写放生人数之多、活动之盛大来为后面花鸟市场老板的话作铺垫,突显花鸟市场老板的黑心牟利。“老板与慈善组织”角度,“慈善不善”的立意,文章并没有直接讲,或暗示慈善组织与花鸟市场老板有勾结行径,这种立意纯属过度解读。“人类与鸟类”角度,则是对这一则材料在思想方面的拔高。

材料的立意角度多了后,就产生了一个“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的要求。有可能考生选择了“一个角度”,却没能抓住主要的角度来立意。鉴于这种现象,命题人在后来的立意要求方面做了些补救性的变革。

二、第二阶段(2009-2010年):立意要准确

从2009年到2010年,全国卷的作文题要求,做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变动,把“选择一个角度”改为了“选准角度”。这一要求的改变,实则预示着命题者已经明确地看到了一部分考生,在写作时,其立意角度过偏、过小的问题。而这些立意角度并不是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我们先以2010年的大纲2 卷为例,来看看什么才叫做“选准”了角度。

读下边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行动。

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爱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的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如果只就其立意角度而言,可以讲浅阅读的优势,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有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更个性化和多样化”;可以讲深阅读的不可行,如“读图时代深阅读不合潮流”“进行深阅读有心而无力”“斜倚书店到天黑只适合于怀念”等等。但题目却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考生如何才能做到“准”呢?其实就是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时,从材料的整体性来理解,综合材料的内容来解读,抓住语意中心,聚焦于材料的关键点。

纵观材料,讨论开始时甲说“什么是浅阅读”,结束时甲又说“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这就提醒了考生,这则材料虽然是关于“浅阅读”的讨论,但最终落脚点却在于“浅阅读”“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因此,考生应该把立意角度准确地定位在——浅阅读的弊端,深阅读的必要。

再以2010年的辽宁卷为例,来说说要“选准”角度,应该如何综合材料、纵观全局。

3 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满满地抓了一大把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都不想放弃,手又抽不出来,“哇”的一声哭了。

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 万英镑的货款,就把其中的10 万奖给他。员工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后就将追回的20万货款交给了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得到了1万英镑的奖金。

从多角度立意来看,这个材料的切入点颇多:从3岁托尼这个角度,可有“不懂放弃”“人性贪婪”等立意;从20 岁托尼的角度,可有“现实的无奈”“有舍才会有得”等立意;从58 岁托尼的角度,可有“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懂得变通”“退而求其次”等立意。

如果仅仅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最极端的,可以从“人性贪婪”这个角度来写一篇文章。但是,任何一个有基本阅读能力的人,都可以读出这则材料的用意并非想表现“人性的贪婪”。因此,要求考生“选准角度”就有了一定的必要性。

角度要“准”,就必须结合三个阶段的托尼来立意:或者看到这三个阶段的共通点,或者看到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从托尼人生的共通点来看,要以“面对现实,有舍才有得”为立意角度;从托尼人生的发展变化来看,要以“学会放弃”“人生智慧”为立意角度。只有这些立意,才可称得上“选准”了角度。

三、第三阶段(2011-2018年):立意要正确

从2011年到2018年,全国卷作文题的要求从以前的“选准角度”又改为了“选好角度”。这一变化提示着考生,作文不仅要角度准确,体现材料表达的中心观点、主要思想,而且要突显正确的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也就是要做到“好”。先来看看2015年的课标1卷。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这则材料可以从正面来看,因为老陈违反交通规则,家人屡劝不改,无奈之下女儿才举报了父亲。这完全是为了家人的人身安全。警方为引起广大人民群众高度重视,把此事发布在官方微博上,有鼓励小陈做法和引起社会警醒的作用,完全值得肯定。但从反面来看,女儿举报父亲,让父亲曝了光又受了惩处,这是大逆不道。警方把女儿举报父亲的事情发到官方微博上,有不尊重个人隐私的嫌疑。

不论从正面还是反面立意都是准确的,但题中明确了“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的要求。考生就要从正面来立意,从批评老陈褒扬小陈的角度来写作,才可称得上选“好”了角度。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德树人”作用。

2.目标的融合。高等教育的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在“双创”时代背景下,要深层次思考高等教育目标与学生的融合,才能培养出创新精神好和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团体。以人才成长为宗旨的目标导向,真正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培养为目标导向,培养学生思维多元化、知识活力化,学校教育必将以更进取、开放、具有创业姿态的新范式发展,目标导向符合时代发展需要,能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更好地融合。

下面再以2017年的课标1 卷为例,来谈谈什么叫做选“好”了角度。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则材料说了两个密切相关的“选好”,一个是“选好关键词”,——“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要求考生在审题过程中,把握大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统整好碎片化的词语。一个是“选好角度”——“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要求考生对整合后的各种立意角度进行甄别,选择出一个“好”的角度,从而有利于“帮助外国青年”全面地认识中国。

这12 个关键词以一种碎片化的形式展现出中国的整体风貌,每一个关键词都有多方面的内涵,或是正向的,或是反向的,或是中性的,考生可以在不同方向上作出解读。但“好”的要求限定了解读取向,“广场舞”应从老百姓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来理解,不应片面地解读为噪声扰民;“中华美食”应从中国人的营养观和审美观来理解,不应片面地解读为中国人好吃;“空气污染”应从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来理解,而不应片面地解读为环境污染严重;“食品安全”应理解为中国老百姓从要求吃饱到要求吃好的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不应片面地解读为中国食品存在普遍的安全隐患。

从立意来看,可以从“中华美食”“长城”“京剧”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从“共享单车”“高铁”“移动支付”来讲中国的科技发展;可以从“一带一路”“美丽乡村”来讲国家层面的大手笔,也可以从“广场舞”“中华美食”来讲民众层面的平凡生活;可以从“美丽乡村”“高铁”“移动支付”来讲中国社会的美好形象,也可以从“空气污染”“食品安全”来讲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可以从“大熊猫”“长城”“京剧”来讲中国的代表性文化,也可以从“高铁”“移动支付”来讲中国的代表性科技成就,还可以从“一带一路”“美丽乡村”来讲中国的综合实力。

但“选好角度”的要求提醒考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不适合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立意的角度很片面,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的个别性、暂时性问题,不能全面代表当前中国的现状。另一方面,这是一篇写给外国青年看的,要从“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导向出发,让外国青年了解一个正向的、全面的、真正的中国。

四、第四阶段(2019-2021年):立意要确切

到了2019年后,作文题的立意要求中再次出现了2010年及其以前出现过的“自选角度”“选准角度”等概念,如2019年课标1卷,要求考生“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2019年课标2卷,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2020年新高考1卷、2021年新高考1 卷、2021年课标甲卷、2021年课标乙卷四套试卷,都要求考生“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这是不是代表,在作文命题上开了历史的倒车?

辩证法讲究“否定之否定”,近年来再次出现的“自选角度”“选准角度”正是否定之否定。这是经历“正”“反”之后“合”的体现,要求考生的立意要“确切”,即既正确又确定又准确。立意“好”、站位正固然没错,但角度多样、抓主要观点来立意同样很重要。而且,相互结合能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既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又能为考生提供必要的选择,还能考查读写综合素养。下面以2019年的课标2卷为例来说明。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这则作文材料所列的五个任务——“集会上的演讲稿”“参加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收看纪念五四运动大会后的观后感”“写给功勋人物的慰问信”,在价值观上都是“好”的、正确的,也就没有必要再要求考生去考虑立一个“好的意”了。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里的写作有很多不同。情境不同:有参加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有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有改革开放之初的新生开学典礼,有新时代观看五四运动纪念大会,有在未来给功勋人物写慰问信。任务不同:有当前任务,有过去任务,有未来任务。文体不同:有演讲稿,有观后感,有书信;写信又有对象的不同:有写给家人的,有写给同学的,有写给功勋人物的。不可能让考生都写,所以提出了“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的要求。犹如菜品不一样,应选择合自己胃口的“菜”来吃。作文题目也给考生提供了适当的选择空间,以便考生据个人情况构思写作,写出各自满意的作文。这样一来,既满足了考试选拔之需,也满足了培养人才之求。

近年的高考作文题,除了有“自选”任务的要求外,还有“精选”任务、选准任务的要求,如2021年新高考1卷的作文题。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这则材料的启示意义很多。从材料本身看,有“身体无时不在变化”“滥用其强,反转为弱”“勤加锻炼,由弱变强”“强弱不必喜悲”等立意。从引申出的启示意义来看,有“唯一的不变是变”“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弱是变强的契机”等立意。不管考生结合材料如何立意,都不大可能出现价值观的偏离,因此也没有多大必要在要求中强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了。

但一个作文材料,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一样的观点,所谓“横看成林侧成峰”,所以又很有必要要求考生“选准”角度。在极端的情况下,考生可以就“体育”为中心点进行立论,虽说没有偏离材料范围作文,但毕竟不是什么确当的立意。唯有联系上下文、联系材料背景,综观整体,才可能找到比较准确的立意角度。

猜你喜欢

课标作文题小鸟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解读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各省高考作文题汇总:你觉得哪套作文题最难写?
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