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花的本草考证
2022-05-28周兆永廖天月万晶琼杜文敏欧阳臻
周兆永,廖天月,万晶琼,杜文敏,姜 慧,魏 渊,杨 滨,欧阳臻*
(1.江苏大学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2.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金蝉花,又名蝉花,是由麦角菌科真菌寄生于蝉幼虫上而形成的一种虫菌复合体,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蝉花具有与冬虫夏草相似的活性成分,例如虫草酸、虫草素、多糖、腺苷等[1]。蝉花始载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2],药用历史悠久。其性寒味甘,具有疏散风热、定惊镇痉等功效,可用于小儿惊风、夜啼,外感风热、发热、头昏、咽痛,麻疹初期、疹出不畅,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等症。金蝉花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的民间传统中药材,具有极大的药用潜力和价值,有望成为中药创新资源。但目前金蝉花尚未被《中国药典》收载,仅被部分地方标准收录[3-7],作为民间药使用。近年来,针对我国珍稀濒危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开发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创新资源,对缓解药源紧缺和中药现代化的顺利进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已有专家学者对蝉花进行过本草考证,李冰岚[8]通过本草考证发现蝉花之名始载于南北朝刘宋时代的《雷公炮制论》,蝉花的寄主昆虫主要有山蝉(Cicada ftammatasDistant)、蟪 蛄[Platypleura kaempferi(Fabricius)]和黑蚱(Crytotympana pustula⁃taFabricius)等。罗靖等[9]认为本草所说的蝉花来源有大蝉草(Cordyceps cicadaesp.nov)和小蝉草[Cordyceps Sobolifera(Hill)Berk Et Br.]的分生孢子阶段,因两种蝉花外形相似,古人使用时未有严格区分,现代两者都做蝉花入药。任颍芳等[10]认为蝉花是别名繁多,形态多样,但品种统一,侵染真菌明确的药源(同为蝉拟青霉侵染,因生长环境不同而形成了形态特征和产孢结构的多样性)。李增智等[11]通过查阅国内外一些与蝉花相关的资料对蝉花的学名进行了考证,其学名(Isaria cicadae)系Miquel 根据巴西标本命名,原描述文字及插图与蝉花形态差异较大,其有性型迄今未发现,曾先后被认为是小蝉草(Ophiocordyceps sobolifera)和大蝉草(Cordyceps cicadaeShing),并根据文献考证澄清了国内外关于小蝉草和大蝉草的误用。目前已有的蝉花考证仅考证了部分本草,缺乏系统性的梳理,且关于蝉花的学名与基原,始终存在不同的观点,如小蝉草(Cordyceps sobolifera)、辛克莱棒束孢(Cordyceps sinclairii)、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和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等,以致影响了金蝉花药材在临床上的正确使用。因此,规范蝉花的基原和学名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紧迫问题。为正本清源,确保金蝉花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研究以历代本草为基础,对金蝉花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及性味功效进行系统考证,以期为金蝉花药材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为金蝉花药材的临床正确用药提供指导。
1 名称考证
金蝉花最早以“蝉花”之名记载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2]:“凡使(蝉花),要白花全者。”后世多沿用此名。北宋《本草图经》[12]中记载:“今蜀中有一种蝉,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蝉花,西人有赍至都下者,医工云入药最奇。”因蝉的头部有像花冠形状的角而称之为“蝉花”。《本草纲目》[13]引《礼注》、《毛诗》称蝉花为“冠蝉”、“胡蝉”、“螗蜩”及“蝘”,书中记载:“花、冠,以象名也。胡,其状如胡也。唐,黑色也。古俗谓之胡蝉,江南谓之螗,蜀人谓之蝉花。”因蝉花头上的子实体呈冠状而称为“冠蝉”,因蝉花头上的众多孢梗束呈胡须状而称为“胡蝉”,因蝉花的寄主呈黑色且体型较小而称为“螗蜩”和“蝘”。此外,蝉花有许多地方别名,如《四川中药志》[14]记载蝉花别名“虫花”;《浙江药用植物志》[15]记载蝉花别名“蝉蛹草、金蝉花”,浙江、山东等产地称蝉花为“金蝉花”是因其虫体部分色泽金黄;《新华本草纲要》[16]记载蝉花别名“蝉茸、蝘花”。
2 基原考证
2.1 唐代以前
南北朝雷敩《雷公炮炙论》[2]蝉花条下记载:“凡使(蝉花),要白花全者。凡收得后,于屋下东角悬干,去甲土后,用浆水煮一日,至夜,焙干,碾细用之。”书中指出药用蝉花应是包括蝉体和顶端花冠状物质在内的完整体,并首次记载了蝉花药材的加工炮制方法。
2.2 宋代及元代时期
宋代《益部方物略记》[17]蝉花条下记载:“蝉不能蜕,委于林下,花生厥首,兹谓物化。二川山林中皆有之。蝉之不蜕者,至秋则花。其头长一二寸,黄碧色。治小儿瘈疭,又能己疟。”书中描述了蝉花的由来、外观性状、生长环境和功效。有一种不能蜕壳的蝉,到秋天其头部会长出花,蝉花由此而来。蝉花的头部长约1~2寸(今3~6 cm),身体呈黄绿色。蝉花的生境为“林下”、“二川山林中”,“二川”为东川、西川的合称,即今四川省。可知蝉花多生于四川山区和竹林中,与现今蝉花寄主昆虫山蝉(C.flammate)和竹蝉(Platylomia pielikoto)的生境相符。蝉花能治疗小儿瘈疭,又能止疟。
宋代苏颂《本草图经》[12]蚱蝉条下记载:“今蜀中有一种蝉,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蝉花,西人有赍至都下者,医工云入药最奇。”书中记载了蝉花的寄主昆虫原产自蜀中(今四川省中部地区),并指出蝉花因蝉头部有像花冠形状的角而得名。书中附有蝉花图(见图1 A)。其为现存最早的中药蝉花形态图,图中蝉花头部具单个子座,呈凸起状向外发出,且分枝,呈花冠状,与今金蝉花外观相似。
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18]蚱蝉条下记载:“西川有蝉花,乃是蝉在壳中不出,而化为花自顶中出。”书中记载四川西部产蝉花,因蝉未能及时蜕壳而变成了花从蝉的头顶长出而称其为蝉花。
宋代姚宽《西溪丛语》[19]蝉花条下记载:“今成都有草名蝉花,今有乾者,视之,乃蝉额裂面抽茎,上有花,善治目,未知如何用也。”书中描述了子实体的形状特征,子实体先从蝉的头部萌发,其形如植物的茎,然后子实体顶端向四周分散,整体形状与花相似。
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20]蚱蝉条下记载:“蝉花,味甘,寒,无毒。主小儿天吊惊痫,瘈疭,夜啼,心悸。所在皆有,七月采。生苦竹林者良,花出头上。”并沿用了《本草图经》药图(见图1 B)。本书记载了蝉花的性味功效,性寒味甘,定惊镇痉,与当今金蝉花的性味功效相似。“所在皆有,七月采”指蝉花分布广泛,处处有之。并说明其采收时节为农历七月份。“生苦竹林者良,花出头上”描述了蝉花的性状特征并指出生长在“苦竹林”的蝉花质量好。根据书中描述推测蝉花的寄主昆虫为山蝉或竹蝉,山蝉或竹蝉多栖于竹林中,羽化期6~9 月,期间易被真菌侵袭,自前段生出子实体而形成蝉花。
元代王好古《汤液本草》[21]蝉蜕条下记载:“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冠状,谓之蝉花,最佳。味甘寒,无毒。主小儿天吊,惊痫瘈疭,夜啼,心悸。”古人称蝉头部有“冠状”角者为“蝉花”,“冠”指帽子,借指该蝉头部顶端膨大呈凸起状,但未见关于“花”即丛生子实体的相关描述,不能确定此处的“蝉花”是否为当今所描述的金蝉花。
综上所述,唐代以前未记载蝉花的来源。宋代开始出现蝉花由来的描述,蝉花因蝉头部有像花冠形状的角而得名,但缺乏花冠形状角的具体描述,只能依据《本草图经》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所附的蝉花图推测,较难确定其基原。
2.3 明清时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13]蝉花条下记载:“蝉花,即冠蝉也,礼记所谓‘则冠而蝉有緌’者是矣。緌音蕤,冠缨也……陆佃埤雅云:螗首方广有冠,似蝉而小,鸣声清亮。宋祁方物赞云:蝉之不蜕者,至秋则花。其头长一二寸,黄碧色。并指此也。”书中“緌”、“蕤”指下垂的缨状装饰物,用以描述蝉头部生出的花冠状子实体,其形如冠缨,丛生密布于头部子座;陆佃认为螗(即一种形体较小的蝉),头部呈方形且头上带有花冠状的物质,其体型较小,叫声清亮。推测明代时可能已出现除山蝉、竹蝉外的蝉类昆虫作蝉花寄主。
明代陈嘉谟《本草蒙荃》[22]蚱蝉条下记载:“蝉花乃状类花冠,生壳顶上,止天吊瘈疭、心悸怔忡,幼科中果效。”书中指出蝉花是从蝉头部长出,形状如花冠般的物质。此处描述的蝉花未包含蝉体在内,仅指蝉头部长出的花冠状物质,而现今将蝉和菌的干燥复合体称为蝉花。
清代张志聪《本草崇原》[23]蚱蝉条下记载:“蝉者总名也,其类不一……其头上有花冠者,曰冠蝉,又曰螗蜩。”书中记载蝉是一类昆虫的总名,并非指某种昆虫,其中头上带有花冠的蝉,叫做冠蝉,又叫做螗蜩。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多将蝉花载于蚱蝉条下,蚱蝉头上有花冠状物质者称之为蝉花。此时期对于蝉花的描述十分简略,难以确定其基原。
2.4 近代以后
1803 年小野兰山《本草纲目启蒙》[24]中记载:“蝉花,セミタケ,セミノキ江州。梅雨后在树下阴处草中,蝉自蝉蜕中出头于土中,因久雨而不能出土上,闷死,头上生菌。蝉在土内,菌在土上,掘出视之,蝉眼脚俱全,已羽化,成树状蝉。菌长一二寸,粗一分许,末稍渐宽二三分许不尖,中空色赤,断之有菌蕈臭气。末稍又分数枝,又有丛生状者,又有从蝉蜕生花者。”小野兰山认识到蝉花是一种菌类药物,对蝉花的子实体进行了细致描述。子实体长一二寸(今3~6 cm),粗一分许(直径3 mm 左右),末稍逐渐变宽至6~9 mm 左右,形状不尖,子实体呈赤褐色且内部中空,折断后有蕈菌的气味。在日本,蝉花的寄主昆虫多为蟪蛄(P.kaempferi)。
1962 年《四川中药志》[14]中记载:“蝉花为蝉科蛁蟟属动物蛁蟟(Oncotympana maculaticollisMotsch.)及他种蝉的蝉蛹为蝉茸菌(C. soboliferaBerk)所侵袭生出‘子实体’(即角状子座),不能羽化而死亡后的干燥体。”书中的蛁蟟又叫鸣鸣蝉,是蝉花的寄主昆虫之一。从书中附图(见图1 C)可以看出,蝉花由蛹体、菌丝及似花的子实体组成,蛹体呈长椭圆形,微弯曲,长约3 cm,虫体上半部分被菌丝包裹,头部顶端长出多根子实体,弯曲散乱分布,长约2~3 cm,子实体顶端微膨大,整体形状与花冠相似。其形态与当今金蝉花一致。
1977 年《中药大辞典》[25]收载蝉花为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C. cicadae)的分生孢子阶段即蝉棒束孢菌(I.cicadaeMiquel)及其寄主山蝉(C.flammata)幼虫的干燥体,并附有蝉花图(见图1 D)。书中对其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孢梗束丛生,由蝉幼虫的前端发出,新鲜时白色,高1.5~6 cm;柄分枝或不分枝,粗1~2 mm,有时基部连接,顶部分枝并有粉末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方卵形,两端稍尖,6~9 μm×2~2.5 μm,往往含2 个油滴”书中形态描述及其附图与当今金蝉花形态相符。书中也对当今金蝉花的伪品独角龙进行了描述:“大蝉草子囊壳阶段的子座与寄主山蝉幼虫的干燥体亦入药用,称独角龙、乌角尖,常见于蝉花药材中。虫体同前种,头部具1~2枚棒状子座,或有分支,长3~7 cm,茎3~4 cm,黑褐色,顶端稍膨大,表面有多数细小点状突起。”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种小蝉花,又名土蝉花,为小蝉草[C.sobolifera(Hill)Berk.et Br.]的子座或其分生孢子阶段(Isaria sp.)的孢梗束与寄主蟪蛄(P. kaemp⁃feri)幼虫的干燥体。形体较蝉花小。主产广东、福建。同做蝉花入药。这种小蝉花可能与《埤雅》中陆佃所指的螗一致。
1979 年《中国药用动物志》[26]记载:“蝉花为蝉的若虫在羽化前被冬虫夏草菌类寄生而致死的带菌干燥虫体”。由附图(见图1 E)可知,此蝉花外形似蝉,虫体被菌丝包被,头部长出的子实体呈树枝状。此处的蝉花形态图与当今的金蝉花有较大的区别,当今的金蝉花头部孢梗束丛生,子实体顶端微膨大,整体形状与花冠相似,推测其属于另一种虫草,被误记载为蝉花。
1980 年《浙江药用植物志》[15]将蝉花归于菌类真菌门子囊菌纲的麦角菌科下,且对蝉花的形态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蝉花是寄生于蝉幼虫或蛹上的一种虫草菌,由蝉蛹的头部长出数根至10余根褐色、长2~5 cm、粗1~2 cm 的枝条状组织,枝条上部有时还分小枝,枝端较粗大,颜色淡褐,在分生孢子期,表面生出无数粉末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长卵形,两端稍尖,(6~9)μm×(2~2.5)μm,往往含有两个油点。有性世代在头部长出枝条状组织和上述分生孢子期相同,但在‘花’的枝条末端肥大成为子座,形成许多黑小突点,浅埋于子座表层内,每一突点即为1 子囊壳,狭卵形,约(600×200)μm,孔口稍凸;子囊(200~380)μm×(6~7)μm,子囊孢子细长,线条状,折断后成约(8~16)μm×(1~1.5)μm的小段。”据其描述及附图(见图1 F)可知与当今金蝉花形态相似。
1997 年《中药辞海》[27]中记载了两种蝉花,第一种蝉花的原植物为蝉花(C.sobolifera)其基原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蝉花的子座(包括子囊孢子)及菌核。子座单生或2~3 个成丛地从寄主前端长出,长2~6 cm,中空;柄部呈肉桂色,干燥后呈深肉桂色,直径1.5~4 mm,往往具有不孕的小分枝;头部棒状,肉桂色至茶褐色,干燥后黑褐色,长7~28 mm,直径2~7 mm。子囊壳埋生在子座内,仅孔口稍凸出,呈长卵形,约(500~600)μm×(200~260)μm;子囊长圆柱状,(200~380)μm×(6~7)μm;子囊孢子线形,有多数横分隔,后断裂成(6~16)μm×(1~1.5)μm 的小段。第二种蝉花的原植物为大蝉草(C.cicadae),其基原为麦角科虫草属大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即蝉棒束孢菌及寄主蝉幼虫体的干燥菌核及子座。孢梗束从生,由蝉幼虫的前端发出,新鲜时白色,高1.5~6 cm,柄分枝并有粉末状孢子;分生孢子长方卵形,两端稍尖,(6~9)μm×(2~2.5)μm,往往含两个油滴。根据书中的形态描述推测,第一种蝉花应为当今金蝉花的伪品独角龙,其头部呈棒状,与《中药大辞典》中独角龙的描述相一致;第二种蝉花应为当今金蝉花。
1999 年《中华本草》[28]将蝉花归于菌类植物药麦角菌科下,其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蝉棒束孢菌的孢梗束、大蝉草的子座及其所寄生的虫体。蝉花来源有二种,分别为蝉棒束孢菌(I.cicadae)和大蝉草(C.cicadae),并附有大蝉草的图(见图1 G),图中大蝉草的蝉蛹呈椭圆形,头部顶端长出大量子实体,弯曲散乱分布,与当今金蝉花形态相似。此后2006版及2014版《中药大辞典》均沿用此图。其中,蝉棒束孢菌(I.cicadae)孢梗束丛生,由寄主的前端生出,新鲜时白色,高1.5~6 cm;柄分枝或不分枝,直径0.1~0.2 cm,基部有时联接,顶部分枝并布有一层粉末状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方卵形,两端稍尖,(6~9)μm×(2~2.5)μm,常含有2 个油球,透明无色。大蝉草(C. cicadae)虫体长椭圆形,微弯曲,长约3 cm,直径1~1.4 cm,形似蝉蜕。虫体头部具1~2 枚棒状子座,长条形或卷曲,分枝或不分枝,长3~7 cm,直径3~4 mm,黑褐色,顶端稍膨大,表面有多数细小点状突起。书中对大蝉草(I.cicadae)的形态描述与1977 年《中药大辞典》中的独角龙和1997 年《中药辞海》中的蝉花(C.sobolifera)相似,且其描述与附图不相符,推测书中记载可能有误,所描述的并不是大蝉草,而是独角龙。
2001 年张贵君《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29]将蝉花收载为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C. cicadae)寄生在蝉科昆虫山蝉(C.flammata)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观其沿用的《四川中药志》蝉花附图(见图1 C),该蝉花药材虫体形似蝉蜕,头部有数枚树枝状子座,与《中药大辞典》及《中药辞海》描述的大蝉草相似,推测其为当今金蝉花。
图1 历代本草所附蝉花图Fig.1 C.cicadae painted in ancient literature注:A.《本草图经》蝉花图;B.《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蝉花图;C.《四川中药志》及《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蝉花图;D.1977版《中药大辞典》蝉花图;E.《中国药用动物志》蝉花图;F.《浙江药用植物志》蝉花图;G.1999版《中华本草》及2006版、2014版《中药大辞典》大蝉草图。
2001 年难波恒雄《和汉药百科图鉴2》[30]记载金蝉花基原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菌科真菌小蝉草(C.sobolifera)或大蝉草(C.cicadae)的子座及其寄生蝉类幼虫的干燥虫体。其寄主,中国产者系蝉科的山蝉(C.flammata),日本产者系蟪蛄(P.kaemp⁃feri),子座常从基部至上部分枝,呈赤褐色至淡褐色。
2004年《本草药名汇考》[31]沿用了1977年《中药大辞典》中的描述,蝉花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C. cicadae)的分生孢子阶段即蝉棒束孢菌及其寄主山蝉(C.flammata)幼虫的干燥体。
综上所述,清代之前多将蝉花载于蚱蝉条下,认为蝉花属于动物类药物,且性状描述较为简略,即蚱蝉头上有一花冠状角者称为蝉花。现代大多将蝉花载于菌类真菌门麦角菌科条下,对蝉花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即蝉花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于蝉幼虫上形成的干燥复合体。各地方标准及各地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记载的蝉花基原有蝉花(C. so⁃bolifera)、蝉棒束孢菌(I. cicadae)、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和大蝉草(C. cicadae)等,如《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4]与《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6]中记载的蝉花基原为蝉棒束孢菌(I. cica⁃dae)的孢梗束或大蝉草(C. cicadae),《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7]记载蝉花基原为大蝉草(C. cica⁃dae)的分生孢子阶段即蝉棒束孢菌(I. cicadae),《四川省中药材标准》[3]记载的蝉花基原为大蝉草的无性型蝉拟青霉(P. cicadae),《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5]记载的基原为大蝉草(C.cicadae)。其中,蝉棒束孢菌(I.cicadae)是大蝉草(C.cicadae)的分生孢子阶段的别称,蝉拟青霉(P.cicadae)是大蝉草(C.cicadae)的无性型。(P.cicadae)与(I.cicadae)其实是同物异名,且(I.cicadae)已成为(C.cicadae)的同义词[32],因此建议各地方标准规范以(C. cica⁃dae)统一命名。
3 产地变迁考证
有关蝉花产地的描述,始载于宋代《益部方物略记》[17]:“二川山林中皆有之。”书中“二川”指今四川省。明代《本草纲目》[13]中记载:“古俗谓之胡蝉,江南谓之螗,蜀人谓之蝉花。”可见除蜀中(今四川省)外,江南地区(今江苏省、浙江省及上海地区)也有蝉花产出。根据历代文献资料记载,推测清代之前蝉花的主产区在四川,现代蝉花的主产区在四川、浙江、江苏、福建、云南等地。
表1 蝉花学名考订历史Tab. 1 The history of the scientific name of C.cicadae
关于历代本草对蝉花产地的记载见表2。
表2 蝉花产地变迁Tab. 2 List of origin changes of C.cicadae
4 历代品质考证
南北朝《雷公炮炙论》[2]中记载:“凡使,要白花全者。”规定药用的蝉花需是包含蝉体和花冠状物在内的完整体,这是有关蝉花品质的最早记录。宋代《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5]中记载生长在“苦竹林”中的蝉花质量好。民国《药物出产辩》[20]中记载:“论花好看者以四川为最,论好味者福州为首。”文中指出产自四川的蝉花外形最佳,产自福州的蝉花气味最正宗。现代以具孢梗束、个大、完整、肉白、气香者为佳。
历代关于蝉花品质的记载较少,见表3。
表3 蝉花品质评价Tab. 3 List of quality of C.cicadae
5 采收加工炮制考证
古代蝉花的采收时间主要在七月(阳历8月),现代多在6~8月间采收,古今采收时间一致。蝉花的加工方法有阴干和晒干,炮制方法一直沿用《雷公炮炙论》[2]中记载的方式:“凡收得后,于屋下东角悬干,去甲土后,用浆水煮一日,至夜,焙干,碾细用之。”
历代关于蝉花的采收加工炮制方法见表4。
表4 历代蝉花的采收加工炮制方法Tab. 4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ways in past dynasties of C.cicadae
6 性味功效考证
历代本草对蝉花的性味描述多为“味甘,性寒”,与当今金蝉花的性味一致。明代之前,蝉花的功效记载为主小儿天吊,惊痫,瘈疭,夜啼,心悸。明代《本草纲目》[9]在蝉花功效描述中加入了“功同蝉蜕,又止疟”。至此,蝉花的功效主治基本完全,后世本草多为在此基础上的微调,现代将蝉花功效记载为用于小儿惊痫、夜啼、心悸亢进、手足抽搐、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等症。
由表5 可知,关于蝉花功效的记载,古今基本一致。
表5 历代蝉花的性味功效Tab. 5 Taste and efficacy of C.cicadae in past dynasties
7 总结
综上所述,蝉花始载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其别名较多,多因其形态而得名,如“冠蝉、虫花、蝉蛹草”等。清代之前,多将蝉花载于蚱蝉条下,对蝉花的形态描述较少,仅仅为蚱蝉头上有一角如花冠者谓之蝉花,较难确定其基原。现代将蝉花载于菌类真菌门麦角菌科条下,并将蝉花来源分为蝉花(C. sobolifera)、蝉拟青霉(P. cicadae)、蝉棒束孢菌(I. cicadae)和大蝉草(C. cicadae)等,其中(P. cica⁃dae)与(I.cicadae)其实是同物异名,且(I.cicadae)已成为(C.cicadae)的同义词,因此建议以(C.cicadae)统一规范命名。清代之前蝉花主产于四川;现代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福建、云南等地。其品质以具孢梗束、个大、完整、肉白、气香者为佳。古代蝉花常于七月(阳历8 月)采收,与现代6~8 月间采收时间一致。蝉花的加工炮制方法多沿用《雷公炮炙论》中记载的方法,即去掉泥土,阴干或晒干。关于蝉花的性味功效记载,古今基本一致,其性味为性寒味甘,主小儿天吊,惊痫,瘈疭,夜啼,心悸。可用于小儿惊风,夜啼,外感风热,发热,头昏,咽痛,麻疹初期,疹出不畅,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等症。
本研究通过整理历代本草、医籍及近现代文献,对金蝉花药材的基原、产地、品质评价和性味功效的发展与变迁进行了全面考证,为金蝉花药材的规范命名及金蝉花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