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28张彦文

文理导航 2022年16期
关键词: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小学语文教学

张彦文

【摘  要】“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之一,它的应用是阅读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随着学年段的不断增加,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越来越多,阅读的文章篇幅逐渐增加。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需要在增加知识量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的速度。本文提出“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的选文与教学策略,并积极阐述实施单元整合与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及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阅读速度有很大的作用与意义。教师需要认识到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创新阅读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了解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目前,大部分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阅读时间越来越少,阅读篇幅比较有限,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传授有效的阅读方式,为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做出努力。

一、实施单元整合与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一)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想保证“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保证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来,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与阅读方法。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针对一篇课文进行阅读,不同学生来阅读课文的不同自然段,在反复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自然风光,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语文课文,但长期采用单篇的阅读教学方式,阅读题材十分有限,学生会对阅读教学渐渐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对语文阅读失去兴趣,对语文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新的阅读教学方式逐渐渗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单元整合”可以讓学生找出单元内容的共性与主题,使学生了解单元的中心思想,在进行阅读时,能够在把握语文单元内容的基础上,调整好自己的阅读状态,使阅读更加富有感情。“群文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阅读题材,学生可以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课文进行阅读,增加挑选课文的机会。这种阅读方式更加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阅读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不是那么容易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了解多种阅读方式,增加知识储备,才能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对阅读课文的掌握,这种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与作用,导致学生的阅读速度不快,拿到一篇阅文课文时,就会对其进行仔细斟酌,了解不同表达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反复推敲人物的主要心理,将阅读当成一种任务。首先,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先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在阅读活动中乐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与心得;其次,教师需要教授阅读技巧与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到不同阅读方法在不同阅读题材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阅读方式;最后,教师需要增加阅读篇幅,让学生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课文题材,当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文阅读时,教师可以适当缩短时间,让学生分享在有限时间内,自己阅读到的课文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三)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目前,大多数小学生的阅读范围比较有限,了解到的知识比较单一,知识视野比较狭隘。一方面,是小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比较长,在校期间,大部分学生都以做卷子、做题目为主要的任务,没有太多的阅读时间。实施“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深刻认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速度的重要性,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这样,学生才有时间来开展阅读活动,开阔知识视野。

二、单元整合与群文阅读的选文与教学策略分析

(一)确定单元主题

确定单元主题是实施“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的前提条件,不同单元的主题不一样,每篇阅读题材之间没有共性,不利于学生总结归纳课文知识,感受到人物的心情与态度,致使学生出现“囫囵吞枣”的阅读场面,这样既浪费阅读资源,又降低阅读效率,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确定阅读的主题,积极备课,了解不同单元内容的主题思想,并将相同主题的课文搜集在一起,让学生进行集中阅读。这样,学生就能够了解到在同一主题下,课文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三年级教材第一单元的课文《燕子》《昆虫备忘录》和第四单元《蜜蜂》《小虾》中,就可以提炼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这一主题。教师需要先讲解这几篇文章的共性:通过描写动物,热爱动物来突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钦佩。教师在找出相同主题的课文之后,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进行阅读,让学生明白不同内容可以归纳出相同主题。例如,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教材课文《猫》《母鸡》《白鹅》中,作者直接描写白鹅的优点,让学生直观地明白白鹅的讲究与高傲;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来表明对母鸡的态度变化,从原来的“讨厌”到后来的钦佩、喜爱。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不同写作方式呈现出的课文效果,也可以更加熟悉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当学生了解到大量的课文内容,能找到课文存在的共性之后,教师可以设置阅读时间限制,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阅读,促使学生提高阅读速度。

(二)进行课后延伸

采用“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不同单元内容的主题,还需要保障阅读教材的数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阅读素材。“量”是群文阅读的核心思想,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师需要保障阅读题材的“量”,让学生有机会阅读到不同的题材。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加大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教师需要找好阅读题材的收集角度,保证阅读题材收集的科学性,这样不仅可以快速找到阅读题材,也可以保证阅读题材是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的,不会挑选出不合适的阅读题材,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

第一,教师可以按作者来收集阅读题材。例如在学习完部编版语文课文《母鸡》之后,教师可以大量找寻老舍先生的文章,让学生继续阅读老舍先生的文章,增加对老舍先生的了解,在老舍先生的文章里,明白老舍先生的态度与心理变化,增加对老舍先生的钦佩之情,了解他为我国的文学事业做出的贡献,继承与传扬我国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第二,教师也可以根据主题来收集文章,例如在完成部编版语文课文《陶罐与铁罐》《美丽的鹿角》的教学之后,可以归纳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充分发挥出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才能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针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保持谦虚”这样的主题,来挑选出相似主题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教师还可以根据体裁来收集文章。我国的文章体裁主要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四种。大部分学生了解的文章体裁比较单一,对其他体裁的阅读量较少,这不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教师需要增加不同体裁的书籍数量,让学生能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例如在完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课文《花钟》《赵州桥》的教学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点,增加学生的说明文认识,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并了解不同说明方法起到的作用。

(三)进行阅读分享

阅读分享是巩固阅读知识的重要方式,在进行阅读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牢牢掌握阅读知识内容,明白文章大体说了什么,抒发了什么中心思想,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概括能力,将文本知识进行压缩,用简短的语言来介绍文章内容。在阅读分享的过程中,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学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与概括能力的主要方式。但是阅读分享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这也为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困难。一些学生容易产生胆怯心理,不敢与其他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教师需要了解阅读分享活动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对阅读分享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阅读分享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一,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想,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阅读分享活动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活动气氛。同时,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阅读分享的规则,学生在进行分享之前,需要介绍分享的题目、体裁、作者、故事背景以及分享原因,让其他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信息,更加明白分享者说了什么。第二,教师需要保证分享活动的有效性。当分享者结束分享后,其他学生可以对分享者进行提问,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活跃课堂气氛。分享者如果无法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可以直接跳过回答环节,给其他学生留下故事悬念,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教师需要记录下每一个学生分享过的大概内容,表明自己的态度,体现出自己对阅读分享活动的重视,增加学生分享的信心。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以及分享兴趣,教师可以对提问者和分享者进行嘉奖。一方面,这是对参与者的一种鼓励,让参与者体会到参与带来了喜悦。另一方面,可以刺激其他学生进行阅读,积极进行阅读分享,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三、结束语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及学生素养的培养者,需要将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高语文素养为教学目标,并结合实际教学环境,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语文题材,使其能够将每个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明确单元主题。

【参考文献】

[1]赵柳柳.新课程的标准下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1(24):137-139.

[2]李珏.探讨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架设阅读与写作桥梁的策略[J].新课程,2021(51):106.

[3]吕永君.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97):46-48.

[4]徐瑶.浅析“读写结合”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21(22):64-6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平凉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规划群文阅读教改实验专项课题《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单元整合“五法六环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21]PLQWZ060)

猜你喜欢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小学语文教学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促“合”融“通”,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新视角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构建“单元整合、主题牵引”诗歌鉴赏“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