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困境与路径突破

2022-05-27吴丽云阎芷歆

泰山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冰雪高质量旅游

吴丽云,阎芷歆

(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北京100024)

北京冬奥会申办时提出了“三亿人上冰雪”的战略目标,以期让老百姓享受到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带来的美好生活体验(1)韩元军.以大众冰雪旅游助力北京冬奥会战略[J].旅游学刊,2020,35(4):9-11.。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普及,我国冰雪旅游获得快速发展。2018-2019年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次达到2.24亿,冰雪旅游收入38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和17.1%,冰雪旅游正成为百姓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2)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0)[N].中国文化报,2020-01-10(7).。与此同时,随着国民对高品质休闲度假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高质量冰雪旅游产品供给明显不足,供需两端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基调。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互联网+体育,鼓励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为冰雪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推进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冰雪旅游需求,提升冰雪旅游发展质量,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需求导向下的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框架,分析并探究破解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困境的路径,以期为实现我国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的重要课题。对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国外学者多从国际竞争力、生产集约化、基础设施建设、出口贸易等角度研究它们对经济质量提升的影响(3)王瑞峰,刘卿卿,王红蕾,等.中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研究[J].北方园艺,2020(15):161-170.。国内学者大多从“五大发展理念”与社会主要矛盾、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分狭义广义或微观宏观的不同要求这3个角度界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4)李金昌,史龙梅,徐蔼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研究,2019,36(1):4-14.。从经济维度,高质量发展体现为微观层面符合个人和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产品,中观层面的供需结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均衡发展,以及宏观层面的生产力提升和发展(5)钞小静,薛志欣.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8(6):12-22.,其发展的主导动力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高、供给体系优化、发展动能转换等被认为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6)陈昌兵.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8(5):16-24、41.。从产业维度,高质量发展涉及要素投入水平高、产业结构协调、产品品质高、产业效益高等方面(7)王薇,任保平.我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阶段性特征:1978~2014年[J].改革,2015(8):48-58.。高质量发展是各产业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旅游业正面临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以及旅游消费需求升级的客观要求,亟需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产业提质升级(8)戴斌,李鹏鹏,马晓芬.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形势、动能与任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6(1):1-8、42.。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为产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外延向集约内涵转变,产业结构由供求不均衡、低端化向合理化与高度化转变,产业增长动力由要素投入转变为更注重创新与创意驱动(9)何建民.新时代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系统与战略研究[J].旅游学刊,2018,22(10):9-11。

一、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

冰雪旅游是冰雪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而生的产业新领域,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促进经济内循环的有效着力点(10)张晓磊,李海.推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21(4):21-26.。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在满足和引导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冰雪旅游需求导向下,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强劲,产业结构相对合理,产业发展方式高效,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经济运动过程。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为发展动力的高质量、产业结构的高质量以及发展结果的高质量。

冰雪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其核心诉求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冰雪旅游需求,为此市场供给方和市场管理方均应以服务并引领消费需求为目标,提供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供给内容和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管理政策,从而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产业发展。冰雪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需求、供给和管理三方共同推动的结果,其内涵框架如图1所示。

(一)需求是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投资泡沫化和投机化现象”(11)鲍明晓.从体育部门经营创收到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初创: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2018,38(7):15-16.的存在,使产业发展中存在大量政府和资本主导下的无效投资或低效投资,导致产业发展效益不高。只有回归产业发展的根本,以需求为引导,满足真实的冰雪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冰雪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才有根可依。我国冰雪旅游并未形成浓厚的冰雪文化氛围,培育消费者冰雪爱好并关注其冰雪旅游需求,是实现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从冰雪旅游者需求角度看,对冰雪旅游产品丰富度的“数量”要求,对产品品质的“质量”要求,以及对消费体验的“性价比”要求,是冰雪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内在发展动力。

(二)供给是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冰雪旅游者对多样化、高品质、高性价比冰雪旅游产品的需求,倒逼冰雪旅游产业供给端的创新发展。与旅游者对“量”的需求相匹配的是供给方需要增强发展动力,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冰雪旅游产品和服务。与旅游者对“质”的需求相匹配的是供给方需要不断优化、完善产业结构,淘汰低质的、不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的产品,同时创新性提供更高品质的冰雪旅游产品和服务,实现冰雪旅游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与旅游者对“效”的需求相匹配的是供给方需要不断提升冰雪旅游产业的技术效率、劳动效率和资本效率(12)刘佳昊,石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物价,2019(11):35-38.,实现产业发展效益的最大化。

图1 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框架

(三)管理是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政府部门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全局引导、支撑、管理等保障,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外在动力(13)曾玉兰,沈克印.体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要素与实现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0(10):84-91.。冰雪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科学引导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减少进入壁垒、提升政府办事效率等多种方式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吸引优质市场主体进入冰雪旅游供给领域,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动力约束:创新性动力不足,市场主体不强大

冰雪旅游作为冰雪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一种新兴业态(14)李在军.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9,55(7):56-62、80.。目前冰雪旅游在创新动力和创新主体两个维度都面临发展制约。现有冰雪旅游的发展,多依托各地已有的滑雪场,部分地区依靠自然气候和文化资源。冰雪旅游发展仍处于资源驱动发展时期,融合驱动、科技驱动等创新性动力不足。市场规模不大、市场主体活跃程度不强,导致冰雪与旅游的融合不深(15)任波,戴俊.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困境、逻辑与路径——基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视角[J].体育与科学,2020,41(2):61-72.。冰雪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仍停留于相对初级的导流阶段,产品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产业融合而生的全新业态和产品相对欠缺,融合创新力尚未完全发挥。同时,科技创新力在冰雪旅游产业的作用未充分发挥,高端智能技术并未在冰雪旅游产业市场实现全方位覆盖(16)王戬勋,沈克印.疫情之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和推进思路[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4):400-407.,由此导致的冰雪旅游企业多停留于传统的资源驱动发展阶段,企业科技创新力不足。

冰雪旅游市场主体整体规模偏小,自主创新的实力欠缺。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5月6日,我国有643家名称或经营范围内含“冰雪旅游”字眼的企业,38.1%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为100万及以内,23.6%的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总体看,冰雪旅游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资本实力不强,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制约了冰雪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二)结构约束:产业结构不合理,空间结构不均衡

产业结构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量,其发展水平最能体现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17)汪晓文,李明,张云晟.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J].经济问题,2019(8):1-10.。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重要任务(18)丁正军,战炤磊.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动因与对策思路[J].学术论坛,2018(6):93-99.。目前,我国冰雪旅游产业供给结构仍不尽合理,区域空间结构明显不均衡。从产业结构看,以观光为主导的冰雪旅游产品仍占主导,以休闲度假为特色的冰雪旅游产品缓慢发展,以冰雪为中心的综合性、多样化、一站式的冰雪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19)王世金,徐新武,邓婕,等.中国滑雪旅游目的地空间格局、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冰川冻土,2017,39(4):902-909.。滑冰场、滑雪场这类初级冰雪旅游目的地在供给中占有较大比重,冰雪旅游度假区、冰雪旅游综合体等综合性冰雪旅游目的地供给有限。现有冰雪旅游产品相对单一,看冰灯、滑雪、赏雪是主要内容,冰雪旅游现有产业结构尚不能完全满足旅游者对高品质休闲、度假、体验性冰雪旅游产品的需求。从区域结构看,冰雪旅游存在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布局特征。冰雪旅游是以冰雪资源和气候资源为依托,以冰雪景观及其产生的所有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20)朱晓柯,杨学磊,薛亚硕,等.冰雪旅游游客满意度感知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4):189-195.,其发展对地域的选择性较强,因此造成了冰雪旅游供给在区域上的差异。《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滑雪场数量前十的省份均位于北方,主要以东部省份为主(21)伍斌.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度报告[EB/OL].(2021-05-02).http://max.book118.com/htm l/2020/0305/8076057132002100.html.。在我国东北地区,冰雪旅游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2)程文广,刘兴.需求导向的我国大众冰雪健身供给侧治理路径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4):11-19.,南方省份受自然因素影响,冰雪场地数量有限,民众对冰雪运动的认知度普遍偏低(23)李光,李艳翎.中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4):117-124.。西部省份中,除新疆和陕西外,其他省份的冰雪旅游场地相对较少,加剧了空间供给的不平衡。

(三)效率约束:供需不匹配,企业盈利难

以滑雪场为重要载体的冰雪旅游发展,与旅游者对高品质冰雪旅游需求的不匹配,导致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不高。截至2019年底,我国有滑冰场地876个,滑雪场地644个。一些冰雪旅游地在场馆赛道设置上难以达到建设标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现象严重(24)王世金,徐新武,邓婕,等.中国滑雪旅游目的地空间格局、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冰川冻土,2017,39(4):902-909.,缺乏不同级别的滑雪坡度与练习、体验场地的基础设施,导致一次性消费的旅游者增多(25)张泽君,张建华,张健.我国大众冰雪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0(2):89-96.。国内虽开始出现长白山、北大壶等综合性冰雪旅游度假地,但无论是数量还是业态构成,都尚不足以匹配市场对综合性冰雪旅游休闲度假产品的诉求。受产品和业态组合不完善影响,全国的滑雪场普遍存在“一季养四季”、产品类型单一等问题,导致资源效率使用率低,企业经营效益差。

三、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加强发展政策引导

产业政策、产业规划是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快速成长的重要保障。推进全国及各省的冰雪旅游发展上位规划,引导市、县级城市做好冰雪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鼓励互联网类、科技类、制造业类以及其他跨界进入者进入冰雪旅游产业,培育更加多元、优势互补的市场主体。通过税收减免、资金补助、奖励等多种方式,鼓励冰雪类企业加强业态、产品、服务的创新,不断增强冰雪旅游企业的创新能力,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通过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吸引、鼓励更多的冰雪旅游企业集聚发展,打造产业集群。

(二)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坚持创新引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冰雪旅游+”的模式培育、拓宽产品内容,积极打造“冰雪+赛事、温泉、森林、康养、乡村、民俗、文化、夜间经济”等业态融合的创新型旅游产品。充分挖掘和发挥地区资源、区位优势,打造有影响力的冰雪旅游品牌,形成一批像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崇礼冰雪旅游度假区、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一样的冰雪旅游品牌。科技创新在冰雪旅游业的应用能够有效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26)李政,杨思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互动机理与实证检验[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57(3):41-52、204-205.。加强科技创新手段在冰雪旅游景观打造、景区管理、装备制造中的应用,打造与旅游者需求相匹配的个性化旅游产品。

(三)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

充分响应不断增长的休闲、度假、体验型旅游产品需求,逐步淘汰一批规模小、项目单一、设施不规范的初级冰雪旅游产品,加强方向引导,鼓励更多更高品质、更多类型、更强体验性、更具综合性的冰雪旅游产品的研发,加大对休闲度假型冰雪旅游目的地和产品的供给,不断优化冰雪旅游产业供给结构。随着冰雪旅游的普及和冰雪文化的传播,我国南部居民也开始成为冰雪旅游消费的重要群体,但由于南部地区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出现了明显的供不应求现象。鼓励、引导南部地区加强室内滑雪场,西部地区结合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建设室内和室外高山滑雪场,扩大冰雪旅游目的地的规模和丰富度,加强冰雪旅游宣传力度,推动南部和西部省市冰雪旅游产品供给的增加,促进产业地域结构的平衡。

(四)提升产业发展效率

冰雪旅游供给的提升要以满足人们对丰富化、个性化、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重视产业人才支撑、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以夯实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27)程大中.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经济循环优化与价值链地位提升视角[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5):28-40.,重视冰雪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和产业融合类人才的培养,为产业效率提升提供人才支持。引导滑雪场、冬季冰雪地加大产品和业态创新力度,借鉴国外冰雪旅游目的地产品和服务打造的经验,引导我国冰雪旅游地由单一产品体系、单季运营模式,向复合产品体系、四季运营模式转变,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北京冬奥会的政策带动和“两山理论”的普及,为我国冰雪旅游发展带来强大政策支持的同时,也对冰雪旅游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冰雪旅游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迫切需要增强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效率,进而实现产业的高效、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冰雪高质量旅游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旅游
冰雪幽默来袭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