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式健康教育配合置管专项护理在肿瘤PICC患者中的应用
2022-05-27陈丹妮姜海燕李心慧
陈丹妮,姜海燕,李心慧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广东广州510060)
有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已成为目前临床上患者死亡原因首位[1],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诱发因素大致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肿瘤患者需接受周期性的化疗,每日行静脉穿刺对患者血管损伤性较大,影响患者抗癌依从性,因此临床上常用PICC[2],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静脉,如肘窝部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任选一条静脉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适用于需长期输注刺激性强、黏稠度高的药物患者,该穿刺方法可避免药物长期与手臂静脉直接接触,从而减少药物对血管刺激[3]。但由于PICC作为一种有创操作,实施过程中风险较大且对穿刺人员技术要求较高[4],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患者质疑,由于患者患病期间常被各种消极情绪影响,降低其抗癌积极性和维护PICC管道服从性,出现拔管、置管后并发症等不良事件日益提升[5]。因此,做好PICC维护显得至关重要。菜单式健康教育配合置管专项护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PICC术后患者实施的针对性护理[6],主要通过分类穿刺前后健康教育类型,细节化PICC护理,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菜单式健康教育配合置管专项护理在肿瘤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1日~2021年1月31日收治的120例PI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意识清楚,能进行正常沟通者;②组织活检确诊恶性肿瘤并自愿接受本研究者,均知情并签取知情同意书;③生命体征正常者。排除标准:①住院期间资料不全,且年龄<12岁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或合并其他器官恶性病变者;③干预期间存在转院,不能全程参与干预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男25例、女30例,年龄15~48(27.24±4.12)岁;病程3~11(6.45±0.31)个月;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12例,大专8例,本科10例。观察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14~50(28.13±4.05)岁;病程4~11(4.44±0.21)个月;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9例,大专11例,本科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PICC术后采取常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预防感染、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菜单式健康教育配合置管专项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选取工作年限>5年的PICC专科护士6名,组建PICC专科小组,选取1名组长,其余均是组员,负责患者PICC专项护理。②专项护理。a.穿刺前:向患者宣讲PICC相关知识,包括线上、线下2种模式,嘱其认真阅读并理解,阅读后组织患者进行科室内PICC知识问答赛,答对题目较多者给予奖励,并鼓励受教育程度高者协助受教育程度低者共同学习、互帮互助。置管前由专科护士向患者或家属介绍PICC特点、置管方法及成功案例,树立患者自信心,减轻恐惧,穿刺前做好评估,包括皮肤状况、静脉情况、家庭经济支持情况、受教育程度等,以便后期针对患者受教育程度制订相对应健康教育,使患者易于理解。b.穿刺中:由PICC专科组护士为患者进行穿刺,以确保穿刺成功率和安全性,操作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且穿刺位置精确,使用鼓励性、暗示性语言激励患者,保持舒缓心情,增强对医护人员信任度,从而有利于穿刺顺利进行。c.穿刺后:穿刺后24 h内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如出现穿刺点出血,敷贴卷边随时更换,嘱患者置管后24 h内患肢手臂减少用力,避免引发穿刺点出血,可适量做手指、手腕活动,促进血液循环,48 h内可从事简单日常活动,如扫地、晾衣服等,不做负重类活动,如举重、引体向上等。③菜单式健康教育。PICC专科护士制作PICC健康教育卡片,将卡片分为知识普及类、置管后护理类、家庭护理类,根据住院进程发放不同问题卡片。入院时,发放PICC基础知识卡片,包括什么是PICC、适应证、禁忌证;置管后,发放如何进行自我维护类卡片,包括日常注意事项,如何降低并发症等;出院时,发放家庭护理类卡片,包括置管后如何在家中穿脱衣物,出现局部肿胀时护理方法等。由PICC专科护士将上述分类问题制作成文字小卡片,每日晨间护理时发放患者,并组织患者阅读,患者可提出其他问题,并由专科组护士在规定时间内详细解答,在患者住院期间针对患者不良行为进行干预,每日10:00由白班护士在科室内组织晨间锻炼,锻炼时间1 h,适量运动,动作以舒展缓慢类为主,指导患者正确锻炼、生活方式,对其不健康、可能导致不良事件影响患者恢复的行为进行劝阻,针对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使其放松心情,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
1.3 评价指标 ①拔管情况:由责任护士记录两组计划性拔管、非计划性拔管、意外拔管情况[7],统计总发生率,并记录在患者PICC护理记录中。②置管并发症:由护士记录两组导管滑脱、静脉炎、导管回缩、穿刺点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8],统计患者总发生率。③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9]评定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该量表包括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7个维度,选取其中4个维度(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测试并记录分值,分值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④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10]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社会良好状态4个维度,满分为6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2 结果
2.1 两组拔管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拔管情况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QOL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QOL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菜单式健康教育配合置管专项护理可降低拔管率 有研究表明,我国癌症患者发病人数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11],PICC需求日益加大,加之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导致接受PICC患者对于该种治疗方式理解不深,对于相关护知识知晓甚少,致使护理事故频发,易出现计划性拔管或管道滑脱[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拔管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实施菜单式健康教育配合置管专项护理可改善PICC患者的拔管情况。考虑原因:我科成立PICC专科护士组,对PICC患者置管前、中、后进行专项护理,充分考虑到患者需求,针对不同过程采取针对性护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于患者置管后普及置管后的自我维护、术后24 h相关注意事项,此类健康教育属于自我维护类,患者掌握到相关知识后,听从医护人员建议,放松心情,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PICC术后拔管率,与黄钰清等[13]研究一致。
3.2 菜单式健康教育配合置管专项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导管滑脱、静脉炎、导管回缩、穿刺点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实施菜单式健康教育配合置管专项护理可减轻PICC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传统PICC术后护理措施未根据患者情况(管道情况、血管情况、受教育程度)实施针对性护理,使PICC患者置管后易发生并发症,本研究实施菜单式健康教育配合置管专项护理,可减少上述情况发生。考虑原因:入院时,PICC专科组护士为患者进行穿刺前、中、后专项护理,包括线上、线下PICC相关知识普及,穿刺后自我维护管道注意事项等,以及后期发放PICC健康教育疑问小卡片,使患者自主提问、自主思考,由PICC专科组护士答疑解惑,并指导患者如何在日常护理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在日常护理中更加谨慎,如睡觉时,将导管安置妥善再行翻身,避免导管滑脱和回缩,生活中少触碰穿刺点,可减少穿刺点感染,日常生活中注意皮肤护理可预防静脉炎发生,与丁月华等[14]研究结果一致。
3.3 菜单式健康教育配合置管专项护理可提升睡眠质量 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PSQI中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实施菜单式健康教育配合置管专项护理可以提升PICC患者睡眠质量。由于肿瘤患者病程长且免疫力下降,可诱发疲乏、焦虑、抑郁等情绪,加之PICC植入后,患者产生感觉麻烦,拖累日常活动,从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15]。本研究中观察组入院后,PICC专科组护士入院时,为患者普及PICC相关知识,包括入院时PICC基础知识、穿刺后维护、家庭护理知识,医护人员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给予专业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深入了解维护PICC的重要性,增强维护PICC的依从性,可正确看待PICC,从而提高睡眠质量,与肖嫚等[16]研究结果一致。
3.4 菜单式健康教育配合置管专项护理可提升生活质量 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接受菜单式健康教育配合置管专项护理后可提高PICC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肿瘤患者患病期间随着病程变化,疼痛程度增加,接受PICC术患者由于日常活动受到影响,与来自家庭社会压力,从而增加患者抑郁情绪,降低生活质量[17]。本研究中针对此类患者,由PICC专科组护士为患者实施穿刺,可增加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穿刺前、中、后分别对症护理,针对阶段普及相关知识,并鼓励患者,在不影响恢复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简单日常活动,树立患者的自信心,为患者普及出院后家庭维护相关健康教育,包括如何佩戴PICC时穿脱衣物等,患者熟练掌握此类知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与董惠玲[18]研究存在一致性。
综上所述,实施菜单式健康教育配合置管专项护理,可降低PICC患者术后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可用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