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村寨公共空间在旅游展演中的意义转换
——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研究

2022-05-27施江义赵兴国

文山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佛寺西双版纳傣族

施江义,赵兴国

(保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少数民族村寨公共空间是一种“地方性知识”,蕴含着民族村寨的场所精神,具有文化传承功能,是村寨集体记忆延续的重要载体,公共空间不仅是一个物理的空间,也是一个文化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和旅游介入,少数民族村寨公共空间的意义发生了转换。

1 民族村寨公共空间及其研究现状

1.1 民族村寨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public space)(或称公共领域)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 Jurgen Habermas ) 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他将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界定为:社会生活中,人们言论自由,舆论形成不受国家干涉的空间[1]。公共空间提供了人们讨论、评价或表现的平台,所有人都是平等个体,每个人都可以进入公共空间,每个人的意见同等重要,人们自由集会与聚会,理性地公开讨论冲突、问题与事件,对公共事务进行协商,进而引起话语相互作用的场所。[2]根据尤尔根·哈贝马斯的观点,公共空间由公众、公共舆论和媒介三个要素组成,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

民族村寨的公共空间,是具有地域意义和赋有实际社会功能的公共空间类型,是指在少数民族村寨,人们进入不受限制,可以进行自由思想交流的公共场所。[3]民族村寨公共空间较多,如寺庙、祠堂、古树、寨门、广场、鼓楼、戏台、风雨桥、水井、打谷场等。民族旅游村寨的公共空间具有两层属性,第一层是基于少数民族传统惯习形成的,村民参加民族文化活动的行为和场所;第二层是因旅游活动而生成的,少数民族与旅游者共同体验民族文化活动的行为和场所[4]。由此,西双版纳傣族园内的公共空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传统公共空间,由村民自发组织活动,如寺庙、水井、澜沧江边浴场等,这些公共空间与民族风俗、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具有较强的文化性意义;另一种是随着旅游活动介入,有游客参与的旅游文化公共空间,如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泼水广场、表演剧场、迎宾大道等,是村民与游客、旅游企业、政府共同建构、共同体验民俗活动的场所。

1.2 研究现状

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社会学和政治哲学著作中,直到20世纪70年代,“公共空间”才被普遍接受,并成为广泛的学术研究课题,目前在国外,公共空间在建筑设计、政治学、地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及应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研究国外城市公共空间的布局与设计(郭恩章,1989)。20世纪90年代中期,基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视角,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景观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董珂,1997;杨慧,2020)。一些学者开始用政治和公共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公共空间(张建华,2009;徐瑾等,2015)。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以社会学、民族学角度研究公共空间的较少,且研究者的着眼点多为城市公共空间社会问题(卢君君,2016;陈天华等,2019)或是村寨公共空间的社会互动和治理问题(黄剑波等,2009;李潇,2019),研究也涉及村寨公共空间的营建(严嘉伟,2015)和村寨公共空间变迁(张健,2012;纪敏,2017),2010年以来,关于旅游产业介入少数民族村寨公共空间的研究逐渐增多(吴其付,2011;高源,2019),但对于少数民族旅游村寨公共空间功能与意义的转化不多见,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试图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文化展演与公共空间意义转换结合起来,为公共空间研究找到新的突破口。

2 传统傣族村寨中的公共空间

2.1 西双版纳傣族园概况

西双版纳傣族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亦名橄榄坝),距景洪市27 km。1998年11月开工建设, 1999年8月1日竣工营业,2001年10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表1)。

表1 西双版纳傣族园常设旅游展演项目

景区规划面积336公顷,主景区南傍澜沧江,北依龙得湖,由曼将、曼嘎、曼春满、曼乍、曼听5个傣族自然村组成。西双版纳傣族园旅游文化展演活动有:傣族歌舞表演、手工艺展示、泼水狂欢、傣寨参观、佛寺参观、傣家乐体验,集中展示了傣族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建筑文化、歌舞艺术、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等[5]。

2.2 傣族传统公共空间类型划分

我国学者对于公共空间的分类有很多种,根据公共空间在人们生活中的需要程度可以分为必需型公共空间和选择型公共空间[6];根据公共空间所选的场址不同可分建筑公共空间和自然公共空间[7];根据公共空间型构力量来源可分为行政嵌入型公共空间和村庄内生型公共空间[8]。在西双版纳傣族园的调查研究中,根据村民参与的公共活动在属性和功能的不同,把傣族村寨中存在的公共空间分为:宗教活动公共空间、生产活动公共空间以及社会活动公共空间三种主要类型。

2.2.1 宗教活动公共空间

宗教活动公共空间是村民固定的、定期或经常进行宗教祭祀以及活动的场所,佛寺、寨神、寨心是傣族村寨常见的宗教活动公共空间。

佛寺,是傣族最典型的宗教活动公共空间。大多数傣族人都信奉南传佛教,村寨形成了“村有寺,寨有塔”的文化景观。在桑康比迈(泼水节)、豪洼萨(关门节)、奥洼萨(开门节)等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前往寺庙朝拜,听佛爷念经,傣族人把这种朝拜活动称为“赕”。佛寺在傣族村寨是一个神圣的公共空间,建盖在村寨的突出地点,位于村寨的主要入口或在村寨中地势较高的台地上。民居不能修建在佛寺对面,而且要与佛寺保持一定的距离,民居地面高度不能超过佛像底座的台面[9]。佛寺公共空间不仅丰富了傣族村寨景观轮廓线的立体层次,而且构成了傣族村寨特有的景观文化符号。西双版纳傣族园5个村寨内有曼春满、曼听、曼乍3个佛寺,曼春满古佛寺建于傣历1126年(公元583年),距今已有1 400多年的历史。佛寺占地面积约3 667.88 m2,是整个勐罕镇佛地的中心,每年凡重大的佛教活动日,寨子里的村民、佛爷、和尚都要前往赕佛祭祀[10]。

寨神,傣语称“丢拉曼”,象征原始氏族的祖先,是村寨的保护神。在村寨建造过程中,有功劳的成员,往往在村寨建成后,被本寨子的人供奉为寨神。寨神样式多为一座高约2 m的房子,大多是傣式竹楼的风格。村寨每年都会定期举行全寨性祭祀寨神的活动,傣族人家在建新房、进新房、结婚等重大家庭活动前都要来祭拜寨神。

寨心,傣语叫“刚宰曼”。寨心即村寨之心,是村寨的守护神,是村寨的灵魂。在过去,寨心是用红色石头或巨石竖立在村寨中心位置,周围插上10根木柱或围上竹篱,木柱寓意为“定心柱”。传统傣族村寨以寨心为中心向外拓展布局[11]。如今,寨心多为砖石建筑,风格多为规则多边形平台,高度0.5 m~1 m。中间有莲花形状的垂直圆柱体,荷花呈待放(或开放)形状,并用瓷砖铺贴装饰。在竖寨心的时候,要举行一个仪式,此后每年都要由召曼(管理祭祀寨神活动的人)主持一次祭祀活动,为村里的人畜平安祈福。西双版纳傣族园内曼听的寨心称为“孔雀坟寨心”,传说寨心下埋葬着一对孔雀和一把稀世宝剑,每年傣历7月14日,男性村民们就要抬着猪头和包饭祭寨心,祭祀完毕即举行聚餐,祭祀的目的一是表示对金孔雀的敬意,二是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2.2.2 生产活动公共空间

生产活动公共空间是村民聚集在一起劳动的场所。田地是一个最常见的生产活动公共空间。在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着其它一些独特的生产活动公共空间,如傣族村寨中的水井。傣族人不仅将“水空间”作为传统聚落外部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注重的是“水空间”的实用价值和文化内涵。

傣族是一个择水而居的稻作民族,水在傣族文化中的意义尤为深刻。傣族把水视为生命之源,他们爱水、恋水、惜水、敬水,认为水是幸福、圣洁与光明的美好象征,傣族由此也被称为 “水的民族”。每个傣族村寨都有1~2口水井,水井由井底、井台、井栏、井罩、井门、排水沟等构成。井门旁饰以泥塑巨龙、大象和孔雀,以示高贵、幸福和吉祥,建筑装饰都十分讲究,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井塔。傣井精工砌筑,融合了雕塑、绘画艺术,造型别致各异,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地理景观。为了保持饮用水的清洁,用井罩将水井盖住,避免灰尘、杂物落入井里,人们不能往水井里扔东西,这折射出了傣族人爱护水、保护水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信息。

2.2.3 社会活动公共空间

社会活动公共空间指特定身份、性别、年龄群体经常集会、聚会或者进行娱乐活动的场所,如澜沧江边的洗浴场、赶摆场、斗鸡场。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澜沧江畔曾经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活动空间,在傍晚时分,人们来到澜沧江边晚浴、洗衣服、聊天等。傣族人有“一日三浴”之说,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致。

摆场是傣族村寨重要的公共空间,傣族把定期到一定地点进行的商贸活动称之为“赶摆”,集市被称为“摆场”,基本上每个村寨的佛寺前就是一个摆场,平均面积约3 000 m2左右。曼春满村的赶摆场在佛寺前100 m左右,四周环绕着贝叶棕和菩提树,是勐罕镇举行最大的赶摆活动集中地。

斗鸡场也曾是傣族地区一个繁荣的社会活动公共空间,是傣族男子在一天劳动之后放松和消遣的场所。几乎各个村寨都有斗鸡场,斗鸡场通常是一个3 m2~4 m2的圆形场地,周围有竹篱。喜欢斗鸡的男性会在固定的时间聚在一起观看斗鸡表演。傣族地区有“五日小战,十日大战”的说法。斗鸡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村与村之间的民族团结,化解人与人、村寨与村寨间的矛盾。在西双版纳傣族园5个傣族村寨中,曼春满、曼乍各有一个斗鸡场,曼乍斗鸡场现已废弃,而曼春满的斗鸡场还在不定期举行斗鸡表演。

3 傣族公共空间在旅游展演中的意义转换

在对西双版纳傣族园5个村寨的田野调查中,对傣族居民、民族精英、宗教人士、政府工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五类群体进行访谈,列出了傣族村寨10个重要景观要素:寨门、神树、水井、寨神、寨心、佛寺、社房、民居、黑心树林(薪炭林)、竜山(墓地),为了分析公共空间在村寨景观中的重要性,这10个要素既包括公共空间景观,也包括私人空间景观。然后进行问卷调查,让当地傣族居民根据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村寨环境对这10个要素进行排序。在傣族园进行随机抽样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整理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96%。通过整理,对村寨景观要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村寨景观要素重要性排位表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村寨景观元素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发现,在各种机制作用和话语主体的利益权衡下,傣族村寨公共空间在旅游展演中的意义转换呈现出了一些普遍性的特征。

3.1 宗教活动公共空间地位重要:神圣性、世俗性交织

傣族对寨神和寨心的崇拜是一种典型的祖先崇拜,是傣族早期原始的宗教信仰方式,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中,寨神在傣族的心理地位中有所减弱。47.3%的受访者认为寨神很重要,8.1%的受访者认为村寨要素中可以不需要寨神。寨心在傣族村民心目中的地位在逐渐下降,只有36.5%的受访者将其排在1~3位,12.2%的受访者认为寨心可以被忽略不计。但表2也反映出,佛寺依然是村寨事物中最重要的村寨要素,86.5%的受访者把佛寺排在1~3位,13.5%的人把佛寺排在4~6位,并且,没有人认为佛寺不重要或是可以忽略不计。

与其它村寨景观要素相比,宗教活动公共空间景观依然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地调查中发现,虽然傣族村寨宗教活动公共空间的位置和活动变化不大,但参与宗教活动的人数却有所减少。大多数人提到,过去村寨里几乎所有人都参加这些宗教活动,但现在的活动基本是老人参加。

此外,西双版纳的许多佛教寺庙也因为旅游业的介入,为游客栓线赐福、销售旅游商品,从而改变了僧人的生活方式。由于有机会出去念经和做佛事,佛爷每个月都会有一些收入。佛爷、小和尚的衣食住行,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完全依赖村民的赕了。这些佛寺功能世俗化的现象,体现了佛寺文化强大的整合功能,佛寺不仅是一个神圣的空间,也是世俗文化包容的空间,多种文化在这个神圣的场所交织,神圣与世俗相互交融,产生了一种特有的佛寺文化现象[12]。

3.2 生产活动公共空间实用性减弱:功能符号化、舞台化

傣族水井选址通常是在一片黑心树林附近,以保证水源的洁净。傣族人认为水井里有井神,必须要为井神盖一座好房子,在井上建造井罩,只有这样井里的水才会又满又甜,每年都要向井神进行献祭。井边只能汲水、洗菜,不能在井边洗浴。近几年,傣族村寨基本使用自来水,水井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就逐渐淡去。根据表2所示的数据,仅有12.2%的受访者认为水井很重要,另有10.8%的受访者认为傣族村寨不再需要水井。现在村寨中的水井只是作为旅游场域的标志性景观元素,功能由实用性转变为一种象征的符号,它的首要功能不再是生产活动与交往行为的载体,而是成为一种向旅游者展示自己传统民族文化符号舞台,成为满足他者求异心理的各种象征标志,公共空间的展示功能远远大于交往与生产功能。

3.3 传统社会活动空间萎缩:商业性、暂时性特征明显

目前,少数民族村寨传统社会活动公共空间逐渐萎缩,很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在过去的村寨里有这些传统的公共空间。在傣族村寨中,摆场、斗鸡场的地位就不如以前重要了,大部分傣族村寨中的江边浴场河滩也已经消失了。

傣族园也曾尝试将“傣女沐浴”作为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在傣族园勐巴拉纳西剧场进行展演,表演的开放性已经超出了傣族传统道德的范围,许多游客也认为这种表演糟蹋了艺术,既不能创造出美感,又有悖道德,傣族园曼春满村民YN说“以前我们傣族沐浴不是这样子的,表演的都是外地人,不是我们傣族,太害羞了。” 如今节目已被取消。“傣女沐浴”展演文本的表达显得庸俗化,偏离了展演和游客追求真实性的初衷。展演不仅吸引不了游客,而且无法获得傣族居民的认同,因此,这类旅游展演产品往往缺乏生命力,呈现出暂时性的特点。

3.4 旅游文化公共空间重构:空间生产与地方文化表征

在旅游场域,旅游景观往往是由多个利益主体共同塑造的。西双版纳的旅游社区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傣族旅游村寨利益机制主体间关系图

在西双版纳傣族园景观建构过程中,政府引导投资企业和旅游规划方对村寨进行规划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而在旅游项目策划中要咨询民族精英、当地居民与宗教人士,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传统的基础上,使民俗文化资源转换成为满足游客“他者”凝视的旅游产品,即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一种基于精神层面的文化交流和互动的旅游产品。当然,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与游客群体的互动中,旅游目的地会不断重新定位和修正目的地形象,通过生产和再生产,重塑符合游客想象和期待的景观。

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广场就是一种典型的因旅游生成的公共空间,泼水广场造型、雕塑设计、整个活动过程都表征着傣族的民俗文化,传递着傣族的文化符号和民族记忆。泼水广场由雕塑、喷泉、泼水池、外围广场四部分组成。圆形水池的中央是一组王子出征的雕塑,雕塑上雕有佛像、大象、孔雀以及一组真人高的傣族人民生活场景。雕塑四周的喷水头在泼水时候开启。每天14∶50~15∶20和16∶30~17∶00有两场泼水表演,泼水活动具有较强的体验性,“天天泼水节”也成为了西双版纳民俗旅游的一大品牌和卖点。

在旅游场域中,节庆活动从传统的文化生境走到了旅游展演的舞台,泼水节是傣族稻作文明与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融合逐渐形成的,用以祈求来年的好收成和好天气,一般延续3~4天,主要有浴佛、赕佛、祈水、采花、洒水、刀舞、拳舞、燃放贡菲、放高升、赛龙舟、赶摆等系列活动。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天天泼水节展演过程为30分钟,共3个环节:演员带领游客围绕泼水池跳团结舞、傣语主持人主持祈水仪式、100多名泼水演员与游客泼水狂欢。展演“前台”的公共空间是对村寨民族文化片段性的抽离,为了满足“他者”凝视而形成的高度浓缩的旅游展演产品,展演中的泼水节从传统的宗教活动向娱乐活动转变,游客很难获得深度的文化体验。因此,在民族旅游场域中构建的公共空间,在表征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民族文化进行了生产。

4 结语

少数民族村寨公共空间是承载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人们信息共享、沟通感情的纽带。在西双版纳傣族园5 个村寨的田野调查中,发现村寨景观元素在傣族居民心目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公共空间在旅游展演中的意义转换呈现出了一些普遍性的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依据公共活动属性和功能的不同,傣族村寨公共空间分为:宗教活动公共空间、生产活动公共空间和社会活动公共空间三种主要类型。旅游展演中,公共空间是民族村寨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是社区居民与旅游者共同体验的民族文化活动行为和场所,社区居民与旅游者是公共空间的共同使用者。(2)在旅游场景中,宗教活动公共空间的功能发生了转变,原有的祈福、祭祀功能弱化,神圣与世俗相互交织。生产活动公共空间是旅游展演中重要的文化景观,生产活动的原始功能转化为单一的符号功能。(3)村寨公共空间从传统文化生境的“后台”走到旅游展演的“前台”,满足了“他者”对民族文化的凝视。一方面,展演文本表征着民族文化符号,但另一方面,旅游场景中的社会活动空间脱离了文化生存的语境,展演文本呈现戏剧化与庸俗化,产品生命力不强。节日仪式展演文本在构建中被压缩和简化,游客难以获得深度的文化体验。

在民族村寨旅游场域公共空间的重塑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的介入,更需要民族精英与当地居民的自觉参与。地方政府要发挥产业引导、利益协调和文化保护的作用,引导优质资本的介入,监督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民族精英是一个特殊的村寨居民群体,通常也是本民族与外界沟通者,他们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认同和地方依恋,在对民族文化的诠释上也具有较高的权威,因而,往往也充当着民族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者的角色,民族精英在参与公共空间营建时,要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符号,塑造地方精神;村寨居民是民族文化的展演者,应加强对村民的民族文化教育,强化村寨居民的地方感;对于旅游企业而言,要将公共空间文化内涵以旅游产品为物态载体,通过景区标识、解说系统将地方精神表达给游客,通过公共空间原真性再现与舞台展演活态性表达,营建与活化民族旅游村寨公共空间景观,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延续。

猜你喜欢

佛寺西双版纳傣族
诗家与僧家的因缘——唐诗中佛寺上人房(院)书写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傣族:亲水的民族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YUNNAN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