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记叙文在新高考中大显身手
—借用思维导图来构写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文题记叙文

2022-05-27江苏省滨海中学

作文新天地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下水道弱者主旨

◎王 蕾 江苏省滨海中学

2021年,高考作文的风向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较强的政治性,向较强的辩证性转变。这就给擅长文学创作的考生提供了记叙文写作的广阔空间。下面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为例,谈谈记叙文的构思路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本题文字材料较长,但核心意思落在“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这一句。从难度上说,全国新高考Ⅰ卷这道作文题难度很小,不构成审题障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越是审题难度小的作文题,道理也越是浅显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选择议论文的话,在论点上是难以出新的,最后在阅卷中必然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那么怎么办?何不试试走记叙文的道路呢?在高考中,历来是记叙文的切入分要高于议论文5分,因为记叙文涉及文学创作,涉及虚构情节。

利用“思维导图”来构思这个作文题,思维流程应该是这样六个步骤:

捕捉中心句—确定立意—选择文体(记叙优先)—酝酿人物—构思情节(真实经历或虚构故事)—下笔成文,如图1所示:

图1记叙文的思维导图

从作文题目中“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这一句可以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要主观上非常努力,弱者也能变成强者,失败也会走向成功。在这个立意之下,来检索我们的生活:弱小转为强大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在影视剧中数不胜数,俯拾皆是。这就给“虚构情节”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就题论题,先从体育谈起,体育事关每一位同学的成长,由弱转强的故事必不可少,当然,一般不提倡就题论题。再从成绩谈起,可以讲述自己作为“学困生”,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是如何从低谷向上攀登的故事。再从心理健康谈起,胆小者可变胆大,脆弱者可变坚强。这里面可以设计故事,比如从小怕陌生人、怕老师、怕同学、怕考试……然后被一次音乐会或者是街头艺人的演奏打动,对生活突然之间就有了一种深厚的领悟。又可从班级这个集体谈起,比如貌似文弱书生的班主任拥有化弱为强的智慧,运用一系列创新的手段,把原来乱糟糟的弱班转化成年级的标杆。

推广开来,目光转向成年人的社会,考生可以用幽默的笔法来写父母在事业上的竞争。某一方先是弱者,受到另一方的语言激将,然后默然前行,奋发图强,最后反超对方。考生还可以讲述身边做餐饮的小夫妻在生意最困难的时候,是如何坚持打拼、做大做强的故事。考生也可以写身边亲戚中的某一位医生,因一次急救失败转而苦练本领,由弱转强的故事。以上故事的叙述口吻,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是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的叙述情境可多用人物对话,可亲可感。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可强化心理描写,可在紧要处点题议论,画龙点睛。

记叙文的妙处在于不露声色地表现主旨,人物形象丰满,有个性,有可读性。在思维导图的第一步,“立意”应着力于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谋求与作文材料主旨的“一脉贯通”。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曾经这样感慨地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所以请同学们务必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及时感知身边的人和事;对生活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坚持用真、善、美的眼光看待一切。

【佳作示范】

城市的守望者

杨雪艺江苏省滨海中学

“丁零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过!

“快!××号大街的下水道堵塞,请你快去疏通一下。”

听完电话,父亲从床上一跃而起,匆匆地和母亲说了几句话,抓起工作服,拉开家门,踏着晨光就奔了出去,他的背影显得那样急切。

没错,父亲是一名抽粪工,他的工作地点遍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每次电话铃一响,父亲一定立即奔向堵塞的地方,干着又脏又臭又累的活儿。就这样一份抽粪的工作,父亲也干得高高兴兴,每次回家,尽管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都挂着微笑,从没听他说过抱怨的话。

可是,作为他的女儿,我却不能理解他,什么工作不好做,非要去抽粪?有一次,我到他工作的现场,臭气熏天,臭不可闻。见到我满脸的不悦,父亲竟然还笑着对我说:“你看,我已经到了百臭不侵的境界了。”说罢,父亲继续用弹簧钻头使劲地捅着堵塞的下水道,只见污水往上涌,臭物往上泛,我被熏得实在忍不下去,立即转身离开了。

晚上回到家,看到父亲坐在桌前乐呵呵地吃着饭,讲着他在抽粪时听到的“奇闻趣事”,可我实在没有胃口,仿佛还能闻到父亲身上散发出来的臭味,于是我放下筷子,回到房间,紧紧关上了房门,留下一脸惊异的父亲。

渐渐地,我不仅忍受不了那种臭气,更忍受不了别人对父亲的冷眼和嘲笑。每当别人问起父亲的职业时,我总尴尬地支开话题,谁会骄傲地和别人说“我的父亲是城市的一名抽粪工”?

有一天放学,我在一条巷子里,又看到了父亲那熟悉的背影。他正在奋力地通着下水道,这一次连绞车都开来了,绞车徒劳地搅动着,依然没有成功。父亲头上流着汗,身上沾满粪水,可他毫不在意,一脸专注地忙碌着。在他旁边站着一位焦急的老奶奶,不时地为父亲递上毛巾,让他擦擦额头的汗水。父亲认真地干着,只见他又拿出一件带钩子的工具,慢慢地试着往下水道深处探去,每次都会拉出许多又臭又脏的东西。由于用力过大,父亲的手都磨破了,渗出了血,可是他一点也顾不上。终于疏通了,老奶奶高兴地要留父亲吃饭,周围的邻居也对父亲说着感谢的话。但父亲只是笑着说,没什么,这是他的工作,他应该做的。

看到父亲离开时有些佝偻的背影,我突然明白了,对于这个城市来说,父亲的工作很重要。他在疏通着这个城市的下水道,让这个城市的百姓能无忧地生活着。他在守望着这座城市,为它的清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父亲无怨无悔!

父亲守的是城市,望的却不仅仅是城市的清洁,更是亲人对他的理解,百姓对他的尊重。或许,多年后,城市发展了,科技发达了,父亲会失业,城市不再需要他去抽粪了,但他守望的精神还在,而我要做的便是把它传承下去。

下次,别人再问起我父亲的职业,我一定会自信地说:“看,那就是我的父亲,一名平凡的抽粪工,一位不平凡的城市守望者。”

【点评】

本文的构思更显巧妙,以“我”的心理由弱到强的转变来暗合作文材料的主旨。虽是虚构,但情节上找不出破绽。情节有波澜,心理有斗争,可读性强。几个场面的描写真实生动,结尾的议论抒情提升了主旨,算得上一篇优秀的记叙文。

猜你喜欢

下水道弱者主旨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主旨演讲
弱者
漫画
马桶水也可以喝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这条路上的下水道井盖都被我承包了
办手抄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
13号要塞(四)